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05 15: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导学案
九年级 备课人:牟琼林 课型:新授课
时 间:2015年 10 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师生共同合作探究】:
活动与探究1 白磷燃烧
实验方案 白磷燃烧
实验现象 ①产生大量的 ,②放出大量的 ,③气球先 后 ,④冷却后称量,天平 (填“仍”或“不”)平衡。
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填“<”、 “>”或“=”)。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温馨提示 :白磷的燃点很低,易自燃,且有剧毒,所以实验中取用白磷时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讨论:
(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砂? 。
(2)、玻璃管有何作用? 。
(3)、气球有何变化?为何有此现象? 。
(4)、能否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 。
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方案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①铁钉表面有 色固体生成,②溶液由 色逐渐变为 色,③天平 (填“仍”或“不”)平衡。
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填“<”、 “>”或“=”)。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分析讨论:通过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 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
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课堂练习1:
已知12克碳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为 克;若12克碳与64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克。
将8g硫和8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恰好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反应,得到二氧化硫 g。那么将8g硫和10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硫 g。
温馨提示: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不是有多少反应物就反应多少,一定注意“参加”二字的真正含义。
(3)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后总质量等于200克,所以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
温馨提示: 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来分析解释化学反应,对于物理变化则不适用。
课堂练习2:
(1).在A+B=C+D的反应中,7gA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D,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                        
  A.7g    B.8g    C.9g    D.10g
(2)将3g碳和8g的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混合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二氧化碳 g。那么将3g碳和10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g。
思考与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上面的图示,你能解释化学反应为什么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课堂练习3 :(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2).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 A.NaOH B.H2SO4 C.H2 D.Cl2
白磷 氧气 磷原子 氧原子 五氧化二磷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不变
宏观 元素的 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的 不变
微观 原子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宏观:物质的 变
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的 变
一个可能变: 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