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螟蛉有子,蜾(guǒ)蠃(luǒ)负之 ——《诗经·小雅·小宛》
你认为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怎样的种间关系
捕食
体型弱小的蛛蜂明明处于弱势,不占据任何优势,竟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面对强敌,它不畏惧、不逃避,而是勇往直前。
很多时候,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巨大的困境,让我们落荒而逃的不是实力,而是心态与策略。让我们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走进今天的项目式复习!
生物备课组
选择性必修二
2.1 群落的结构
(1)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
(2)阐明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3)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4)(实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不同种群的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形成动态的生物群落
课标内容:
,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右图所示的西双版纳方亩茶园是一个群落吗?茶园中只有茶树这一种生物吗?
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
是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那塞罕坝人工松林是一个群落吗?
蛛蜂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针尾部(Aculeata)胡蜂总科(Vespoidea)蛛蜂科(Pompilidae)。蛛蜂成虫采食花蜜,幼虫靠成虫捕猎蜘蛛喂食。蛛蜂在生态环境中担任着传粉昆虫与天敌昆虫的角色,是将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类群。蛛蜂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庞大,广泛分布于多种生态环境中,其种类和种群数量随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西双版纳勐海县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暖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选取西双版纳勐海县贺开村4种不同生境开展不同生境蛛蜂群落研究,可为探讨蛛蜂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视角决定问题
本课题选取4种不同生境开展蛛蜂群落研究,你认为应该研究该群落水平中哪些问题才能达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 法对西双版纳几种不同生境的蛛蜂群落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以摸清蛛蜂在不同生境下的群落结构及其差异、不同类型生境下蛛蜂优势类群及其动态变化,为蛛蜂与生态环境协同进化及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马氏网及黄盘诱集
样地Ⅰ
农田区
样地Ⅱ
农田与茶园混合生境
样地Ⅲ
茶园区
样地Ⅳ
次生落叶阔叶林区
新疆北部的针叶林
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
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因素。
一个群落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别。
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调查本课题4种蛛蜂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①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 ,种群数量 的群落。
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 。
【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 的活动能力,常用__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 法。
栖息场所
较强
取样器
目测估计
较大
有限
目测估计
实验原理
回顾旧知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3.实验步骤
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
取样:选择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地点和时间等。
采集小动物: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
观察和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统计和分析: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
回顾旧知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4.实验步骤
采集小动物的示意图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
(2)诱虫器采集:利用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
(3)吸虫器采集:纱布是防止将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回顾旧知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留有空隙的目的?
空气流通
体视显微镜观察,如普通的光学显微镜
通过取样调查法研究蛛蜂类群丰富度
取样器取样还可行吗?
马氏网及黄盘诱集
蛛蜂群落结构分析
你认为群落结构包含哪些?
各样地蛛蜂物种数量排序为:
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Ⅱ>样地Ⅳ,
个体数量排序为:
样地Ⅰ>样地Ⅳ>样地Ⅲ>样地Ⅱ;
物种组成
农田
为什么农田中蛛蜂物种丰富度最高?尝试分析
种间关系
蛛蜂在生态环境中担任着传粉昆虫与天敌昆虫的角色,是将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类群。
蛛蜂与蜘蛛的种间关系是什么?
蛛蜂与植物(提供采蜜)的种间关系是什么?
捕食
1.下图1为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下图2为营养关系模式图。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物质或能量流动的方向。
(1)在图1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均填图1中序号)
(2)若甲: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乙:大、小草履虫;丙:兔与狐;丁:细菌和噬菌体。则甲~丁对应图2中哪种营养关系图。(均填图2中序号)甲: ;乙: ;丙: ;丁: 。
②
①④
⑤
③
a
c
b
d
Poecilopompilus、副湾蛛蜂属、铁色蛛蜂属、童蛛蜂属、盗蛛蜂属和隐唇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生境,刺沟蛛蜂属仅分布于农田与茶园混合生境,狭鳞沟蛛蜂属仅分布于落叶阔叶林生境。
同一个属在不同生境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不同,其中4种生境中共有的属有9个。
1.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出现重叠现象
2.这些物种之间是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上述这些单独分布的物种,其生态位是否完全不同?请说明理由
栖息地、天敌、食物、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
生态位
生态位重叠:当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共同利用某些资源时,即出现了生态位重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就会产生种间竞争,如果竞争激烈,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就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a)生态位移动或(b)一个物种绝灭。
生态位
样地Ⅲ
茶园区
样地Ⅳ
次生落叶阔叶林区
若茶园区是次生落叶林区经人工改造演替而来,请在该样地中找到符合上述甲乙的物种
乙
群落的季节性
图1 4个样地中奥沟蛛蜂属个体数量
图2 4个样地中扁腹沟蛛蜂属个体数量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昆虫是变温动物,对体内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弱,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昆虫的发育与繁
殖, 温度的改变会影响昆虫的性别比例和生长发育从而影响昆虫种群密度及动态,
干热季气温较高、降水量少、湿度低;
湿热季气温高、降水量多、湿度高;
雾凉季降水较少、温度较低、早晚有浓雾
降水少和温度较高的干热季蛛蜂的个体数较其他季节多,降水多但温度较高的湿热季次之,降水少且温度低的雾凉季蛛蜂个体数最少.
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
我们经常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即垂直结构结构和水平结构,请思考本课题到底有无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表现
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水平方向上生物群落常呈镶嵌分布。
光照强度等
陆生植物
陆生动物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
光照、温度和O2浓度等
水生生物
生物因素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地差异、光照强度等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环境因素
影响因素
意义
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群落的空间结构
回顾旧知
结论
本课题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生态环境下蛛蜂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蛛蜂优势类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为蛛蜂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及传粉昆虫和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你认为达到此目的了吗?
立体农业——板栗-茶树结构
为何在种植西双版纳方亩茶园时,没有尝试引入“立体农业”的思想?
西双版纳方亩茶园
辩证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