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 史
2024.0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鲁教版必修1。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 )
A. 自南方地区迁居而来 B. 注重精耕细作的生产
C. 对祭祀礼仪高度重视 D. 以水稻为主要的作物
2. 西周在封邦建国的同时,也常常将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留守王畿辅佐周王。如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这种做法( )
A. 实现了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 B. 破坏了宗法等级秩序
C. 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 D. 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3. 汉武帝在位50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
A. 百家争鸣局面仍在延续 B. 现实统治需要影响治国理念
C. 中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D. 察举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
4.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
A. “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 B. 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 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
5. 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
A. 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 B. 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 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 D. 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
6.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
A. 高产作物引进 B. 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 朝贡贸易的繁荣 D. 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7. 1865年,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指出“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填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1873年,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经营方针,主张“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这反映了他们( )
A. 抵制外国资本入侵的目的 B. 关注军事和经济的联动
C. 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D. 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8. 如表展示了1901~1947年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俄国(沙俄/苏俄/苏联)英国、日本、美国四国所占的比重(以各期各国总计为100)。据此推断,表中的丙是( )
国家 甲 乙 丙 丁
1901~1903 8.5 15.9 12.5 0.8
1919~1921 17.6 140 29.2 1.4
1929~1931 19.2 8.6 23.4 1.5
1933 21.9 11.3 9.9 1.6
1935 18.9 10.6 15.6 0.8
1947 50.1 6.9 1.7 0.3
A. 俄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日本
9. 下图是1948年刊登在《东北画报》杂志上的一幅年画。该年画可用于探究( )
《人民翻身 兴家立业》
A. 大生产运动的推广 B. 土地改革的开展 C. 第二条 战线的兴起 D. 农业合作社建立
10. 1952年5月,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上海召开。国营企业与合作社遵循“对热门畅销货,不应抢先购买,对滞销货,应带头购进”的原则,将豆类、山货类、药材类等近百种产品的经营权,全部留给私营商户经营贩卖。这一举措( )
A. 标志着公私合营政策的实行 B. 适应了一五计划的需要
C. 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D. 优化了国家的产业结构
11. 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43年间,大量战俘奴隶进入罗马,意大利奴隶人数从60万增加到300万。但公元2世纪后,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奴隶来源不断枯竭。这( )
A. 加深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危机 B. 表明罗马的政体不断成熟
C.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逐渐发展 D. 增强了罗马的内部凝聚力
12. 自11世纪以来,英国王室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直接领地,即所谓“国王靠自己过活”,但到14世纪,税收已成为其主要来源。1374~1375年,英王财政总收入为11.2万英镑,其中领地收入2.2万,而税收有8.2万。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 对外扩张获得巨大收益
C. 封建王权呈现强化趋势 D. 脱离教会控制成效显著
13.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英国国内各界几乎都持欢迎态度。但在法国建立共和制之后,英国国内对法国大革命认识产生很大分歧,英国政府也开始转向保守并全力镇压内部的激进运动。英国政府意在( )
A. 维持英国现存政治秩序 B. 打击国内封建势力
C. 赢得与法国争霸的优势 D. 防范北美独立运动
14. 1871年,巴黎公社一致决定拆毁拿破仑凯旋柱,这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欲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A. 高扬起国际主义精神 B. 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争取临时政府的支持 D. 旨在推翻法国封建专制
15.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
莫斯科大学主楼
A. 反映了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B. 体现重工业的优先地位
C. 表明新型劳动关系已经建立 D. 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
16.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后,主张推动欧洲联合,建立“欧洲人的欧洲”。他反对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属或“小伙伴”,而应当“在一个欧洲人的欧洲中间保持法国的面目”。戴高乐旨在( )
A. 建立统一市场,实施贸易保护 B. 争取独立自主,提升法国地位
C. 加强欧洲合作,解决滞胀问题 D. 缓和法苏关系,保持欧洲均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由于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县吏主要起监督、审核作用,户籍的正本放乡,副本呈县。由于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并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隋唐则彻底废除乡吏,继续强化以县廷为中心的治民方式。
——摘编自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等
材料二 宋代,主户“均为五等”,施行五等分户制,并据户等征收赋役。客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良人身份,在户籍管理上有自己的专属户籍,并未附籍于主户。此外,州县还编制丁籍,对象涵盖主、客户,以全体男性为统计范围,登记姓名、年龄,不计财产,主要是为了征发夫役和科派身丁钱。与唐代相比,宋代的未成年男性已经不再承担徭役。当发生饥荒时,朝廷也会依据丁籍存恤百姓。
