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预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预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7 21:35:21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预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024六下·慈利月考)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眨zhǎ眼 B.凄qī凉 C.间jiān断 D.倾qīng覆
【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B、D:正确
C: 间断 (jiān 改jiàn )
故答案为:C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2024·樊城模拟)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我依偎在母亲怀里,过了好长时间才睁开眼睛。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
【答案】C
【知识点】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B、D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C.没有运用修辞。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3.(2024·榕城模拟)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林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如下)。他在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栏目名称最适合的一项是(  )
①?——②同窗之情——③感念师恩——④成长足迹
A.学校印象 B.校园美景 C.操场掠影 D.学校蓝图
【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符合。“学校印象”符合题意。题干已经说明第一栏需要放入学校的基本介绍。
B、C不符合。说的想校园的美景和操场,比较片面。
D.不符合。不属于对学习的基本介绍。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实践作业。于此类题目,需要弄清楚题干的要求,再结合选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4.(2024·万江模拟)与“神情端庄”中的“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变化多端 B.端掉匪巢 C.举其一端 D.品行不端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神情端庄”中的“端”意思是端正、庄重。
A:变化多端: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端:项目,方面。
B:端掉匪巢:把敌人的窝点拿掉。端,拿掉,除掉。
C:举其一端:是说要选其中一个的意思。端,端是一头,端头的意思。
D:品行不端:品行不庄重。端,端正,庄重。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5.“同读一本书”交流展示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我眼中的鲁滨逊”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人物形象与事例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鲁滨逊聪明能干——他细心观察,掌握了荒岛上雨季和旱季的规律,播种大麦和稻谷
B.鲁滨逊不畏艰辛——他在荒岛上用甘蔗酒浸泡烟叶制成药酒,给自己治病
C.鲁滨逊积极乐观——初到荒岛,他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宽慰自己,努力调整生活状态
D.鲁滨逊机智勇敢——他想方设法防备野人袭击,冒着危险从野人手中救下了“星期五”
【答案】B
【知识点】文章人物形象理解;《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选项ACD正确;
在荒岛上用甘蔗酒浸泡烟叶制成药酒不能体现出鲁滨逊不畏艰辛,选项B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结合《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学习,从而了解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6.(2023·赞皇模拟)下列的课文语句用“/”标注出的朗读停顿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C.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D.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故应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C.有误,应为: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D.有误,应为: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7.(2023·新郑)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词语全部和戏曲有关的一项是(  )
A.亮相 行当 跑龙套 粉墨登场
B.压轴 叫板 领头雁 有板有眼
C.捧场 行头 唱白脸 妙笔生花
【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项全部和戏曲有关。
B项不全部和戏曲有关。领头雁:比喻在众人眼里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领导能力,具有榜样力量的人。
C项不全部和戏曲有关。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的相关名词和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分类能力,完成时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进行判断。
8.(2024六下·宁海月考)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  )
A.妈妈对我说:“这道题我给你讲了好几遍了,是人都懂,你怎么听不懂?”
B.医院宣传口号:聘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欢迎光顾。
C.公园门口宣传标语: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
D.昨天是妹妹的三岁诞辰。
【答案】C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A.不得体,“是人就懂,就你不明白”有贬低别人的意思。
B.不得体,“欢迎光顾”用在这里容易让人误解,不合适。
C.得体,是温馨提示。
D.不得体,“诞辰”多用于敬称,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礼貌用语的掌握,我们在平常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语气委婉并能在不同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9.(2024·端州模拟)下列诗词句与篇目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B.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10.(2024·剑阁模拟)辩论场上,同学们对“电脑时代需不需要练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如果你是正方,下列最有力的反驳是(  )
反方:电脑打字方便又快捷。我们可以用它进行办公、聊天等。汉字只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练字上呢?
