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
1.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间,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这表明麦迪逊主张( )
A.实行君主立宪制,让“天使”来行使政权
B.主张对权力实行制约
C.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废除奴隶制,实现南北统一
2.大革命时期,仍旧穿着老式贵族服装的人会遭到嘲讽。大革命后,衣着华丽者几乎有反革命的嫌疑,而下层民众简单、朴素的服装样式却成为时尚潮流。服饰不再是等级制度的鲜明外衣,而是法国人民政治立场的表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政治参与的强化
B.经济基础的变革
C.基础教育的发展
D.理性精神的传播
3.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的第二天,制宪议会上竟然出现“颂扬(国王)达到了顶点…惊得目瞪口呆、晕头转向的议员们追随着国王的脚步,簇拥着他,穿过与议员们一样吃惊的人群回到邸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偶然性
B.恢复君主制的思想根深蒂固
C.议员尚不具备民主政治意识
D.建立民主政治道路任重道远
4.“为了更像英国,他们脱离英国。脱离英国的理由是英国在美国践踏了自己的宪政原则人民未经同意不纳税,按照这一原则,西敏寺的几只秃头碰在一起,就将他们商定的税额强加于千里之外的美国,而美国人民的起义正是对它的回应。”该学者认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是( )
A.学习宗主国的制度
B.启蒙思想家的宣传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D.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5.1786年11月,时任美国外交部部长的约翰 杰伊鉴于政府难以履行职责,在文中写道:“我们的子孙在读到刚刚逝去的四年(1783﹣1786年)历史时,心中充满了遗憾。”这种“遗憾”( )
A.推动了美国联邦体制的确立
B.导致独立战争成果被政府忽视
C.抑制了美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D.协调了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6.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语也许是过去300年中最重要的一种出口物。但在近代英语中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这主要说明( )
A.英国文化殖民扩张受挫 B.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
C.英语具有先天语言优势 D.自由主义推动了社会进步
7.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B.始终遭到各地人民的反对
C.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民众政治上的觉醒
8.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 )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
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 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
9.独立战争后,美国的文化形成了多元性和多源性的特征,其中英国的文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美13个殖民地中英国人口最多
B.英国是18世纪最发达的国家
C.英国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
D.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主要是英国人
10.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成为美国的标志,在美国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美利坚文化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化多元性体现在各种文化平分秋色
B.“美利坚人”一词最早出现在独立战争的过程中
C.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利坚民族正式形成
D.白人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11.越南学者阮长祚在《应急八条》中写道:“如果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如果没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出现,(我们)一定能够通过不断地更新改进,使喃字渐臻于成熟。”这反映出当时( )
A.帝国主义瓜分越南的危害 B.欧洲文化有利于喃字成熟
C.越南本土文化被外力破坏 D.越南文字具有糅合性特点
12.下图是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墨西哥的历史时这样评价:“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体现了近代以来( )
A.文化碰撞与融合 B.文化侵略与反抗
C.文化创新与继承 D.文化交流与借鉴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苏]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著《悲惨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并由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一、选择题
1.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间,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这表明麦迪逊主张( )
A.实行君主立宪制,让“天使”来行使政权
B.主张对权力实行制约
C.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废除奴隶制,实现南北统一
【答案】B
2.大革命时期,仍旧穿着老式贵族服装的人会遭到嘲讽。大革命后,衣着华丽者几乎有反革命的嫌疑,而下层民众简单、朴素的服装样式却成为时尚潮流。服饰不再是等级制度的鲜明外衣,而是法国人民政治立场的表现。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政治参与的强化
B.经济基础的变革
C.基础教育的发展
D.理性精神的传播
【答案】D
3.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的第二天,制宪议会上竟然出现“颂扬(国王)达到了顶点…惊得目瞪口呆、晕头转向的议员们追随着国王的脚步,簇拥着他,穿过与议员们一样吃惊的人群回到邸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偶然性
B.恢复君主制的思想根深蒂固
C.议员尚不具备民主政治意识
D.建立民主政治道路任重道远
【答案】D
4.“为了更像英国,他们脱离英国。脱离英国的理由是英国在美国践踏了自己的宪政原则人民未经同意不纳税,按照这一原则,西敏寺的几只秃头碰在一起,就将他们商定的税额强加于千里之外的美国,而美国人民的起义正是对它的回应。”该学者认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是( )
A.学习宗主国的制度
B.启蒙思想家的宣传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D.对自由民主的追求
【答案】D
5.1786年11月,时任美国外交部部长的约翰 杰伊鉴于政府难以履行职责,在文中写道:“我们的子孙在读到刚刚逝去的四年(1783﹣1786年)历史时,心中充满了遗憾。”这种“遗憾”( )
A.推动了美国联邦体制的确立
B.导致独立战争成果被政府忽视
C.抑制了美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D.协调了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答案】A
6.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语也许是过去300年中最重要的一种出口物。但在近代英语中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这主要说明( )
A.英国文化殖民扩张受挫 B.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
C.英语具有先天语言优势 D.自由主义推动了社会进步
【答案】B
7.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战争( )
A.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B.始终遭到各地人民的反对
C.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民众政治上的觉醒
【答案】D
8.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 )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
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 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
【答案】D
9.独立战争后,美国的文化形成了多元性和多源性的特征,其中英国的文化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美13个殖民地中英国人口最多
B.英国是18世纪最发达的国家
C.英国文化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
D.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主要是英国人
【答案】A
10.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独特的建国历程,形成了美国特殊的移民文化,这种文化成为美国的标志,在美国的整个发展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美利坚文化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文化多元性体现在各种文化平分秋色
B.“美利坚人”一词最早出现在独立战争的过程中
C.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利坚民族正式形成
D.白人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答案】D
11.越南学者阮长祚在《应急八条》中写道:“如果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如果没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出现,(我们)一定能够通过不断地更新改进,使喃字渐臻于成熟。”这反映出当时( )
A.帝国主义瓜分越南的危害 B.欧洲文化有利于喃字成熟
C.越南本土文化被外力破坏 D.越南文字具有糅合性特点
【答案】C
12.下图是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金字塔大神庙、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墨西哥的历史时这样评价:“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体现了近代以来( )
A.文化碰撞与融合 B.文化侵略与反抗
C.文化创新与继承 D.文化交流与借鉴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苏]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著《悲惨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并由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答案】(1)评价:列宁认为拿破仑的战争起初是带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有利于革命的发展;但是后期则带有侵略性、奴役性,正义性的战争逐渐演变成帝国主义战争。
(2)评价:雨果从拿破仑战争摧毁欧洲封建制度的角度出发,肯定了拿破仑的战争。
认识:评价拿破仑功过时,要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结合时代条件全面评价;树立正确的史观,既要肯定拿破仑的历史功绩和对法国革命的贡献,又要认识到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也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特点: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中国向西方学习;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中国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仁人志士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