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
单元名称 课时名称 课标要点 重点难点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 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1.一个“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2.三个“阶段”:(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 末90年代初:冷战发展,多极力量成长,呈现出多极化趋势;(3)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一个“主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两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 (3)四个“表现”:①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经济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②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③社会结构的新变化;④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及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 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两个“表现”: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改革的曲折与剧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
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如何理解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取得发展成就的原因和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教材习题变式
1.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美国的参议员杜鲁门说:“如果我们看到德国占了上风,就应该援助俄国;如果俄国要赢了,就去帮助德国,这样才能让他们拼个够,尽管我可不希望看到希特勒获胜!”由此可见,杜鲁门希望美国( )
A.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抛弃意识形态偏见
C.奉行功利主义外交原则 D.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我们看到德国占了上风,就应该援助俄国;如果俄国要赢了,就去帮助德国,这样才能让他们拼个够,尽管我可不希望看到希特勒获胜!”可知,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认为那方获胜就要去帮助失败一方,让双方拼个够,美国坐收渔利,说明美国奉行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准则的功利主义外交原则,C项正确;孤立主义源于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早期外交,是以尽量避免对外国承担政治和军事义务的同盟关系的方式,来维护和扩展美国的利益,排除A项;抛弃意识形态偏见,“抛弃”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C。
2.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现代化工业的在职人员的比例占领取工资的总人数的12%至20%,他们与行政人员和第三产业共同组成了一个新兴阶层。这一新兴阶层追求的主流是( )
A.秩序、舒适、安全和非政治化 B.刺激、高薪、旅行和反现实
C.激变、浪漫、利益和非全球化 D.颠覆、震撼、创新和高福利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材料中的新兴阶层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中间阶层,他们的主流追求是秩序、舒适、安全和非政治化,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3.1953年,苏联爆炸首颗氢弹;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首座核动力发电站;1957年率先发射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实现人类首次宇宙航行。这一时期,苏联建立了核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仪表工业、宇航工业、喷气式飞机制造业。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反映出计划体制效率较高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C.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3.答案:C
解析:二战后,苏联顺应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潮流,在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计划体制的效率高低,排除A项;苏联为世界两极格局的一般,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排除D项。
4.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当苏联经济发展大车由于其引擎结构设计的特殊,驾驶人虽然一再猛踩油门意欲加速,引擎却不快反慢,它的动力设计本身便包含着将其力量消耗殆尽的结构。在他看来,苏联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 )
A.俄国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B.制度僵化存在严重局限
C.苏维埃政权地位不稳固 D.没有坚持社会主义路线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它的动力设计本身便包含着将其力量消耗殆尽的结构”可知,霍布斯鲍姆认为,苏联经济本身就存在严重问题,它的制度僵化最终导致它走向解体,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基础薄弱,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
5.1980年,联邦德国发布的某报告使用了“南北”概念,主张“北方国家”应向“南方国家”注入大量资本,以帮助后者实现现代化。1990年,联合国发布《南方的挑战》,要求帮助“南方国家”自主地实现发展本国的抱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经济区域化从封闭走向开放 B.经济全球化进入亚非拉地区
C.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增强 D.发达国家拉拢中间地带国家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联邦德国发布的某报告使用了‘南北概念’,主张‘北方国家’应向‘南方国家’注入大量资本,以帮助后者实现现代化。1990年,联合国发布《南方的挑战》,要求帮助南方国家)自主地实现发展本国的抱负”,可以看出当时发达国家和联合国都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这说明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增强。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区域化,排除A项;材料中内容并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世界看见了发展中国家的潜力,而不是发达国家拉拢中间地带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6.下表为拉美、东亚部分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由此可知,与东亚的韩国和新加坡相比,拉美两国( )
国家 类别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70年 1992年 1970年 1992年
墨西哥 68 47 33 52
阿根廷 86 74 14 17
韩国 24 7 76 93
新加坡 70 22 31 78
A.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B.出口贸易呈现下降趋势
C.区域经济合作水平较低 D.产业转型进程较为缓慢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拉美、东亚部分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可知,拉美国家从1970到1992,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变化小,可见工业化的程度慢,而韩国、新加坡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大幅度减少,而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可见已经完成形成了工业化,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美、东亚部分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只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更准确地是说是工业化的程度,无法判断该国的社会保障发展程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表格中,只是从时间纵向反映了出口产品的种类(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无法知道其贸易总量的增减情况,无法判断贸易是上升还是下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中只有1970和1992出口产品的工业化程度,无法判断其和邻国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
第三部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率先挑起了冷战。
(3)原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②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战后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
③两国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4)表现
美国 苏联
政治 提出“杜鲁门主义”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成立“北约” 成立“华约”
地缘政治 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扶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1)缓和:开展对话。
(2)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3)两极格局、冷战、雅尔塔体系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是指美苏两国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的国际关系体系。冷战则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而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
从时间顺序上说,先有雅尔塔体系(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一系列会议的召开),再有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最后才有两极格局(形成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①西方阵营分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②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③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
④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1955年,举行万隆会议,诞生了“万隆精神”;形成不结盟运动,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关系
(1)美苏对抗
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
②美国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2)美苏缓和
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和《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
(3)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⒉苏联解体
(1)原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影响: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3)全面评价美苏冷战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消极影响: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埋下了不稳定的祸根。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超级大国的工具,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国家制度新变化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措施与结果
措施 结果
