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8 10: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北魏大臣甄琛指出:“今伪弊(指南朝)相承,仍崇关鄽之税;大魏恢博,唯受谷帛之输。”这反映出当时
A.大一统下商品经济的发展 B.区域性市场的繁荣
C.南北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2.《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收录有关石染典文书四件,其中第三件《唐开元二十一年石染典买马契》文书内容如下,从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 )
马壹匹,骆敦六岁 开兀廿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分付了。 练主 马主别将康思礼年姗 四保人兴胡罗世(那)年姗 保人兴胡安达汉年姗五 保人西州百姓石早寒年五十
A.买卖双方的身份信息 B.丝路贸易的支付手段
C.商业契约的应用场景 D.唐朝对西域有效管辖
3.《唐六典》卷三十《大都督府·市令》条下附注,“汉代诸郡、国皆有市长。晋、宋以后皆因之。隋时 始有市令”,到唐初,增置市丞,复有佐、史、师等名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至唐时期( )
A.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 B.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C.吏治清明确保经济逐渐繁荣 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盖社会商业情况之盛衰,不必与商人所得利润之高低为正比。故宋以下社会一般商业虽转盛,而资本集中之趋势日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商主义的传播 B.商税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5.下图是公元前11至前6世纪腓尼基主要城市与殖民地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腓尼基( )
A.尝试挑战罗马的区域霸权 B.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C.建立起对北非的有效统治 D.构建起地中海地区的商业网络
6.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官府颁布公告:如有大批货物需要赊销者,买主必须寻找三五个有家产物力的人户做担保,并且立契约规定交付货款的期限,如果过期不付款,担保人必须照数赔付。公告还对担保人资质和商客行为做了一定的要求。这折射出当时( )
A.社会经济秩序良好 B.商品经济十分活跃
C.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7.如表是关于蜀身毒道的一些记载。据此可以推断( )
出处 记载
《汉书·张骞传》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吕思勉《中国通史》 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系今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缅甸的路。
A.张骞曾经到达过印度 B.汉与古印度在张骞出使西域前就有交流
C.汉朝时期与古印度交流频繁 D.中国的商品受到古印度上层人士的喜爱
8.有学者统计,明清时期棉织业较普及的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四川8个省的529个县中,产布县有423个,其中有322个县明确记载为商品布,这322个县中有122个县以生产大宗外销布为主,说明有200个县主要是地区内销售。材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 )
A.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有所发展 B.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棉纺织业家庭自给性副业性质的改变 D.棉纺业的区域间差异呈日益缩小趋势
9.下图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上流贵族女子佩戴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其外壁是一个银球,内层则放置则一个装香料的香盂,运用巧妙的重力设计,使得无论佩戴者如何晃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不至倾覆。它的制作朝代最有可能是( )
A.商 B.周 C.秦 D.唐
10.据20世纪初出土的苏美尔乌尔王朝时期的泥板文书记载,乌尔王朝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每条商贸道路设有驿站,为商旅提供服务。材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乌尔王朝( )
A.对外贸易的繁荣 B.国内市场的形成 C.文化交流的频繁 D.商业规模的扩大
11.据记载,古巴比伦时期,借贷活动的内容丰富,涉及到诸多领域。神职人员、政府官员、以及贫困自由民等各种人群都积极参与到借贷活动中。古巴比伦时期活跃的借贷活动,反映了当时( )
A.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B.全民逐利增财的价值导向
C.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确立 D.生产要素组合趋向多样化
12.中世纪后期,英国大部分农奴的劳役地租已经折算为货币地租,集中经营的领主自营地主要依靠庄园全职仆人和临时雇工耕种。黑死病结束后,劳动力短缺,雇工工资上涨,领主企图恢复农奴的劳役地租,导致了“封建反动”,但受阻于农民起义并未成功。这一运动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商业革命冲击传统社会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C.疫病传播造成经济停滞 D.封建王权力量不断衰落
13.高昌国(460—640年)是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的,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地方政权。图中《高昌延寿五年赵善众买舍地契》订立于公元628年,是敦煌文书中一份典型的土地买卖契约。该“地契”主要反映了这一时期( )
延寿五年戊子岁三月十八日,赵善众从孙廻伯、范庆悦二人边买五城辛场中舍地……钱即日毕,舍地即日付。……三主和同立券。券城【成】之后,各不得反悔。悔者壹罚二入不悔者。…… 清【倩】书道人酉□ 时见范□ 临坐张师□
A.高昌国注重规范土地交易秩序 B.唐王朝已经实现对新疆地区的完全统治
C.封建官府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D.民间契约只维护买主的正当权益
