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折纸(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 3.通过沟通分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及算理,感知加减法的本质联系,提升思维水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沟通分数加减法、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及算理,提升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一、基于学情,自主探究 (一)复习旧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 (二)探究“ + ” 1.提问: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活动建议:先画一画,再算一算,让大家看懂你的想法。 3.作品展示: ①②③ (1)有的同学认为是,还有的同学认为是,你们同意哪一种?(结合图分析) (2)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因为每份的大小不同) (3)追问:同样是1份,为什么它们的大小却不同?(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4)怎么办呢?(把左边的正方形继续平均分,也平均分成四份) 4.小结:两个正方形都被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的大小就都一样了,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变得一样了。其实我们就是通过通分的方法,将原来的就转化成,也就是2个加上1个,就等于3个,就是。 二、呈现题组,讨论沟通 (一)尝试计算 + ② + ③ - (二)分层反馈 + 答案呈现: 师:你同意哪一种? 师:分母为什么是12?(因为3×4=12。) (动画用图演示通分的过程) ② + = + = (直接核对) ③ - = - = - = - = 师:同学们,他们俩在计算的时候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生:答案一样,都是分母不同,一个是24,另一个是12。 师:两种方法相比,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通常情况下,寻找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计算会更简便。 (三)沟通算理和算法 师:同学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黑板上这四道算式,同样都有,为什么在不同的算式里转化成了不同的分数呢?(预设:因为每一题的分数都不同,而我们要把两个分母不同的算式转化成一样的才能相加减。) 师:是啊,都是为了让与算式中的另一个分数能够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但无论它们怎么转化,都是为了统一它们的分数单位,这样才能直接进行相加减。 三、纵横沟通,感知联系 (一)呈现材料 (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km,第二天修km,两天一共修了多少?) (二)独立解决(只想不做) (三)错例纠正 师:淘气、笑笑和奇思也带来了自己的做法。 师:看了他们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①淘气算得不对,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先通分。 ②奇思的小数点没对齐。 ③笑笑列竖式数位没对齐。 (四)对比沟通 师:同学们,继续看这三道算式,这是分数加法,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想一想,它们 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都要转化;数位对齐。 师:是啊,都要把分数单位转化成一样的才能相加,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加法是这样的,减法也是如此,不论是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它们计算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