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规定:“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Comitia Centuriata)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限制权力滥用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强调公正至上 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11世纪末,《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罗马法复兴运动,它使人们不再把宗教、道德、世俗秩序与法律相混淆,法律的作用与独立获得承认。这反映了( )
A.中世纪宗教神权观念逐渐消失
B.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保障
C.当时欧洲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罗马法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3.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
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4.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种现象( )
A.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B.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
C.强化了罗马教皇的宗教地位
D.有利于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5.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彰显教会的教化功能
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
6.天主教在中世纪在人与神的契约关系之间加入了教会的环节,而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由此来看,宗教改革有利于( )
A.理想和现实的和谐统一
B.人的精神获得自由解放
C.民众履行教会契约精神
D.铲除教士和俗人的隔阂
7.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利亚的说法体现了( )
A.无罪推定原则 B.社会契约思想
C.权力制衡原则 D.程序公正理论
8.如图是美国总统林肯(1860年11月-1865年4月在位)早年当律师时在法庭上辩护的情景。他可能在( )
A.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宣布被告无罪
B.根据遵循先例原则帮助事主辩护
C.据1787年宪法为经济纠纷案辩护
D.创造先例并对先例做出精彩解释
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10.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恩格斯意在( )
A.抨击中古时期的神学控制欧洲文化
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
C.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D.痛斥基督教曾经毁坏欧洲文明
11.《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他人的侵辱,处以25阿斯的罚金。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针对罚金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效用的问题,裁判官发布告示,不再采用固定的罚金数额,而是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价款作出不同的判断。材料表明( )
A.法官有可以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罗马法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
C.罗马法有保护人格权的传统
D.商品经济推动罗马法体系完备
12.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
①倡导因行称义思想 ②反对教皇权威 ③继承基督教基本教义 ④倡导人文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这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特里波尼阿努斯组成一个十人委员会,负责领导法典的编纂工作,清理以往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矛盾和过时的部分,并按时间顺序把所剩部分汇编成册。该法典于529年正式颁布生效,是为《查士丁尼法典》。凡未经辑入的敕令,一概失效。此后,查士丁尼又命令手下编订了《法理概要》《法学汇纂》和《新法典》三部法典。历史上一般把它们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同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教会推行的禁欲主义婚姻政策,最后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社会畸形变态和社会腐败的源泉。新教改革家呼吁进行婚姻改革,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不受教会干扰的、非禁欲的世俗婚姻制度。教士禁婚制度起于教皇的敕令。马丁·路德等改革家提出了“每个基督徒都是自己的牧师”这一观念,否认信仰和得救必须通过教士才能实现的观点。教会不具有神性,禁婚制度更不可能成为教会神化的渠道。改革家关心建立世俗社会秩序的问题,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组织之一,与国家、教会共同组成世俗社会秩序的三要素。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导论》
材料二 婚姻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破除禁欲主义,宣扬结婚幸福论。新教的改革家继而发起了修女还俗和教士结婚运动。在刚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秘密途径偷偷地把修女从修道院中接出来。在新教势力强大以后,新教区就实行关闭修道院的措施,特别是关闭女修道院。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路德专门撰写了“父母不应该包办压制儿女的婚姻,儿女不应背着父母自结姻缘”一文,提倡长辈与小辈之间的协商谅解。新教的婚姻改革者对妇女卫生和妇产科医学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出于医学和伦理学方面的考虑,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从此,结婚不再被认为有罪,离婚也不再被社会歧视。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千百万妇女从被社会遗弃、歧视或受到性侮辱的境况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教改革家进行婚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教改革家改革婚姻的具体措施,以及婚姻改革带来的影响。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并且在第九表第二条规定:“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Comitia Centuriata)的权力。”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限制权力滥用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强调公正至上 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答案 A
2.11世纪末,《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罗马法复兴运动,它使人们不再把宗教、道德、世俗秩序与法律相混淆,法律的作用与独立获得承认。这反映了( )
A.中世纪宗教神权观念逐渐消失
B.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保障
C.当时欧洲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罗马法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答案 C
3.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
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 C
4.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种现象( )
A.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B.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
C.强化了罗马教皇的宗教地位
D.有利于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答案 D
5.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彰显教会的教化功能
