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姓名: 班级:
一、单选题
1.1789年安南国王派遣使者进京朝贡,广西巡抚孙永清安排该使者先在广西暂住等候,直到一个月后乾隆皇帝的谕旨送达,他才奉旨送使者进京,结果该使者未能赶上北京城里上元节的盛大庆典。乾隆皇帝为此恼怒不已,批评孙永清过于拘泥糊涂,重罚了他两年俸禄。皇帝震怒主要出于( )
A.重视中国主权 B.专制权威受挑战 C.痛恨官僚作风 D.天朝上国的心态
2.唐太宗曾对臣子说,“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以下措施能体现唐太宗话中精神的是( )
A.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 B.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 D.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
3.据下表中两则史料可知,汉代( )
史料 出处
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 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自武帝以来皆献见 《汉书·地理志》
(雷州)徐闻县,本汉旧县……汉置左右侯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铁其所求,与交易有利 《元和郡县图志》
A.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B.海路是中外交流主要通道
C.地方制度有所变革 D.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控制
4.据《汉书·循吏传》载,文翁为蜀郡守,看到蜀地偏僻,有“蛮夷”之风,于是选送郡县小吏张叔等十余人到京师,受业于博士,或学律令。后创办学校,“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由是蜀地大化。上述文翁的举措( )
A.有利于边疆地区移风易俗 B.促使儒生大举投身基层教化
C.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进程 D.改变了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
5.秦直道在修筑之时穿过了鄂尔多斯高原等。从考古发现来看,鄂尔多斯地区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壁画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内容丰富,出行图、庭院图、宴饮图、百戏图、射弋图、围猎图、放牧图、牛耕图应有尽有,画中人物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这从侧面反映出( )
A.秦直道的军事功能被弱化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C.游牧民族逐渐走向封建化
D.秦代交通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6.乾隆十九年,陕西巡抚陈宏谋提道,榆林长城以北地区汉人和蒙古人“彼此相安,蒙汉不分珍域”,长城虽有倒塌,但无需修理。乾隆二十五年,山西巡抚鄂弼上奏山西杀虎口以北地区的情形称:“内地民人遂渐居住耕种,与蒙古错杂而处,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这说明乾隆一朝( )
A.长城的军事功能彻底丧失 B.全国贸易市场正在形成
C.长城成为民族融合的纽带 D.全国社会风貌逐渐趋同
7.《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汉武帝派司马相如“略定西南夷”后,“除边关,关益(通“隘”)斥(通“拆”),并在此设“关市”。这些举措( )
A.体现了华夷一体的策略 B.密切了西南与内地的联系
C.创设新式民族管理机构 D.加强了对两广地区的管理
8.如图为1928年发现于通古斯巴西古城(今新疆境内)遗址的《大历十四年(779年)白苏毕梨领屯米状》(即发给屯田士卒白苏毕梨粮食的记录),它反映了此地部分驻军内调之后与吐蕃对峙时的治理状况。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证明了唐朝创立了屯戍制度 B.可成为当时边治未溃的证据
C.说明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反映了西域地区的开发程度
9.康熙帝在许多方面贯彻“满汉一体”思想,如重用汉官,笼络汉族知识精英,利用科举等方式录用汉官等。这些举措( )
A.实现了满汉民族平等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强化了官员相互监督 D.健全了决策机制
10.《史记》载:西汉末年,匈奴五位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率众五千余落归汉”,居朔方各郡,与汉人杂处,所受待遇“与编户大同”。西晋武帝初年,有“塞泥、黑难等二万余落归化,帝复纳之,使居河西故宜阳城下”“后复与晋人杂居”。由此可知,汉晋时期( )
A.匈奴集团之争日趋激烈 B.解决匈奴边患时机成熟
C.胡人同化于汉先进文化 D.民族融合趋势得到加强
11.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 )
A.保证了西魏的长治久安 B.旨在遏制严重的地方割据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D.导致了门阀士族势力膨胀
12.洪武十年(1377年),明朝派往三佛齐(爪哇属国之一)的使者被诱骗至爪哇后遇害。不久,明太祖令爪哇使者带回国书,称:“今使者来,本欲拘留,以其父母妻子之恋,夷夏则一,朕推此心,特令归国。尔二王当省己自修,端秉诚敬……”由此可知,明太祖( )
A.重视维系睦邻友好关系 B.严重缺乏国家安全意识
C.对倭寇的威胁深为忌惮 D.欲将爪哇纳入朝贡体系
13.北宋时,南诏“专于农,无贵贱皆耕”。1004年,大理“开科取士,定制以僧道读儒书者应举”,其国书曾以“乾贞”为年号;大理商人到广西贸易,热衷于购买《史记》《汉书》《本草》《千金方》等汉籍。这反映出( )
A.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文明的一致性 B.边疆地区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C.边疆形势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改革 D.北宋时期实行民族平等政策