国内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 ②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①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各国再次进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 加强国际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
(二)“福利国家”
(1)概念: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作用
①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②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3)调整
①背景: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②内容:减少福利,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一)社会结构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2.表现
(1)农业和工业就业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二)社会运动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1)背景:美国早在内战时就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2)目的: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3)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2.妇女运动
(1)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2)目的:争取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3)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3.学生运动
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4.金融危机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六、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发展
(1)成就: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②影响
A.成效: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弊端: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评价: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成效甚微。
②政治改革: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效,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苏联的解体
(1)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
(2)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
(3)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
(4)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七、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
1.改革背景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2)模式:大多采取苏联模式。
(3)结果:①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②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③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改革表现
(1)南斯拉夫
①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②评价A.积极: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B.消极: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其他国家:取得显著成效,但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3.东欧剧变
(1)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③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原因
内因: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失误;未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道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中盲目照搬西方模式;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3)结果:迷失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4)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②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③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⑤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八、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背景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成就: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3)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背景: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内容: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成就
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③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④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⑤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⑥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4)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5)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启示
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方式,方法,取得好的成绩。
九、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
(1)印度独立
①领导: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
②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两国均成为共和国。
(2)亚洲殖民体系瓦解: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
(1)埃及独立
①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②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阿尔及利亚独立
①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反法斗争。
②法国戴高乐政府被迫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非洲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4)殖民帝国崩溃: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拉丁美洲
(1)古巴革命
①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1945年至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1.二战后,美国援助以西欧和日本为重点,但1949年杜鲁门政府提出要“用我们的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工业发展的优势,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改善与发展”,开始大规模援助非洲等地区。美国的这一变化旨在( )
A.笼络国内的黑人民众 B.调整对外援助的方向
C.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D.取得美苏争霸的优势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开始了对世界霸权的争夺,特别是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因此美国援助非洲是为了获得非洲地区各国的支持,从而在对苏争霸中获得优势,D项正确;美国的这一变化是为了获取对苏优势,并不是笼络国内的黑人民众和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体现对外援助方向的调整,排除B项。故选D项。
2.戴高乐重新执政后,法国于1959年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并反对美国在法国领土上存储核武器;1963年法国拒绝签署由美国、苏联和英国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1966年宣布将退出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摆脱美国控制保持独立自主 B.提高自身在欧洲共同体地位
C.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D.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面对美国在西方阵营中的霸权统治,戴高乐实行一系列的外交举措,力图保障法国的独立和国家主权安全,摆脱美国控制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A项正确;欧洲共同体于1967年7月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增加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突出法国自身发展而不是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表是1966—1970年苏联经济发展统计表。这反映出苏联( )
年度 实行新体 制企业数 占全部工业 企业的% 占工业 总产值的% 国民收入 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 年增长率% 农业总产值 年增长率%
1966 704 1.5 12 7.7 8.4 4.2
1967 7248 15 37
1968 26850 54 72
1969 36049 72 84
1970 41014 83 93
A.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B.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收效明显
C.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 D.改革集中于工业生产的领域
3.答案:B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通过实行新经济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材料说明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收效明显,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说明并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苏联经济发展相关情况,并未涉及产业比重,无法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不能得出“改革集中于工业生产的领域”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4.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该主张( )
A.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 B.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
C.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重视 D.反对极权,推崇民主政治
4.答案:C
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滞涨”时期,人们因此认识到不仅需要对经济进行干预控制,但同时也要给予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故C正确;福利国家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A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而材料认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即反对国家干预,故B错误;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5.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同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首先退出了和美国的冷战;1989年,我国又实现了同苏联的关系正常化,彻底退出了冷战。这反映出我国( )
