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压强(固液体压力压强大小比较)选择题专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压强(固液体压力压强大小比较)选择题专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27 23:1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压强(固液体压力压强大小比较)专题
一、选择题
1.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 A 和 B 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A、FB,压强分别为 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
2.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3.一只烧杯放在斜面上,烧杯内盛有某种溶液,如图所示,则该溶液对杯底A、B两点的压强pA和pB的大小关系是 (  )
A.pA>pB B.pA=pB C.pA4.如图,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在逐渐插入的过程中,橡皮膜(  )
A.逐渐下凹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难以判断
5.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
A.1:1 B.2:1 C.4:1 D.8:1
7.如图所示,把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受到的重力为GA,底面积为SA,B受到的重力为GB,底面积为S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受到的重力大小
B.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受到的重力大小
C.B对A的压强为
D.A对桌面的压强为
8.如图,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小物块丙置于正方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将丙从乙的上表面移至甲的上表面,若甲、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F甲、△F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ρ水>ρ煤油),则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p乙>p丙
C.p甲10.一个均匀的木块,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剩余部分上面,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来的(  )
A.1倍 B.2倍 C.1/2 D.1/4
1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物体的底面积之比为3: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两倍,那.么两者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5:1 B.6:1 C.3:2 D.2:3
12.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4.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5.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
A.p2=p1,F2=F1 B.p2<p1,F2<F1
C.p2<p1,F2>F1 D.p2>p1,F2<F1
1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F乙
C.P1F乙 D.P1>P2 F甲=F乙
17.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深度相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18.如图所示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相等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分别倒入适量的同种液体,液面高度和液体上表面积都相等。设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桌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F甲>F乙 B.F甲=F乙 C.p甲>p乙 D.p甲<p乙
19.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0.如图所示,三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均相等,则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无法判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1)同种材料的均匀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2)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根据F=Ps比较压力的大小。
【解答】实心长方体A和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用公式计算,因为密度和高度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A=pB;
根据公式F=ps可知,因为pA=pB,且SA>SB,所以FA>FB。
故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进行分析。判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不变,就看h变不变。要清楚h是指液面到试管底部的垂直距离。
【解答】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液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在变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变大。
故答案为:A。
3.【答案】A
【解析】【解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分析】在图示烧杯中A、B的深度是指与水面的距离,所以A的深度大于B的深度。在同种液体中密度相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PA>PB,A选项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压强的大小和深度有关,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大,据此解决问题。
【解答】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逐渐浸入水中,橡皮膜会受到水的压强,水对橡皮膜一个向上的压强。
橡皮膜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液体压强也就越大。
故答案为:B。
5.【答案】D
【解析】【分析】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刚好露出液面之前;二是从圆柱体上表面露出水面开始到圆柱体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根据p=ρgh对每个阶段的压强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压强变化的规律,再对照四个选项中的图示找出符合规律的图象。
【解答】①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至其上表面刚好露出水面之前,水的密度一定,容器内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②从圆柱体上表面刚露出水面到圆柱体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容器内水的深度逐渐减小;由于圆柱体被匀速提起,容器的形状上粗下细,根据ΔV排=SΔh可知,水的深度减小的越来越快,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并且也是减小得越来越快。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D图象,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6.【答案】C
【解析】【分析】先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质量相等时两者的体积之比,进一步根据体积公式求出边长之比、底面积之比,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压强公式求出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因A,B两个质量相等,此时F相等,所以,
又因为都是正方体,所以它们的边长之比为,底面积之比为。
在中:F都相等,可得,即。
故答案为:C。
7.【答案】D
【解析】【分析】(1)B对A向下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A、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A对桌面压力等于A、B重力之和。
(3)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受力面积为A的底面积,由此分析。
(4)A对桌面压力等于A、B重力之和;受力面积为A的底面积。
【解答】A、B对A有向下的压力,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所以A对B的支持力与B对A向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对A向下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则A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故A错误。
B、因为A、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则A对桌面压力等于A、B重力之和,故B错误。
C、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即F1=GB,受力面积为A的底面积SA,则B对A的压强,故C错误。
D、A对桌面压力等于A、B重力之和,即F2=GA+GB,受力面积为A的底面积SA,则A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8.【答案】A
【解析】【分析】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的物体的总重力,根据比较压强的变化。