——摘编自戴建国《宋代籍账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户籍编造主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18.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其中的前三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的自身发展而言;后两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言。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正全面贯穿了这五个突出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家国观”“中国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摘编自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特性”提炼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可以就中华文明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阐释,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国务卿腊斯克和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是参与处理危机的重要人物。
材料一 美苏关于古巴的协议绝对不包括撤出在土耳其或意大利的导弹,苏联方面确实曾提出过这一要求,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促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很清楚面临着遭受美国核打击的可能性。
——1963年1-2月间,麦克纳马拉、腊斯克在面对国会议员有关质询时的回答
材料二 赫鲁晓夫没有坚持要求肯尼迪做出公开保证使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肯尼迪被誉为这场危机中的大胜家是因为没人知道那笔秘密交易。赫鲁晓夫从古巴撤出了我们的导弹而没有取得明显的收获,因而大失脸面。事实上……(赫鲁晓夫)得到了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的保证。
——摘编自多勃雷宁回忆录(1995年出版)
(1)比较两则材料,指出双方关于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原因的解释的异同。
(2)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有何史料价值?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
2024.04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鲁教版必修1。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一处都邑性质的聚落。考古学者在遗址宫城的祭祀区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水稻,几乎不见粟和黍,而宫城其他区域出土的绝大多数都是粟、黍。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 )
A. 自南方地区迁居而来 B. 注重精耕细作的生产
C. 对祭祀礼仪高度重视 D. 以水稻为主要的作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远古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甘肃庆阳的南佐遗址主产粮食是粟和黍,水稻很少见,很宝贵,南佐先民用当地少见的水稻献祭神祇祖先反映了他们对祭祀礼仪高度重视,C项正确;用水稻祭祀,不能表明他们自南方地区迁居而来,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具体的农业种植情况,不能反映精耕细作,排除B项;水稻很少见,说明水稻不是主要作物,排除D项。故选C项。
2. 西周在封邦建国的同时,也常常将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留守王畿辅佐周王。如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这种做法( )
A. 实现了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 B. 破坏了宗法等级秩序
C. 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 D. 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周公长子就封于鲁,周公次子一脉在王室累世任官”可知,诸侯的部分家族成员可以在中央和地方同时就职辅佐周王,从而加强了中央与地方封国之间的联系,兼顾了周王室和地方的发展,C项正确;这种做法能够加强与地方封国的联系,但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对诸侯的有效控制,排除A项;这种做法并没有破坏宗法等级秩序,排除B项;西周时期尚未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 汉武帝在位50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
A. 百家争鸣局面仍在延续 B. 现实统治需要影响治国理念
C. 中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D. 察举制度的弊端已日益显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虽然汉武帝时期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但汉武帝任用的丞相、御史大夫中多数并非出身儒家,说明现实统治并不是全部需要儒家出身的官员,这是现实统治对治国理念的影响,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已经不符存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现实统治对治国理念的影响,和中朝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内容和察举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
A. “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 B. 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 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存在差异,而到隋朝时期,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这是因为隋朝实现了大一统,从而为,刘焯、刘炫学通南北创造了条件,说明政治格局变动影响了学术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发展的新动向,并不能体现“三教合一”倾向,排除A项;材料内容和选官制度改革无关,排除B项;儒学正统地位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得到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5. 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
A. 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 B. 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 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 D. 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中,考中的考生要向考官谢恩,成为考官的门生,这就容易造成考官和门生结成朋党,威胁皇权。到宋代时,考中的考生都要向皇帝谢恩,而且宋仁宗后,参加殿试的考生都不再落榜,这就使考生都能够去拥戴皇帝。所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A项正确;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遏制结党营私和笼络士子,并不是为了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和同意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排除BC项;材料仅涉及科举制,和抑武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6.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
