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题 山西文博会-山西晋中初二年级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题 山西文博会-山西晋中初二年级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4-05-28 09:21:19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山西文博会介绍
1.文博会会标
2.文博会吉祥物
3.文博会展馆
4.了不起的山西非遗
文博会会标
由古写的"晋"字变形而来,由"晋"、"文"、"会"三字共同构成,意即"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外形为山西早期悬山顶木结构古代建筑的侧面,以凝固的语言体现辙经千秋、丰厚醇和、包容博大的三晋文化。
标识上下结构对比强烈,融合现代与古典。上半部分由六个交叉的"文"字组合而成,体现当代山西文化发展多姿多元、交汇融合、蓬勃向上的风貌;下半部分由方正平直的"日"字构成,体现文博会致力于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型高端平台,如一轮新日喷薄而出。
文博会吉祥物
本届文博会吉祥物“晋小友”,以我省出土的青铜鸮卣(xiāo yǒu)为原型设计推出的。青铜鸮卣整件器物圆润敦实、雄浑大气、可爱呆萌、憨态可掬,被称为“史上最萌文物”。
“晋小友”以青铜鸮卣为原型,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加了屋顶状的钮、雷纹、涡纹等元素,添加了红、黄、绿等色彩,把最萌文物打造成了最萌吉祥物,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激发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晋小友”名字中的“晋”为山西简称,“小友”由鸮卣谐音而来,亲切可爱、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和记忆。
吉祥物“晋小友”
文博会展馆
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共有四个主题展馆,分别是综合馆A馆(S1馆)和B馆(S2馆)、特色馆(C2馆)、创意消费馆(C1馆)。
文博会展馆
亮实力,展特色,我省各地展区将精彩亮相文博会。
请观看视频:
了不起的山西非遗
说到山西,你会想到什么?是老陈醋还是面食?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山西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宝库,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2个、国家级传承人149人。
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山西各地的非遗项目和相关产品扎堆亮相,不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产品受到观展群众的追捧。太原古琴制作技艺、运城绛州木版年画、大同广灵染色剪纸、吕梁孝义木偶戏……一代又一代的非遗传承人以不凡的才智和手艺,将非遗文化技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山西非遗
请同学们带着邀请函前往展馆身临其境感受山西之美吧!了不起的山西非遗
说到山西,你会想到什么?是老陈醋还是面食?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山西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宝库,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2个、国家级传承人149人。
10月20日,在第六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山西各地的非遗项目和相关产品扎堆亮相,不少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产品受到观展群众的追捧。太原古琴制作技艺、运城绛州木版年画、大同广灵染色剪纸、吕梁孝义木偶戏……一代又一代的非遗传承人以不凡的才智和手艺,将非遗文化技艺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古琴制作技艺
古琴是中国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琴界素有“善弹者善斫”的说法。我省唯一一位手斫古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浩,用10年时间,填补了山西斫琴的空白。琴界素有“善弹者善斫”之称,意为传统琴师在琴艺修养中斫琴是必修课程之一。张浩在学琴数载之后,又开始了漫长的斫琴之路。“我最早拜的是北京的苗元老师学习斫琴,那时经常北京太原两地跑,其间拜访了很多斫琴大师,学到了很多古琴的制作方法,那几年对我来说,受益颇深。”
张浩介绍,古琴的传统制作技艺极其复杂,根据工艺流程,分十几个步骤,斫一张琴需择材、制图、造型、槽腹、合琴、试音、裹布、刮灰、打磨、上漆、上徽、擦漆、上弦等200多道工序,至少要历经两年才能完成。张浩沿用的是唐代流传至今的古法,在他看来,斫琴的过程也是斫心。斫琴是个慢功夫,首先是选材,木材必须是从南方运来的百年老木,然后还需要放置一年之久,使其水分充分释放,这样才能保证材质,保证琴音的质量。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光刮灰就需要半年时间,上漆也需要两到3个月,每天只能刷一道。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从上世纪的寥寥无几,到如今百万人学习古琴,作为古代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青睐的乐器。
绛州木板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的生产有其深厚的历史、社会根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的绛帖,是宋代三大法帖之一,法帖是把墨笔摹刻到石壁或木板上,供习学者临摹,刻帖也由此影响和带动了木版年画。据史料记载,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始于北宋年间《佛说北斗七星经》,绛州郭下宋守真刊印的刻本,成为海内外之孤本,有着极高的研究考察价值,该刻本被称为我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清光绪33年,在今属内蒙古的黑水城旧址,俄国人柯兹洛夫发现我国现存宋金时代木版画上刻 “平水徐家印”的《四美图》,这幅印在通俗话本上的民间书籍卷首画,刻有“平阳姬家雕印”,金兴定二年(1218年)绛州升为晋安府,兴定三年又辖置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等八县“平水徐家”当属古绛州辖地。当时绛州为晋南商贸,文化中心,由于明代推崇“益人伦,厚风俗”“敬礼百神”,使民间木版年画畅行一时。出现了绛州木版年画的生产户、销售木版年画的经销商。解放前,在绛州城繁忙的大街上,标有年画的店铺,如天福成、益盛成、茂盛画店,景记纸局,光前堂印局,永宁堡等,其木版年画每年要印刷数十万,行销华北、西北十多个省市,特别是过旧历年,人们购买绛州木版年画,使其成了洛阳纸贵,一画难求。
