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
单元名称 课时名称 课标要点 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认识中古西欧的“两个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理解中古西欧的“三个新变化”:中古晚期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1)由王权的衰落到王权的强化,议会出现,统一的王权国家出现。(2)工商业复兴和繁荣,自治城市出现。(3)由基督教会垄断思想文化到世俗文化和教育兴起,大学出现 3.掌握“四大帝国”: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4.理解“一个特点”: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呈现多元面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二部分:教材习题变式
1.中古时期,西欧的封臣要记住下列六个词以证明自己对封君的效忠:“安全”“可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否则将理所当然地受到谴责。据此可知( )
A.封臣必须效忠封君 B.容易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C.封君封臣义务的相互性 D.封君封臣关系稳固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欧的封臣要记住下列六个词以证明自己对封君的效忠……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否则将理所当然地受到谴责”可知封君封臣互有义务,C项正确,排除A项,B、D无法体现,故选C项。
2.有学者认为,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公社在全城欣喜若狂的气氛中宣誓成立”。此后,在法国北部的大多数城市,如在圣康坦、拉昂、琅城等地陆续建立了公社组织。这些公社组织的出现( )
A.说明无产阶级尝试建立国家政权 B.动摇了封建领主的专制统治地位
C.客观上为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
2.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可知,城市公社的出现,壮大了市民阶层的力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D项正确;巴黎公社说明无产阶级尝试建立国家政权,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动摇了封建领主的专制统治地位,排除B项;中古中后期,西欧成为专制王权国家,为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中古晚期的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个方面取得进步,其中不包括( )
A.社会稳定,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B.西欧各地兴起众多工商业城市
C.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 D.中世纪后期王权开始逐渐加强
3.答案:C
解析: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不属于社会的进步现象,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伴随着社会的稳定,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世纪城市也逐渐兴盛了起来,各地兴起众多工商业城市,成为中世纪欧洲的重要亮点,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世纪后期,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封建王权也逐渐地强大了起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4.《查士丁尼法典》记载:“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说明“皇帝的威严、光荣”一是要靠兵器即武力,二是要靠法律,两者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故A正确;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想要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既要依靠兵器,又要依靠法律,也就是说罗马法并不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排除B项;题干内容主要述及如何维护“皇帝的威严、光荣”,而并不是法律的作用,并且法律可以调和矛盾,规范社会秩序,但不能消除社会矛盾,排除C项;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排除D项。故选:A。
5.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B.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
C.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5.答案:D
解析: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新成就,反映出阿拉伯文化具有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不足以说明阿拉伯文化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在“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主旨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并未体现阿拉伯文化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排除C项。
6.德里苏丹国建立后,苏丹将其传统的政治风格完全搬到印度,印度原本的政治传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被苏丹政府发配到边疆的少数印度王公,虽有一定的自治权,但是这种自治权非常有限。苏丹的这一做法( )
A.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与纷争 B.展示了中央政府强大的控制力
C.认可了印度教仍是主导宗教 D.满足了印度社会各阶层的需求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德里苏丹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苏丹将这种体制搬到印度,少数印度王公虽有自治权,但权力非常有限,这凸显了苏丹政府强大的控制力,B项正确;A项的“消除了”和D项的“满足了”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B两项;德里苏丹国的国教是伊斯兰教,排除C项。故选B项。
7.大津巴布韦古城有一椭圆形大围墙位于山下的平地,里面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墟,周围发掘出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这反映出大津巴布韦( )
A.佛教文化广泛传播 B.城市建设水平在世界领先
C.社会等级分化严重 D.文明演进已达到一定水平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非洲大津巴布韦的文明。依据材料“大津巴布韦古城有一椭圆形大围墙位于山下的平地”“里面有圆锥形石头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废墟,周围发掘出奇怪的生产工具、锋利的作战武器、中国的陶瓷碎片、波斯的彩色瓷器、印度的佛教念珠等”,可知大津巴布韦城市建设水平较高,社会生产生活较发达,与外界广泛交流,这说明其文明演进已达到一定水平,故选D项;材料信息只能体现大津巴布韦当时有佛教文化因素,并不能体现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大津巴布韦城市建设水平较高,但不能得出其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等级分化状况,排除C项。
8.史学家指出,一个玛雅农民在其妻儿的帮助下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12口人。即使在到处都是石头的尤卡坦地区,一个玛雅农民每年也只需要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提供全家粮食的80%。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玛雅农民( )
A.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B.培育了甜高粱和西瓜等重要农作物
C.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D.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玛雅农民在其妻儿的帮助下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12口人”“一个玛雅农民每年也只需要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提供全家粮食的80%”可知,玛雅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很多人,结合所学可知,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C项正确;玛雅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排除A项;玛雅人培育了玉米、甘薯等重要农作物,排除B项;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的是阿兹特克人排除D项。故选C项。
第三部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主题一 世界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
1.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虽然没有扩张和战争引发的交流引人注目,但是,和平的经贸往来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往形式。