A. 高产作物的引进 B. 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 朝贡贸易的繁荣 D. 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根据“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可知,由于商业活动的大量出现,引发了新的纠纷,这也从侧面折射了当时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代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强,并不能体现高产作物的引进和区域性商帮的形成与发展,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国内的商业活动,和朝贡贸易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 1865年,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指出“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填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1873年,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主张“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这反映了他们( )
A. 抵制外国资本入侵的目的 B. 关注军事和经济的联动
C. 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D. 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填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可知,洋务派在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还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军事和经济的联动关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洋务企业对外国资本入侵的抵制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洋务派并未产生实业救国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8. 如表展示了1901~1947年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俄国(沙俄/苏俄/苏联)英国、日本、美国四国所占的比重(以各期各国总计为100)。据此推断,表中的丙是( )
国家 甲 乙 丙 丁
1901~1903 8.5 15.9 12.5 0.8
1919~1921 17.6 140 29.2 1.4
1929~1931 19.2 8.6 23.4 1.5
1933 21.9 11.3 9.9 1.6
1935 18.9 10.6 15.6 0.8
1947 50.1 6.9 1.7 0.3
A. 俄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日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1947年(中国、俄国、英国、日本、美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丙在1919-1921年间比重最大,是因为一战时,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比重下降,丙是日本,D项正确;俄国一直与中国贸易比重较少,丁是俄国,排除A项;乙在1901年比重最大,应该是英国,排除B项;甲在抗战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比重最大,甲是美国,排除C项。故选D项。
9. 下图是1948年刊登在《东北画报》杂志上的一幅年画。该年画可用于探究( )
《人民翻身 兴家立业》
A. 大生产运动的推广 B. 土地改革的开展 C. 第二条 战线的兴起 D. 农业合作社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人民翻身,兴家立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48年正是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东北民众能够翻身,主要是因为通过土地改革,人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B项正确;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948年,东北不是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兴起是在国统区,排除C项;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0. 1952年5月,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上海召开。国营企业与合作社遵循“对热门畅销货,不应抢先购买,对滞销货,应带头购进”的原则,将豆类、山货类、药材类等近百种产品的经营权,全部留给私营商户经营贩卖。这一举措( )
A. 标志着公私合营政策的实行 B. 适应了一五计划的需要
C. 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D. 优化了国家的产业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题意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营企业与合作社将近百种产品的经营权留给私营商户经营贩卖,这就给了私营商户获取利润的空间,维护了私营商户的利益,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践行,C项正确;1952年还没有开始进行公私合营,一五计划也没有开始进行,排除A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践行,并不是在优化国家产业结构,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公元前225年至公元前43年间,大量战俘奴隶进入罗马,意大利奴隶人数从60万增加到300万。但公元2世纪后,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奴隶来源不断枯竭。这( )
A. 加深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危机 B. 表明罗马的政体不断成熟
C. 反映了庄园经济的逐渐发展 D. 增强了罗马的内部凝聚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时期。根据“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奴隶来源不断枯竭”可知,由于对外扩张战争的结束,古罗马的奴隶来源枯竭,这就导致罗马的奴隶制走向衰落,从而加深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危机,A项正确;奴隶来源的枯竭是罗马帝国统治危机的表现,而不能表明罗马政体不断成熟,排除B项;古罗马时期不存在庄园经济,排除C项;奴隶来源的不断枯竭是罗马帝国统治危机的表现,不能增强罗马的内部凝聚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2. 自11世纪以来,英国王室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的直接领地,即所谓“国王靠自己过活”,但到14世纪,税收已成为其主要来源。1374~1375年,英王财政总收入为11.2万英镑,其中领地收入2.2万,而税收有8.2万。这一现象说明当时英国(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 对外扩张获得巨大收益
C. 封建王权呈现强化趋势 D. 脱离教会控制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以来的英国。据题意可知,从11世纪到14世纪,英国国王的收入中,从主要来自自己的领地到主要来自税收,这说明国王的征税能力增强,是王权强化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王权的强化,并不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国王的收入主要是来自税收,并不能说明从对外扩张中获得巨大收益,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国王和教会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3.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英国国内各界几乎都持欢迎态度。但在法国建立共和制之后,英国国内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产生很大分歧,英国政府也开始转向保守并全力镇压内部的激进运动。英国政府意在( )
A. 维持英国现存政治秩序 B. 打击国内封建势力