14.1793年,清朝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西藏)地方政府文武官员及喇嘛一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拣迭奏请中央任命,“令驻藏大臣随时查察,不得任令达赖相沿积习,仍以门第相高,彼此援引。”这一措施( )
A.防止了西藏宗教与世俗势力结合 B.清除了佛教对西藏政务的影响
C.降低了达赖喇嘛的政治宗教地位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地区的治理
15.“羁縻”有牵制、笼络、怀柔之意,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将其纳入中央管控之下。据此可知羁縻政策( )
A.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导致民族之间矛盾加剧
C.易造成边疆割据冲突 D.利于因俗而治稳定统治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时来华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于1275年来华,旅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同时, 围绕《马可·波罗行纪》真伪的争论也从未停歇。
材料一:通观国内外学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史,怀疑论者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主要论据是两点:一是在元代的中文文献中找不到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的欧洲人,二是马可·波罗漏写了若干中国所特有的事物,如万里长城等。
——黄时鉴、龚缨晏:《马可·波罗与万里长城》
材料二:元朝旅华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按宗教、民族各成聚落,且互相矛盾,彼此隔绝。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元代的中文文献保存下来的实在很有限,即使马可·波罗的名字曾经被记载下来,在文献大量佚失的情况下,他的名字也可能消失。
——周良宵: 《元代旅华的西方人》
材料三:修建于秦汉时期的长城,在魏晋以后已失去了标志疆界和防御外敌的作用。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蒙古本来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过去中原王朝建立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原来的长城位于蒙古帝国的内腹之中,蒙古的统治者自然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除了极个别的关隘被人们加以修缮利用外,长城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荒芜的遗址。
——朱偰:《万里长城修建的沿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可·波罗行纪》遭到学者质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纪》具有真实性的理由。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均记载:唐强盛时,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包括波斯商人在内的胡商纷至沓来。他们将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宗教信仰、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带入中原,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然而,萨珊波斯帝国却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危在旦夕。面对阿拉伯人势不可挡的政治威胁与军事进攻,萨珊国王耶兹底格德三世曾三度“遣使朝贡”,向唐朝求援。终因路途遥远,唐太宗爱莫能助。642年,阿拉伯大军在奈哈万德彻底摧毁萨珊军,攻克泰西封。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中亚,651年卒于木鹿,萨珊王朝遂亡。耶兹底格德三世之子卑路斯逃至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求救于唐朝。为了安抚流亡的波斯王子,同时也出于对西部疆域安全的考虑,661年,唐朝在锡斯坦的首府疾陵城(今阿富汗西南部的扎兰季)设波斯都督府,拜卑路斯为都督。按照《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四册的记述,“唐代波斯都督府所辖境域,仅波斯东部边地而已”。翌年,卑路斯被唐高宗封为波斯王。据《册府元龟》记载,卑路斯两度“遣使访朝”,向唐高宗“献方物”,并于673年亲自来华。由于不断遭到阿拉伯人的进攻,674年卑路斯等波斯贵族入唐避难,定居长安。萨珊波斯亡国后的百余年间,唐朝对流亡、寓居、滞留于大唐境内的波斯王室后裔礼遇有加、诚信亲善。有学者认为,在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可能就是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古波斯后裔。
——摘编自雷钰《丝绸之路见证下中国与波斯的友好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与波斯友好交流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要进一步研究唐朝与波斯关系还需哪些方面的史料。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年。