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合格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合格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7 18:56:02

文档简介

安庆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合格考学生用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
A. 非洲地区 B. 东亚地区 C. 西亚地区 D. 南极地区
2. 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 气候恶劣、远离海洋 D. 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3.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水源 C. 土壤 D. 气候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东亚地区气候适宜,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分布稠密,B正确;非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西亚热带沙漠广布,山丘多,平原少,气温高,温差大,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口居住,人口稀疏,C错误;南极地区终年酷寒,自然环境恶劣,没有常住人口分布,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分布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恶劣的地区,B错误,C正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靠近沿海、土壤肥沃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交通便利,人口往往比较稠密,A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热带多雨地区,平原气候湿热,蚊虫滋生,不利于人类生存;高原和山地气候较为凉爽,蚊虫少,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因此影响热带多雨地区人口分布主要因素是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人口稀疏区
(1)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2)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人口的地区;
(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口稀少。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 空间分布总体密度较大
C. 大多分布在距河流7~10km的范围内 D. 距河流2km范围内人口最多
5. 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
A. 水能资源分布 B. 矿产资源分布 C. 农业空间布局 D. 取水便利程度
【答案】4. D 5. D
【解析】
【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B错误;图中显示,距河1~2km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距河7-10km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距离内人口分布少,C错误,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水能资源分布影响水电开发,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误;根据图示,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谷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该处并不一定有矿产资源,说明矿产资源并非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B错误;海拔较低处较为温暖且低地建设比较便利,这反映地形是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与农业布局无关,C错误;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随生产力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渐减小)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显著)、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战争、政策)、文化(历史因素、宗教、习俗) 等。
6.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图中人类密集区的大陆形状,D处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①对。 D处不临海,寒流强大,②错。 D处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③对,④错。①③对。故选B。
【点睛】
7.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长沙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口迁移应符合:①跨越行政区;②时间较长;③定居地的变更。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和去西北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①④错误;“妈妈调到北京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定居地发生变化,时间较长,属于人口迁移,②正确;到异地上大学满足人口迁移的条件,③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
A. 国内人口迁移 B. 人口流动
C.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9.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自然环境因素 C. 文化教育因素 D. 政治因素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反应的是人口流动,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B正确;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打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国内人口迁移就是人口在国内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A错误;CD选项内容材料信息未提及。故选B。
【9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因而影响其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政治、军事等。其中经济因素中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当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因素。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产出的资源总量。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从1990年~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日期变化趋势( )
A. 逐渐延迟 B. 变化不大 C. 逐渐提前 D. 出现波动
11. 在地球上,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最好让“地球生态超载日”出现在( )
A. 每一年的年初 B. 每一年的4月 C. 每一年6月 D. 每一年的年末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1990年~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日期从9月13日逐渐提前到7月13日,ABD错误,C正确。
【11题详解】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人与自然就可以和谐发展。“地球生态超载日”若出现在每一年的年末,说明资源的消耗与产出基本平衡,人与自然会和谐发展,ABC错误,故选D。
【点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②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④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⑤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科教承载力、医疗卫生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6个因素。下图为河北唐山综合承载力各因素权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 制约唐山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 经济 B. 资源 C. 交通 D. 环境
13. 关于提高唐山综合承载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B.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联系,完善交通网
C. 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D.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河北唐山市综合承载力各因素权重中,相比而言,资源承载力最低,资源是制约唐山市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措施不合理,A符合题意;加强与其他城市联系,完善交通网,有利于区域间资源的调动,提高资源承载力,B不符合题意;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可提高科教、医疗卫生等承载力,C不符合题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组难度一般,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作答即可。注意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科教承载力、医疗卫生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6个因素,哪个因素的承载力最低,便是制约该地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民居位于我国(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5. 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北部,受冷空气影响小 B. 面向南部,日照条件最优越
C. 位于东部,夏季通风条件好 D. 面向西部,傍晚采光时间长
16. 符合该地区民居特点的是( )
A. 墙体较薄,顶部开天窗 B. 房间南面窗大,北面窗小
C. 院落多沿河兴建,临水而居 D. 房前种植针叶树,房后种植阔叶树
【答案】14. A 15. B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该民居为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图示民居为我国北方某地区传统民居,冬季气候寒冷,北侧的正房朝南,可以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房间较暖和,一般供长辈居住,B正确;冬季盛行偏北风,位于北部,受冷空气影响较大,A错误;当地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位于东部,通风条件不好,C错误;面向西部,傍晚夏季日落西北,采光时间较长,冬季日落西南,采光时间较短,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该地区冬季寒冷,墙体较厚,顶部没有开天窗,A错误;房间南面窗大,利于采光。北面窗小,可以减少冬季风的影响,B正确;北方降水较南方少,河网不密布,院落大多没有沿河兴建,临水而居,C错误;房前种植阔叶树,夏季遮阴,冬季落叶不影响光照,房后种植针叶树阻挡冬季风,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坐北朝南,主要是因为朝南获得的光照时间更长,光照更多,而北侧的墙壁可以抵御西北风的寒冷。
