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下:第八单元解读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解读
(一)关于人文主题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世界之初”,通过一首好玩儿的儿童诗《祖先的摇篮》、一篇充满想象的散文诗《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和一篇古老的神话故事《羿射九日》,让学生走进祖先的原始森林、世界最简单自由的模样,体验神奇的魔力和想象的意境。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祖先的追思和历史的探索。这一话题充满着想象的色彩,人类从生活实际、自然风貌中展开想象,猜想远古生活中的美好、简单和趣味,这跟儿童面对世界的好奇和童趣有着共鸣。因此,这个主题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丰富的想象。
(二)关于阅读训练要素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本单元教学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习作单元:想象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让学生接触一些富有想象的课文,并在二年级和三年级重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二年级下学期,着重用两个单元对“想象力”进行训练。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了“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词句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而本单元“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换句话说,两个阅读要素训练点都指向学生图像化能力的培养,“读句子,想象画面”是学生抓住句子,联系生活经验在脑海中形成跟句子相关的画面场景;而“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学生着眼于全文,在感受作者创作的奇思妙想后,受到感染,激发自己对同一内容的好奇和想象,并尝试进行创作。
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中曾指出,“由于低年级儿童在想象能力发展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最初的想象通常是不精确,不完整,不符合现实事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事物的精确性、完整性、现实性才会逐渐发展起来”。根据坏特海的界定,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处于儿童发展的浪漫阶段,我们对二年级学生想象画面的质量不需特别苛求。学生想象到的事物数量越多,对画面中事物的外形、状态、细节的描述越丰富细致,越能有层次描述这些想象的事物,则其想象能力越强。对即将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只需做第一个层次的要求,可以拓展到第二个层次,对想象画面描述的层次性可不做要求。
如何让学生跟作者感同身受,受到启发,激发想象创作的热情呢?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做了很巧妙的设计。《祖先的摇篮》结合课后第二题和第三题,学生借助关键词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结合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借助题目和插图,边读边想像课文中描写的事物和情景画面,体会文中奇妙的想象,并根据提示发挥想象讲故事;《羿射九日》结合课后第三题,观察插图、借助关键词句,和同学交流故事里有那些内容很神奇。在语文园地八的字词句运用中,让学生在语境中想象体会通过写外在表现来表现心情的方法,并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这已经开始鼓励学生尝试将想象的事物描述细致。这些具体的关键任务,需要充分运用文本中蕴含的想想因素,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和大胆表达,培养创造性想象力。
在阅读本单元课文,完成相应地阅读任务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语境中想象更多更丰富的事物,对想象的事物描述越丰富的学生应提出重点表扬,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到三年级的训练中。
根据以上解读,对阅读训练要素进行学习目标的细化:
1.阅读想象世界之初的儿童诗、散文诗和神话故事,初步体会到人类对世界之初的好奇,对祖先原始生活的景象产生探索的兴趣。
2.借助题目、观察插图、抓住关键词,想象课文中描写的事物和情景,感受作者的奇思妙想,受到感染,并根据提示说一说自己想象的情景。(能力、方法)
3.借助表格提示,比较完整地讲故事,把故事中最吸引人的神奇之处讲清楚。(能力、方法)
4.积累并运用有关快慢的近义词语(如:忽然、突然),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能力、方法)
(三)关于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识字写字训练要素是“了解相似偏旁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汉字表示的意思。”
低段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对独体字和合体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积累。在二年级,重点进行合体字的自主识字,形声字识字法、偏旁识字作为一种学生常用的方法,容易对相似偏旁的形近字难以区分,产生错别字。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对相似的偏旁进行区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目标可以细化为:
1.进一步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带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10个生字。
2.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四)关于口语交际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训练是“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低年级非常注重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本单元在说的方面,要求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在听的方面,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这两个要求都是在一年级“大胆说,认真听”基础上发展的,也是在二年级上册及本册培养学生“说清楚,听明白”的能力提升。由此,作为二年级的最后一个口语交际内容,结合“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具体情境内容进行延伸,我们要理清要求学生说清楚什么?听明白什么?
根据以上思考,将口语交际训练要素细化为:
1.乐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看过的动画片、电影、绘本等。
2.分享时说清楚给自己留下的具体印象,讲讲最吸引自己的人物或故事片段。
3.为了让别人听清楚自己讲的内容,给别人留下印象,注意说话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要太慢。
4.认真倾听别人的分享,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想想别人讲的有没有吸引自己。
二、教学规划
结合单元整体解读,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板块一:看神话作品,交流感受,激发主题兴趣。让学生观看神话类型作品,激发学习兴趣。随后进入板块二:读远古故事,展开想象,勇于表达乐趣。让学生深入走进三篇课文,跟随课后题的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边读边思考。继而来到板块三:享想象乐趣,推荐书目,延展课外阅读。最后结合板块四:识字提升,日积月累。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完成日积月累。
第一课时聚焦板块一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神话题材的纸质和音视频作品后,展开班级的故事推荐会。
第二—第七课时聚焦板块二的学习任务,《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各两课时,语文园地的内容学习融入课文学习过程中。
第八课时聚焦板块三的学习任务,将口语交际作为课堂练习的一个重点。
第九课时聚焦板块四,将三篇课文中涉及的重点汉字做归类梳理,引导学生关注以两点水和三点水做偏旁的字,同时加强日积月累的掌握。
下面是每个板块的活动设计建议。
板块一:看神话作品,交流感受,激发主题兴趣
利用课外时间,推荐学生阅读神话题材的故事、绘本,观看相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在班级举办“神话故事推荐会”,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来源,激发学生对“世界之初”主题的好奇与兴趣,进而引入第八单元的学习,和学生一起整体阅读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
板块二:读远古故事,展开想象,勇于表达
《祖先的摇篮》
一、 激趣引入
1.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用来做什么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
2.补充原始森林背景知识
二、 把握脉络
1.自读课文,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能根据各节意思的不同划分段落。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组长汇报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1)第一部分:第1小节:介绍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2)第二部分:第2、3小节:介绍了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是如何生活的。
(3)第三部分:第4小节:概括总结,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4.分组朗读四个小节。读出回忆的遥远和美好。读出对原始森林的感叹。
三、理解内容
1.引导学生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2.边读边想: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做了些什么?