14.马可·波罗(1254年—1324年)曾经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且在忽必烈手下工作了17年,后来他从海路经波斯湾回到威尼斯,又在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捕。他在狱中口述的《东方见闻录》记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的信息。他不可能记载的“中国信息”是( )
A.不管走到哪,都可以用纸币进行支付
B.刺桐(泉州)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
C.中国人来拜访我……有的要学数学,有的对伦理科学感兴趣
D.杭州除了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外,还有十个大广场或市场
15.清朝信贷业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道光年间山西翼城县郭汝魁在县属开设协兴号钱铺,“与魁新粟行银钱往来,遇有条买粮粟时无钱开发粮价,写帖开明粮粟斗数,暂令粜粮人持帖至郭汝魁钱铺兑使钱文,迟日如数归给。”据此推断,清代金融机构( )
A.参与商业活动运行的过程 B.开始从事借贷业务
C.“帖”具备了庄票的功能 D.通过兼并迅速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对贷款利率有如下规定:①商人若以谷物放贷,每1库鲁(180卡,约合121公升)谷物可收取60卡谷物为利息;②若以白银放贷,每1舍客勒(约合11.25克)白银可收取1/6舍客勒又6塞白银为利息。如果商人违反规定,收取的利息超过了1库鲁谷物允许获得的60卡谷物,或者1舍客勒白银允许获得的1/6舍客勒又6塞白银,则商人应丧失其所贷付之物。
——摘编自【日】板谷敏彦著、王宇新译《世界金融史》
材料二 美国“国民银行法”出现在南北战争期间,1863年2月经国会通过实施。其主旨在于确立联邦注册银行的主导地位,创造一种统一的通货,为低息政府债券提供销路。它正式引入了银行监管的全国性框架和原则,由此开启了银行监管的专业化道路。“国民银行法”赋予通货监理署对国民银行的审批权和监管权,并强调了实际工作重点在监管而不是审批。用现代语言表达,国民银行制度与州立银行制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重视“事中监管”,而在审批事务上体现了自由银行的原则,后者则不容易区分“事前监管”与“事中监管”。
——整编自贺力平《世界金融史·从起源到现代体系的形成》等
材料三 1993年12月,在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目标,推进综合监管改革的步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主题,提出对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1998年成立保监会,并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2003年正式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银行、证券、保险自成系统、条款分割,易造成金融监管存在盲点、重叠和矛盾现象,2013年,经国务院批复,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
——摘编自姚遂主编《中国金融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谟拉比法典》对贷款利率的规定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民银行法”出台的背景,并概括“通货监理署”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3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作用。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胭脂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红色颜料,绘画、化妆品等方面都需要胭脂。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北魏的《齐民要术》有专章记载红花的种植方法。此外,贾思勰还提到在当时种植红花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提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摘编自王冬松《“红花”“胭脂”考》等
材料二 1519年,西班牙发现了原产于墨西哥的胭脂虫,用它制作的红色染料是欧洲人见过的最鲜艳、最浓的红色。于是,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1796—1820年,在墨西哥的年出口总量中,白银占75%,胭脂虫红占12%,蔗糖占3%。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
——摘编自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
18.【海洋意识的演变】
材料一 秦汉统治者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海疆管控,塑造了以海为界的海疆自然实体。宋朝完善唐以来的市舶司制度,招诱蕃商来华,鼓励国内商人出海贸易,还奖励贩洋私商卓有成就者官职;从中央政策制定到地方行政管理,再到民间海商都积极参与海洋经济活动,整个社会弥漫着较为浓厚的海洋经济意识。明清时期欲利用海洋阻断陆地与海上力量的来往,人为制造沿海的“空心地带”以维系政治统治。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即使海上威胁已消除,政府也始终利用其政治权力优势,压制海洋经济的发展,僵化了秦汉以来的海疆安全意识。
——摘编自胡林梅、文绪武《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内容 出处
“海运之利有三:曰国计,曰民生,曰海商……古今以兵力行商贾,未有如英夷之甚者!” 魏源《海国图志》(1852)
“至若泰西,诸国夙精格致之学, 创水火机器等法, 而西土 多恃航海贸迁,且军旅战阵亦重水师,于兵船轮船之制,尤属无奇不出,往往为华人耳目心思所未逮。” 桂林《海防考略》(1873)
“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 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 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 梁启超《论太平洋海权 及中国前途》(1903)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洋意识的变化及其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宫城的出现和成熟,显示出这一时期(商周时期)王权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核心的王朝都邑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系列同时期城址如垣曲商城、焦作府城、盘龙城等构成了一套整齐划一、等级严密的城市聚落体系。
——摘编自惠夕平《从商周都邑看早期城市功能的发展》