依据材料可知,孙永清因安南国王派遣使者进京朝贡迟了一个月被重罚,这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心态,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视中国主权,排除A项;材料中表现的是批评孙永清过于拘泥而受罚,没有挑战专制权威,排除B项;“痛恨官僚作风”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体现的是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其中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符合这一精神,B项正确;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属于对外关系,排除A项;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属于民族歧视政策,排除C项;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属于军事策略,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两则史料都突出了徐闻县是汉代对外政治、经济交流的重要港口,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对外政策比较开放,A项正确;汉代陆路是中外交流主要通道,并非是海路,排除 B项;材料主旨是汉朝的对外交流,与地方制度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主要凸显徐闻县是汉代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并未强调汉代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文翁看到蜀地偏僻有“蛮夷”之风,采取选送人员到京师学习以及创办学校等举措,这些举措有利于改变蜀地的风俗,促进边疆地区移风易俗,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了文翁的举措,并没有说这些举措促使了儒生大举投身基层教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蜀地风俗的改变,而非律令的儒家化进程,排除C项;材料并未明确提及生产方式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直道穿越过的鄂尔多斯地区出土的壁画中有民族交融的景象,这反映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B项正确;材料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材料未涉及直道的功能,排除A项;材料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材料未涉及游牧民族的历史进程,排除C项;D项是对材料的直观体现,不是侧面反映,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榆林长城以北地区汉人和蒙古人‘彼此相安,蒙汉不分珍域’……‘内地民人遂渐居住耕种,与蒙古错杂而处,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可知,乾隆皇帝时期,长城沿线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互影响,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说明长城成为了民族融合的纽带,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长城的军事功能日趋弱化,并不是彻底丧失,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长城沿线的民族关系,无法得出全国贸易市场正在形成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风貌,无法得出全国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除关隘、设关市,有利于国家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加强两者之间经济文化联系,B项正确;汉代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并没有体现“华夷一体”,排除A项;秦朝已经有“典客”等民族管理机构,C项“创设”的表述不正确,排除C项;材料涉及西南地区,两广中广东属于东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779年,在部分驻军内调后,通古斯巴西古城(今新疆境内)仍有相关的治理记录,可表明当时尽管面临与吐蕃对峙等情况,但边治并未完全崩溃,B项正确;屯戍制度并非唐朝才创立,在汉朝就已经存在,所以不能仅由该材料证明是唐朝创立屯戍制度,排除A项;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并非始于唐朝,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驻军及治理情况,不能直接反映西域地区的开发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精英,扩大了统治基础,B项正确;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但并未实现满汉民族平等,排除A项;材料中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精英,扩大了统治基础,与强化官员相互监督无关,排除C项; 材料中康熙帝的“满汉一体”思想,有利于缓和满汉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精英,扩大了统治基础,与健全决策机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晋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中原地区的民族杂居,互相学习、互相交融,有利于加快民族杂居地区的民族融合趋势,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强调匈奴集团日趋激烈的争斗,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匈奴边患问题已基本解决,排除B项;民族的同化总是双向进行的,胡人汉化的同时自然也会有不少汉人胡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将汉族地主武装与鲜卑部落兵融合……对于非鲜卑族主将,主动赐予鲜卑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魏政权赐予汉族地主及将领鲜卑族姓氏,有利于消除汉族地主和鲜卑军人在士族门第和文化上的差异,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C项正确;“保证了西魏的长治久安”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赐复胡姓”政策,