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数学广角——数与形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数学广角——数与形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28 10: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数与形
1.使学生通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认识“正方形数”“三角形数”及发现图形中隐藏着数的规律,并能用规律解决一些有关的数问题。
2.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体会数形结合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发现数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老师能快速计算:从1开始,连续若干个奇数相加的和。
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快速计算出答案的吗?
活动说明
1.两位同学用计算器与老师进行 比赛,看谁算得快。
2.题目由学生出(教师板书)。
活动导入
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形中觅数)
1+3=
2×2=22
1+3+5=
3×3=32
1+3+5+7=
4×4=42
2×2
3×3
4×4
1+3
1+3+5
1+3+5+7
7
5
3
1
9
11
13
15
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就等于加数个数的平方。
像1、4、9、16、25、36、49、64……这些数叫平方数,又叫正方形数。
如何快速判断奇数的个数:
(最后的奇数+1)÷2=奇数的个数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12=1
22=4
1+3+5+7+ =
n个
n

探索规律
1+3+5+7+9+11+13+15=64
1+3+5+7+9+11+13=( )2
=(9 )2
1+3+5+7+5+3+1 =( )
1+3+5+7+9+11+13+11+9+7+5+3+1 =( )
7
1+3+5+7+9+11+13+15+17
25
42
32
72
62
85
1.课本例1(107页)“利用规律写一写”。
1+3+5+7 =( )2
4
2.课本做一做(108页)第1题“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
课堂练习
3.课本做一做(108页)第2题“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
红色:
蓝色:
1
2
3
4
8
10
12
14
照这样接着画下去,第6个图形有多少个红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第10个图形呢 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6×2+6)
红色:
蓝色:
6
18
10
26
(10×2+6)
每加1张桌子能坐几个人?
4.课本练习二十二(109页)第2题
1
3
6
10
请你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15
21
28
像1、3、6、10、15、21……这样能组成三角形的数,叫作三角形数。
你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如果不画,这样排列下去,第10个数是多少?
第10个:1+2+3+4+5+6+7+8+9+10
=(1+10)×10÷2
1
2
3
4
5
6
7
28
第7个:1+2+3+4+5+6+7=
(1+7)×7÷2=28
你能算出第100个是多少吗?
第100个:1+2+3+4+5+6+7+ +98+99+100=
(1+100)×100÷2=5050

第n个:1+2+3+…+n
=(1+n)×n÷2
= 55
三角形数=(上底+下底)×高÷2
举例说说在之前的学习中,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例子
如:
×
1.分数乘法
3.把一根要头锯成4段,需要锯多少次?
2.小明 小时走了2千米,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小时走了2km
1小时走 km
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形结合解决的问题很多,只要灵活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忆旧固新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数无形时少直觉,形无数时难入微。
——华罗庚
结束语
课本109页——练习二十二
作业布置
1.下面每个图中最外圈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32-1=8
52-22=16
72-52=24
照这样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你能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吗?
感谢您的聆听
(1+n)×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