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1单元政治制度分层作业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1单元政治制度分层作业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8 21:28:14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春秋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体现出(  )
A.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B.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C.王权与神权相互影响 D.内外服制度的推广
B
解析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体现了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也就是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故选B项;宗法制的基础是血亲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排除A项;“天子建国,诸侯立家”这些内容并非神权,排除C项;内外服制度是商代的制度,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诗经》载:“诸侯不命于天子,则不成为国君。”诸侯成为“国君”的前提是得到和接受天子的册命,表示对天子的臣服。由此看出,当时的这种礼制( )
A.维护了宗法等级秩序
B.强化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改变了原有继承方式
D.导致了诸侯间的攻伐不已
A
解析 诸侯要成为“国君”,必须经过天子册封,体现出天子与诸侯之间是君臣关系,因此当时的这种礼制维护了宗法等级秩序,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是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继承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诸侯与天子之间关系,不涉及诸侯间的关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商周时期国人对待国家大事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在位的人没有能力,或者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国人就有权力将他赶下台。这突出说明了商周时期(  )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
B.君主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
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A
解析 国人有权更换君主,体现的是早期原始民主传统,A项正确;当时君主掌握着国家权力,排除B项;C项夸大“社会舆论”的作用,排除;在奴隶制社会,人民群众不可能成为国家权力的主体,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下表是春秋时期“县”的相关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
记载 出处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 ”管子对曰:“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 左丘明《国语·齐语》
则当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顾炎武《日知录》
A.周天子专制权威得以削弱 B.诸侯国的冲突缓和
C.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形成 D.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在其征服的地区设置县,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说明当时县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贵族统治,D项正确;周天子在先秦时期并未建立起专制权威,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的冲突并未缓和,排除B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2 秦朝的政治制度
5.廷议是皇帝与大臣们在朝堂上定期集会议事的一种形式。参加廷议的官吏有文有武,职位上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诸侯王、众卿、将军,下至大夫、博士、令长……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决。由此可见,廷议制度
(  )
A.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体现了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品格
C.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有利于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参加廷议的官员类型比较多,有利于综合各方意见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故选D项;廷议是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是皇帝与百官的协调机制,未体现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皇帝与大臣们的集会议事不能说明士大夫的品格,排除B项;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体现了君主专制,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考古发掘出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有事必须书面请假,不许口头请假或别人代请。政令文件必须按规定及时传达。据此判断,秦朝(  )
A.郡县制已全面推行 B.政务运行效率较高
C.法律体系完善详密 D.基层行政管理精细
D
解析 书面请假制度和政令文件按规定传达制度都是秦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反映秦朝基层行政管理精细,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郡县制,排除A项;B项未体现“必须书面请假”的信息,排除;《睡虎地秦墓竹简》只反映了秦朝的部分法律,仅凭此不能断定法律体系完善详密,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某史学家曾评论道:“始皇时代之法制,实具伟大之精神,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是固国家形式之进化。”这里强调的是(  )
A.郡国并行制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
B.三公九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秦朝的思想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D.中央集权制度顺应了时代潮流
D
解析 从“以一政府而辖制方数千里之中国”可知,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顺应了历史潮流,D项正确;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制,而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的政治体制,而不是思想控制,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3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8.东汉时,裁罢(郡)都尉,其职并入太守。原来作为监察区划的州,逐渐演化为郡之上的行政单位,州刺史内掌民政,外统兵马。这一举措(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完善了地方管理制度
C.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州刺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项正确;地方权力上升,不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地方管理制度发生变革,不等于完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经济繁荣的表现,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唐六典》规定,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下辖六部,每部之下又下辖四个司,形成六部二十四司体制,“凡庶务皆会而决之”。这表明唐朝(  )
A.监察规制初步完善 B.国家地方机构臃肿
C.行政效率比较低下 D.中枢行政井然有序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唐朝,尚书令总领百官,六部二十四司分工负责,中枢行政井然有序,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监察制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地方机构信息,不能体现国家地方机构臃肿,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唐朝中枢的结构,没有提到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据统计,春秋战国时,236名君主中异常退位68人(28.8%),平均在位时间18.42年。秦至清348位皇帝中异常退位的皇帝高达155位(44.5%),平均在位时间只有12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血缘宗法关系利于社会稳定
B.官僚体制的社会治理效能有限
