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8 06:5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1961—1962年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期间,在中美对抗加剧的情况下,中国既实现了维持老挝中立的目标,也借印支问题缓和了与法国的关系,为后续中法建交提供了一次关键契机。可知,当时中国( )
A.努力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B.捍卫了社会主义阵营
C.赢得了亚非拉国家的信任 D.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体育外交: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强调“你们是代表新中国去比赛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提出“球打好了,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2017年指出“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据此可知,新中国重视体育外交主要是为了( )
A.展现中国时代风貌 B.推进人类共同进步
C.建成世界体育强国 D.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3.1978年,中法双边贸易总额为19.5亿法郎,1979年一跃到28.3亿法郎;1978年12月,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发展中法经济关系和合作的长期协定。1985年4月,中法两国又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发展经济和合作的长期协定,以及法国政府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的文件。中法经贸关系发展的推动因素有( )
①中国实行特色大国外交 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③中法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④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增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外交事务上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政策更加强调国家利益,外交布局也不断调整;到21世纪初形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重要舞台”的外交布局。中国外交的调整( )
A.推动了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B.意味着西方在全球治理中地位下降
C.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消除了与世界各国间的分歧与矛盾
5.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3年10月,戴高乐将军授权法国前总理富尔前来中国,代表他同中国领导人商谈两国关系问题。中国政府同意法国提出的中法先宣布建交从而导致法国同台湾“断交”的方案,这为中法建交扫清了障碍。这说明( )
A.独立自主是中法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
B.法国与美国霸权主义矛盾不可调和
C.中法建交前夕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D.中法建交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
6.如图是1950-2019年间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情况,对各阶段分析正确的是( )
A.①阶段:我国先后掀起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
B.①阶段:受文革影响,我国外交事业严重受挫,未能取得突出成就
C.②阶段:我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D.③阶段:此时外交成就的取得与我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开展全方位外交关系密切相关
7.毛泽东在中法建交前夕对法国议会代表团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你们不是共产党,我们也不是你们的党……但我们可以合作。”中国与法国“合作”是为了( )
A.突破美国的经济封锁 B.扩展新的战略空间
C.支援第三世界的斗争 D.赢得和平周边环境
8.二战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包括60多个国家在内的同盟体系,设立了374个海外军事基地,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美国相比,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经与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建立了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这一对比说明当今中国( )
A.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策略
B.深化睦邻友好外交政策
C.力主构建多元外交联系渠道
D.提升民间外交发展水平
9.对如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接见非洲、日本等民间友好代表团时的谈话摘录
1960年5月 “我们要区别美国人民和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就是帝国主义分子,我们也不是准备一万年不和他们来往。”
1961年4月 “我们要扩大团结的范围,把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除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1965年11月 “我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只是限于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现在美国人民起来反对他们政府的侵略政策,我们表示高兴,表示欢迎。”
A.调整外交策略以拓展外交空间 B.冷战背景下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
C.逐步确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顺应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趋势
10.截至1955年年底,新中国虽然只获得了30个国家的承认,但通过非正式渠道与约70个国家的政府建立了联系……(中国)共产党(政权)“好战”和具有“侵略性”的谣言不攻自破,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要“寻求和平”的诚意及外交理性得到承认。这直接得益于( )
A.“求同存异”方针被广泛接受
B.“另起炉灶”方针引发西方国家共鸣
C.“一边倒”方针遭到全面废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联合国所认可
11.有学者在论述新中国外交时,认为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该学者旨在强调现代中国( )
A.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治理 B.外交逐步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C.多边外交理念趋于成熟 D.外交方针随着世界形势不断变更
1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时代之问。下列应对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追求自保并转嫁危机 D.成立世界性贸易组织
13.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先后与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和苏丹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举行会谈,使双方都有初步的了解。据此可推知,万隆会议( )
A.有利于促进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 B.突破了帝国主义对华封锁
C.表明中国放弃“一边倒”的政策 D.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14.1955年,中国越剧团在民主德国、苏联演出;古典歌舞剧团访问北欧五国。1959年,广东粤剧院在朝鲜,越剧团在越南演出,川剧团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四国巡演。这( )
A.说明文化交流是外交重要手段 B.反映文艺工作贯彻双百方针
C.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广受欢迎 D.体现了坚持一边倒外交政策
15.邓小平在1985年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根据对当今世界主题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包括( )
①中国与法国建交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中苏关系正常化④建立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双边外交,多边外交的实践相对有限,但也不乏成功的范例……1955 年后,一些原来对中国态度并不友好的国家开始对中国驻外使馆人员表现出友好的态度。1949~1954年,同中国建交的民族国家仅仅有印度、缅甸、印尼和巴基斯坦4个国家,而到1959年底,尼泊尔等11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至 1965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建国初期18个增加到49个……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摘编自陈玲《建国初期多边外交的实践及分析》
材料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外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制定内外战略策略最根本的依据。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体现,国际交往主要是以合作为基础。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这两条要反复讲。”“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江泽民则强调“世界发展的活力恰恰在于这种多样性的共存。”中国“不仅要发挥亚太地区重要大国的积极作用,更要争取成为国际社会‘指导委员会’(如联合国)和各种国际机制的关键成员,在‘有理有利有节’和斗而不破的策略指导下,渐进地和有效地推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之更加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方向”。