C. 赢得与法国争霸优势 D. 防范北美独立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结合所学内容额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这与英国的政治体制相同,所以得到英国的支持和欢迎;但法国建立的共和制与英国不同,英国担心法国的民主共和运动会对自己现有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因此态度发生转变,这说明英国政府态度的转变是为了维持英国现存的政治秩序,A项正确;此时的英国是为了维护自己现存的政治秩序,并不是为了打击国内的封建势力和赢得与法国争霸的优势,排除BC项;此时的北美已经获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871年,巴黎公社一致决定拆毁拿破仑凯旋柱,这是“鉴于皇帝圆柱是野蛮行为的纪念物,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是对穷兵欲武的崇扬和对国际权利的否定,是胜者对败者的长期侮辱”。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
A. 高扬起国际主义精神 B. 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争取临时政府的支持 D. 旨在推翻法国封建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题意可知,巴黎公社之所以拆毁拿破仑凯旋柱,是认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武力和虚荣的象征。巴黎公社反对本国的对外战争,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巴黎公社的国际主义精神,并没有体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排除B项;巴黎公社反对的是临时政府,因此不可能争取临时政府的支持,排除C项;巴黎公社要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不是封建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947年,苏联决议在莫斯科建造多栋高层建筑,提出“(它们)应该与城市历史上的建筑艺术和未来的苏维埃宫的形象相协调”。1954年,建成后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等“莫斯科七姐妹”构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这些建筑( )
莫斯科大学主楼
A. 反映了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B. 体现重工业的优先地位
C. 表明新型劳动关系已经建立 D. 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苏联二战后。二战后莫斯科建筑与苏维埃宫形象相协调,建成重工业部大楼等,符合这个时期的政治特色,即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苏联内部建设,和冷战无关,排除A项;B项不能概括整个材料,排除B项;材料和新型劳动关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 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后,主张推动欧洲联合,建立“欧洲人的欧洲”。他反对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属或“小伙伴”,而应当“在一个欧洲人的欧洲中间保持法国的面目”。戴高乐旨在( )
A. 建立统一市场,实施贸易保护 B. 争取独立自主,提升法国地位
C. 加强欧洲合作,解决滞胀问题 D. 缓和法苏关系,保持欧洲均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法国。根据“他反对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属或‘小伙伴’,而应当‘在一个欧洲人的欧洲中间保持法国的面目’”可知,戴高乐不愿意法国成为美国的附庸,极力主张欧洲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法国和欧洲的独立自主,从而提升法国地位,B项正确;戴高乐的目的是为了争取独立自主和提升法国地位,并不是为了建立统一市场和缓和法苏关系,排除AD项;20世纪50年代,还没有出现滞胀问题,排除C项。故选B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由于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县吏主要起监督、审核作用,户籍的正本放乡,副本呈县。由于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并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隋唐则彻底废除乡吏,继续强化以县廷为中心的治民方式。
——摘编自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等
材料二 宋代,主户“均为五等”,施行五等分户制,并据户等征收赋役。客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良人身份,在户籍管理上有自己的专属户籍,并未附籍于主户。此外,州县还编制丁籍,对象涵盖主、客户,以全体男性为统计范围,登记姓名、年龄,不计财产,主要是为了征发夫役和科派身丁钱。与唐代相比,宋代的未成年男性已经不再承担徭役。当发生饥荒时,朝廷也会依据丁籍存恤百姓。
——摘编自戴建国《宋代籍账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户籍编造主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答案】(1)变化:由乡吏改为县吏。 原因: 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乡里体制存在弊端,吏治腐败;传统户籍制度遭到破坏;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2)作用:为朝廷征发赋役和赈灾提供依据;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变化: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由于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并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可知,由乡吏改为县吏。
本题第二小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原因: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由于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结合所学可知,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根据材料“由于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可知乡里体制存在弊端,吏治腐败;根据材料“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可知传统户籍制度遭到破坏;根据所学根本上是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作用:根据材料“宋代,主户‘均为五等’,施行五等分户制,并据户等征收赋役。”“以全体男性为统计范围,登记姓名、年龄,不计财产,主要是为了征发夫役和科派身丁钱。”可知为朝廷征发赋役和赈灾提供依据;根据材料“客户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良人身份,在户籍管理上有自己的专属户籍,并未附籍于主户”可知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根据所学可知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以全体男性为统计范围,登记姓名、年龄,不计财产,主要是为了征发夫役和科派身丁钱。与唐代相比,宋代的未成年男性已经不再承担徭役。当发生饥荒时,朝廷也会依据丁籍存恤百姓。”可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负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18.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答案】(1)以地理范围的统一代替民族区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强化;因俗而治;内涵不断丰富。