(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3.小组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还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如果你也像祖先一样在原始森林里做这些事,会有怎样的感觉?
(3)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4.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保持长久,不被污染?
5.鼓励学生单独或合作朗读,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拓展延伸
1 展开想象,画一画祖先在摇篮中会做的事。
2.面对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就“你会想些什么”展开交流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一、问题导入
我们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愿意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我们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感到新奇,我们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那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二、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情况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①熟识的字加偏旁: +间=简 目+青=睛 工+力=功 田+介=界
②歌谣记字法:弄:大王把井盖弄开了。反:头又被盖住了。
三、朗读感悟
1.读课文,思考,课文中都介绍了谁的学习?他们都学习了什么?
太阳-----上、下山 唱歌
月亮-----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 往低处流
2.引导读好长句子
(1)提问: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什么就行了?
(2)交流中相机在“自己做什么最容易”下划线,读几遍、读流利
(3)再将这个短语放在句子中
3.引导读好重点词语
在朗读中抓住“反反复复”、“往低处流”、“秩序”等关键词,边读边关联前后画面,理解作者的奇思妙想,并通过朗读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感受。
四、拓展创新
根据课文留白,展开想象,按照故事思路,尝试续编。
《羿射九日》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图片,一方面可以帮助回顾已经接触过的神话故事。
二、鼓励提问,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1.鼓励学生对文章提问,然后进行归纳:
(1)后羿为什么射日?
(2)后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2. 聚焦学习射日的原因
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艰难)你的心情怎样?
3. 聚焦进行射日的过程
翻高山 蹚大河 登上大山 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
体会作者在想象时对的描述,鼓励学生多种方式分享。
4. 聚焦完成射日的结果
(1) 后羿为什么决定留下最后一个太阳?
(2) 羿射九日后人类的生活变化。
三、归纳情节,思考后羿的优秀品质
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
板块三:享想象乐趣,推荐书目,延展课外阅读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 播放动画片,学生欣赏。
2.学生说出动画片的名字,以及里面的主要人物。(要求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
3. 猜一猜。播放动画片的主题歌或人物的对话,请学生猜出来。
二、同桌交流,双向交际。
1. 组织语言,为口语交际做准备。(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想一想自己对这部动画片的印象如何,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以及难忘的故事片段是什么。)
2. 与同桌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同桌发言时,要认真倾听。
3.同桌交流之前,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他们需要将所说内容整理清楚,也需要将自己的语言组织好,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在本上做一个简要的记录,用以提示。总之这一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以免打消孩子们交流的积极性。
三、 班级交流,评星奖励。
1. 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踊跃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等讲完后,再进行交流。
2. 明确评星标准:
表达星:说话清楚明白、流利完整、声音响亮。
倾听星: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
礼貌星:交流中能够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自然大方、彬彬有礼。
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评出表达星、倾听星和礼貌星。
四、拓展阅读,鼓励积累
在学习完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后,教师推荐更多能激发儿童想象的作品,鼓励学生在暑假进行阅读积累,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说出来、写下来。暑假回来后,进行分享展示。
板块四:展想象画面,识字提升,巩固日积月累
一、 识字提升
1. 归纳偏旁特点
提升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特点,分享发现:“金”字旁的字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都与植物木头有关;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都与土地有关。
2.发现汉字规律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
神、祖、礼、福都有“礻”,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有“冫”,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温度有关。
补、袜、衫、被都有“衤”,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有“氵”,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哪些别的字与学生交流。
示例: 礻:祁祠祝
冫:决冯冲
衤:初衬裤
氵:湖江池
二、词句运用
1. “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 “忽然”是副词。
造句: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
2.“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表示时间接近的副词。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变。“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
造句: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
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
3.“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作口语。
造句: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4.“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逐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
造句: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
5.“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慢慢”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造句:老师慢慢向他走来。
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迹。
6.“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动作非常慢。“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
造句: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7.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下。
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怎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表演的好的同学向大家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表演最精彩的一组。
三、日积月累
1.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舟夜书所见
2. 问题引导:
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呢 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3.品味诗歌
到底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观察学生是否掌握“理解重点词句”与“理解”的途径,主要有: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结合生活实际等等)
小组合作学习。
4.全班交流,尝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