C.最高统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D.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君权越强大、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就越容易遭到篡夺,D项正确;皇权的争夺常发生于血缘宗族内部,造成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A项;材料比较分析的是最高统治者在先秦与封建社会两个时期异常退位的情况,而非官僚体制,排除B项;最高统治权的争夺并非一直都存在,更不能说明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下表为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  )
主持者 场合 对象
商王 祭祖、宴飨等 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周天子 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 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B.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
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
D.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商朝到周朝,赐贝仪式的场合由“祭祖、宴飨等”到更具政治性的场合;对象从“多为陪同王臣”到“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可见在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度下,等级更加严格,周天子的权威有所加强,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D项正确;先秦时期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强调贝的货币实用功能的变化,而是强调赐贝的流程和仪式的变化,排除B项;周朝时礼乐制度才形成,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郡县制之下,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如柳宗元所说:“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这表明郡县制的实行(  )
A.减少了吏治腐败的发生 B.彰显了秦律的赏罚分明
C.提高了官员的行政能力 D.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要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有利于集权政治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郡县制下的腐败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郡县制对集权政治的作用,未体现秦律的有关内容,排除B项;郡县制的实行,与提高官员行政能力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在西汉王朝创建过程中,军功阶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朝廷的重用。下图为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的比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王国问题得到缓解
B.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强化
C.外戚宦官势力扩张
D.通过尊崇儒术抑制武将权力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时期,军功阶层担任三公九卿、王国相、郡太守的比例在逐渐地下降,说明军功阶层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即君主集权体制得到强化,B项正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得到缓解,材料未体现“推恩令”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军功阶层担任官职的情况,没有体现外戚和宦官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尊崇儒术的信息,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1655年,顺天府巡按贪赃枉法,顺治帝将其正法,并反复告诫称“遣尔等往巡直省,朕即倚为耳目手足……”;此后,山西巡按又被弹劾贪赃;顺治帝去世后,巡按制度被废止。这一制度变化,反映了清初(  )
A.朝廷加强了吏治整顿的力度
B.监察与行政间相互制衡
C.中央集权强弱决定制度存废
D.地方治理不断做出调适
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顺治帝时期因巡按贪污,顺治帝将其处置并告诫其他省的巡按,力求规范对巡按的管理,后因巡按依旧出现贪污问题,顺治帝去世后巡按制度被废止,说明清初在地方治理方面不断做出调适,D项正确;加强吏治整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清代监察与行政间并不存在制衡关系,排除B项;中央集权的强弱并不是决定制度存废的唯一因素,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5.“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云:“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有关。元代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直接下达地方,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
趋势:文书制度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文种体系日益庞大,种类增多;皇帝对文书的控制越发严密。
因素: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程度;地方行政层级的变迁;等级制度的严密程度。
特点:主要是王命文书;种类、数量有限;没有形成体系。
成因:分封制的实行;周王与诸侯关系较为松散,诸侯有自治权。
背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在古代雅典,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而且也被默许跟随大人旁听法庭的审判。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公民参政意识得到强化 B.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
C.人文精神冲击宗教伦理 D.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的男孩会跟着父亲参与宗教仪式等集体活动,可见人民集体意识较强,反映了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D项正确;尚未成年的男孩不是公民,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司法审判的原则,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人文精神,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公元前366年,罗马的平民首次担任执政官,公元前287年,主要由平民组成的特里布大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不需经过元老院批准,也被承认具有法律效力。这(  )
A.增加了罗马公民的权利
B.限制了罗马贵族的权利
C.导致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D.扩大了罗马平民的权利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平民获得了行政权和立法权,说明罗马平民的权利得到扩大,D项正确;材料内容显示,调整的是平民权利,无法得出罗马公民的权利得到增加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限制罗马贵族权利的信息,排除B项;平民权利的增强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罗马帝国早期的纪念碑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皇帝出征和向士兵讲话的场面,到了帝国后期,皇帝形象高大,超乎常人,士兵形象则渺小模糊。皇帝的不同形象体现了罗马帝国(  )
A.君主政治的发展
B.对外扩张的频繁
C.海外贸易的发达
D.文学艺术的繁荣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后期,皇帝的形象变得高大,是君主权力增强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与对外扩张无关,排除B项;皇帝的形象与海外贸易、文学艺术的繁荣无关,排除C、D两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2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4.随着中古时期骑兵在欧亚大陆战场上的日益兴起,其昂贵的装备没有中央政府可以统一负担,于是西欧封君封臣的效忠关系得到强化,罗马帝国时期的统一一去不复返,唯一还能统一西欧的,就是精神上享有权威的天主教会。这反映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  )
A.呈现封建割据的状态
B.崇尚依靠武力的征服
C.教权与王权实现结合
D.经济发展落后的状态
A
解析 题干中“西欧封君封臣的效忠关系得到强化,罗马帝国时期的统一一去不复返”与所学西欧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相合,故选A项;B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中古时期西欧社会国王与教皇时而相互勾结,时而明争暗斗,并未实现结合,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政治、精神生活,并未涉及西欧的经济发展,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这一规定体现了(  )