(2)在抗日战争时期筹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二次合作打下了基础,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调动了一切阶层、民族的参政积极性,推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政策,调动了不同阶层的抗日积极性。坚持全面抗战沦陷,充调动少数民族、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抗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清(中国)。依据材料“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可得出以地理范围的统一代替民族区分;依据材料“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可得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强化;依据材料“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可得出因俗而治;依据材料“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可得出内涵不断丰富。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概述类要以具体史实为依据,可结合具体时期的具体政策进行论述,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筹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国共二次合作打下了基础,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二次合作,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调动了一切阶层、民族的参政积极性,推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政策,调动了不同阶层的抗日积极性。坚持全面抗战沦陷,充调动少数民族、各种社会力量进行抗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其中的前三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的自身发展而言;后两个突出性,是就中华文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而言。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正全面贯穿了这五个突出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家国观”“中国观”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
——摘编自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深远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明的特性”提炼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可以就中华文明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阐释,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观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包容性。
阐释: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便利,中央政府政策开明开放。该时期,来自西域的乐舞杂技等文化艺术与中原文化交融,形成了隋唐乐舞文化繁荣昌盛的局面。阿拉伯、印度以及东非沿岸的珍奇物产、药物药方,也不断输入中国。
大一统局面下博采外来文化长处,成就了这一时期文化昌盛的伟绩。明末,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对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张以开放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结合史实,就中华文明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阐释。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阐释的,观点要具体、明确。据材料信息“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提炼出观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次,据材料信息“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正全面贯穿了这五个突出性”、“多元一体’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天下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围绕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明末以开放的胸怀汇通中西文化、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局面等。最后,末尾要附上总结性的语言(小结),以升华所提炼出的观点。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国务卿腊斯克和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是参与处理危机的重要人物。
材料一 美苏关于古巴的协议绝对不包括撤出在土耳其或意大利的导弹,苏联方面确实曾提出过这一要求,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促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很清楚面临着遭受美国核打击的可能性。
——1963年1-2月间,麦克纳马拉、腊斯克在面对国会议员有关质询时的回答
材料二 赫鲁晓夫没有坚持要求肯尼迪做出公开保证使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肯尼迪被誉为这场危机中的大胜家是因为没人知道那笔秘密交易。赫鲁晓夫从古巴撤出了我们的导弹而没有取得明显的收获,因而大失脸面。事实上……(赫鲁晓夫)得到了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的保证。
——摘编自多勃雷宁回忆录(1995年出版)
(1)比较两则材料,指出双方关于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原因解释的异同。
(2)上述材料对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有何史料价值?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相同点:苏联最终做出了较大的让步;美国在获得了较多利益;双方进行了口头交涉;不同:关于美国从土耳其撤走是否为解决古巴导弹危机条件之一,双方解释不同。
(2)价值:两则史料都属于一手史料,所涉人物均是当时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可用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问题,史料价值较高。注意问题:所涉人物的阶级、立场问题;时间较长,回忆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个人对事件的观点、态度问题;个人情感因素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题。时空是:1963-1995年的美、苏。相同点:依据材料“促使赫鲁晓夫从古巴撤走导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很清楚面临着遭受美国核打击的可能性和赫鲁晓夫从古巴撤出了我们的导弹而没有取得明显的收获,因而大失脸面”,可得出苏联最终做出了较大的让步;依据材料“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和肯尼迪被誉为这场危机中的大胜家是因为没人知道那笔秘密交易”,可得出美国在获得了较多利益;依据材料“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和赫鲁晓夫没有坚持要求肯尼迪做出公开保证使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得出双方进行了口头交涉;不同:依据材料“肯尼迪不仅拒绝讨论这一问题,甚至根本对此不予回答,危机的解决与任何形式的导弹交易都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和得到了从土耳其撤走美国导弹的保证”,可得出关于美国从土耳其撤走是否为解决古巴导弹危机条件之一,双方解释不同。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1963-1995年的美、苏。价值:依据材料“1963年1-2月间,麦克纳马拉、腊斯克在面对国会议员有关质询时的回答和摘编自多勃雷宁回忆录”,可得出两则史料都属于一手史料,所涉人物均是当时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可用于研究古巴导弹危机问题,史料价值较高。注意问题:在解读史料时涉及人物时应注意,所涉人物的阶级、立场问题;时间较长,回忆是否存在偏差的问题、个人对事件的观点、态度问题;个人情感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