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
答案 C
6.天主教在中世纪在人与神的契约关系之间加入了教会的环节,而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由此来看,宗教改革有利于( )
A.理想和现实的和谐统一
B.人的精神获得自由解放
C.民众履行教会契约精神
D.铲除教士和俗人的隔阂
答案 B
7.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利亚的说法体现了( )
A.无罪推定原则 B.社会契约思想
C.权力制衡原则 D.程序公正理论
答案 A
8.如图是美国总统林肯(1860年11月-1865年4月在位)早年当律师时在法庭上辩护的情景。他可能在( )
A.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宣布被告无罪
B.根据遵循先例原则帮助事主辩护
C.据1787年宪法为经济纠纷案辩护
D.创造先例并对先例做出精彩解释
答案 B
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答案 B
10.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恩格斯意在( )
A.抨击中古时期的神学控制欧洲文化
B.阐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
C.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
D.痛斥基督教曾经毁坏欧洲文明
答案 C
11.《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他人的侵辱,处以25阿斯的罚金。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针对罚金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效用的问题,裁判官发布告示,不再采用固定的罚金数额,而是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价款作出不同的判断。材料表明( )
A.法官有可以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罗马法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
C.罗马法有保护人格权的传统
D.商品经济推动罗马法体系完备
答案 C
12.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这体现了马丁·路德( )
①倡导因行称义思想 ②反对教皇权威 ③继承基督教基本教义 ④倡导人文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这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法学家特里波尼阿努斯组成一个十人委员会,负责领导法典的编纂工作,清理以往皇帝颁布的法令,删除其中矛盾和过时的部分,并按时间顺序把所剩部分汇编成册。该法典于529年正式颁布生效,是为《查士丁尼法典》。凡未经辑入的敕令,一概失效。此后,查士丁尼又命令手下编订了《法理概要》《法学汇纂》和《新法典》三部法典。历史上一般把它们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地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和《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同点。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综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体系、影响等方面作答。(3)从实质、目的、地位、影响等方面比较作答。
答案:(1)在制定《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没有成文法,罗马贵族按习惯法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不断斗争,双方矛盾尖锐。
(2)《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世界史上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对近现代法律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都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都对维护当时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教会推行的禁欲主义婚姻政策,最后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社会畸形变态和社会腐败的源泉。新教改革家呼吁进行婚姻改革,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不受教会干扰的、非禁欲的世俗婚姻制度。教士禁婚制度起于教皇的敕令。马丁·路德等改革家提出了“每个基督徒都是自己的牧师”这一观念,否认信仰和得救必须通过教士才能实现的观点。教会不具有神性,禁婚制度更不可能成为教会神化的渠道。改革家关心建立世俗社会秩序的问题,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组织之一,与国家、教会共同组成世俗社会秩序的三要素。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导论》
材料二 婚姻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破除禁欲主义,宣扬结婚幸福论。新教的改革家继而发起了修女还俗和教士结婚运动。在刚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秘密途径偷偷地把修女从修道院中接出来。在新教势力强大以后,新教区就实行关闭修道院的措施,特别是关闭女修道院。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路德专门撰写了“父母不应该包办压制儿女的婚姻,儿女不应背着父母自结姻缘”一文,提倡长辈与小辈之间的协商谅解。新教的婚姻改革者对妇女卫生和妇产科医学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出于医学和伦理学方面的考虑,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从此,结婚不再被认为有罪,离婚也不再被社会歧视。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千百万妇女从被社会遗弃、歧视或受到性侮辱的境况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教改革家进行婚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教改革家改革婚姻的具体措施,以及婚姻改革带来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新教改革家呼吁进行婚姻改革,目的在于建立一种不受教会干扰的、非禁欲的世俗婚姻制度”“改革家关心建立世俗社会秩序的问题,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组织之一,与国家、教会共同组成世俗社会秩序的三要素”和材料二中“宣扬结婚幸福论”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中“马丁·路德等改革家提出了‘每个基督徒都是自己的牧师’这一观念,否认信仰和得救必须通过教士才能实现的观点”可知首先在思想上打破神学束缚;根据材料二中“新教区就实行关闭修道院的措施,特别是关闭女修道院”可知关闭女修道院;根据材料二中“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新教的婚姻改革者对妇女卫生和妇产科医学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出于医学和伦理学方面的考虑,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可知废除秘密婚姻,对妇女卫生和妇产科医学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禁止近亲结婚等。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中“视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组织之一,与国家、教会共同组成世俗社会秩序的三要素”以及材料二中“离婚也不再被社会歧视。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千百万妇女从被社会遗弃、歧视或受到性侮辱的境况中解放出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从解放妇女、冲击传统婚姻制度、削弱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以及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等方面回答。
答案:(1)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世俗政权摆脱神权控制的需要;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影响。
(2)措施:首先在思想上打破神学束缚,然后关闭女修道院;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对妇女卫生和妇产科医学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禁止近亲结婚等。
影响:解放了妇女,冲击了传统婚姻制度,削弱了教会权力;宣扬了人文主义;增强了人们的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