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4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必刷题-解答题篇18(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每日一练】2024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必刷题-解答题篇18(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28 15:22: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每日一练】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必刷题-解答题篇18
(中考常考、必考题型)
本试卷精选浙江中考近几年各市模拟卷、中考真题卷进行汇编,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各个击破。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84分,解答题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2024·浙江台州·二模)计算:.
2.(2024·浙江宁波·模拟预测)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出以线段为一边且面积为12的平行四边形(点C和点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画出一个即可).
(2)在图2中画出以线段为腰,底边长为的等腰三角形,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画出一个即可).
3.(2024·浙江台州·二模)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满分50 分).已知该校有七年级学生540人,八年级学生600人,分别从两个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抽取的八年级学生成绩统计表
成绩 人数(人)
2
2
5
5
6
抽取的七年级学生成绩统计图
抽取的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在“30~40”这组的具体成绩(单位:分)是:32,34,36,38.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抽取的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中位数是_____分,抽取的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平均数是 ____;
(2)请估计两个年级学生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40分及以上)的共有多少人?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个年级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请说明理由.
4.(2024·浙江杭州·二模)已知周长为(为定值)的矩形的一边长与它的邻边长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的值和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2)当为何值时,该矩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5.(2024·浙江金华·二模)如图,在矩形中,E是上一点,且,过点D作于点F.
(1)求证:.
(2)已知,.求的长.
6.(2024·浙江温州·二模)已知二次函数.
(1)若函数图象经过点.
①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若将平面内一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则与图象上的点重合;若将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则与图象上的点重合,求的值.
(2)设点,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求证:.
7.(2024·浙江台州·二模)如图,内接于, 连接并延长交弦 于点, 交 于点, 且,连接,.
(1)若,求的度数;
(2)求证:;
(3)若,求(用含的式子表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每日一练】浙江省中考数学分类必刷题-解答题篇18
(中考常考、必考题型)
本试卷精选浙江中考近几年各市模拟卷、中考真题卷进行汇编,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各个击破。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7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84分,解答题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2024·浙江台州·二模)计算:.
【答案】0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先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数的开方法则,绝对值的性质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别计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2.(2024·浙江宁波·模拟预测)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出以线段为一边且面积为12的平行四边形(点C和点D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画出一个即可).
(2)在图2中画出以线段为腰,底边长为的等腰三角形,点E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的(画出一个即可).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按要求画图即可;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平移的性质分别画图即可.
【详解】(1)解:如图,平行四边形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2)解:如图,等腰三角形和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
3.(2024·浙江台州·二模)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满分50 分).已知该校有七年级学生540人,八年级学生600人,分别从两个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抽取的八年级学生成绩统计表
成绩 人数(人)
2
2
5
5
6
抽取的七年级学生成绩统计图
抽取的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在“30~40”这组的具体成绩(单位:分)是:32,34,36,38.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抽取的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中位数是_____分,抽取的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平均数是 ____;
(2)请估计两个年级学生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40分及以上)的共有多少人?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哪个年级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1)33,30.5
(2)360
(3)七年级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理由见详解
【分析】本题考查统计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
(1)根据统计图,先求出抽取的七年级学生总人数,根据总人数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再求解即可;计算抽取的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平均数时,直接用统计表中的数据代入加权平均数的求法中求解即可,每组数取组中值代表;
(2)先分别估算出七,八年级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40分及以上)的人数,再求和即可;
(3)分别算出七,八年级优秀即30~40分和低分即0~10分的占比,在进行大小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1)解:由统计图知,抽取的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人)
中位数是第9,第10个数的平均数
第9,第10个数在“30~40”这组
在“30~40”这组的具体成绩是:32,34,36,38
第9,第10个数分别为:32,34
抽取的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中位数是(分);
根据统计表数知,抽取的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平均数是(分)
故答案为:33,30.5;
(2)根据统计图,七年级学生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40分及以上)的有(人),
根据统计表,八年级学生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40分及以上)的有(人),
两个年级学生在环保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40分及以上)的共有(人);
(3)七年级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理由如下:
七年级0~10分的占比为:,七年级30~40分的占比为:,
八年级0~10分的占比为:,八年级30~40分的占比为:,
七年级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
4.(2024·浙江杭州·二模)已知周长为(为定值)的矩形的一边长与它的邻边长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的值和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2)当为何值时,该矩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答案】(1),
(2)矩形的面积最大为
【分析】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正确得出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1)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得出,结合图象当时,,代入计算即可得解;
(2)由题意得出矩形的面积,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1)解:周长为(为定值)的矩形的一边长为与它的邻边长为,

由图可得:当时,,



(2)解:矩形的面积,

当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
5.(2024·浙江金华·二模)如图,在矩形中,E是上一点,且,过点D作于点F.
(1)求证:.
(2)已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
(1)矩形的性质得到,,得到,,根据“”定理证明,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解题;
(2)根据矩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到,,由勾股定理易求的长,根据计算即可.
【详解】(1)证明:四边形为矩形,
,,
,,






(2)解:,.
由题意知,,,


6.(2024·浙江温州·二模)已知二次函数.
(1)若函数图象经过点.
①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若将平面内一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则与图象上的点重合;若将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则与图象上的点重合,求的值.
(2)设点,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求证:.
【答案】(1)①;②12
(2)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配方法的应用等知识点,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成为解题的关键.
(1)①直接将代入求得a即可解得;②先根据平移表示出B、C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
(2)由可得,则有,,再用表示出可得,然后运用配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1)解:(1)①将代入可得,解得:,
∴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将平面内一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则与图象上的点重合;若将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则与图象上的点重合,
∴,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解得:,
∴,
∴.
(2)解:∵设点,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

∴,,


∵,
∴,即.
7.(2024·浙江台州·二模)如图,内接于, 连接并延长交弦 于点, 交 于点, 且,连接,.
(1)若,求的度数;
(2)求证:;
(3)若,求(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
【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再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径得,继而得到,最后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即可;
(2)证明及,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
(3)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继而得到,由勾股定理得,继而得到,再由(2)知得
,可得,最后根据可得结论.
【详解】(1)解:∵,,
∴,
∴,
∵是的直径,
∴,
∴,
∴,
∴的度数为;
(2)证明:由(1)知:,
∴,
∵,
∴,
∴,
∴,,
∴,
∴,
∴,
∴;
(3)解:设,
∵圆周角和所对的弧是,,
∴,
∵,
∴,
∴,,
∴,
由(2)知:,
∴,
∴,
当点与点重合时,则,得,即,
此时不存在,不符合题意,
∴,
的底和的底共线,且高相等,
∴,
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