——摘编自张涛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选择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多边外交成功的范例,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发展的基础,并说明中国多边外交发展的方向。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一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得这些国家的认同,它们希望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由于拥有遭受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共同经历以及巩固主权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愿望,中国对亚非拉国家怀有较强的认同感,并采取积极姿态,争取建立和发展与新独立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23个,到60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了一倍多。在十年时间内,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除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
——摘编自石善涛著《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1949—2019)》
材料二
1970年11月 中意发表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0年12月3日 《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与埃塞俄比亚建交》的社论
1971年2月12日 《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与尼日利亚建交》的社论
1971年3月31日 《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与科威特建交》的社论
1971年8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与土耳其共和国建交》的社论
1972年2月17日 《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与墨西哥建交》的社论
1972年2月28日 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2年3月13日 中国和英国两国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2年4月17日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与毛里求斯友好关系的新发展》的社论
1972年9月29日 中日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结束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1972年10月11日 中国与联邦德国发表建交公报
1972年10月16日 《人民日报》发表《祝贺我国与马尔代夫建交》的社论
——据黄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迎来建交高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所述两次建交高潮的主要区别,并分析两次建交高潮的共同影响。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1—1962年(中国)。根据材料“中国既实现了维持老挝中立的目标,也借印支问题缓和了与法国的关系,为后续中法建交提供了一次关键契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1962年,中国借印支问题缓和了与法国的关系,为后续中法建交提供了一次关键契机,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反映出中国努力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A项正确;法国是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中国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捍卫,排除B项;万隆会议上赢得了亚非拉国家的信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70年代,中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强调的是新中国不同时期体育外交的诉求,展现出中国不同时代的风貌,A项正确;推进人类共同进步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建成世界体育强国是最终目标,但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依据材料“代表新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可知,强调体育比赛与中国自身的发展有关,“消除分歧”不是目的,且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78年后的中国、法国。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以来中法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深化,双方签订了发展经济和合作的长期协定。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有助于中法经贸关系的发展,②符合题意;中法经贸关系的发展得益于两国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③符合题意;当代中国实行特色大国外交,与题干时间不符,①不符合题意;中法两国并未形成区域集团组织,与题意无关,④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是随时代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是在中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调整的,由最初的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以维护刚成立的新中国,到强调国家利益,再到21世纪中国在外交上体现出的大国责任和担当,这些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外交变化意味着西方在全球治理中地位的下降,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法国)。根据材料可知,“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指法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指中国反对苏联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因此独立自主是中法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A项正确;法国与美国存在利益冲突,但并不是矛盾不可调和,排除B项;中法建交前后世界格局都是两极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1978年底中国才开始改革开放,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2019年的中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D项正确;新中国一经成立,就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与苏联及欧亚十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A项;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取得重大突破,排除B项;1976-1979年我国于日本、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前夕(中国和法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冷战背景下,中国寻求与法国等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可以视为一种战略上的调整,以扩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空间,B项正确;突破美国经济封锁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法国不是第三世界国家,支援第三世界斗争不是中法建交的主要考量,排除C项;法国并非中国周边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题意可知,与美国在各国构建军事同盟,建立军事基地相比,中国与世界各国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策略,A项正确;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并不一定都是周边邻国,因此不能说是深化睦邻友好外交政策,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并不能体现多元外交联系渠道,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官方外交,而不是民间外交,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我们要扩大团结的范围,把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除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我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只是限于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现在美国人民起来反对他们政府的侵略政策”可知,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下调整了外交策略,积极同亚非拉国家构建外交关系,并且对非帝国主义分子采取友好态度,说明我国致力于拓展外交空间,A项正确;材料此时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状态,“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确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与我国外交策略的调整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避免了会议可能走上歧路的危险。