广灵染色剪纸
广灵染色剪纸是一种流传于山西省广灵县 ( https: / / baike. / doc / 6611335-682512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的传统剪纸艺术形式,是国内少有的以阴刻 ( https: / / baike. / doc / 527074-55797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为主的点彩剪纸之一,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剪纸艺术样式,是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的剪纸艺术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以其独特的风格、艳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纤细的线条、传神的表现力和细腻的刀法独树一帜,自成一派,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为山西省级、中国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https: / / baike. / doc / 227948-241114.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
广灵剪纸当地俗称 “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 ( https: / / baike. / doc / 5411239-5649340.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之手,作品取材于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汉书 ( https: / / baike. / doc / 1438678-1520772.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说:“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广灵剪纸关于传统民间礼仪活动的剪纸是主要的一种类型,表现人们在不同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的民间风俗。正月初一家家挂春幡 ( https: / / baike. / doc / 23755218-2431116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剪门神、贴窗花,除旧去新,一派喜庆气氛;正月十五闹花灯,灯上要贴各种剪纸,更加绚丽引人;二月二龙抬头,龙、牛等相关图案剪出来,以祈风调雨顺;三月清明节,祭品上要摆放剪纸,表达怀祖之情;五月端午节,家家门上要贴"五毒"、公鸡,以之避疫;七月七日乞巧节 ( https: / / baike. / doc / 5400956-5638561.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姑娘相聚一起,剪花样、赛智慧;十月一日寒衣节 ( https: / / baike. / doc / 176663-18662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晋北地区用五色纸剪成寒衣,或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在门前或坟地焚烧,寄托生者对亡人的哀思。还有在孩子满月、庆婚嫁等礼俗中象征美满吉祥的各种剪纸纹样出现,对研究晋北地区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孝义木偶戏
孝义木偶戏最初独立成班,后来和皮影合成一个班社,即“灯影班”。灯影班独具特色,少则7人,多则9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灯影班白天上演木偶戏,晚上上演皮影戏,早年群众说“白昼间木偶作怪,夜晚时牛皮成精”。孝义木偶班社演出形式丰富,素有“两种形式,三种唱腔”之称,即木偶、皮影两种演出形式,皮腔、碗碗腔、晋剧三种唱腔。
明清是孝义木偶戏的鼎盛时期,境内的木偶班社多达60多家。清末民初,孝义木偶戏还保持着兴盛的局面,随后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孝义能够正常演出的木偶班社只剩两三家临时搭伙的,且质量低下演技拙劣。1956年,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团成立,使孝义木偶戏获得了新生。1975年,移植现代戏《草原红花》参加全国调演,并排练出一大批优秀剧目。1989年,孝义木偶戏赴英国进行对外交流演出,1997年,参加《英雄出少年》、《坷拉传奇》等木偶电视连续剧拍摄。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孝义市皮影木偶剧团演出有限公司 ( https: / / baike. / doc / 17779220-18330685.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获得“孝义木偶戏”保护单位资格 。
孝义木偶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传承了孝义的传统民俗民情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文化元素,起到了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的社会作用。抢救和保护孝义木偶戏,必将对传承和发展孝义优秀传统艺术、建设三个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争创全国百强市县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第3题】 山西文博会
山西文博会是展示山西 ( https: / / baike. / doc / 1296969-137131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形象、推广山西文化企业和产品,提升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盛会。校学生会宣传组的同学们计划在校内宣传山西文博会,并邀请学生家长现场观摩,让大家深入了解“表里山河壮美,文化源远流长”的山西,感悟领略家乡的魅力。
项目问题:如何通过文博会让同学们感受山西之美?
项目实施:
本项目实施中,学校宣传组已经完成了项目规划和任务分工。现在请使用提供的素材,制作文博会邀请函,并完善演示文稿。
(注:本题所有素材均存放于“素材”文件夹中)
活动一、制作邀请函(共7分)
打开“邀请函.psd”文件,为文博会图层添加图层样式,使其协调美观。插入“晋小友.jpg”(不包含背景),调整大小及位置,图层名为“晋小友”。保存文件并存储为“邀请函.jpg”。
活动二、完善文稿(共8分)
打开“文博会推介.ppt”文件。封面标题改为艺术字呈现。对齐目录页中目录项使其美观。为“文博会展馆”页面中的三张图片设置依次自动进入的动画效果。分别插入“山西文博会.mp4”和“邀请函.jpg”到相应位置。将“了不起的山西非遗”页面中红色文字与素材中同名文档建立超链接。保存文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