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月潭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日月潭 第二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7 21: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10日月潭 课型 阅读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解读 《日月潭》一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丽风景。作者以日月潭的具体位置,名字的来历,以及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那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课文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各种情境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切记琐碎讲解。
教学目标 1.认识”纱、重、境、引、客”5个生字,会写“丽、华、限、披“5个字。2.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通过对“点点灯光、隐隐约约、蒙蒙细雨、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的理解,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休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3.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难点:朗读、感悟、背诵
教法学法 游戏激趣法 朗读感悟法 启发引导法 评价激励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巩固复习生字认读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教师导学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2. 检测第二自然段背诵情况。同桌互相背给对方听,及时指出错误。鼓励学生在全班展示背诵成果。 1.学生集中注意力认读所学生字。2.男生女生比赛认读词语,特别注意不唱读。3.背诵第二自然段。
个体自学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用双横线划出。2.日月潭位置在哪里?用单横线划出。读读相关句子。3.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多读几遍相关的段落。4.给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画个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勾画出相应的句子。2.美读自己喜欢的段落3.质疑,并标记。
同伴助学 1.小组达成共识: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位置在哪里?2. 小组内尝试解决疑惑,把还不解的做好标记。3..小组内赛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评选出本小组朗读明星。4组长组织背诵(提示不要唱读)。 1.小组内交流,学会倾听和补充。2.小组内大胆交流,训练口头表达的能力。3.小组内相互释疑。
展示评学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教师相机纠错或范读。2.引导学生思考:这段写了日月潭什么时间的景色 3.学生默读课文,引导思考: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晨星”,就是早晨的星星。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点点星光”和“隐隐约约”,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星光和灯光倒映在水面是隐隐约约的。
4.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5.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词背诵第三自然段。
6.学习第四自然段。7. 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
(1)启发思考:这一段写了日月潭什 么时间的景色
预设:写了中午时的景色。具体写了“太阳高照时”和“下雨时”的景色。
(2)启发思考:这两个时间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预设:太阳高照时,看得很清晰;下雨时,周围景色-片 朦胧。(3)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8. 请学生根据提示背诵第四自然段。
9.学习第五自然段,识字学词。(1)指导学生读准“吸引、游客”这
(2)引导学生认识引”字,组词:这2个词语。
引出、引来、、引用....10.引导学生找找课文哪里写了日月深风光秀丽。11.. 教师小结:这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1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准"风光秀丽、吸引许多”这几个词语.读出赞美自豪的语气。
1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丽、展”。 1.理解词语。2.朗读背诵课文。3.书写生字。
提升延学 1.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2.我还知道台湾还有…… 1.学生背诵课文。2.展示收集到的台湾风土人情。
作业设计 抄写生字。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0日月潭晨景 午景 雨景风光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