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这直接得益于“求同存异”方针被广泛接受,A项正确;“另起炉灶”主要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一边倒”是指明确宣布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材料现象直接得益于“求同存异”方针被广泛接受,未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联合国所认可,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中国已从“70年代前的‘体制外’国家和80年代的‘游离性’国家,转变成了‘体制内的负责任大国’”,表明中国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国家事务的治理中,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外交就已经逐渐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外交的具体措施,未涉及多变外交理念,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外交方针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而转变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应该加强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案,A项正确;“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追求自保并转嫁危机不能解决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问题,只会加剧疫情的传播,排除C项;世界性贸易组织主要涉及的是自由贸易问题,不能应对新冠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材料“在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先后与时任埃及总统的纳赛尔和苏丹自治政府总理伊斯梅尔·阿扎里举行会谈”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通过万隆会议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联系,为双方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A项正确;建国初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就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排除B项;发展中非关系不等于放弃“一边倒”外交政策,排除C项;D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越剧团在民主德国、苏联演出”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戏剧出国巡演,并且主要集中在东欧国家和苏联,体现了当时我国与这些国家建交后,戏剧团巡演有助于维护外交关系,体现了文化交流是当时外交的重要手段,A项正确;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1955年的演出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东欧国家人民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态度,无从得出“广受欢迎”,排除C项;“一边倒”强调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这与戏剧出国演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85年(中国)。据材料“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知,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①中国与法国建交是在1964年,不符合题意;②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不符合题意;③中苏关系正常化1989年,符合题意;④建立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是在1997年,符合题意,因此③④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的是③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1)范例: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其他多边外交活动(参加万国邮政联盟等)。(任答一点即可)
影响:消除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即可)
(2)基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普遍适用性;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新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任答三点即可)
方向:积极参与多边事务,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积极开展区域合作,营造更和谐的地区环境;积极利用软实力的优势,树立大国形象。(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范例:结合所学可知,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等。(任答一点即可)
影响:根据材料“到1959年底,尼泊尔等11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至 1965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建国初期18个增加到49个”可分析出消除了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促进了双边关系的发展,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根据材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可分析出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即可)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根据材料“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将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制定内外战略策略最根本的依据”可分析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确认;根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体现,国际交往主要是以合作为基础”可分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普遍适用性;根据材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可分析出独立自主外交原则的新特点;根据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可分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任答三点即可)
方向:根据材料“不仅要发挥亚太地区重要大国的积极作用,更要争取成为国际社会‘指导委员会’(如联合国)和各种国际机制的关键成员,在‘有理有利有节’和斗而不破的策略指导下,渐进地和有效地推动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之更加符合多数国家的利益和人类的方向”可分析出积极参与多边事务,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可分析出积极开展区域合作,营造更和谐的地区环境;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积极利用软实力的优势,树立大国形象。(任答两点即可)
17.(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外交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中国国力的提升);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影响扩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议,提高了国际影响力。(任答三点即可)
(2)区别: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建交高潮主要以亚非拉国家为主;70年代的建交高潮既有第三世界国家,也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影响: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小题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大批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结合抗美援朝的胜利可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外交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中国国力的提升),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根据材料“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知,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影响扩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议,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小题2】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中国。区别:根据材料“除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与埃塞俄比亚建交”、“中国和英国两国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可分析出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建交高潮主要以亚非拉国家为主;70年代的建交高潮既有第三世界国家,也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联系所学可从中国国际地位、经济建设、国际局势等角度分析影响。影响: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