2.人口迁徙:导致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从而形成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大大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世界古代史上,西亚地区的人口迁徙最为复杂,文明之间的交流也最为活跃。
3.军事征服: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速文明的传播速度。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交流和交往。
4.国家统一: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由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罗马帝国繁荣时期,亚非欧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奠定了罗马帝国繁荣的基础。
主题二 中古时期世界各地思想、文化发展
欧洲 西欧:基督教神学占统治地位;教育经历从教会学校到大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文学经历了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三个阶段
东南欧:《查士丁尼法典》;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继承
东欧:俄罗斯的文学、建筑成就突出
亚洲 西亚:阿拉伯人在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广泛成就;阿拉伯文化承前启后,融合东西方文化
南亚:印度教为主要宗教,吸收中亚和伊斯兰教文化成分
东亚: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后期民族化发展较快,出现新特色
主题三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
1.城市兴起
(1)时间:10~11世纪。
(2)原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农业得到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城市自治
(1)背景:城市建立之初,因土地和人身权的关系,城市市民受封建主的压迫剥削,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途径: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3)结果:大多数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如行政、司法、财政和军事大权。
3.城市经济组织
种类: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
4.城市兴起的影响
(1)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打破了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到农村,推动了庄园的瓦解。
(2)阶级:城市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3)政治:为了贸易自由,城市反对封建割据,支持王权强化和国家统一。
(4)思想文化:一些城市兴办大学,推动了教育发展;新的市民文化逐渐形成,这些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主题四 中古时期欧洲、亚洲的主要经济、政治制度
西欧 政治制度 庄园经济下的农奴制;封君封臣制
土地制度 采邑制
俄罗斯 中央 伊凡四世开始沙皇专制制度,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地方 实行“特辖领地制”,将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加以管理;组建特辖军团;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阿拉伯帝国 政治制度 哈里发集政治、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
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国有制
奥斯曼帝国 政治制度 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是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国有制
德里苏丹国 政治制度 中央 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地方 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日本 庄园领主制、幕府统治下的幕藩体制
朝鲜 高丽 王朝 政治制度 中央 设三省六部
地方 划分为十道
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
1.中古时期的欧洲,国王把土地封赐给公爵或伯爵,成为其领主;公爵、伯爵作为大封建主,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男爵或子爵,成为这层关系中的领主:男爵或子爵又可划出一部分土地分给骑士阶层,骑士阶层则成为其附庸。这体现该制度( )
A.强化国王绝对权威 B.以分封土地为纽带
C.冲击社会等级秩序 D.建立君臣平等关系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国王把土地封赐给公爵或伯爵,成为其领主;公爵、伯爵作为大封建主,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男爵或子爵,成为这层关系中的领主;男爵或子爵又可划出一部分土地分给骑士阶层,骑士阶层则成为其附庸”可以看出各级贵族通过分封土地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即形成封君封臣制,B项正确;西欧的封建制分割了封君和封臣的属地治权,即“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君与封臣之间不可越级统领,这种制度不利于王权集中,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强化社会等级制度,排除C项;封臣对封君是效忠和从属的关系,不是平等关系,排除D项。故选:B。
2.欧洲中世纪史书的体例单调乏味,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绝大多数作者不再是将军、政治家和独立人格的民间学者,历史写作为僧侣垄断。这表明( )
A.史家出身影响史书编写质量 B.史书编撰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C.时代变迁导致史书体例变化 D.史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2.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世纪史书的体例单调乏味,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绝大多数作者不再是将军、政治家和独立人格的民间学者,历史写作为僧侣垄断”及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垄断着教育和文化,材料历史被僧侣垄断的情况,正是受到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B项正确;历史写作被僧侣垄断不是因为僧侣或史家出身,而是因为基督教垄断教育和文化,排除A项;据材料“基本上是简明的编年史、年代记”可知,中世纪欧洲的史书基本是编年史、年代记,没有发生体例的变化,排除C项;据材料“历史写作为僧侣垄断”及所学知识可知,史书在中世纪欧洲被僧侣垄断,是强化宗教统治的工具,而非封建统治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
3.从11世纪开始,意大利很多地方兴起了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城市普遍开始设置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据材料可知( )
A.工商业发展推动意大利的城市自治 B.行会在意大利城市治理中地位突出
C.封建庄园制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D.近代民主政体在意大利已普遍建立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从11世纪开始,意大利很多地方兴起了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城市普遍开始设置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可知,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出现,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行会在意大利城市治理中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封建庄园制对城市经济的阻碍,排除C项;近代民主政体在意大利已普遍建立,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4.有学者认为,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公社在全城欣喜若狂的气氛中宣誓成立”。此后,在法国北部的大多数城市,如在圣康坦、拉昂、琅城等地陆续建立了公社组织。这些公社组织的出现( )
A.说明无产阶级尝试建立国家政权 B.动摇了封建领主的专制统治地位
C.客观上为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
4.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可知,城市公社的出现,壮大了市民阶层的力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D项正确;巴黎公社说明无产阶级尝试建立国家政权,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动摇了封建领主的专制统治地位,排除B项;中古中后期,西欧成为专制王权国家,为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5.当医学在中世纪成为教士的专利品时,阿拉伯文化保持住了非宗教性的民间医学,特别是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人继承了许多古希腊的医学遗产,哈里发成为最热忱的文化保护者。这说明( )