A.优先发展与美国外交关系 B.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C.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 D.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美、中苏这两对关系发生向好趋向是有特殊的国际背景和三个国家的国内背景的,材料中首先是70年代中美关系的向好,这时中国外交已经不受苏联的制约了,1989年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体现了中国处理外交关系的灵活性和务实性,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我国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和史实不符,排除A项;全方位对外开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排除B项;材料表明我国外交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
6.20世纪70年代中期,南非的机器制造业已能提供国内工业设备需求量的80%。但随后南非经济出现近二十年的增长乏力甚至衰退,以制造业为例,1975—1980年,南非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是4.1%,1980—1990年则为负增长,这是南非工业化以来从未发生过的现象。据此可知,南非( )
A.深受西方国家经济停滞影响 B.现代化进程呈现艰难性特点
C.种族隔离制度弊端日益凸显 D.争取民族独立成为首要任务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对比南非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随后的近二十年发展情况可知,南非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衰退迹象,说明南非现代化进程曲折艰难,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的危机,但无法得出其对南非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种族隔离制度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其对南非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所述时期南非早已实现民族独立,排除D项。故选B项。
第四部分: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一、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缓和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消极影响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唯物史观——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3.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表现
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生产关系的调整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中间阶层”大量增多
劳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2)实质: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4.家国情怀——“亚洲觉醒”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开始。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封建专制制度。
(3)提供的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利于以后的亚洲资产阶级提高自己的政治斗争水平,也为后来的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某些借鉴。
(4)成为世界革命风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洲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开始和欧洲无产阶级一起向帝国主义进行冲击,揭开了世界革命震荡时期的序幕。
5.唯物史观——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壮大。
(2)一战过程中,英法等殖民国家暂时放松了侵略,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政治发展创造了条件。
(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4)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6.唯物史观——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走向灭亡的加速器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 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
苏联的鼓舞与支持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联合国的推动 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接高考
1.【2023·湖北】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货款 国别 法国 荷兰 南斯 拉夫 智利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伊朗 卢森堡 墨西哥 波兰 巴西
申请额 5.0 5.35 5.0 0.4 3.5 0.5 2.5 0.2 2.09 6.0 1.0
批准额 2.5 1.95 0 0.16 0 0.4 0 0.12 0.341 0 0.75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
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 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1.答案:C
解析:据表格可知,申请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很多,但是得到批准的基本是资本主义国家,结合题干时间二战结束后初期,说明世界银行决策行为受到冷战思维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推断世界银行配合马歇尔计划实施,排除A项;据表格可知,获得世界银行贷款成功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发达国家,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全国】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该项目在分发种子的同时把西方的观念传播给受助的民众,可以看出美国在注重西方观念的宣传,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加强对第三世界世界地区的争夺,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宣传,仍然属于冷战,美苏对抗并没有升级,排除A项;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为了宣传西方观念,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排除B项;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为了宣传西方观念,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利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江苏】1960年9月,民主德国对西柏林通道实施无限期边界管制,联邦德国随即宣布暂时中止两国之间的贸易、服务协定。后经过不断协商,到12月底双方重新恢复协定,民主德国废除了对西柏林的限制措施。这一事件的解决( )
A.导致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B.凸显了双方政策的务实性
C.助推美苏关系全面缓和 D.有利于战后欧洲经济复苏
3.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不断协商”“到12月重新恢复协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冷战时期,冷战的重点在欧洲,为了尽量避免战争,同时出于本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抗双方在处理冲突时有一定的克制机制,凸显了双方政策的务实性,B项正确;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西方阵营逐渐分化,材料不涉及这些信息,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美苏关系对抗逐渐加剧,不是全面缓和,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政策的调整,材料主旨是双方政策的务实性,不是战后欧洲经济复苏,且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已经复苏并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天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 )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 B.体现了世界格局的根本变化
C.说明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扩大 D.奠定了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为了减少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日美两国签订了多个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的协定,而随后日本彩电对美出口激增;在美国压力下,日本限制了彩电出口,但此后日本汽车出口到美国的数量暴涨。”可知,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A项正确;此时的世界格局依旧是美苏两极对峙,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未涉及日本国内市场情况,排除C项;该时期日美贸易情况反映了两国经济联系密切,未体现国际合作的全新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广东】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5.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可知,1978—1982年西方国家失业率增加,消费品价格增长率下降,市场活力不足,因此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A项正确;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各主要货币在投机力量冲击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排除B项;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灵,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采取的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山东】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
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 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
6.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出于对抗苏联的实际需要,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不断调整,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面临“滞涨”危机,但国防研究占比仍然较高,且1977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不符合逻辑,排除A项;1949年—1985年美国对外战争基本没有明显变化,且六七十年代正值越南战争期间,但70年代美国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占比下降,排除B项;自二战之后,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未出现大的波动,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重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拉美投资的主体。之后,拉美国家逐渐增加对经济活动的参与,接管了先前由外国人控制的公共事业、铁路以及自然资源,但外国资本在一些初级产品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战后,外国资本更是被拉美国家工业中的新机遇所吸引,持续加大投入。材料表明,拉美国家( )
A.初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
B.经济健康发展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
