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区学校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考试
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证确的是】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日的的是(括号内的为杂质)()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化学试题
A
二氧化锰和氯化用
分离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
B
二氧化碳和氮气
检验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32C-355
将然着的木条分别伸人集气瓶中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2分)】
Fe(FeO,)
除杂
将其放人稀盐酸中
1.“重拾红色记化忆.弘扬革命精神”。我校组织了“宁夏六盘山红军米征纪念馆”红色研学旅
A水和氢气的转化模型
B,溶液的性质酸型C.灭火原理模型D.自然界氧循环模型
鉴别烧碱和纯碱
鉴别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行活动.下列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甲酸(HCOOH)在热的浓硫酸催化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图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3分)
礼编织草鞋
B.缝补衣服C竹筒盛水
D烧柴取暖
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委力量,我们应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
12.2023年5月28日,C919峒产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
都机场,开启该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C919飞机的机身蒙
贡献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了)
球
皮、地板梁、座椅滑轨等部件使用了铝锂合金,减轻自重,降低油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B.深埋处理废旧电池,美化生活环境
耗。请回答向题:
C开发新能源、缓解化石燃料紧缺局面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资源浪费
(1)由信息可知,铝锂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学习化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下列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谈法中
(2)用铝上矿炼铝。其中有一个反应是氧化铝与氢氧化纳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a0,)和
不正确的(人)
反应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A.夜晚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应马上开灯检在泄漏处
澄清石灰水
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根据图示同答以下问题:
B,农业上常用然石灰政良酸性土埃,利用了酸碱中和的反应原理
(1)图1所示,1,℃时,270g饱和氮化
C低血糖病症发作时,喝葡萄糖水比吃慢头见效快
1可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添加甲酸
B.气球用于收集有害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钾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是」
g
硝酸钾
50gKNO 50gKCI
D.生活中用铝丝做导线,而不用银丝的原因是除考虑金属导电性之外,还考虑了金属成本。
C,硬质玻璃管内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浓硫酸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L,℃时,将KCI和KNO,的饱和溶液恒温
4.中国师砂瓜之乡一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中含硒元素,被誉为“抗毫大王”,如图是元素
9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推理不正确的是(A】
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较多的
化
周期中硒的有关信息和晒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是(填“KC”或“KNO,”)。
A函属于非金属元素
B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镁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2)图2所示,,℃时,向两个均盛有
Bx=8时,该示意图表示S
01日温度/C
34S
2818x
C酸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图2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硒
10 水的烧杯中分别咖人等质量的硝酸钾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和氯化钾周体,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的
D.硒原子和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78.96
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学生必做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6
是(填①”或②),①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14.化学兴趣小组准备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准备了如图所示仪器.同学们限据
A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有较多周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白磷红磷
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B.通过相互刻划方式可比较黄铜和纯铜的硬度大小
C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
D.选择锌、铁、硫酸铜溶液三种试剂,比较出锌、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铜丝
6.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
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门
A.丁的化学式为H,0,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6
4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之一有二氧化碳生成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纳米纤维
●题子
值化剂
B.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非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C探究镁、锌、优铜的活动性强弱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D探究燃烧的条件
()请写出图中字母号为“℃“的仪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