A.对方辩友,我方认为练字可以修身养性,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练习。
B.对方辩友,我方认为练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C.对方辩友,我方不赞成“汉字只是一种交际工具”的观点。汉字不仅可以用来交际、书写,更是一种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有义务将祖国的文明发扬光大。
D.对方辩友,当下电脑确实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但是,练字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答案】C
【知识点】辩论讨论
【解析】【分析】A.不当,“我方认为练字可以修身养性,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练习"只是简单说明了练字的作用及必要性。
B.不当,“我方认为练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只是简单说明了练字的作用。
C.恰当,“汉字不仅可以用来交际、书写,更是一种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有义务将祖国的文明发扬光大"既说明了书法的作用,又阐明了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更阐明了书法是我们将祖国文明发扬光大的义务。
D.不当,“当下电脑确实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但是,练字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只是简单地说明了练字的作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辩论。辩论意思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辨能力,注意观点要明确,要有理有据。
11.(2023·赞皇模拟)判断题
(1)汉语拼音的声母有24个,韵母有23个。
(2)李大钊面对敌人的折磨,不屈服、不动摇,可以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
(3)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4)《浣溪沙》《清平乐·村居》《寒食》三首都是词。
(5)在“思援弓而射之”“抗美援朝”中,“援”的意思相同。
【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知识点】字义;声母;韵母;作者作品;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1)错误,汉语拼音的声母有23个,韵母有24个。
(2)正确;
(3)正确;
(4)错误;《浣溪沙》《清平乐·村居》是词,《寒食》是诗。
(5)错误;“思援弓而射之”意思是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援:引,拉。“抗美援朝”中,“援”的意思:援助、求援、支援。意思不相同。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多义字、书法绘画、诗文词句理解等。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2023·赞皇模拟)句子加工厂。
(1)小军对小明说:“明天,我请你去人民公园游玩。”(改为转述句)
(2)我只好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中秋月圆,皎洁的月光下,王建发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   ”的感叹;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明代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则有“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
(4)关注例句特点,从括号中任选一个词仿写句子。(安静、哭、盼望、冷、笑)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5)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答案】(1)小军对小明说,明天,他请小明去人民公园游玩。
(2)我不得不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
(3)不知秋思落谁家;粉骨碎身浑不怕
(4)听了同桌讲的笑话,我笑得肚皮都快爆炸了。
(5)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把“我请你”改为“他请小明”。
(2)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本句把“只好”改成“不得不”。
(3)由上句“今夜月明人尽望”可知下句是“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下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可知上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4)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个特点,合理即可。
(5)把“哪里”改为“没”,问号改句号。
故答案为:(1)小军对小明说,明天,他请小明去人民公园游玩。(2)我不得不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3)不知秋思落谁家,粉骨碎身浑不怕。(4)听了同桌讲的笑话,我笑得肚皮都快爆炸了。(5)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二、快乐阅读。(30分)
(2023·赞皇模拟)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④一雁⑤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⑥。
寄书长⑦不达,况乃⑧未休兵⑨。
【注释】①舍弟:家弟。②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③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④边秋:边塞的秋天。⑤一雁:孤雁,比喻兄弟分散。⑥无家问死生:家园无存。指互相见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⑦长:一直。⑧况乃:何况是。⑨休兵:停止战争。
13.本诗作者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被称为   【诗仙 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思亲怀乡 山水田园】诗。
14.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  )
A.露水 B.白露 C.霜降
15.从“寄书长不达”和“   ”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16.下面名句中,表达的情感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样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13.诗圣;思亲怀乡
14.B
15.况乃未休兵
16.B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积累古诗词就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13.考查内容理解、作家及其作品。阅读诗文可知,《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思亲怀乡诗。
故答案为:诗圣 思亲怀乡
14.考查诗歌词句理解、传统文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
故答案为:B
15.考查诗歌词句理解。结合注释可知,从“寄书长不达”和“况乃未休兵”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故答案为:况乃未休兵
16.考查诗歌词句理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此句不仅写客观实景,更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诗人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诗人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刻画了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诗人描写江岸美丽的春色,写出了春风的精神,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此句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结合释义可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的情感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相同。
故答案为:B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7.解释字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整句话的意思是   。
18.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下图。
