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8 07: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2.1914年袁世凯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总统制定官职官规,任免文武职官;有宣告开战媾和、统率全国军队等权力。这说明(  )
A.共和制在中国彻底结束
B.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
C.北洋军阀封建统治开始
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3.下面是中国共产党某时期制定的宪法文件的内容:
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专政
这部宪法应施行于(  )
A.革命根据地   B.抗日根据地
C.解放区   D.新中国初期
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5.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7.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规定:各级政府拥有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当上级机关做出决定则要坚决服从。1954年宪法重申这一原则。该原则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C.全民普选、民主集中  D.民族平等、祖国统一
8.某些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持续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巨大成就,是在建国后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多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增量”的有(  )
①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时制作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新中国沿袭了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D.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于西方具有创新性
10.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这说明(  )
A.辛亥革命的任务已完成
B.民主共和形势迅速发展
C.北洋政府推动政党政治
D.国民党的组阁获得成功
11.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①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中国的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下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 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 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 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 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 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 ……
A.一届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仍能正常召开
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的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代议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用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点认识》
材料二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代议制度的勇敢的试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选择题
1.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答案 A
2.1914年袁世凯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总统制定官职官规,任免文武职官;有宣告开战媾和、统率全国军队等权力。这说明(  )
A.共和制在中国彻底结束
B.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
C.北洋军阀封建统治开始
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答案 B
3.下面是中国共产党某时期制定的宪法文件的内容:
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专政
这部宪法应施行于(  )
A.革命根据地   B.抗日根据地
C.解放区   D.新中国初期
答案 A
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答案 B
5.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答案 B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A
7.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规定:各级政府拥有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当上级机关做出决定则要坚决服从。1954年宪法重申这一原则。该原则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C.全民普选、民主集中  D.民族平等、祖国统一
答案 C
8.某些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持续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巨大成就,是在建国后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多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增量”的有(  )
①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D
9.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时制作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新中国沿袭了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D.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于西方具有创新性
答案 A
10.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这说明(  )
A.辛亥革命的任务已完成
B.民主共和形势迅速发展
C.北洋政府推动政党政治
D.国民党的组阁获得成功
答案 B
11.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①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中国的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12.下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 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 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 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 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 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 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 ……
A.一届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
B.“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仍能正常召开
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
答案 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重要的进步是1912年宣告几千年帝制终结的中华民国的建立。这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代议制度的勇敢的试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而它的迅速失败又引发了对搬用西方民主的反思和对中国民主化道路的新的探索。
——徐宗勉《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点认识》
材料二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代议制度的勇敢的试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1)说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效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执掌行政大权;模仿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2)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主要成就: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