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素养测评(提升卷02)(苏教版)
一、填空题(20分)
1.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的、有规律的_____________,也有急速的_____________, 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这些_____________。
2.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种子的内部结构包扩子叶、_____________和胚根。
3.选择能够_____________的问题,实验设计要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把它称之为地球的盔甲。
5.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_____________。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_____________。
6.除了自然原因外,_____________活动也会对自然产生影响。
二、选择题(30分)
7.张华在散步时,看到了一只蜘蛛,他认为蜘蛛不属于昆虫,理由可以是( )。
A.它不会飞 B.它很小 C.它有四对足
8.古希腊学者( )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张衡
9.同学们发现鸟儿把巢穴架在高高的树杈之间,主要原因是( )。
A.美观 B.视野好 C.躲避天敌,安全
10.下列物体中,不都属于有生命物体的一组是( )。
A.猫、地衣 B.石笋、松萝 C.鹰、羊
11.乐乐在园子里听到了青蛙的叫声,想起了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的蛙声是动物的( )行为。
A.求偶 B.交配 C.生产
12.同学们跟着老师学习了繁殖月季的方法:备土-剪枝-浸泡-扦插,这种方法是用月季的( )进行繁殖。
A.根 B.茎 C.叶
13.野樱桃传播种子的方式是( )。
A.借助水 B.借助风 C.借助动物
14.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的(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15.像蚕这样的动物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一类动物称为( )。
A.爬行动物 B.昆虫 C.软体动物
16.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 )。
A.高-低 B.低-高-低 C.低-高-高
17.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为因素造成 B.陨石撞击形成 C.火山爆发形成
18.冬天进入室内,为什么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
A.因为镜片太旧了
B.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时凝结成水珠
C.因为镜片表面有大量污垢
19.加热水壶中的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继续升高,水壶中的水越来越多
B.温度不变,水大量变成水蒸气
C.产生大量水蒸气,水壶中的水会变少
20.试管里的水被加热以后,套在试管口的气球会( )。
A.凹陷 B.凸起 C.没有变化
21.电子温度计和一般的液体温度计比较,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电子温度计测量的精度高
B.电子温度计读数更方便
C.一般液体温度计读数更方便
三、判断题(10分)
2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浸入液体中并紧挨容器底部。( )
23.冬天的时候自行车最容易爆胎。( )
24.在加热水时,水沸腾前,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
25.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年。( )
26.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 )
27.蚕蜕皮是因为它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
28.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29.哺乳动物是一种变温脊椎动物。( )
3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
31.如果到校外寻访动物的家,一定要有大人陪同。( )
四、连线题(5分)
32.将温度计和它的对应名称连起来。
电子体温计 温湿度计 水银体温计 红外线温度计 探针式电子温度计
五、简答题(8分)
33.卵生和胎生的繁殖方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34.你觉得昆虫家族为什么被称为“庞大”的家族?
六、实验题(12分)
35.在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探究实验中。
(1)沙面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石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手电筒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凹坑模拟的是月球上的_____________。
(2)月球上的月海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手电筒照射,手电筒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观察到从不同角度照射时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15分)
36.近日,海南三亚一只重约200斤被救助的海龟,不治
身亡。令人揪心的是,经解剖发现导致海龟死亡的直接原
因是该海龟曾吞食塑料袋、渔网等近6斤海洋垃圾,导致
肠道梗阻坏死……
据了解,不只是海龟,有近700类海洋物种,也曾进食过塑料或被塑料缠绕的垃圾。人类吃坏了肚子,可以主动去医院寻求帮助,动物吃下了不能消化的塑料垃圾,却只能忍受这种巨大的痛苦。2019年8月,广东湛江一头雌性瑞氏海豚在海边搁浅,被人发现半小时后死亡。经解剖发现,它的胃里有两只淡黄色橡胶手套。
(1)以上材料中,属于生物的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属于非生物的有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2)海龟的繁殖方式是( ),海豚的繁殖方式是( )。(填序号)
①胎生 ②卵生
(3)环境变化的原因很多,除了自然原因以外,还有人类的活动。你知道哪些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至少列举出3点)
参考答案:
1.气候变化 天气变化 灾害性事件
【详解】自然环境包括由水土、地域等自然事物所形成的环境,自然环境是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其他物种、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的、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等灾害性事件。
2.胚芽
【详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该结构能形成新植物。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3.研究 合理
【详解】在做实验时,我们要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并且要合理的进行实验设计。
4.臭氧
【详解】臭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把它称之为地球的盔甲。臭氧层离地面约20到30公里处,它在地球上空形成一把“保护伞”,它将太阳光中99%的紫外线过滤掉,这对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十分重要。
5.洄游 人工水槽
【详解】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
6.人类
【详解】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产生影响。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滥伐森林、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活动造成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机农药和化肥,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7.C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蜘蛛有四对足,不属于昆虫,是节肢动物。故选C。
8.B
【详解】A.1519年,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就是地球是球形的。