19.阅读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说说张思德同志的死为什么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ling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窑顶坍塌,他为救战友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答案】17.本来;有的人;人本来就有一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18.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董存瑞|李大钊|汪精卫|秦桧
19.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他舍己为人,死得就比泰山还重。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本来、有的人、人本来就有一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18.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和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的句子。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来写的,后面分述了死的意义不同。故中心句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的人都有:张思德、白求恩、岳飞。“轻于鸿毛”的人有:汪精卫、秦桧。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董存瑞|李大钊|汪精卫|秦桧
19.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则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故答案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他舍己为人,死得就比泰山还重。
(2023·赞皇模拟)阅读与理解。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0.读选文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题目。
①这句话运用   的写法,极力颂扬   的人,极为憎恶   的人。
②请将合适的标点符号填入句中“□”内。   
21.选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答案】20.对比;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2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及标点符号的运用。①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句子采用了对比手法,将为人民利益而死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进行比较。作者对前一种人的态度是颂扬,对后一种人的态度是憎恶。②这是两个分句,句末用句号,分句之间用分号,一般停顿用逗号。
故答案为:①对比;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1.考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是语段的中心句,语段围绕这句话论证了人死的意义的不同。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三、习作(30分)
22.(2024·清河模拟)成长,总是让我们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未来的日子,将会是怎样的呢,未来的自己,又在做什么呢?请以《我长大以后》为题目,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我长大以后
每当我看见老师辛勤的伏案批改作业,我不禁对教师这种伟大的职业肃然起敬,我准备长大以后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拿着崭新的书本,迈着轻捷的步伐,走上向往已久的讲台。这时,我的心情,将是多么激动。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我的学生一双双闪亮的、求知的眼睛,我心里没有一点怯懦和慌乱。我要用我精湛的讲解,赢得他们的尊敬。我的第一节语文课,一定要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泛起朵朵浪花,撞击那一颗颗童稚的心,开启盼望着创造的心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有用不完的热情,在课余时间,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一起捉迷藏,一起看书......也许会有人问我:”你不觉得这样会使同学不尊重你吗?"但是我会回答:“不!我认为这恰恰会使他们更尊重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给学生们上一堂思想教育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远大的理想,我将给他们朗诵《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给他们介绍从古至今伟大作家的作品——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欧阳修的词;朱自清、冰心的散文;安徒生、伊索的寓言;鲁迅的小说......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的语言是多么丰富美丽!
长大以后,假如能梦想成真,我要用我真诚的爱心、勤劳的汗水、不断的追求,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命题作文,要求以《我长大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写下来。
【点评】本文开门见山写自己长大以后我要做一名语文老师,激发读者的兴趣。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1 / 1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预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2024六下·慈利月考)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眨zhǎ眼 B.凄qī凉 C.间jiān断 D.倾qīng覆
2.(2024·樊城模拟)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水都有些烫手了。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我依偎在母亲怀里,过了好长时间才睁开眼睛。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
3.(2024·榕城模拟)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林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如下)。他在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栏目名称最适合的一项是(  )
①?——②同窗之情——③感念师恩——④成长足迹
A.学校印象 B.校园美景 C.操场掠影 D.学校蓝图
4.(2024·万江模拟)与“神情端庄”中的“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变化多端 B.端掉匪巢 C.举其一端 D.品行不端
5.“同读一本书”交流展示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我眼中的鲁滨逊”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下面人物形象与事例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鲁滨逊聪明能干——他细心观察,掌握了荒岛上雨季和旱季的规律,播种大麦和稻谷
B.鲁滨逊不畏艰辛——他在荒岛上用甘蔗酒浸泡烟叶制成药酒,给自己治病
C.鲁滨逊积极乐观——初到荒岛,他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宽慰自己,努力调整生活状态
D.鲁滨逊机智勇敢——他想方设法防备野人袭击,冒着危险从野人手中救下了“星期五”
6.(2023·赞皇模拟)下列的课文语句用“/”标注出的朗读停顿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C.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D.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7.(2023·新郑)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词语全部和戏曲有关的一项是(  )
A.亮相 行当 跑龙套 粉墨登场
B.压轴 叫板 领头雁 有板有眼
C.捧场 行头 唱白脸 妙笔生花
8.(2024六下·宁海月考)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  )
A.妈妈对我说:“这道题我给你讲了好几遍了,是人都懂,你怎么听不懂?”
B.医院宣传口号:聘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欢迎光顾。
C.公园门口宣传标语: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
D.昨天是妹妹的三岁诞辰。
9.(2024·端州模拟)下列诗词句与篇目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
B.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0.(2024·剑阁模拟)辩论场上,同学们对“电脑时代需不需要练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如果你是正方,下列最有力的反驳是(  )
反方:电脑打字方便又快捷。我们可以用它进行办公、聊天等。汉字只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练字上呢?