材料二 《如梦录》详尽描述了明朝中后期的开封城。城内商业店铺林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日用百货类,如衣裳布匹、酒类、茶叶、各类食品等,应有尽有;二是文化用品类,如刻字、画馆、文房四宝等店铺散居各处;三是各类手工业作坊,如丝织业、棉织业、鞋帽业,等;四是专供文武官员所需的生产经营型部门,如专门制造朝靴、官帽等的店铺设有多处。在开封城,鼓楼一带街市非常繁华,“此市有天下客商,堆积杂货等物,每日拥塞不断”。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周时期的城市与明朝中后期的开封城主要功能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甄琛指出南朝仍然重视关税,这意味着其经济更依赖于商品流通和贸易,而北朝则主要接受谷物和布帛作为税收,这表明其经济更加侧重于农业,这种对比反映了南北在商业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并非大一统时期,而是分裂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到区域市场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区域性市场的繁荣”,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仅涉及唐代西域地区买马的契约信息,无法得出唐朝对西域有效管辖的结论,D符合题意;材料涉及马匹买卖双方的身份信息,排除A项;“交用大练拾捌匹”反映了唐代丝路贸易的支付手段,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唐代西州的商业贸易已具有契约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中国的市是商业活动和贸易的场所,市长、市令、市丞等都是管理市的官员,所以汉唐时期设置这些官员是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的表现,A项正确;朝廷设置管理市的官员不代表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和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排除BD项;材料没有体现吏治的内容,并且“确保”的表述也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从题干中可知,封建社会的商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并不是商业利润,宋代经济虽然繁荣,但是仍然以小规模的商贩为主,究其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国家政策对商业发展抑制作用的体现,D项正确;重商主义盛行于16、17世纪资早期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与宋代的历史特点不符,排除A项;商税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的发展,但是不是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重义轻利的儒家思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的发展,但是也不是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前11至前6世纪的腓尼基。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西亚地区腓尼基人的殖民活动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其最著名的殖民地莫过于北非的迦太基,同时在意大利的西海岸、塞浦路斯岛南部沿海地区以及爱琴海的一些岛屿上,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说明这一时期腓尼基构建起地中海地区的商业网络,D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挑战罗马的区域霸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腓尼基并未建立起对北非的有效统治,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前期,官府已经通过行政干预来保护赊销业务,说明当时市场上已经普遍地出现这种销售方式,这折射出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根据材料官府通过行政干预来保护赊销业务,说明社会经济秩序存在一定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官府通过行政干预来保护赊销业务,并未涉及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宋朝时,政府放松对社会经济的管控,官府通过行政干预来保护赊销业务,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国)。根据材料“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可知,竹杖、蜀布是四川产品,大夏商人在身毒(印度)购买到蜀布、竹杖,表明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据材料“当时(汉朝)蜀物入印度所走的路,当系今经自四川经西康、云南入缅甸的路”可知,吕思勉也认为四川地区和印度在汉朝已经有了贸易往来,B项正确;张骞只是听说了印度,并未亲身去过印度,排除A项;据材料只能反映汉朝时期与古印度存在交流,但不能得知交流频繁,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映中国的商品在印度出现,但不能得知中国的商品在古印度是否受到喜爱,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棉织业较普及的直隶、……其中有322个县明确记载为商品布,这322个县中有122个县以生产大宗外销布为主,说明有200个县主要是地区内销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棉纺织产品主要用于销售,说明棉纺织业家庭自给性副业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发展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未对比不同区域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差异呈日益缩小趋势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葡萄是汉朝之后通过张骞通西域,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所以最有可能得出现的朝代是唐朝,D项正确;在商朝时期还没有葡萄,排除A项;在周朝时期还没有葡萄,排除B项;在秦朝时期还没有葡萄,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乌尔王朝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周密、高效、守法,每条商贸道路设有驿站,为商旅提供服务”可知,苏美尔人非常注重对外贸易的管理,注重对外贸易的通道配套设施的建设,说明苏美尔对外贸易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外贸易,与国内市场的形成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无法得出文化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对外贸易的发展,无法据此得出商业规模扩大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时期(西亚)。