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
1918德国签署停战协议 ,一战结束
1939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和平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与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课程标准】
风雨前夕
——二战背景
意大利
墨索里尼
1919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
德国
希特勒
1920
1921
冈村宁次
为什么1919年后,法西斯主义在意德日兴起?
意大利
法西斯上台
九一八
事变
德国
法西斯上台
1922年 1931年 1933年 1936年 1938年 1939年 1942年 1945年
日本
法西斯上台
签订
《慕尼黑协定》
二战
全面爆发
二战结束
联合国成立
反法西斯
同盟建立
华盛顿会议
分赃不均
奴役弱小
极端
民族主义
军国主义
复仇主义
1、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的祸根
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
法西斯能够在意德日夺取政权?
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危机持续到1933年,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以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
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希特勒
希特勒道路
法西斯上台
对外战争
转嫁危机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
以工代赈
挽救危机
2、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各国政治危机,法西斯上台,以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德】希特勒
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得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意】墨索里尼
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日】近卫文磨
◎ 结合教材103页史料阅读,思考法西斯有什么特点?
史料阅读
极端民族主义: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进入莱茵非军事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法军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我只好撤退。
——希特勒
1933.10.19,希特勒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1934.9,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到1935年春,则公开宣布了此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
1935.6,英德签订海军协议,同意德国把水面舰艇的数量限制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规模的三分之一内,而潜艇力量则与英国相当。
1936.3.7,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6.11,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9,意大利加入此协定。德、意、日三国就正式结成法西斯集团,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1938.3.15,德国吞并奥地利。
英法德意四国首脑
慕尼黑阴谋
1939年,英法德意四国在捷克“无权”参加的情况下签订《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试图祸水东引至苏联。
慕尼黑阴谋
《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一下飞机,张伯伦(英国首相)就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又名《我带回来一张没用的厕纸》
温斯顿·丘吉尔则评价:
“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3、重要原因: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小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历史原因: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
英法等国家的绥靖政策;
德、意﹑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仇视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血雨腥风
——二战过程
1939.8.2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5.8.31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1931.9.18
亚洲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1935.10.3
非洲
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7.7
亚洲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标志二战在亚洲开始
1939.春
欧洲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一)局部战争阶段:1931—1939
法国沦丧
德军仅用44天就将荷、比、卢、法四国击败,轻易占领不设防的城市巴黎。
不列颠空战
这是第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德国失败。
28天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征服挪威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40多天征服法国
(二)全面爆发:1939.9,德国闪击波兰
法国抵抗组织的宣传画:“被侵略但未被征服”
(三)全球阶段: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
1941.6.22
苏德战争
“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德国的同盟国相继对苏宣战,战火烧到整个欧洲。至12月,德国已占领苏联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1941.12
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1942.1.1
联盟成立
苏美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此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在宣言上签字。
美国总统罗斯福
签署对日宣战书
A.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B.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
C.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2.6.4-6.7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美日双方在中太平洋地区的中途岛进行的一场海空大战。此役日本损失惨重,丧失主动权
(四)战争转折:1942年
1942.10.23-11.3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二战中最大的一场沙漠消耗战,反法西斯的英法军队取得了胜利。此战是北非战局的转折点,此后,法西斯轴心国再也无法在北非发动进攻。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
1942.7-1943.2
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会战
二战期间历时最长、最为激烈、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苏德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4年,苏联收复全部沦陷国土。
二战结束
亚洲战场 欧洲战场 非洲战场
局部阶段
全面爆发 战争扩大 战争转折
战争结束
1939.9,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41.6,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成为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战场
1941.12,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 二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1942.6中途岛战役亚洲战场转折点
1942-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转折点
1942.1《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阿拉曼战役
非洲战场转折点
1945.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
1945.5.8, 德国投降
欧洲战场结束
1943年5月,非洲战场结束
1944.6 英美等军队诺曼底登陆
二战战略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①从局部战争发展为全球战争;
②从各自作战到协同作战;
③多个战场并存;
⑤持续时间长;
⑥破坏性大;
⑦影响深远。
(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残酷、更具破坏性。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840万人的伤亡人数相比,这次大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其中包括2000万苏联人、15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50万日本人、100万英国人和法国人、30万美国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地杀害的。这1000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当做“不受欢迎的人” 被灭绝的。——《全球通史》
深重灾难,损耗国力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驴。”
——丘吉尔
欧洲衰落,美苏空前强大
国际格局:欧洲中心——两极格局
开罗会议1943年11月
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
风雨暂歇—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
重新确定欧亚的政治地图
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独立;
德意日殖民地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建立联合国,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德国领土变化与分区占领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同为战争罪犯,纳粹德国的汉斯 弗兰克在临刑前忏悔:“千年易过,德国罪孽难消。”
日本的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
和平民主
大国强权
“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概,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
——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特点: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评价:
①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②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联合国
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前的反战雕塑“和平”
和平
能否如愿以偿?
背景
过程
重构秩序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