A.对方辩友,我方认为练字可以修身养性,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练习。
B.对方辩友,我方认为练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C.对方辩友,我方不赞成“汉字只是一种交际工具”的观点。汉字不仅可以用来交际、书写,更是一种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有义务将祖国的文明发扬光大。
D.对方辩友,当下电脑确实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但是,练字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11.(2023·赞皇模拟)判断题
(1)汉语拼音的声母有24个,韵母有23个。
(2)李大钊面对敌人的折磨,不屈服、不动摇,可以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
(3)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4)《浣溪沙》《清平乐·村居》《寒食》三首都是词。
(5)在“思援弓而射之”“抗美援朝”中,“援”的意思相同。
12.(2023·赞皇模拟)句子加工厂。
(1)小军对小明说:“明天,我请你去人民公园游玩。”(改为转述句)
(2)我只好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中秋月圆,皎洁的月光下,王建发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   ”的感叹;面对险恶的政治环境,明代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则有“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
(4)关注例句特点,从括号中任选一个词仿写句子。(安静、哭、盼望、冷、笑)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5)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二、快乐阅读。(30分)
(2023·赞皇模拟)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④一雁⑤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⑥。
寄书长⑦不达,况乃⑧未休兵⑨。
【注释】①舍弟:家弟。②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③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④边秋:边塞的秋天。⑤一雁:孤雁,比喻兄弟分散。⑥无家问死生:家园无存。指互相见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⑦长:一直。⑧况乃:何况是。⑨休兵:停止战争。
13.本诗作者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被称为   【诗仙 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思亲怀乡 山水田园】诗。
14.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  )
A.露水 B.白露 C.霜降
15.从“寄书长不达”和“   ”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16.下面名句中,表达的情感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样的一项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7.解释字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   ,“或”的意思是   。整句话的意思是   。
18.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下图。
19.阅读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说说张思德同志的死为什么比泰山还重。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ling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窑顶坍塌,他为救战友而不幸牺牲,年仅29岁。
(2023·赞皇模拟)阅读与理解。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0.读选文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题目。
①这句话运用   的写法,极力颂扬   的人,极为憎恶   的人。
②请将合适的标点符号填入句中“□”内。   
21.选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
三、习作(30分)
22.(2024·清河模拟)成长,总是让我们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未来的日子,将会是怎样的呢,未来的自己,又在做什么呢?请以《我长大以后》为题目,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A、B、D:正确
C: 间断 (jiān 改jiàn )
故答案为:C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答案】C
【知识点】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A、B、D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C.没有运用修辞。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3.【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符合。“学校印象”符合题意。题干已经说明第一栏需要放入学校的基本介绍。
B、C不符合。说的想校园的美景和操场,比较片面。
D.不符合。不属于对学习的基本介绍。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实践作业。于此类题目,需要弄清楚题干的要求,再结合选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神情端庄”中的“端”意思是端正、庄重。
A:变化多端: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端:项目,方面。
B:端掉匪巢:把敌人的窝点拿掉。端,拿掉,除掉。
C:举其一端:是说要选其中一个的意思。端,端是一头,端头的意思。
D:品行不端:品行不庄重。端,端正,庄重。
故答案为: D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5.【答案】B
【知识点】文章人物形象理解;《鲁滨逊漂流记》
【解析】【分析】选项ACD正确;
在荒岛上用甘蔗酒浸泡烟叶制成药酒不能体现出鲁滨逊不畏艰辛,选项B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结合《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学习,从而了解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6.【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故应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C.有误,应为: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D.有误,应为: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7.【答案】A
【知识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析】【分析】A项全部和戏曲有关。
B项不全部和戏曲有关。领头雁:比喻在众人眼里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领导能力,具有榜样力量的人。
C项不全部和戏曲有关。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的相关名词和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分类能力,完成时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进行判断。
8.【答案】C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A.不得体,“是人就懂,就你不明白”有贬低别人的意思。
B.不得体,“欢迎光顾”用在这里容易让人误解,不合适。
C.得体,是温馨提示。
D.不得体,“诞辰”多用于敬称,用在这里不合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礼貌用语的掌握,我们在平常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要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语气委婉并能在不同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9.【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默写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10.【答案】C
【知识点】辩论讨论
【解析】【分析】A.不当,“我方认为练字可以修身养性,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练习"只是简单说明了练字的作用及必要性。
B.不当,“我方认为练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只是简单说明了练字的作用。
C.恰当,“汉字不仅可以用来交际、书写,更是一种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有义务将祖国的文明发扬光大"既说明了书法的作用,又阐明了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更阐明了书法是我们将祖国文明发扬光大的义务。
D.不当,“当下电脑确实给我们带来方便与快捷。但是,练字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只是简单地说明了练字的作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辩论。辩论意思是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辩论旨在培养人的思辨能力,注意观点要明确,要有理有据。