A.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阿拉伯人传承了古典文化
C.阿拉伯文化推动了西欧社会的转型 D.阿拉伯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文化确实扮演了保存和传播古典知识的角色,尤其是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当时的欧洲学术活动受到教会的限制,很多古典时期的科学和哲学作品在欧洲失传或被忽视。阿拉伯学者翻译并注释了许多古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医学、数学、天文学和哲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和创新,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阿拉伯帝国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也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A项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阿拉伯文化对欧洲文艺复兴有影响,但它并不是直接说明阿拉伯人在医学领域的作用,排除C项;“阿拉伯文化缺乏创新精神”与材料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史学家指出,一个玛雅农民在其妻儿的帮助下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12口人。即使在到处都是石头的尤卡坦地区,一个玛雅农民每年也只需要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提供全家粮食的80%。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玛雅农民( )
A.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B.培育了甜高粱和西瓜等重要农作物
C.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D.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玛雅农民在其妻儿的帮助下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12口人”“一个玛雅农民每年也只需要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提供全家粮食的80%”可知,玛雅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可以养活很多人,结合所学可知,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C项正确;玛雅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排除A项;玛雅人培育了玉米、甘薯等重要农作物,排除B项: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的是阿兹特克人排除D项。故选C项。
第四部分: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一、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中古西欧社会的多元面貌
(1)多元的社会结构:①政治上,基督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
②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③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与人文精神共存。
(2)封君封臣封土的体制:封君封臣通过仪式性的缔结方式建立一种契约关系,领主不能强加给封臣某种义务,封臣要承担效忠领主等义务。
(3)相对独立的庄园:自给自足是西欧庄园经济的显著特征,同时在庄园中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领主在自己的庄园中,行使某种程度的统治权。领主拥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
(4)追逐自由的城市:城市建立在商业贸易的交结点上,封建关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与商业贸易,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
2.唯物史观——城市复兴对西欧的历史意义
(1)政治: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阶层——市民阶层。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
(2)经济: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3)思想:在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的过程中,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人性解放、谋求人生幸福等思想观念得以宣扬。
(4)文化: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
3.历史解释——中古时期此消彼长的王权与教权
时间 王权与教权关系 背景
5至11世纪 互相利用,互为依存 (1)王权期望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从而强化王权;(2)教会希望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
11至13世纪 相互斗争,教权高于王权 教会权势的膨胀,王权的衰微
13世纪以后 相互斗争,王权上升,教权衰微 13世纪末,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支持王权,王权加强
4.历史解释——中古时期亚洲的特点
项目 政教合一的西亚 多种宗教的南亚
政治 政教合一的专制 由于宗教冲突多发,仍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文化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多种宗教文化并存,在相互借鉴中发展
5.历史解释——认识古代美洲文化的特点
(1)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几乎处于孤立封闭状态。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由于对外交往的贫乏,必然导致其对自然界及各种神灵的畏惧与崇拜,使文明的发展进程极为缓慢和艰难。
(2)印第安人培植了数量众多的农作物,农业生产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他们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极为简陋落后的石、木、骨等,农业生产成就与农业生产工具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3)印第安人的科学技术畸形发展,凡与宗教信仰有关系的科学技术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
(4)美洲的几大著名文明,都产生于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的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印第安人的社会发展进程十分落后,社会结构也极其脆弱,最终在外来冲击下,印第安文明土崩瓦解。
二、对接高考
1.【2023·辽宁】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司法审判中由原来的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转变为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且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了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教会,无法体现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湖北】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
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2.答案:C
解析:根据“《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可得出原来自给自足的庄园,也开始依据市场的规律,寻求农产品价值利益的最大化,反映出此时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农业,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C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13世纪,当时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寻求农产品的价格最大化,并不能表现真的能依此获利,所以不能得出获利丰厚,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题干涉及时间是13世纪,与圈地运动的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重庆】在中世纪西欧抄本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在页边处绘制装饰图画的传统。13世纪末,一些抄本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这反映出当时( )
A.骑士阶层弃武从商 B.绘画艺术风格迎来变革
C.商人控制抄本创作 D.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
3.答案:D
