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产物
1
学习目标
2
课时导入
3
感悟新知
4
随堂检测
5
课堂小结
1.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 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 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4. 举例说出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有些花草,放在室内不见光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叶色发黄,长势缓慢;放在阳光下,就会枝繁叶茂,生长旺盛。为什么绿色植物在有光和无光的情况下长势不同?植物在阳光下能产生什么物质呢?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目的
1. 尝试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2. 认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遮光纸,曲别针,酒精,烧杯(大、小各1个),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碘液,培养皿,火柴,镊子。
探究竟 实验
方法步骤
请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并在视频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思考讨论
1. 实验前为什么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2. 实验材料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 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 叶片放在酒精中加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4. 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1. 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2. 选一个叶片,把其中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遮光纸遮起来,放在阳光下照射2-3h。
1.(暗处理):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2. 遮光: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组:有光;实验组:无光)
3. 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纸。将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
3. 水浴加热:(原因)酒精易燃,直接加热容易发生危险
(目的)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脱色)
4. 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冼,然后放到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
5. 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后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4. 漂洗:洗掉酒精
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产生
5. 观察:遮光部分:不变蓝
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分析
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没有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实验结论
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光合作用放氧实验
光合作用还会产生什么物质呢?
将新鲜德金鱼藻放在透明的广口瓶中,加满水,盖上带有两根导管的瓶塞,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的管塞,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放在管口,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探究竟 实验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使快要熄灭的火柴复燃。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小辞典:氧气有助燃作用,可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思考讨论光合作用的意义
(1)食物来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植物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的食物来源。
可食用的果
可食用的种子
可食用的花
可食用的根
可食用的茎
可食用的叶
太阳能
能量转移
能量
转移
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能量转移
植物体内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
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
(2)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能把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
(3)氧气来源:动物、植物和人的呼吸及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1)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可以使作物增产。
合理密植
立体种植
人们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地膜覆盖
塑料大棚
1.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①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 ③②⑤①⑥④ B. 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 ②④③⑤⑥①
B
2. 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是( )
①地膜覆盖 ②塑料大棚 ③合理密植 ④立体种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对于人类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
C
答: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和氧气。意义是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
4. 分析下图的实验现象,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
答:玻璃罩中有绿色植物,在阳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氧气是蜡烛燃烧所必须的。
光合作用的产物
产物:
淀粉和氧气
意义
食物来源
能量来源
氧气来源
应用
条件:
光照
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地膜覆盖、大棚种植
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合理密植、
立体种植
知识是力量,
梦想是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