A.议会至上的治国理念 B.限制权力的法治精神
C.权力分割的立宪思想 D.自由平等的政治传统
B
解析 材料的规定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不被随意侵犯,体现了限制权力的法治精神,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议会的权力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限制权力,并不是分割权力,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说明《大宪章》颁布之前,人们并不自由平等,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法王腓力四世在1302年创设并召开三级会议,确定了王国政府有权征税的原则。1314年召开的第四次三级会议上,国王征收新税的要求得以通过。三级会议的召开(  )
A.加剧了王权与教权的冲突 B.开启了议会立法的进程
C.阻碍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腓力四世时期,其得到了三级会议的支持,国王可以征收新税,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王权,D项正确;材料强调王权的强化,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未涉及议会立法,排除B项;三级会议的召开没有阻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3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7.1701年,英国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继承王位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将丧失继承资格;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向其他国家发动战争;国王未经议会许可,不得出国旅行。这些规定(  )
A.向专制王权发起直接的挑战
B.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正式确立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D.说明资产阶级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通过《王位继承法》,对继承王位者作出进一步规定,体现出英国对王权作出进一步的限制,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项正确;向专制王权发起直接挑战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完善,并不是强调资产阶级的力量状况,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下图所示为1831—1832年英国有选举权人数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当时(  )
A.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利
B.责任内阁制日益完善
C.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
D.财产资格限制的放宽
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31—1832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数明显增加,这一变化得益于议会改革放宽了对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D项正确;此次议会改革并没有使妇女获得选举权,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责任内阁制的发展无关,排除B项;工人获得选举权是在1867年议会改革后,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18世纪美国人的思维中,普遍抱有“权力和自由二元对立”的思想。一方面,美国人认为权力是一种天生倾向于腐败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的建国者大多相信人性倾向于恶。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  )
A.形成了责任内阁的政治制度
B.完善了国会的立法体系
C.强化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和集中,美国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使得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D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是英国的制度而非美国的制度,排除A项;“完善了国会的立法体系”“强化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两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
政府的共和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议的对象
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属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A.立法确保共和制度
B.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C.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D.完善三权分立体制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是非常曲折的,保皇派的力量一直都很强大,所以,1875年宪法和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的目的都是阻止保皇派复辟,用立法手段确保共和制度,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已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的目的在于确保共和制度,并非打击法国封建势力,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完善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早期雅典民主制度中大自然的启示在决策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后来知名演说家的见解和看法又直接影响国家决策……秩序和法律的不断变更在雅典的历史舞台上不断上演。这反映了(  )
A.雅典民主制度程序复杂多变
B.人民参政与议政的热情高涨
C.民主制度隐藏潜在矛盾危机
D.雅典的民主制度更具权威性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大自然的启示和演说家的见解等因素影响国家决策,影响政治秩序和法律稳定,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即雅典民主制度隐藏潜在矛盾与危机,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程序的论述,排除A项;人民参政与议政的热情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其他民主制度,无法与雅典民主制度比较,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1258年,英国贵族发动了对王权的武装反叛,并声称要“让法律凌驾于国王尊严之上”。国王必须按照封建习惯“靠自己过活”,以“固有的法律”来确保臣民“合法”权益。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法律至上观念得到了弘扬
B.有限王权理念得到一定传播
C.民众要求确立君主立宪制
D.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时英国封建贵族主张利用法律来限制王权,说明有限王权理念得到一定传播,B项正确;法律至上原则是通过《大宪章》确立的,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排除C项;封君封臣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并在议会内部实现了某种程度的权力分割和制衡,同时还对个人的自由权利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承认和尊重。这种新体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是( )
A.工业资产阶级地位得到提升
B.权力逐渐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C.封建君主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D.为政治民主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D
解析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规范了议会权力,还对公民个人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承认,这些规定为英国的政治民主化发展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升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B项未提及对个人自由权利的承认,不能全面涵盖材料内容,排除;英国封建君主制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688年“光荣革命”,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20世纪以来,在西方议会内阁制国家,议会和内阁掌握在多数党手中,议会政治变成了“议会政党政治”,议会民主成为“首相民主”。这一现象表明,西方议会内阁制国家(  )
A.政党政治遭到破坏 B.议会丧失立法权
C.内阁权力得到扩张 D.责任内阁制形成
C