解析:根据“抄本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可知,这些绘制在抄本页边的装饰画反映了传统的骑士阶级在新兴银行家群体面前的不堪一击,说明社会阶层结构在发生变化,骑士所代表的原有的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D项正确;骑士阶级在银行家面前落荒而逃并不代表骑士阶层弃武从商,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并不是绘画艺术风格的变革,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足以体现出商人控制了抄本的创作,这一说明明显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3·江苏】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 )
A.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B.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
C.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D.依据大陆法裁决庄园经济诉讼
4.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并且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可知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的诉讼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这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稳定,C项正确;根据所学庄园法庭以维护庄园主的利益为宗旨,不是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农民之间的诉讼,所以得不出庄园法庭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庄园法庭的裁决依据,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3·北京】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 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
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自治城市获得了一定的特权,而且从材料看出该决议是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所以不需要封建领主的批准,①正确;根据材料“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可以看出行会有利于保护成员的经济利益,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行会决议的形式阻止制造和使用新机器,没涉及工人罢工,②错误;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④错误。g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2023·福建】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
A.幕府权力日趋式微 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外交政策转向亲美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并结合所学,当时日本是幕府统治时期,以天皇为首的朝廷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即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B项正确;据材料“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不能得出幕府权力日趋式微,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美国对日本的某些态度,不能表明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排除C项;结合所学,1857年,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3·湖南】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7.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鼓励开垦荒地的《三世一身法》。此法规定: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由于贵族豪强可以驱使属民和奴婢开垦,然后把开垦的荒地占为己有,因此该法令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土地的开垦,没有涉及灌溉技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地位,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冲击土地公有制度,而非推动了庄园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湖南·高考真题)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可知,朝鲜和日本的请赐行为,说明两国以明朝政权为其宗主国,欲借助明朝赐书的行为,来强化自己政权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与儒家学说的发展无关,强调的是朝鲜、日本的政府行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官方行为,与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四书五经等内容属于朱子学,在明代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因此在当时的日本和朝鲜,这并不属于先进思想。徐皇后所制的两本书也主要是女德之类,也谈不上先进性,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3·海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而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短语,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洲传统法庭上可以援引谚语,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3·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文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在教士、郡长、佃户等作证下,专员向当事人询问土地的归属、大小和庄园各类财产数额,并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12世纪起,英格兰封建庄园效仿威廉时期的做法,定期清查庄园土地和财产,并登记造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土地清查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各自历史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理念。
10.(1)不同之处:清查目的不同:中国是为了赋税征收,英国是为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清查的主导机构不同,中国是政府主导,英国是公爵主导;参与清查的人员构成和清查方式不同,中国是农户自查加官府检核,英国是专员询问等级;清查对象不同,中国是农户,英国是土地、财政收入等。
(2)影响:古代中国:巩固王朝统治;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中世纪英格兰:为英格兰王权加强奠定基础;为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这一发展构成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前提。
(3)理念:以农为本;因地制宜;要在中央。
解析:(1)不同之处:据材料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查目的不同,中国是为了赋税征收,英国是为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据材料一“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规定由农户自行丈量土地”和材料二“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可知,清查的主导机构不同,中国是政府主导,英国是公爵主导;参与清查的人员构成和清查方式不同,中国是农户自查加官府检核,英国是专员询问等级;据材料二“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和材料一“由农户自行丈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可知,清查对象不同,中国是农户,英国是土地、财政收入等。
(2)影响:结合所学“古代中国清查土地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统治,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可得出古代中国清查有利于维护统治,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据材料二“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为英格兰王权加强奠定基础;据材料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可得出为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这一发展构成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前提。
(3)据材料一“古代中国注重对土地的清查”可得出以农为本;据材料一“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丈量土地”可得出因地制宜;据材料一“古代中国由官府负责清查土地”可得出要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