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诸城繁华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1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山东诸城繁华中学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1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5-12-05 14:26:11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一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硅、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粗硅的制法。
认识硅、二氧化硅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其用途。
2、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根据同一类别不同物质的性质归纳出该类物质的通性,并能运用通性简单预测其他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作为计算机、光通信等高科技关键材料的硅、二氧化硅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学习,利用学生对高科技的浓烈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知识上重点、难点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硅的制法
方法上重点、难点
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多角度思维能力,归纳类比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常见半导体材料有哪些?硅有哪些主要用途?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光通信比普通电缆通信有哪些优点?光纤除用于通信外,还可用于哪些领域?
四、教学设计
课题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 1 课 时)
日期
2015-3-20
授课人
王海玲
单位
寿光中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视频播放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太阳帆板展开。
板书:一、单质硅与半导体材料
学生结合自己预习的知识,展开思路。
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硅的物理性质简介
板书:1、硅的物理性质
出示:硅的教学模型
学生看教材,或学生代表发言。
识记硅的物理性质。
通过金刚石的球棍模型认识硅的结构。
硅的物理性质非常简单,学生自学即可。教材图文并茂,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模型,让学生直观的认识硅的结构,进而了解它的物理性质。结构类比金刚石、非金属单质能导电类比石墨。充分利用类比的方法。
由半导体材料引出:
问题1: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问题2:现代社会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又是什么?问题3: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史说明了在选择材料时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设置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其归纳总结的能力。
由此引出硅的用途。
板书:2、硅的用途
问题4:单质硅除了做半导体材料外,还有哪些材料也离不开单质硅?
展示硅的主要用途之一——硅芯片。针对硅芯片,介绍科普资料“硅谷”。
展示硅用途图片。
学生看书后回答:晶体管、集成电路、硅整流器、太阳能电池。
通过“导磁性——变压器铁芯、耐酸性——耐酸设备”渗透“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进而通过“结构决定性质”引出硅的化学性质。
板书:3、硅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②加热时Si+O2  SiO2
提问: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呢?
展示:资料在线
问题5:你知道自然界或生活中含SiO2和硅酸盐的物质有哪些?
并展示水晶奖杯、玛瑙、玻璃制品、陶瓷制品、沙子、硅藻土等实物。
展示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小组活动,交流研讨,代表发言
学生通过类比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进一步预测硅的化学性质。
学生阅读,了解硅的存在形态为化合态
综合学生回答,得出答案:石英、玻璃与陶瓷;玛瑙、水晶和砂石。
适当回忆知识点,以温故知新,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类比”方法的理解。
实物是最好的教材。
阐明硅元素的丰富性。
进一步阐明硅元素的丰富性,为硅的工业制取埋下伏笔。
板书:3、硅的工业制法
给出<思考>:
1、如何利用学过的氧化还原知识将化合态的硅转化成游离态?
展示问题6:通过幽默诙谐的形式归纳粗硅提纯的“三部曲”。粗硅提纯分哪几步反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聆听,感悟粗硅和纯硅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是不一样的。
通过教材“练习与活动” P114T2(1)(2)①,归纳粗硅提纯的“三部曲”。 并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生核对答案。
工业上往往需要游离态的硅,但自然界没有。所以硅的制备原理就是将化合态的硅还原为游离的单质硅。通过如此提示,让同学看书归纳粗硅的工业制法。
让学生知道粗硅提纯的不易,感悟科学家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
过渡:粗硅变纯硅了,纯度能达到99.999999%以上,终于被“半导体老总”录用了。但二氧化硅能应聘什么工作呢?
板书:二、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1、二氧化硅的存在物理性质:
针对物理性质中的“熔点高、硬度大”,播放SiO2的结构动画和展示模型。
对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的水晶、砂石进行情景化材料组题。读《本草纲目》材料回答问题【问题7】:判断正误:1、水晶是“水的精华”、是由冰逐渐演变而成的。2、水晶和干冰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3、砂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晶的主要成分是硅。
学生聆听。
学生观看的同时主动类比硅的性质和空间网状结构。
学生阅读。
三个判断题迅速给出答案。
通过诙谐的过渡引出本节第二部分。
二氧化硅的存在前面已经提及,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可让学生看着水晶实物去描述。
再次强调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围绕“二氧化硅”设置问题,出现“水晶”“冰”“干冰”关键词,意在通过干冰的成分二氧化碳引出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思考: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都是酸性氧化物。以二氧化碳为例,说明酸性氧化物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表解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对比)。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补充。
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预测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小组南边同学书写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北边同学书写二氧化硅的方程式,最后交换。
通过二氧化碳的物质类别、引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迁移出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以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进行化学性质的小结,使学生对知识梳理得更条理。
交换思想,每人会有两种思想。通过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以节约课堂时间。表解形式,直观清晰,一目了然。
思考:在实验室,为什么盛装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展示:瓶口瓶塞粘连在一起的试剂瓶;
用氢氟酸腐蚀过的玻璃片。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并理解知识。
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实物。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迁移应用的能力。
实物是最好的教材。实验是最好的明证。氢氟酸腐蚀玻璃的实验毒性大,反应慢,教师事先在实验室做好,只给同学展示实验结果。
板书:3、二氧化硅的用途
展示:光导纤维实物
学生看教材后回答;
感悟“光导纤维”广泛用途。
让学生体会原材料变为可应用性的材料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教师提示如何进行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1~4
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我们的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
实践活动:
1、2005年春晚描写两省对联:“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查阅资料回答:“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异同?