【解答】(1)原来甲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的重力,后来甲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和丙的总重力,则甲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等于丙的重力,即△F甲=G丙;
原来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和丙的总重力,后来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的重力,则乙对地面的压力的变化量等于丙的重力,即△F乙=G丙;
则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
(2)甲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为:;
因为△F甲=△F乙,S甲则△p甲>△p乙。
故选A。
9.【答案】B
【解析】【分析】由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因此要比较甲、乙、丙三处液体压强大小就要从液体的密度和所处的深度两方面考虑。
【解答】甲、乙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A中的液体为水,B中的液体为煤油,
由于ρ水>ρ煤油,所以根据p=ρ液gh知,甲点的压强大于乙点的压强,即p甲>p乙。
乙、丙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乙点所处的深度大于丙所处的深度,所以p乙>p丙;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解析】【分析】切割前后,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一半,可根据压强公式求解。
【解答】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一半,所以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A、C、D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答案】D
【解析】【分析】物体对水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利用F=G=mg可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又知道底面积(受力面积)大小关系,利用得出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由于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G=mg,
因为m甲:m乙=2:1,
所以甲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G甲:G乙=m甲g:m乙g=m甲:m乙=2:1;
受力面积:S甲:S乙=S甲底:S乙底=3:1,
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解析】【解答】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所以液体体积:V甲>V乙,因为液体质量相等,由m=ρV可知ρ甲<ρ乙;由p=ρgh,h相同,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故选B
【分析】根据容器形状判断甲、乙体积大小,根据质量相等判断出ρ甲<ρ乙,用压强公式p=ρgh可判断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本题关键是要判断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小。
13.【答案】D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F=G=mg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再根据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解答】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根据G=mg可知,液体的重力相等。
两个容器上下粗细一致,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即F甲=F乙。
容器的底面积S甲>S乙,根据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分析】(1)根据F=G容+G液比较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再根据公式比较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2)上下粗细一致的柱体,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力;下口小的容器,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压强;下口大的容器,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
【解答】(1)容器和液体的质量都相等,根据F=G容+G液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都相等。根据可知,容器的底面积相等,那么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2)容器甲上下粗细一致,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F甲=G液;容器乙下口小,则容器底部受到压力F乙F乙。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D
【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等于上面物体的重力之和,据此比较桌面受到压力的大小,再根据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2)根据瓶子的形状不同比较瓶底和瓶盖受到水的压力的大小。
【解答】(1)根据F=G瓶+G水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根据公式可知,因为S2p1;
(2)当瓶子正立时,有水的部分为柱体,则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F1=G;当瓶子倒立时,瓶子下口小上口大,则水对瓶盖的压力F2则F2故选D。
16.【答案】A
【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比较液体的体积大小,再根据m=ρV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最后根据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
(2)根据F=G容器+G液比较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且质量m甲=m乙,根据m=ρV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容器底部液体的深度h甲=h乙,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2)根据F=G容器+G液可知,桌面受到甲、乙两个容器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判断三点深度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三点压强相等和公式p=ρ液gh判断三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三种液体的容器底部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密度大小和公式p=ρ液gh比较容器底部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当深度相同时,深度相同,密度越小;因为a、b、c三点压强相等,且ha>hb>hc,所以液体密度ρ甲<ρ乙<ρ丙。
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因为三个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且ρ甲<ρ乙<ρ丙,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为:p甲故选B。
18.【答案】C
【解析】【分析】已知两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关系,由两容器底面积的关系,利用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关系;盛有等高的同种液体的底大口小的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同底面积柱形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把装有同种液体的柱形容器看作固体,根据p=ρgh可知液面等高的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都相等,得出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解答】由p=ρgh知道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乙容器底部面积较大,由F=pS可知,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F甲<F乙,故AB错误;
底大口小的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同底面积柱形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柱形的容器装有同种液体时看作固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ρgh,由此可知液面等高的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都相等,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即p甲>p乙,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9.【答案】A
【解析】【分析】甲容器为下大上小的容器、乙为柱形容器、丙为下小上大的容器,装入等质量的水后,甲容器内水的深度最大,再根据p=ρgh分析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由容器的形状可知,三个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由p=ρgh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
故答案为:A。
20.【答案】B
【解析】【分析】已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均相等,g为定值,由图可知三个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以推导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即p甲=p乙=p丙,
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相等时,液体的深度越高,液体的密度就越小.
∵h甲>h乙>h丙
∴ρ甲<ρ乙<ρ丙.
故选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