属于加强民族融合方面的政策,对于遏制地方割据作用不大,排除B项;通过姓氏来确定门第高低是门阀士族压制寒门庶族的主要手段之一,“赐姓”让寒门庶族获得了与门阀士族相等的政治地位,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的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使者在爪哇遇害,明朝政府保持了克制,没有采取扣留爪哇使者这一可能加剧紧张、引发冲突的举措,而是在国书中劝告对方反省改正,意在维系睦邻友好关系,A项正确;明朝采取避免冲突升级的态度,是为了维系睦邻友好,而非忽视国家安全,排除B项;倭寇指的是日本海盗,而爪哇是东南亚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明朝处理使者遇害问题的态度,未提及要求爪哇朝贡,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型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北宋时期。根据材料“专于农,无贵贱皆耕”“开科取士,定制以僧道读儒书者应举”“购买《史记》《汉书》《本草》《千金方》等汉籍”可知,北宋时期,云南地区的南诏政权深受中原汉族农耕经济、儒家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影响,体现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文明的一致性特点,A项正确;此时的南诏并未受到北宋王朝的直接管辖,选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民族平等政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西藏地方政府文武官员及喇嘛一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拣迭奏请清中央任命,可知代表清中央的驻藏大臣对西藏僧俗官员的任命有很大权力,这有利于加强清中央对西藏的治理,D项正确;A项“防止”、B项“清除”说法都过于绝对,排除AB项;当时西藏是政教合一制,达赖喇嘛具有很高的政治宗教地位,并未因此措施降低政治宗教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羁縻政策主要通过安抚达到控制的效果,一般基本继续沿用少数民族以前的制度和习惯,D项正确;羁縻政策用怀柔手段加强地方管理,其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羁縻政策用怀柔手段保持了民族地区政治现状与社会现状,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B项;羁縻政策用怀柔手段管理边疆,有利于巩固边疆,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原因:元代文献缺乏对马可·波罗的记载;马可·波罗漏写了许多中国特有事物。
(2)理由:元朝旅华西方人的活动范围狭小;元朝中文文献存留有限;元朝长城已破败不堪,统治者也不重视对长城的修缮。因此,马可·波罗没有在文献中留下记载,或遗漏一些中国特有事物也属正常现象。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一“一是在元代的中文文献中找不到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的欧洲人,二是马可·波罗漏写了若干中国所特有的事物,如万里长城等。”可得出元代文献缺乏对马可·波罗的记载,马可·波罗漏写了许多中国特有事物。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二“元朝旅华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按宗教、民族各成聚落,且互相矛盾,彼此隔绝。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可得出从元朝旅华西方人的活动范围狭小;据材料二“元代的中文文献保存下来的实在很有限,即使马可·波罗的名字曾经被记载下来,在文献大量佚失的情况下,他的名字也可能消失。”可得出元朝中文文献存留有限;据材料二“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蒙古本来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过去中原王朝建立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原来的长城位于蒙古帝国的内腹之中,蒙古的统治者自然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可得出元朝长城已破败不堪,统治者也不重视对长城的修缮。由此得出,马可·波罗没有在文献中留下记载,或遗漏一些中国特有事物也属正常现象。
17.(1)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接受波斯朝贡;册封波斯王子;安置入唐避难的波斯贵族。
(2)其他史料:丝绸之路沿线、唐代、波斯等地的文明遗存;阿拉伯史书记载;萨珊波斯相关文献;人类学和民俗学资料。(任答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和波斯。根据材料“唐强盛时,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包括波斯商人在内的胡商纷至沓来。他们将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宗教信仰、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带入中原,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得出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接受波斯朝贡;根据材料“为了安抚流亡的波斯王子,同时也出于对西部疆域安全的考虑,661年,唐朝在锡斯坦的首府疾陵城(今阿富汗西南部的扎兰季)设波斯都督府,拜卑路斯为都督。”“翌年,卑路斯被唐高宗封为波斯王。”得出册封波斯王子;根据材料“674年卑路斯等波斯贵族入唐避难,定居长安。萨珊波斯亡国后的百余年间,唐朝对流亡、寓居、滞留于大唐境内的波斯王室后裔礼遇有加、诚信亲善。”得出安置入唐避难的波斯贵族。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和波斯。其他史料:根据所学,历史史料包括文学、实物等,可根据丝绸之路沿线、唐代、波斯等地的文明遗存;阿拉伯史书记载;萨珊波斯相关文献;人类学和民俗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