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
《夏天里的成长》是梁容若《夏天》原文的片段。课文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成长的特征。围绕中心句,第2——4自然段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孩子的成长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研读动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11个词语。
2.找出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3.能找出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能找出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古人写过许多夏天里的诗,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谁来背一背?
诗人抓住了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夏天,那作家梁容若又是怎么写夏天的呢?今天我们跟着作者梁容若一起去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2、齐读课题。
二、扫清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认读。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交流,出示句子: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作者围绕中心句,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快速流览课文2、3、4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来。(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事物)。
4、总结写法:作者采用总分的方式,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写了“生物”“事物”“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我们本单元习作要学习的方法:选取不同事物,来表达中心意思。。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
(一)齐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些生物在夏天的成长有什么特点?这部分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出示: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夏天的长是怎样的长?
抽读句子,齐读句子。
(二)瓜藤、竹子、小鸡、小鸭等生物,在夏天里是怎么“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呢?请大家拿出前置小研究,交流表格内容。
1、瓜藤是怎么长的呢?一寸大概是多长?
瓜藤长得可真快,这说明夏天的长是(课件出示“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竹子、高粱是怎么长的呢?竹子真像作者写的长得那么快吗?(播放视频)
竹子果真长得非常快,谁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枝节的声音?(抽生读)(齐读)
3、苞蕾是怎么长的呢?
出示句子: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成了小果实。
(1)“昨天、今天、明天”一共是几天?三天怎么就成了果实呢?
(作者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2)仿说:同学们,请你们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夏天还有什么在飞快地长?
(3)出示图片,抽生说:
种子——树苗——参天大树
毛毛虫——茧子——蝴蝶
(4)齐读这句话,感受植物那飞快的长。(齐读)
夏天的长真是(课件:“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4、苔藓、草坪菜畦又是怎么长的呢?(出示图片)
(1)在这里作者用了两个并列的分句来说明苔藓、草坪菜畦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自由读这句话,读出这看得见的长。
5、动物们又是怎么长的呢?“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一个月已经有妈妈的一半大了,它们的长可真是(课件:“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6、这张表格你们都填对了吗?从表格,你们发现了什么?
(1)“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这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主要是为了突出生物在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这一段中,作者还运用了很多表示“长”的词语,你们找一找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仿写: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不同“长”的词语,仿照这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写一写,还有哪些事物在夏天是飞快的长的?(学生写)
老师查看、展示、点评。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话:(课件出示)
夏天,苹果树也在快速地生长着。几日不见,豌豆大的小苹果就长得像拳头了;池塘里的小蝌蚪,几日不见,就变成了大青蛙。鸟窝里嫩黄的小鸟扑腾扑腾翅膀,一夜之间就可以飞去觅食了。
四、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6夏天里的成长
生物
万物生长 事物
人
总——分
前置小研究:
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写了哪些生物,它们是怎么长的,完成表格。
生物 怎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