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8 19:0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理解二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
战争无情,和平无价
1931-1945 雅尔塔体系
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法】福煦
1918德国签署停战协议 ,一战结束
1939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和平
(一)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意是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以斧钺,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大英百科全书》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二战后,法西斯主义一词成为贬义词,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含义和特征
国家/时间 一战后初期 经济危机后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1919年,成立世界上第一个 。
1922年,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5年,意大利入侵 。
1921年,日本 法西
斯运动开始。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6年,建立 专政
军部
军事法西斯
埃塞俄比亚
轴心
法西斯主义政党
(2)建立发展过程:
1936年,德意结成 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 。
1923年11月,发动 。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啤酒馆暴动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1940年9月27日)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历史原因
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
其他原因
德日意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满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英法绥靖
资本(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荒唐的伴侣”
希特勒与斯大林
美国中立
苏联自保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绥靖政策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6年3月)
▲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29-30日)
绥靖政策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 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
危害: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思考:西方国家为何要实行绥靖政策?从侧面反映了什么信息?危害是什么?
原因:
侧面信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一战后英法的衰落;引导德国进攻苏联;
国家利益,牺牲他国;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1.战争的发生(1931-1938)
(1)亚洲战场
1931.9.18 日本侵占东北
1937.7.7 中国全面抗战
揭开序幕
东方主战场
(2)非洲战场
1935.10.3 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
(3)欧洲战场
1938 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3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亚洲: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
(2)非洲: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
1、局部战争
七七卢沟桥事变
烧杀抢掠的意大利军队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联
1939.9.1“白色方案”闪击波兰
——二战全面爆发
1940.7“海狮计划”空袭英国
27天 征服了波兰
4小时 征服丹麦
23天 征服挪威
5天 征服荷兰
18天 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39天 征服法国(1940.6.22)
1941.6“巴巴罗萨计划”侵苏联
(3)、欧洲:
①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突袭苏联
(3)欧洲:
②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冬季的泥泞道路使德军摩托化部队寸步难行
保卫莫斯科的苏联士兵
莫斯科保卫战:其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它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在二战中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失败,为战争形势的根本扭转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
(1)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2、全球阶段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永远蒙受耻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意进攻……不能否认这样的事实:我们的领土、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险。
-----罗斯福
美国罗斯福总统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 年1 月,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26个签字国
2、全球阶段
中途岛海战
1942
阿拉曼战役
1942
诺曼底登陆
1944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中途岛战役;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是阿拉曼战役;
苏德战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二战中最大的转折点。
3、重大转折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苏军占领德国国会大厦
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4、战争胜利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
③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较大发展
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⑤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运动的发展。
二战后,出现了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
⑥促进观念的变革,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妇女地位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
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建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开罗会议
德兰黑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1943.11
1943.11
1945.2
1945.7
中美英
苏美英
苏美英
苏美英
开辟第二战场;
战后处置德国;
成立国际组织。
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
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安排;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日本所窃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思考2:二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秩序?主导国家是?
西欧 美国 苏联
1948年全西欧的工业产量比1937年下降30%;西欧九国的出口只及美国1/2。 1948年美国的工业产量比1937年增长了47%,美国的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 以1938年的工业生产为100,到1950年苏联工业为166%,确立了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的地位。
军事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1200万人的军队,30艘航空母舰,1000艘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了原子弹的制造。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在欧亚许多地区有驻军。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氢弹爆炸成功。
欧洲衰落,美苏空前强大
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经济、军事强国
苏联军事、政治十分强大,
国际威望高
国际格局:欧洲中心——两极格局
1945年5月以后欧洲领土变迁示意图
旧金山会议,中国在《联合国宪章》签字
⑤成立联合国。
思考3:结合教材,指出图片所示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③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②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
④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1945.10.24
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协调国际争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3)原则:
学思之窗:《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你如何看待安理会的上述投票程序
联合国是国际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安理会的投票程序既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又体现了“大国一致”原则,强调安理会五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其他国际事务的责任和担当。
重点突破:联合国
(1)成立时间:
(2)宗旨:
“大国一致”原则
(4)性质:
(1)用和平方式、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维持了战后的总体和平。
(2)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民主、独立与发和平展起了重要作用 。
(3)雅尔塔体系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的色彩。
(4)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欧洲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美苏两极格局。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协调关系
国际格局
建立基础
主要矛盾
相同点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
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之间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
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
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
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
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
①都是在原有世界体系被破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建立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并且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
【学习拓展】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积极:
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
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
局限:
大国相互妥协;
强权政治色彩;
严重损害一些国家的利益
和平到来了吗?
新的世界,新的危机
结束语
回望来路 方知归途 战争无赢家 和平无输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