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区域具有特色文化、代表性建筑,图示第③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 )
A. 内蒙古 B. 上海 C. 四川 D. 吉林
18. 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 B. 数字地球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第③个“福”字中可以看出的地理事物有竹子、熊猫,熊猫仅产于中国,分布在四川省西部、甘肃省东南部和陕西省南部的局部区域,分布范围狭窄。故本题选C。
【18题详解】
想要追踪放生野外的大熊猫需要获取大熊猫的经纬度信息,该信息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D正确;遥感的作用是遥远感知、从高空获取地面地理事物的分布信息,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将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C错误;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不用于追踪,B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遥感的作用是遥远感知、从高空获取地面地理事物的分布信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作用是提供经度、纬度和海拔三维信息进行空间地位;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将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数字地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按地球的坐标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计算机中,构成一个全球的数字模型,在高速网络上进行快速流通,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快速、直观完整地了解我们所在的这颗星球。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下图中代表B—C—D一线的地租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20. 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 B. 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是化学工业
C. D为高级住宅区 D. C为低级住宅区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B-C-D一线由郊区到市中心再到郊区,距离市中心先变近再变远,根据地租水平由市中心向外递减的特点,总体地租变化趋势是先变大后变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变化有所起伏,但市中心地租最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20题详解】
图中B地位于郊区,不可能为商业区,A选项错误;结合图中图例,A城有丰富的铁矿石,所以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B选项错误;D地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环境质量好,为高级住宅区,C正确;C地距离市中心最近,接近消费市场,并且C地位于十字路口位置,交通便捷程度高。C 地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影响地租的两大因素: 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工业区布局一般在市区外缘商业区需要广阔的市场。高级住宅区一般在环境优美的城市的上风向。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乙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农业区
22. 工厂随城市发展而外移,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销售市场 B. 降低用地成本 C. 方便工人上下班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甲地商业付租能力最高,是商业区;乙住宅区付租能力最高,是住宅区;丙地工业付租能力最高,是工业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题详解】
距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工厂占地面积大,工厂随城市发展而外移,主要目的是降低用地成本,B正确。扩大销售市场、方便工人上下班应该接近市区和住宅区;提高能源利用率应该接近能源集中区,都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的一般规律: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小。住宅区: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工业区: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城市外围。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A. a阶段 B. b阶段 C. c阶段 D. 无法确定
24. 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 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 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5. 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 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 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答案】23. B 24. C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的人口由市区和乡村迁往近郊区,是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主要是在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即b阶段,B正确;a阶段为初期阶段,c阶段为后期阶段,ACD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阶段Ⅰ是郊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导致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等问题,C正确;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出现在城市化初期阶段,A错误;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和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出现在城市化后期阶段,B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阶段Ⅱ人口由市区和郊区迁向乡村和小城镇,是逆城市化阶段。该阶段由于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土地压力大,失业率增高,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人口萎缩。与此同时,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ABD选项不符合题意。该地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并不代表整个国家均处于逆城市化,所以不代表整个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下降,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城镇化进程可分为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城镇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显。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城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请按要求作答)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迅速增大。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情况。
(1)概括三大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地的共同特征。
(2)简述大城市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3)说明外来人口迁入给大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多来自周边邻近省份;多为中西部人口大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等省为共同来源地。
(2)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医疗、教育水平高;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等。
(3)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大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延缓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情况及相关文字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三大城市迁入的人口大部分来自邻近的、距离较近的省份(从图中可以看到北京市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其人口主要来自距北京1000公里范围内;上海其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其人口主要来自距上海1000千米范围内;广州其外来人口主要来自广西、湖南、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其外来人口主要范围也在1000千米以内;从三张图可以看到外来人口主要来自1000千米范围内的居多,1000~2000千米外来人口数相对较少);外来人口来源地都是经济落后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位于我国中西部的人口大省(其中来自河南、河北、安徽、四川、广西、湖南等地人口较多,这些地区人口相对较多,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人口均来自四川、湖北、河南、安徽等省为共同来源地。
【小问2详解】
