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过国际关系的特征。
2、通过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教学难点】:两级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二战后这就是美国和苏联。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利益的冲突,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两极格局形成了。这种对抗的方式很奇特,我们叫它“Cold War”,也就是冷战。两大阵营间并没有爆发直接的、激烈的或者是大规模的战争冲突。然而世界局势依旧紧张的让人透不过气来。
为了在冷战中居于优势,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两国不断研制新型武器。到1987年底,美、苏共有4.8万个核弹头,相当于TNT爆炸当量的119.66亿吨。全世界可以人均分摊1.8吨。整个地球好像处在一个大炸药桶上。
这种紧张的局势是两极对峙的结果。到什么时候这种对峙结束了呢?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设问】我们为何用“剧变”来形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欧剧变的表现来回答这个问题?
东欧剧变是迅速的。粗略地计算,波、匈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翻卷了七个月,民主德国的政局变化大约经历了70天,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的变化仅经历了7个星期,而罗马尼亚的“倾
覆”只发生在7天之内。
【设问】东欧剧变(1)什么变了?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是哪个?---波兰
东欧剧变的方式各有不同,大都是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举和平方式演变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丧失统治地位,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唯一一个国家罗马尼亚是发生流血性冲突来实现政权的更迭。
这次东欧剧变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而德国实现了统一。例如德国。二战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国一分为二,即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我们称其为东德和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联邦德国,我们称其为西德。两者之间以柏林墙间隔。然而在1989年,这道柏林墙已经不能阻隔东德公民大量外逃。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由此可见,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
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
【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原因是什么?<提问>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了大量矛盾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图说苏联解体】
五幅图片:戈尔巴乔夫,八一九事件,阿拉木图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签订,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国旗降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政治多元化观点。
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1991年底,俄罗斯等1 ( http: / / www.21cnjy.com )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和平演变”战略。
西方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东欧国家,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专门对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第二个途径是分化瓦解,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
【问题拓展】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设问】苏联解体了,世界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超级大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因此美国极力构筑的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相反,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
2.表现
<1>、欧盟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不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
<2>、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3>、日本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中国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还处于变化之中,多极化毕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未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不同的政治力量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可以遏制各国冒然发动战争,谈判和协商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主要途径。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
1.和平和动荡并存
【设问】导致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呢?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基本都以发展经济作为发展目标,和平和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多极化趋势的世界格局也有利于和平和稳定。
【设问】导致世界动荡的因素有哪些呢?<看书思考回答>
1. 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展示图片,举例>:
<1>巴以冲突、<2>波黑战争
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国内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武装冲突。新的民族国家间开始了对领土的争夺。1992年至1995年进行的波黑战争导致2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直接经济损失450亿美元。然而与这些显而易见的损失相比,战争在人们情感上造成的创伤更难医治。一位外祖母是克罗地亚人的10岁女孩用刀给自己放血,以便使身体里流淌的1/4克罗地亚血统的血液被放掉,成为一个纯正的塞尔维亚人。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令人心碎,也足以反映出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残酷的种族仇杀所带来的心灵的扭曲。
<3>卢旺达种族屠杀
1994年卢旺达总统遇害,引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两个种族间的冲突。从4月7日开始,在其后的短短100天里,有80万至100万人惨遭杀害,全国1/8的人口消失。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展示图片,举例>:
<1>2003,伊拉克战争、 <2>1999, 北约轰炸南联盟
两极格局结束后,在冷战阴影掩盖下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矛盾日益激化。原南斯拉夫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宣布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个联盟中,塞尔维亚是主体。然而在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恰恰相反,科索沃地区90%是阿尔巴尼亚族人。阿尔巴尼亚族人要求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从而引发了塞、阿两族的冲突,并酿成流血事件。从此科索沃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1999年初,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警察与当地反政府武装又发生冲突,这次冲突导致40余人死亡。当时欧洲舆论一边倒的指责南联盟政府蓄意对阿尔巴尼亚族进行屠杀。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干涉南联盟内政。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从科索沃撤军,北约派多国部队进驻。这一方案显然很难被接受,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乱炸。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无辜的百姓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了战争的重创。难道没有别的解决方法吗?科索沃危机发生后,联合国曾召开紧急会议,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法。会上多数国家的代表表示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也就是说通过和平方式。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最终绕开了联合国,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这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
美国还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在此时降到了冰点。
【设问】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引起动荡的因素呢?
3. 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我们感受恐怖主义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 11事件”, “9 11事件”就是最大的恐怖组织本拉登主使的基地组织发动的.
也许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美国作为此次恐怖袭击的直接受害者,对国际恐怖主义所采取的制裁行动。
例如:美国对本 拉登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大规模军事打击,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通过对叙利亚和伊朗的制裁等。
从这一系列行动中,我们不难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美国采取了一种“以暴制暴”的反恐方式。恐怖袭击无疑是一种极端行为,而打击恐怖分子又何尝不是极端行为,两者之间始终以暴力的极端立场来解决问题,你这边认为是恐怖袭击,而对立的一面却认为是“圣战”必然会产生相持不下、矛盾连绵不断,甚至愈演愈烈。这值得提倡吗? 当然不,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当代政治家的言论。
“在反恐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将标准降低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的水平。因此在打击恐怖分子时,各国必须保证尊重国际人道主义法对使用武力的限制。否则,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就会受到侵蚀。” ——安南在“为人类反恐:关于罪恶根源的会议”上的讲话
“在形成的国际社会中,干预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异议和谴责……长期以来,外交、国际法和可能的权力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战争的作用。”
——美国当代政治问题专家康威 汉得森
这说明,真正能够解决各类冲突与矛盾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途径就是相互理解、沟通、合作与互利。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间的争端,让世界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小结:当前国际局势的基本特点: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崩溃。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一超多强”格局呈现的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建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理想还任重道远。
四、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想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学生的能力,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也提高学生关心政治的公民素质。我觉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