2、查阅陶艺制作的过程,感悟伟大的中华文明。
学生自己画出知识网络图,再对答案。
学生完成
学生反思。
学生课后完成
通过小结帮学生理顺本节的框架。
教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
作业摆脱做题的惯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后教师写出教后反思,并完善教师工作档案。
课后学生将一节课的重点、疑点、模糊点记入学习档案袋。
师生的“档案记录”有助于教学相长。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思考,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思考,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积极动手操作。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较积极动手操作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极少动手操作。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同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课堂学习效果测评结果:本节课共36名同学参与学习,其中28名同学自评、同学评价A(90分以上),能积极思考发言,积极与组内同学讨论,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合理中肯。6名同学B(80分—89分),主动思考较少,能评价其他同学的观点。 2名同学C(80分以下),很少回答问题。原因是学生基础薄弱,思维比别人慢,注意鼓励。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评测练习之课堂巩固
1、下列各反应中硅元素被还原的是( )
A. Si+O2==SiO2
B. Si+2F2== SiF4
C. SiO2+2C==Si(粗硅)+2CO↑
D. Si+2NaOH+ H2O===Na2SiO3+ 2H2↑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B.SiO2不能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C.Si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发生反应 D.SiO2不溶于水,而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硅可以用作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 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D.硅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4、有下列溶液:A、NaOH 溶液 B、HF溶液 C、NaNO3溶液 D、NaCl溶液 其中,能用玻璃瓶盛放,但不能用玻璃塞的是 (填字母),
只能用塑料瓶盛放的是 (填字母).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评测练习之课后提升
1、制备粗硅的反应中,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5 : 2 B.3 : 1 C.1 : 2 D.2 : 1
2、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 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3、能证明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 )
A.高温下与碳反应 B.与氢氧化钠反应
C. 与氢氟酸反应 D.高温下与碳酸钙反应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 )
①SiO2 ②H2SiO3 ③Na2O2 ④Al(OH)3 ⑤FeCl3 ⑥CaSiO3
A.① 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⑤ D.②④
5、融化NaOH的坩埚可以选用 ( )
A、瓷坩埚 B、石英坩埚 C、铁坩埚 D、铝坩埚
6、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完成的是 ( )
A.CO2→H2CO3 B.SiO2→Na2SiO3
C.Na2O2→Na2CO3 D.SiO2→H2SiO3
7、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C.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D.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9、除去下列各粉末状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选择试剂和操作填表。
试剂:A.盐酸 B.烧碱溶液 C. 氧气 D.水
操作:①加热 ②过滤 ③结晶
含杂质的物质
所加试剂
主要操作
SiO2 (CaCO3)
SiO2(Si)
NaCl (SiO2)
课件35张PPT。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一节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掌握硅、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粗硅的制法。
了解硅、二氧化硅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2.方法与过程:
能归纳出相同类别物质的通性,并能运用通性简单预测其他物质的性质,通过“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模式,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作为计算机、光通信等高科技关键材料的硅、二氧化硅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高科技的浓厚兴趣。一、硅与半导体材料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点高,硬度大。物理性质物理性质1、硅的物理性质 现代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单就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半导体材料来说,请回答: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 现代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又是什么?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史说明了人们在选择材料时注意什么?【问题1】【问题2】【问题3】 材料的选择和广泛使用应该具备几个基本条件:来源丰富、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比较经济以及相关的技术条件等。 除了做半导体材料外,单质硅还可以制造哪些材料?【问题4】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 硅芯片的使用,使计算机的体积已缩小到笔记本一样大小了。 2、单质硅的主要用途【阶段小结】 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著称,因而得名,后来硅谷成为世界各国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 。
自80年代后,世界各国都建立起自己的硅谷,如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硅谷”、“日本硅谷”、“韩国硅谷”等。中国也不例外,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和广东深圳硅谷, 浙江杭州也有一个“天堂硅谷”。 科普资料硅谷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晶体管硅整流器变压器铁芯含硅15%硅铁合金硫酸工厂的耐酸设备含硅4%导磁性耐酸性 非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
与金属单质反应思考
硅具备这些性质吗?