大城市在很多方面吸引外来人口,大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可以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可以为人口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医疗技术条件好,教育水平高;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提供更好的服务,生活环境优越等。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外来人口迁入给大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有:迁入大城市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为大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大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且能更好地建设城市;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老年人所占比重相对降低,缓解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延缓大城市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27. 下图是“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应该表示城市中的______功能区。
(2)M、P、Q中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由______。
(3)该城市拟在乙处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请说明其可行性的理由。
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答案】(1)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2) ①. Q ②. Q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M区靠近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P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区,易受污染,且靠近火车站,比较吵杂,不符合形成高级住宅区的选址。)
(3)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
(4)分散城市人口,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某特大城市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城市功能区的判读、功能区的区位选址、卫星城的作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该图例位于城市中心部位,应该表示城市中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功能区。
【小问2详解】
高级住宅区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由图中图例可知,相比而言,Q位于河流上游(注意图中河流的流向),水源洁净,水质条件好;靠近图中文化教育区,文化氛围好;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环境质量好,环境污染小;远离重工业区,受工业区排放的废弃物的影响小,污染少,空气清新,且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最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而M区靠近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P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区,易受大气污染,且靠近火车站,比较吵杂,不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所以Q处是高级住宅区。
【小问3详解】
石油化工污染水源,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石油化工污染大气,乙处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比较小;同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乙处靠近河流、公路、铁路,水陆交通便利,所以适合建设石油化工城。
【小问4详解】
甲乙两城市相当是图中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可以通过承接中心城区的部分产业的形式,分担中心城市各种职能,促使中心城区人口迁出,分散中心城市人口,从而缓解中心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中心城市环境,促进中心城市合理化发展。安庆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合格考学生用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
A. 非洲地区 B. 东亚地区 C. 西亚地区 D. 南极地区
2. 在世界上,人口稀疏区往往( )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深居内陆、气候湿润 C. 气候恶劣、远离海洋 D. 靠近沿海、土壤肥沃
3.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不是平原,而是高原和山地。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水源 C. 土壤 D. 气候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 空间分布总体密度较大
C. 大多分布在距河流7~10km的范围内 D. 距河流2km范围内人口最多
5. 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有( )
A 水能资源分布 B. 矿产资源分布 C. 农业空间布局 D. 取水便利程度
6.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
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
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
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长沙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材料中提到的季节工现象属于( )
A. 国内人口迁移 B. 人口流动
C.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9.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自然环境因素 C. 文化教育因素 D. 政治因素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产出的资源总量。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从1990年~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日期变化趋势( )
A. 逐渐延迟 B. 变化不大 C. 逐渐提前 D. 出现波动
11. 在地球上,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最好让“地球生态超载日”出现在( )
A. 每一年的年初 B. 每一年的4月 C. 每一年6月 D. 每一年的年末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科教承载力、医疗卫生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6个因素。下图为河北唐山综合承载力各因素权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 制约唐山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 经济 B. 资源 C. 交通 D. 环境
13. 关于提高唐山综合承载力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B.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联系,完善交通网
C. 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D.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民居位于我国(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5. 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其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北部,受冷空气影响小 B. 面向南部,日照条件最优越
C. 位于东部,夏季通风条件好 D. 面向西部,傍晚采光时间长
16. 符合该地区民居特点的是( )
A. 墙体较薄,顶部开天窗 B. 房间南面窗大,北面窗小
C 院落多沿河兴建,临水而居 D. 房前种植针叶树,房后种植阔叶树
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区域具有特色文化、代表性建筑,图示第③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 )
A. 内蒙古 B. 上海 C. 四川 D. 吉林
18. 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 B. 数字地球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 下图中代表B—C—D一线的地租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20. 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 B. 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是化学工业
C. D为高级住宅区 D. C为低级住宅区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乙功能区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农业区
22. 工厂随城市发展而外移,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销售市场 B. 降低用地成本 C. 方便工人上下班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A. a阶段 B. b阶段 C. c阶段 D. 无法确定
24. 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 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 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5. 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 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 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请按要求作答)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迅速增大。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情况。
(1)概括三大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地的共同特征。
(2)简述大城市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3)说明外来人口迁入给大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
27. 下图是“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应该表示城市中的______功能区。
(2)M、P、Q中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由______。
(3)该城市拟在乙处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城,请说明其可行性的理由。
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通常把中心市区称作母城,外围的卫星城称作子城,具有吸收母城的部分人口,接纳母城的扩散企业,分担母城的某些功能等作用。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