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识字写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形成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充分利用小视频,创设情境,利用希沃白板的课堂游戏互动功能,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所学。使电教媒体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四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雷”和“垂”字。积累拓展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尝试背诵1-3自然段和8自然段。
3.能说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色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能在语境中体会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难点】
掌握识字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希沃白板课件,蜘蛛小模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书写“雷”字。
1.板书“雨”,积累词语。
(1)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生字朋友,(板书:雨)你能说出关于雨的四字词语吗?
(2)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丰富,老师也积累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课件出示词语:狂风暴雨、和风细雨、蒙蒙细雨等。)(生齐读)
【设计意图】导入简洁明了,直接从“雨”字入手,鼓励学生说出有关“雨”的四字词语,注重了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体现了《课标》中注重语言积累的理念。
2.揭示课题,指导书写“雷”字。
(1)揭示课题: (展示雷雨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第16课《雷雨》。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雷雨小视频的展示,拉近了学生对文本的距离。看过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感受,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了雷雨时的情景。
(2)指导书写雷:
①指导观察。(指名回答)
一看结构:“雷”是上下结构“雨字头”,“雨字头”略宽于下面的“田”。二看关键笔画:雨字做偏旁,第二笔竖变成了点,第三笔横折钩变成了横钩,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小雨点落在了田地里。田的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②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③生练习,描一写一,同桌评价。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写字教学要扎实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示范。要想写好字,认真读帖是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看结构,二看关键笔画。另外老师的范写也非常重要,能给学生起到榜样指引作用。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作者是怎么来写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拼音老师,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读完后,拿着笔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生自由朗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
3.反馈: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8个)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1)指三名同学读课文:一生读1-3自然段。一生读4-6自然段。一生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我们来当小评委。
(2)请刚才三位小朋友站起来。请你们响亮地告诉大家,你读了哪几个自然段。
(3)理清课文结构顺序: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安排他们读课文呢?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第1-3自然段是雷雨前的景色。
第4-6自然段是雷雨中的景色。
第7-8自然段是雷雨后的景色。
(课件出示课文层次,指导学生在语文书上做批注。)
【设计意图】先指三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课文的结构顺序,这与我们平时的先告诉写作顺序,再让学生找相关段落的思路相反,这样逆向思维的设计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积极探索发现中,理清了课文层次,学习了写作顺序。
三、走入“雨前”,随文识字。
1.(课件出示要求)我们先走入“雷雨前”,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色。请大家默读这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快要下雷雨了?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强调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学生默读,画句子。)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课件上画出有关句子。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本环节的设计正是为了突破这个重点,让学生默读思考,画出相关语句,逐步培养学生从语段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3.逐句朗读,随文识字。
句一: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指名读句子。
(2)指导读准“黑沉沉”。黑沉沉的沉是前鼻音,和老师一起读。
(3)拓展积累ABB式的词语。
(4)指导读准“压下来”。读好轻声。
【设计意图】低年级一定要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就要把容易读错的字词重点强调,教师的示范很重要。
(5)随文识记“压”字。
①做动作理解“压下来”。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课件出示“压”,利用希沃白板中拖拽功能,把“压”的点拖到上面变成“庄”。)
(6)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①现在我来当当天空爷爷:我把满天的乌云压下来,越压越低,越压越低。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很重)(学生个读)
②你是天空中的第一片乌云,再来一片乌云吧。(学生个读)
③这么多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一层叠着一层,在句子中有一个词叫做“满天”,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本环节创设情境,老师当天空爷爷,把乌云压下来,学生们感受到了乌云的沉重,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把乌云黑沉沉的感觉读了出来。
句二: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过渡:一场雷雨就要来了。(课件出示句2)
(1)引读:同学们看,闪电——越来越亮,听,雷声——越来越响。
(2)拓展“越来越______”
①只见闪电越来越亮了,雷声越来越响了,还会有哪些变化呢?
(课件显示:乌云越来越_________风越来越______)
②联系生活实际,你能用“越来越___”说话吗?
【设计意图】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把积累到的语言运用到生活中。本环节由“闪电”“雷声”拓展到“乌云”“风”,再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话,训练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指导朗读:让闪电更亮一些,雷声更响一些吧。(齐读)
句三: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1)拓展“一( )不( )”
(2)看图学习蝉字。
(3)拓展虫字旁的字。游戏“虫虫大作战”,巩固复习生字。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短暂,课堂上可以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练习巩固,保持注意力。
句四: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分组读好句子。
(1)请大风吹起来吧,请第一小组同学来读。
(2)让风再大一些吧,请一、二组同学来读。
(3)让风更大一些吧,全班来读。
句五: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垂下来”的轻声。
(3)表演“垂下来。”拿出蜘蛛模具,先演示“掉”,让学生明白“垂”和“掉”的区别。
(4)出示四幅图,选择“垂”和“掉”。
【设计意图】课堂上请出蜘蛛,立刻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实际表演,学生们很容易明白了“垂”和“掉”的区别,“垂下来”原来就是尾巴上有条丝挂着,能让蜘蛛又安全又快速地逃走,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比老师解释更容易理解。接着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让学生在运用中进一步掌握什么是“垂下来”。
(5)字源识字:垂是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垂”字就像树木枝叶垂落于地,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楷书“垂”。
(6)指导书写“垂”字。
①书空笔顺。
②观察字形:一看结构,二看重点笔画,启发学生观察回答。
③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④学生书写,反馈。
(7)指导朗读,读出蜘蛛的逃亡。
4.指导背诵前三个自然段。
(1)齐读。
(2)自由背诵。
(3)游戏“记忆大比拼”。
(4)齐背。
四、欣赏“雨后”,感受不同。
1.男女生分读第七自然段。
2.学习“户”字。
(1)出示甲骨文和图片,猜字。
(2)给“户”找偏旁变新字。学习新字,巩固老字。
3.想象说话:
(1)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打开窗户,美丽的景色出现在我们眼前,你看到了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展示课件)
4.这么美的景色,还有一首美美的小诗呢。(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改成的小诗,指名读、齐读)
5.在这首诗里有许多小动物,向它们打打招呼吧。
(蜘蛛、青蛙、蝉)
6.这些小动物来到了我们中间,你是谁?(我是青蛙)你在干什么?(我在唱歌。)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因为池塘里的水满了,风景很美,我很开心。)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代替学生的想象、联想和感受。本环节首先让学生读句子,发挥想象,雨后的景色很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接着再出示美景图片,让学生们欣赏,变抽象为具体,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审美能力,增强了理解能力,一举多得。
通过变身小动物这个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小动物的语言说出了雨后景色的不同。通过说,学生们很容易明白了雨前和雨后风景的不同,完成课后习题
7.齐读第八自然段。 (出示第八自然的原文格式)
8.雷雨中的景色也很精彩,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