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透过三代兴亡,周人认识到夏殷之亡的原因在于他们“唯不敬厥德”。《尚书·梓材篇》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肆(故)王惟德用,和怿(yì高兴)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统治者曾推崇德治理念
B.疆域因实行德政而扩大
C.采用孔孟“仁”的思想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后汉书》记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表明( )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D.儒家政治理想已不适合时代
3.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
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依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4.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
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
5.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
A.古代中国法治意识淡薄
B.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6.唐代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报考者出身限制非常宽松,但对道德品行却有严格要求;在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中,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监察部门也经常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道德日趋败坏 B.道德教化备受重视
C.监察机构职权广泛 D.科举选拔轻视成绩
7.《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 )
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
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
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8.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市民阶层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文学作品真实再现历史
D.世俗文化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
9.在中国古代刑法中,“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属于各罪之首,而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材料意在说明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 )
A.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
B.以维护专制皇权为核心
C.条目繁杂、量刑严酷
D.体系完备、有利于维稳
10.下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这表明当时( )
时间 人物 举措
汉二年(公元前205) 汉高祖 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又置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 汉文帝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并“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导)民焉”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汉武帝 下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A.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11.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
A.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B.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C.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12.据《汉书·薛宣传》载:博士申威官拜给事中,多次诋毁薛宣。薛宣儿子薛况收买刺客杨明,在宫门外削断了申威的鼻子嘴唇。御史中丞等人拟议奏明皇上,将薛况和杨明判死刑。但是廷尉为薛况辩护说:“……原(薛)况以父见谤发忿怒,无它大恶。加诋欺,辑小过,成大辟,陷死刑,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最后的判决是:“(薛)况竟得减死一等,徙敦煌。”材料体现出( )
A.廷尉可以改变法律判决的结果
B.儒家伦理对司法判决的影响
C.汉代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汉代法律体现了官僚的特权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马勇《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西汉时期治国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治国理政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选择题
1.透过三代兴亡,周人认识到夏殷之亡的原因在于他们“唯不敬厥德”。《尚书·梓材篇》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肆(故)王惟德用,和怿(yì高兴)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统治者曾推崇德治理念
B.疆域因实行德政而扩大
C.采用孔孟“仁”的思想
D.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答案 A
2.《后汉书》记载:“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表明( )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D.儒家政治理想已不适合时代
答案 C
3.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
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依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答案 C
4.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
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
答案 B
5.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
A.古代中国法治意识淡薄
B.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答案 B
6.唐代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报考者出身限制非常宽松,但对道德品行却有严格要求;在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中,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监察部门也经常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道德日趋败坏 B.道德教化备受重视
C.监察机构职权广泛 D.科举选拔轻视成绩
答案 B
7.《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 )
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
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
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8.明代,农工商贩喜好收藏《魏征改诏》《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书籍,时人亦有“南人喜谈‘杨家将’,北人喜谈《继母大贤》”之说。对此,“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推波助澜者亦有之”。可见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市民阶层迎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C.文学作品真实再现历史
D.世俗文化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
答案 D
9.在中国古代刑法中,“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属于各罪之首,而侵害皇权专制统治的犯罪又是十恶之首。材料意在说明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 )
A.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
B.以维护专制皇权为核心
C.条目繁杂、量刑严酷
D.体系完备、有利于维稳
答案 B
10.下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这表明当时( )
时间 人物 举措
汉二年(公元前205) 汉高祖 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又置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 汉文帝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并“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导)民焉”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汉武帝 下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A.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答案 D
11.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
A.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B.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C.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答案 D
12.据《汉书·薛宣传》载:博士申威官拜给事中,多次诋毁薛宣。薛宣儿子薛况收买刺客杨明,在宫门外削断了申威的鼻子嘴唇。御史中丞等人拟议奏明皇上,将薛况和杨明判死刑。但是廷尉为薛况辩护说:“……原(薛)况以父见谤发忿怒,无它大恶。加诋欺,辑小过,成大辟,陷死刑,违明诏,恐非法意,不可施行。”最后的判决是:“(薛)况竟得减死一等,徙敦煌。”材料体现出( )
A.廷尉可以改变法律判决的结果
B.儒家伦理对司法判决的影响
C.汉代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汉代法律体现了官僚的特权
答案 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关键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马勇《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西汉时期治国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治国理政的措施产生的影响。
【答案】(1)特点:继承和发展秦制;法制不断完善;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2)原因:秦朝司法体系比较完备;秦朝法律过于残忍,不利于统治;统治者需要稳定统治;儒学适应现实需要。
(3)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