你能写出Si与O2反应的
方程式吗?交流研讨说明:
在常温下很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硅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如氧气 、氯气。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呢?3、硅单质的化学性质思考
硅的这些反应条件有何特点?能说明什么问题?【阶段小结】资料在线
地球形成之初温度很高,使得硅只能以化合态存在;由于硅属于亲氧元素, 一旦和氧结合就很难被还原,所以即便后来地球的温度下降了,硅也没能被还原成单质。硅的存在形态
硅元素常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你知道自然界或生活中含SiO2和硅酸盐的物质有哪些?【问题5】硅矿山石英、玻璃与陶瓷;玛瑙、水晶和砂石。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总量的90%以上。硅26.3%居第二位硅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常以SiO2为原料来制取硅,试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 SiO2应与具有_______性的物质反应才能得到单质硅?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注意:
1、条件是高温。 2、碳被氧化为CO。
3、制得的硅为粗硅。 话说粗硅从电炉里诞生后,踌躇满志,心想,我得为人类做点事情。于是,他想到半导体材料需要他,便去应聘。不想,却被“半导体老总”拒之门外。粗硅十分苦闷,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不被录用。同学们,你能帮粗硅分析一下原因吗?你能帮他竞聘成功吗?
(提示:通过教材“练习与活动” P114T2(1)(2)①,归纳粗硅提纯的“三部曲”。 请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问题6】“半导体老总” 想录用99.999999%的高纯硅。 粗硅: 纯硅:粗硅提纯三部曲:【教材P114T2】二、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1、SiO2的存在和物理性质:SiO2的物理性质:
(1)无色晶体;(2)不溶于水;
(3)熔点高; (4)硬度大。
SiO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示意图二氧化硅的结构.SiO2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水晶“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能 “益毛发、悦颜色。” 水晶是一种颇为人们喜爱的宝石,在古代,称之为“水精”,即水的精华,此外还称之为“水玉”、“白附”、“玉晶”、“千年冰”、“菩萨石”、等。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认为,水晶是由冰逐渐演变而成。

读材料判断正误:
1.水晶是“水的精华”、是由冰逐渐演变而成的。
2.砂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晶的主要成分是硅。
3.水晶和干冰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材料】【问题7】×××交流研讨SiO2 与CO2一样,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哪些通性?
以CO2为例进行说明。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类比】 SiO2会具有这些性质吗?2、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对比)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O2 + CaO=SiO2 + CaO ==CO2 +2NaOH=
SiO2 +2NaOH=
CO2 + H2O=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水反应SiO2 + H2O=2、SiO2的化学性质(与CO2对比)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O2 + CaO=CaCO3CO2 +2NaOH=
Na2CO3+H2OSiO2 +2NaOH=
Na2SiO3+H2OCO2 + H2O=H2CO3 不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水反应(水玻璃)常用的矿物胶 想一想
为什么不用玻璃塞呢?(提示:
玻璃中含有SiO2)光导纤维光缆3、二氧化硅的用途 压电材料①通讯质量好;
②原料来源广;
③质量轻、耐腐蚀,铺设方便;
④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不发生辐射。用于通讯外,还用于医疗、信息处理、
遥测遥控等。【课堂小结】请用箭头线将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补充完整(箭头上标明与之反应的物质)。
Si SiO2 Na2SiO3
CaSiO3
【课堂小结】 下列各反应中硅元素被还原的是( )
A Si+O2==SiO2
B Si+2F2== SiF4
C SiO2+2C==Si(粗硅)+2CO↑
D Si+2NaOH+ H2O===Na2SiO3+ 2H2↑
高温加热C【练习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B.SiO2不能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C.Si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发生反应 D.SiO2不溶于水,而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练习2】B 有下列溶液:A、NaOH 溶液 B、HF溶液 C、NaNO3溶液 D、NaCl溶液 其中,能用玻璃瓶盛放,但不能用玻璃塞的是 (填字母)只能用塑料瓶盛放的是 (填字母) AB【练习4】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硅可以用作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 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 D.硅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练习3】C1、了解单质硅、二氧化硅的存在、性质、用途及硅的工业制法;
2、学会“根据同一类别不同物质的性质归纳出该类物质通性”的方法,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学习模式;
3、以材料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通过现代科技成就的介绍,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回顾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我们的学习目标?【实践活动】
1、2005年春晚描写两省对联:“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查阅资料或网站回答:“瓷器”与“中国”的英文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异同?
2、查阅陶艺制作的过程,感悟伟大的中华文明。(网站http://chem.cersp.com/)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