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说明:本节课是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分为两节课:自学质疑课+训练展示课,由于录制时间的限制,自学质疑课进行了压缩,教学设计如下:
姓名
科目及模块
数学
编号
3-12
使用时间
2015.3.25
课题
名称
古典概型
课时规划
自学质疑1课时
训练展示1课时
自
学
质
疑
阶
段
观
察
记
录
(自学质疑环节:首先课代表领读学习目标,然后学生按照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的流程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有些学生教材自学时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对重点内容勾勾画画,对例题看的太粗,不仔细分析;
观看微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对重点内容没有及时暂停记录;
在线测学只能大部分同学完成,基础差的同学完不成。
疑
难
突
破
环
节
设
计
疑难点1:古典概型的概念的理解
(根据:学生在线测学第三题答错率)(课件展示系统产生的学生答错率)
突破设计:
1:通过两个生活中的实例: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在这两个试验中,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总结共同特点:
(1)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牢记: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检验这个试验是否同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缺一不可。
2:再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判断分析
思考: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思考: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有:“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8环”、“命中7环”、“命中6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 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疑难点2:古典概型求概率的步骤
突破设计:展示学生的存在问题的学案,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不当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强调解题步骤:1.列出基本事件空间,并计算总数
2.说明每个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给事件起名,并列出
4.按照公式计算作答
训
练
展
示
环
节
设
计
展示
内容
难易程度
展示
方式
展示
学生
展示
位置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A组1-3
A
口答
随机
第2题部分学生错选但小组内部可以解决
A组4
B
板演
邱晓璐
左黑板
事件的设法不当;
注意给小球编号;
最后一问可以用对立事件更简单。
B组5
B
板演
王玉洁
左黑板
1.列基本事件空间可以用坐标系中的坐标法
C组6
C
板演
王宇晴
右黑板
1.有序无序问题必须仔细分析题目要求
说明:难易程度A识记B理解C应用
评
价
点
拨
环
节
设
计
点评
内容
点评
学生
变式训练和问题预设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A组1-3
随机
A组4
牛萍
为什么要把两个相同颜色的小球标上记号?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用掷骰子解决,如果不标号(3,6)和(6,3)就是一种情况了,必须标明顺序。
B组5
赵薇
事件正面解决比较繁琐时怎么处理?
如何正确分析对立事件?
在求概率时,常常可以把全体基本事件用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表示,以便我们准确地找出某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C组6
荣文升
有序无序问题怎么处理?
关键看试验如何进行,抓住一些关键词,比如任取,放回,不放回,连续等等
说明:难易程度A识记B理解C应用
总结反思环节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在情感上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后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课件28张PPT。
翻转课堂第一段:自学质疑阶段目标导学讨论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检查落实基础知识。
(5分钟)完成在线测学《古典概型》,将疑问写在学案的右下角 。
(5分钟) 古典概型微课助学
制作人:山东昌乐一中 王凤杰微课设计课件考察两个试验: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在这两个试验中,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试验 1试验 2六个基本事件
的概率都是 “1点”、“2点”
“3点”、“4点”
“5点”、“6点”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基本事件试验2试验1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两个基本事件
的概率都是 观察对比,找出试验1和试验2的共同特点:只有有限个相等共同特点:
(1)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有限性等可能性解:这个实验的基本事件空间为例1: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基本事件总数n=6.可以认为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列出基本事件空间,并统计个数判断等可能性给事件起名,并列出事件,统计个数根据公式计算作答古典概型你学会了吗?翻转课堂第二段:训练展示阶段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 王凤杰优秀小组:1组、3组、5组、6组、8组
优秀个人:牛萍、赵薇、熊正康、于甜丽、王宇晴、赵晓丽、丛林虎、刘禹廷、庞秀霞、刘凯军、王玉洁优秀小组每组加1分,优秀个人每人加2分学习目标疑难突破环节疑难点1:古典概型的概念的理解在
线
测
学此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的概念考察两个试验: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在这两个试验中,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试验 1试验 2共同特点:
(1) 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2) 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有限性等可能性思考: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有限性等可能性思考: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有:“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8环”、“命中7环”、“命中6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有限性等可能性题后小结: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检验这个试验是否同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缺一不可。疑难突破环节在
线
测
学牢记: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在于检验这个试验是否同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缺一不可。疑难突破环节疑难点2:古典概型的求解步骤训练展示阶段合作提升环节评价点拨环节1组牛萍5组赵薇9组荣文升为什么要把两个相同颜色的小球标上记号?
如果不标记号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思考:如果不标上记号,类似于(3,6)和(6,3)的结果将没有区别。在求概率时,常常可以把全体基本事件用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表示,以便我们准确地找出某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评测练习
在线测学题目以及答题情况
参与人数:26 人
1、[单选]一枚硬币连掷两次,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是( )
A、1/2
B、1/4
C、3/4
D、0
【高中2014级三十五班】
A:29次
B:5次
C:0次
D:1次
错题人数:8 人 错题次数:8 次
2、[单选]从1到100的整数中,任取一数是7的倍数的概率是( )
A、7/50
B、7/100
C、7/48
D、15/100
【高中2014级三十五班】
A:30次
B:0次
C:0次
D:5次
错题人数:6 人 错题次数:7 次
3、[单选]
A、1
B、1
C、1
D、1
【高中2014级三十五班】
A:3次
B:1次
C:1次
D:31次
错题人数:4 人 错题次数: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