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28 15: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一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Al-27 S-32 Mg-24 C-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药的使用 B. 用铁矿石冶铁 C. 烧结黏土制陶瓷 D.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2.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为( )
A.生石灰 B.大理石 C.石灰石 D.熟石灰
3.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甲状腺肿大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
A.钙 B.铁 C.氟 D.碘
4.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7 B.9 C.10 D.19
5.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错误的是(   )
A.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B.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6.下表是小明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用pH试纸检验 加入锌粒
B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盐酸
C 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
Z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8.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KNO3 31.6 45.8 85.5 110 169
A.t℃在60℃到80℃之间,且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t℃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把60℃时的105g KNO3饱和液降温至20℃,能析出晶体78.4g
D.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
9.不用任何外加试剂,就可以将① KCl.② NaOH. ③CuSO4 ,④MgSO4四种溶液依次鉴别出来,则其鉴别顺序为( )
A. ① ④ ② ③ B. ③ ② ④ ① C. ④ ③ ① ② D . ② ④ ③ ①
10.锌和碘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如图为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和碘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I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C.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D.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有铜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探究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 需要氧气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是真的吗》是一档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大型互动求证节目。现在跟随化学兴趣小组来一场化学版的《是真的吗》吧。网上传言:把爆炸盐(如图1)在40 60度的热水中完全溶解后,会使污渍像引爆废旧建筑物一样,在瞬间被瓦解。这是真的吗 实验:用爆炸盐水溶液清洗滴加番茄汁的白布,白布上的番茄汁消失了。资料:市场上出售一种叫做爆炸盐洗衣粉,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 3H2O2).
【提出问题】爆炸盐溶于水后的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Ca(OH)2 猜想2、Na2CO3 猜想3、H2O2
小明认为爆炸盐溶于水后的产物不可能是Ca(OH)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如图2,加适量药品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 猜想2和猜想3正确。写出②集气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② 从长颈漏斗再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向集气瓶中倾倒适量澄清石灰水,震荡 b.
【实验反思】在使用爆炸盐溶液时应防止其失效,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使其失效的是___.
二氧化锰 B、稀硫酸 C、氯化钙 D、硫酸钾
14.(6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为验证猜想2,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
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2正确。小强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2的正确性,原因是 。
(2)小丽为验证猜想3,选锌粒做试剂。若猜想3是正确的,验证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验证猜想4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
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 。
15.(5分)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1)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溶液A中的阳离子除了 Mg2+ 和Fe3+外还有 (填离子符号)。
(3)流程中②控制pH=7—9的目的是防止沉淀C中出现 (填化学式),沉淀C的成分是: (填物质名称)。
(4)溶液B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7分)在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 损的无色溶液,如右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
【提出猜想】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 种:①氯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
【实验探究】(1)陈丹同学仔细观察了试剂瓶的标签,认为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其原因是 。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陈丹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③成立
【反思与交流】(3)小雨同学经查阅资料获知,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的pH都等于7。于是他提出还可以用测pH的方法来确定该无色溶液。请你简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法: 。
小雨同学用pH试纸怎样确定这瓶无色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
17.(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完全反应后,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A中固体 的质量 澄清石灰水 的质量
反应前 13.6g 102.5g
反应后 11.2g 108.0g
请计算:
⑴实验中先通CO的目的是 。
⑵从上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 __克。
⑶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完整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