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古代史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贵州中考历史二轮中考题型研究 中国古代史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8 17: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板块综述
中国古代史发展特征:
(1)两种制度:奴隶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3)三大民族交融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辽宋夏金元时期;
(4)四条基本线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与走向成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概览
1
双线模式学考点
2
单元重点随堂练
3
单元概览
历史时序
距今约
70万年
社会形态
文明进程
距今约
20万年
距今约
7000年
距今约
6000年
距今约
五六千年
约公元前2070年
北京人
河姆渡居民
半坡
居民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传说中的炎
帝、黄帝时期
夏朝建立
王朝产生
远古居民
单元导语
(1)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2)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双线模式学考点
1
考点
北京人
2011版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
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时间 距今约70万 —20万年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体貌特征 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平均身高157厘米,能够直立行走 生产、生活状况 (1)使用工具与火: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遗址地位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北京人复原头像
【要点】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和长时间保存火种
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化石是研究 人类起源的 主要证据 动物、植物和古人类的化石,对认识地质时代和人类早期历史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2
考点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原始农业
2011版课标: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原始居民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时间 距今约6 000年 距今约7 000年
生活地点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骨耜(磨制石器)
农业 种植粟 种植水稻
房屋样式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干栏式建筑
1.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要点】黄河流域;种植粟;
磨制石器
【要点】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磨制石器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2. 原始农业
产生 距今10 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兴起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考古发现是了 解史前社会历 史的重要依据 考古发现的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为人们探究历史尤其是了解史前社会提供了重要证据
3
考点
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传说与神话
2011版课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1. 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
炎黄联盟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阪泉之战后,黄帝、炎帝两大部落结成部落联盟。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炎帝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1)黄帝,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2)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2. 传说与神话
传说与神话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信息。远古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经考古资料证实的部分是可信的
知识拓展
时间换算:
(1)公元纪年换算世纪、年代
①由公元纪年换算为世纪、年代,取纪年的百位数字再加1,纪年十位上的数字称为年代。如:2022年为 21世纪20年代。
②公元元年后的0—50年为前期,51—99年为后期;而公元元年前则恰恰相反,99—51年为前期,50—0年为后期。如:公元2022年为公元21世纪前期,公元前2022年为公元前21世纪后期。
(2)相隔年代
①不跨公元元年:即同为公元前或同为公元后,数字大的纪年直接减去数字小的纪年。如:2022年是《南京条约》签订多少周年?即:2022-1842=180周年。
②跨公元元年:即一个为公元前纪年,另一个为公元后纪年,则两者相加再减1。如:2022年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多少周年?即:2022+119-1=2140周年。
(3)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民国元年为1912年,所算年份减去1911年即可。公元 XX年-1911 =民国 YY年 ,如:公元1921年-1911=民国10年。
单元重点随堂练
1. 有助于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证据的原始人类是:________。
2. 居住干栏式建筑的早期人类是:___________;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早期人类是:__________。
3. 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___。
核心速填夯基础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居民 
炎帝和黄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