C.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D.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长期处于依附地位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拉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拉美国家逐渐增强其经济的独立性,但在初级产品生产和工业发展等方面仍依赖于外国资本,反映了拉美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长期处于依附地位,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拉美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也不能得出“初级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未体现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强调拉美国家经济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并未体现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3·海南】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
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
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的苏伊士运河区。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956年12月开始,国大党政府在国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所谓“社会主义运动”;②二战结束后,随着英国的逐渐衰落,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④1956年6月13日,最后一批英国军队撤离占领了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综上所述,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序,③②④①符合题意,A项正确;其他选项排序错误,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
9.【2023·山东】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
A.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米·恩克鲁玛推行泛非主义,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倡导非洲统一,但是种种举措最终招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不满和敌视,最终在1966年2月24日应邀访问越南时被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长期流亡海外。因此根据材料“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淡化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主张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B项正确;1960年为非洲年,到这一年,许多非洲获取了独立,但是并未全部独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联合,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排除C项;“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福建】20世纪70年代,刚果(金)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在他的宣言中宣布了国家主义理论,并在更改国名为扎伊尔的同时,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这反映了( )
A.刚果政府权力扩大 B.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冷战意识影响非洲 D.非洲殖民体系瓦解
10.答案:B
解析:据材料“蒙博托要求国民取非洲化姓名,很多城市也更改欧洲殖民者所取名称”可知,蒙博托在努力减少殖民主义在刚果的影响,进而弘扬民族主义,B项正确;城市改名属于政府的正常权力,并非权力的扩大,排除A项;冷战意识指的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而是殖民主义对刚果的影响,排除C项;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历史事件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3·湖北】【美元霸权与国际秩序】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各国中激起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望。从英美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计划开始,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对其目标提出异议。在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诸国所获得的成绩,如稀有货币条款、过渡时期的设置等无一不是顽强斗争的结果,绝非源于美国方面的慷慨恩赐。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认为此次会议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摘编自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大多数决策者头脑中不断浮现的是,将大萧条转变成一次世界大灾难的事件——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纳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最后的世界大战。但从宏观视角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加文《黄金、美元与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货币混乱的表现,简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的原因,并评价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举措。
11.答案:(1)表现:“金本位”制瓦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含义: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
(2)原因:浮动汇率可以增加国际贸易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浮动汇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率;浮动汇率可以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评价:对美国: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保卫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以稳定美元的汇率;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使得美国霸主地位开始衰落;对世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极度混乱。
解析:(1)表现: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实行货币贬值“金本位”制瓦解;各国实行货币贬值出现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含义:由材料“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可知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金融秩序建立;由材料“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可知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根据材料“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会议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2)原因:结合所学浮动汇率的影响进行回答,如浮动汇率可以让汇率与市场供求关系相匹配,从而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增加国际贸易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浮动汇率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汇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率;浮动汇率可以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评价: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保卫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以稳定美元的汇率、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使得美国霸主地位开始衰落;根据材料“……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极度混乱。
12.【2023·广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西哥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1990年国际元)
1820年 1930年
墨西哥 759 1618
美国 1257 6213
——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材料二 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与殖民地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向国际市场出口农矿产品,消费的工业品则依赖进口。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适应了这种发展方式。所有这些都与内战之前美国南方地区非常相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为发展工业,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墨西哥的贸易保护本来是为了应对大萧条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后因世界大战造成的世界市场混乱得以延续。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墨西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但到80年代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指出材料一中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解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
12.答案:(1)变化:墨西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但与美国的差距加大。
原因: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依然依赖于进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展开。
(2)影响:促进了墨西哥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推动墨西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制约了墨西哥经济良性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中墨西哥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数据可知墨西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但与美国的差距加大。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与殖民地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向国际市场出口农矿产品,消费的工业品则依赖进口”可知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依然依赖于进口;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可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根据材料“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可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展开。
(2)根据材料“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可知促进了墨西哥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根据材料“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墨西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可知推动墨西哥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材料“但到80年代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可知但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制约了墨西哥经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