B.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C.我国汉代的张衡在他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故选B。
9.C
【详解】鸟是常见的动物,绝大多数的鸟类都会编制或搭建巢穴,作为它们休息或繁殖的庇护所。鸟儿通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杈间或屋檐下,主要原因是躲避天敌,安全。
10.B
【详解】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像植物、动物这样的生物一般有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呼吸,对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猫、地衣、松萝、鹰、羊属于有生命物体;石笋是非生物,不都属于有生命物体,B符合题意。
11.A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听取蛙声一片”指的是雄蛙的叫声。青蛙在繁殖季节会通过鸣叫吸引雌蛙,因此雄蛙鸣叫属于雄蛙的求偶行为。
12.B
【详解】植物一般都是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还能通过根、叶和茎繁殖。月季的繁殖方法有很多,比如嫁接、播种、分株、扦插和压条等。同学们跟着老师学习了繁殖月季的方法:备土-剪枝-浸泡-扦插,这种方法是用月季的茎进行繁殖。
13.C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野樱桃好吃可口,所以其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借助动物。
14.B
【详解】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早在2000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正是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使得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成为现实。因此这条路称为丝绸之路。
15.B
【详解】像蚕这样的动物,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样的动物叫做完全变态的昆虫。除了蚕以外,像这样的昆虫还有蝴蝶、蜜蜂等。B符合题意。
16.B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17.B
【详解】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8.B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时凝结成水珠。
19.A
【详解】在把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持续升高,直到100℃沸腾,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加热水壶中的水,壶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变,水大量变成水蒸气,产生大量水蒸气,水壶中的水会变少,A说法错误。
20.B
【详解】试管里的水被加热后,水的体积膨胀,试管里空气也会受热,空气体积膨胀,所以试管口的气球皮会凸起。
【点睛】本题考查了热胀冷缩的知识,水被加热,水和试管内的空气都受热,体积变大。
21.C
【详解】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电子温度计和一般的液体温度计比较,电子温度计测量的精度高,电子温度计读数更方便,C说法错误。
22.√
【详解】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要注意操作规范,才能得出准确的数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液泡要完成浸入液体中,但不可以接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3.×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由于气温较高,自行车最容易爆胎。
24.√
【详解】加热水时,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
26.√
【详解】由于地球每天都在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自转,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东升西落。太阳一天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
27.×
【详解】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会有蜕皮现象,蚕蜕皮是因为蚕身体长大了,外面的皮紧了,必须蜕掉才能长得更大。
28.√
【详解】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我们在校园中发现许多昆虫,如蚂蚁、蜜蜂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三对足。
29.×
【详解】哺乳动物是一种恒温脊椎动物。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题目观点错误。
30.√
【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田中的豆苗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31.√
【详解】外出观察动物要做好准备,提前做好调查计划,准备好工具等,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获得大人同意,或有大人陪同前往。
32.
【详解】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题干中的温度计依次是温湿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电子体温计、探针式电子温度计、水银体温计。
33.卵生(爬行类、鸟类、鱼类、昆虫类)-受精卵被包裹在蛋壳内,于体内或体外孵化成个体。
胎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没有类似于蛋壳的外壳,在母体内生长成个体。
【详解】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的叫卵生。昆虫、鱼类、鸟类一般都是卵生动物。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34.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有100余万种,占动物总数的61%。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
【详解】地球上的动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所以昆虫被称为庞大的“家族”,是因为它们的种类繁多,数量惊人。
35.月球表面 流星体 太阳光 环形山 流星体撞击形成 太阳光 环形山形成的阴影不同
【分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详解】(1)在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流星体,盘子里的沙面模拟的是月球表面,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光,凹坑模拟的是月球上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2)所谓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是由于月球曾遭受到流星体等小天体的剧烈撞击形成的。
(3)用手电筒照射,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光,我们知道,光从不同角度照射时,形成的阴影大小、形状都不相同。所以,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时环形山形成的阴影不同。
36.(1)海龟 海豚 塑料袋 渔网 橡胶手套
(2)卵生 胎生 (3)人类滥伐森林、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活动造成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机农药和化肥,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解析】(1)材料中的海龟、海豚和人都属于生物,塑料袋、渔网、橡胶手套属于非生物。
(2)海龟的繁殖方式是卵生,海豚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3)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滥伐森林、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活动造成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有机农药和化肥,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