11.【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知识点】字义;声母;韵母;作者作品;书法作品
【解析】【分析】(1)错误,汉语拼音的声母有23个,韵母有24个。
(2)正确;
(3)正确;
(4)错误;《浣溪沙》《清平乐·村居》是词,《寒食》是诗。
(5)错误;“思援弓而射之”意思是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援:引,拉。“抗美援朝”中,“援”的意思:援助、求援、支援。意思不相同。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多义字、书法绘画、诗文词句理解等。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2.【答案】(1)小军对小明说,明天,他请小明去人民公园游玩。
(2)我不得不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
(3)不知秋思落谁家;粉骨碎身浑不怕
(4)听了同桌讲的笑话,我笑得肚皮都快爆炸了。
(5)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知识点】句式转换;仿写
【解析】【分析】(1)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把“我请你”改为“他请小明”。
(2)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本句把“只好”改成“不得不”。
(3)由上句“今夜月明人尽望”可知下句是“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下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可知上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
(4)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个特点,合理即可。
(5)把“哪里”改为“没”,问号改句号。
故答案为:(1)小军对小明说,明天,他请小明去人民公园游玩。(2)我不得不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3)不知秋思落谁家,粉骨碎身浑不怕。(4)听了同桌讲的笑话,我笑得肚皮都快爆炸了。(5)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句子仿写。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答案】13.诗圣;思亲怀乡
14.B
15.况乃未休兵
16.B
【知识点】诗
【解析】【点评】积累古诗词就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
13.考查内容理解、作家及其作品。阅读诗文可知,《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从题材看,这是一首思亲怀乡诗。
故答案为:诗圣 思亲怀乡
14.考查诗歌词句理解、传统文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包含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
故答案为:B
15.考查诗歌词句理解。结合注释可知,从“寄书长不达”和“况乃未休兵”的诗句,可以看出本诗写于战乱时期。
故答案为:况乃未休兵
16.考查诗歌词句理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此句不仅写客观实景,更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诗人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A.“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诗人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刻画了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诗人描写江岸美丽的春色,写出了春风的精神,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此句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结合释义可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的情感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相同。
故答案为:B
【答案】17.本来;有的人;人本来就有一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18.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董存瑞|李大钊|汪精卫|秦桧
19.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他舍己为人,死得就比泰山还重。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语段选自《为人民服务》。本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为人民而死);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而死)。“固”的意思是:本来。“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故答案为:本来、有的人、人本来就有一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18.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和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是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的句子。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主要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来写的,后面分述了死的意义不同。故中心句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的人都有:张思德、白求恩、岳飞。“轻于鸿毛”的人有:汪精卫、秦桧。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董存瑞|李大钊|汪精卫|秦桧
19.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阅读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则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故答案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他舍己为人,死得就比泰山还重。
【答案】20.对比;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2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及标点符号的运用。①从“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可知,句子采用了对比手法,将为人民利益而死和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进行比较。作者对前一种人的态度是颂扬,对后一种人的态度是憎恶。②这是两个分句,句末用句号,分句之间用分号,一般停顿用逗号。
故答案为:①对比;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及压迫人民的人去死;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1.考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是语段的中心句,语段围绕这句话论证了人死的意义的不同。
故答案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2.【答案】我长大以后
每当我看见老师辛勤的伏案批改作业,我不禁对教师这种伟大的职业肃然起敬,我准备长大以后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拿着崭新的书本,迈着轻捷的步伐,走上向往已久的讲台。这时,我的心情,将是多么激动。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我的学生一双双闪亮的、求知的眼睛,我心里没有一点怯懦和慌乱。我要用我精湛的讲解,赢得他们的尊敬。我的第一节语文课,一定要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泛起朵朵浪花,撞击那一颗颗童稚的心,开启盼望着创造的心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有用不完的热情,在课余时间,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一起捉迷藏,一起看书......也许会有人问我:”你不觉得这样会使同学不尊重你吗?"但是我会回答:“不!我认为这恰恰会使他们更尊重我。”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给学生们上一堂思想教育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远大的理想,我将给他们朗诵《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将给他们介绍从古至今伟大作家的作品——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欧阳修的词;朱自清、冰心的散文;安徒生、伊索的寓言;鲁迅的小说......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的语言是多么丰富美丽!
长大以后,假如能梦想成真,我要用我真诚的爱心、勤劳的汗水、不断的追求,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命题作文,要求以《我长大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写下来。
【点评】本文开门见山写自己长大以后我要做一名语文老师,激发读者的兴趣。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