据材料,在神职人员、政府官员的借贷肯定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而是出于经商、投资等经营性目的以获取利润,故这些借贷活动从侧面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A项正确;古巴比伦时期活跃的借贷活动中,借贷人身份多样,涉及众多领域,在这些人中,贫困自由民的借贷主要是为了维持生计,通过借贷来度过难关,排除B项。借贷发达和封建生产关系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生产要素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英国)。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的英国已盛行货币地租,黑死病结束后领主企图恢复农奴时期的劳役地租,结果遭到农奴的反对,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世纪的封建制度面临危机,反映出当时的英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B项正确;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产生的,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这一运动反映出当时的英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未体现封建王权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材料“ 赵善众从孙廻伯、范庆悦二人边买五城辛场中舍地……钱即日毕,舍地即日付。……三主和同立券。券城【成】之后,各不得反悔。悔者壹罚二入不悔者”可知这是628年高昌国的一份地契,契约规范了土地交易秩序,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土地买卖的现象不能体现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契约维护买卖双方权益,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民众对科学不够重视,不会出现“中国人来拜访我……有的要学数学,有的对伦理科学感兴趣”的现象,C项符合题目的要求,C项正确;宋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元朝继续使用纸币,且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这时会出现“不管走到哪,都可以用纸币进行支付”的现象,但这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排除A项;泉州是元朝的第一大港,这时会出现“刺桐(泉州)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的现象,但这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排除B项;元朝时期,杭州的商业繁荣,会出现“杭州除了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店铺外,还有十个大广场或市场”的现象,但这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清朝时期,如遇无钱开发粮价,可以写帖开明粮粟斗数,暂令粜粮人持帖兑使钱文,而后如数归还即可,这与“庄票”的功能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帖”具备了庄票的功能,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帖”的功能,而非说参与商业活动运行的过程,排除A项;开始从事借贷业务,说法与材料描述不符,“帖”具备了庄票的功能,而非借贷业务,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兼并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历史信息:高利贷的限制较严格,有利于保护自由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2)背景:南北战争期间;银行监管较为混乱。
职责:对国民银行有审批权和监管权,实际工作重点是监管。
(3)变化: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作用:促进金融体制转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巴比伦。历史信息:根据材料“收取的利息超过了1库鲁谷物允许获得的60卡谷物,或者1舍客勒白银允许获得的1/6舍客勒又6塞白银,则商人应丧失其所贷付之物”可分析出高利贷的限制较严格,有利于保护自由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
(2)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63年美国。背景:根据材料“出现在南北战争期间”可分析出南北战争期间;根据材料“它正式引入了银行监管的全国性框架和原则,由此开启了银行监管的专业化道路”可知,银行监管较为混乱。
职责:根据材料“通货监理署对国民银行的审批权和监管权,并强调了实际工作重点在监管而不是审批”可分析出对国民银行有审批权和监管权,实际工作重点是监管。
(3)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93年以来中国。变化:根据材料“对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可分析出分业监管,将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职责从人行中分离出来;根据材料“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可分析出将人行的证券经营机构监管职能划归证监会;根据材料“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可分析出成立银监会,人行彻底告别了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集于一身的时代;根据材料“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可分析出建立由人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作用:根据材料“加强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可分析出促进金融体制转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7.(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物种交流;红花是一种优良的染料和经济作物;红花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机构。
(2)影响: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绘画艺术发展;给当地种植园的非洲奴隶带来灾难。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红花可直接于纤维上染色而无需媒染剂,是制取胭脂的主要植物”、“红花在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到了唐代,红花种植已经遍及全国各个地区。红花的栽培、制作工艺,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元代甚至设置了‘红花局’‘红花提举司’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红花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物种交流;红花是一种优良的染料和经济作物;红花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设立了专门机构。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胭脂虫红成为欧洲主要的红色染料,广泛用于纺织品、化妆品、食品等行业,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16世纪,欧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盛行胭脂虫红”、“在当地的热带低地种植园里,西班牙人强迫非洲奴隶利用仙人掌养殖胭脂虫以提取色素”可知,胭脂虫红的生产销售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促进了绘画艺术发展;给当地种植园的非洲奴隶带来灾难。
18.(1)特征:以海为界的海疆安全意识;宋代注重利用海洋贸易获利的海洋经济意识;明清通过海禁强化政治安全意识。
(2)变化:从以海为界的海疆意识到海权意识不断增强;从将海洋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对立到发展海洋经济以应对时局。
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意识的觉醒: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古代中国。关于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特点,据材料“秦汉统治者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海疆管控,塑造了以海为界的海疆自然实体。”可知,以海为界的海疆安全意识;据材料“从中央政策制定到地方行政管理,再到民间海商都积极参与海洋经济活动,整个社会弥漫着较为浓厚的海洋经济意识。”可知,宋代注重利用海洋贸易获利的海洋经济意识;据材料“明清时期欲利用海洋阻断陆地与海上力量的来往,人为制造沿海的‘空心地带’以维系政治统治。”可知,明清通过海禁强化政治安全意识。
(2)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中国近代海洋意识的变化,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存有以海为界的海疆安全意识;据材料“故欲伸国力于世界, 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可知,近代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增强;据材料“明清时期欲利用海洋阻断陆地与海上力量的来往,人为制造沿海的‘空心地带’以维系政治统治。”可知,以前中国将海洋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对立;据材料“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 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可知,近代中国意识到要发展海洋经济以应对时局。
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据所学可知,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大多通过海上对中国进行侵略,因此中国逐步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人渐渐意识到可以利用海洋发展经济;此外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近代中国海洋意识变化的重要原因;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得国人意识到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19.(1)功能不同:商周时期是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明朝中后期是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商业管理的规范;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文化教育事业繁荣的推动;开封曾是北宋的都城,有商业底蕴;商帮的推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大宗商贸。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后期。
功能不同:根据材料“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宫城的出现和成熟,显示出这一时期(商周时期)王权在行政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可知商周时期是城市的政治统治功能突出;根据材料“城内商业店铺林立”、“鼓楼一带街市非常繁华”可知明朝中后期是城市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2)本题是背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后期。
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其他行业的推动、政府管理、地理位置、文化、历史、货币等角度思考分析原因,具体分析可得: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政府商业管理的规范;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文化教育事业繁荣的推动;开封曾是北宋的都城,有商业底蕴;商帮的推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大宗商贸。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