解析 据材料“议会民主成为‘首相民主’”可知,内阁权力得到膨胀和扩大,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政党政治遭到破坏,排除A项;议会没有丧失立法权,排除B项;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新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钱穆的主要观点。
观点:政治制度应根植于本国、本民族,即使学习外国制度,也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根据材料二,简析英国新政体既保留了“传统形式”,又有“根本性的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原因:君主和议会都还是政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议会权力开始高于君主,并逐渐形成君主“统而不治”的局面。
美国民主继承了英国议会制民主传统(代议制),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下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A
解析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即宣布了主权在民,从法律上否定了主权在君,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立,中华民国还有国务员形成的责任内阁,两者有区别,排除B项;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C项;中华民国设有临时大总统,没有君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全国参加投票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两院合计选举议员总计870人,具体情况见下图。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华民国的社会基础坚实
B.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践
C.多党合作的政治局面出现
D.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成熟
B
解析 从举行国会选举、选举议员等可以看出,相对于封建统治而言,新的政治价值观得以实现,故选B项;参加投票的选举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5%,说明“中华民国社会基础坚实”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排除C项;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还不够成熟,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1928年,国民党的《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这表明(  )
A.政党政治在中国实现
B.国民党意在实行一党专政
C.国民党执政能力提升
D.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得以实现
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实施的训政实质上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剥夺了人民的权利,故选B项;辛亥革命后就已经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具体措施,故无法得出“执政能力提升”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国民党背离了孙中山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2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4.1934年4月,毛泽东在《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中指出,“乡苏维埃代表会议每星期应开会一次”,带回并讨论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其形成的决议应向群众报告,并“动员群众来执行”。这一工作流程的阐释意在(  )
A.推动红色政权管理的民主化
B.强调乡苏维埃代表会议的重要性
C.动员社会各界抗日的积极性
D.构建革命根据地的治理模式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乡苏维埃代表会议的流程体现了对群众意见的重视,对工作流程的阐释意在推动民主化管理,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群众意见的重要性,而不是会议的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的时间是“1934年4月”,此时是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排除C项;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的目的在于发展治理模式,而非构建,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了第二届参议会,在选举中,为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发明了很多有特色的投票方法,如“背箱法”“投豆法”“烧洞法”等。这种做法(  )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C.显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广泛性
D.有利于解放战争走向胜利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边区政府采用具有根据地特色的投票方式,解决群众因不识字而无法投票的问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故选A项;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排除B项;仅通过题干材料无法判断民主政治的广泛性,排除C项;1941年处于全国抗战时期,有利于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中国共产党某份文件指出:“凡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已经彻底实现……即应实行普选,召开大行政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选举大行政区的人民政府委员会。”文件中的“军事行动”发生于(  )
A.北伐战争期间 B.解放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反“围剿”斗争期间
B
解析 据所学可知,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以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B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7.1953年4月3日,政务院发布《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在1953年6月30日24时总人口数为601 938 03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
A.为选举人大代表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B.为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C.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人口增长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逐步发展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调查人口的准确数量,是为即将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参考,以保证足够的代表能充分代表人民的利益,故选A项;根据所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已经确立,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人数,没有数据与前期的人数对比,无法判断生活水平,排除C项;统计人口的真实数量更侧重于政治意义,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完成,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1956年,中国共产党某干部在工作笔记里写道:“选举能够代表今天形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觉悟、积极性……保证选民都能进行选举。”该材料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  )
A.民主政治建设的进展 B.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D.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A
解析 题干内容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关,故选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1984年全面展开的,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人民教育事业”“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排除B、D两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1980年,广西宜州合寨村农民自发组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共同体——村民委员会,这一做法迅速得到中央肯定。这主要是由于它(  )
A.完善了人民公社的体制
B.传承了“三三制”的原则
C.体现了群众自治的精神
D.开创了“新农村”的先例
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是一种村民自治,故选C项;人民公社是1958年就已经产生的体制,而非“全新的治理共同体”,排除A项;村民委员会没有政治身份的区别,没有传承“三三制”的原则,排除B项;“新农村”是21世纪提出的概念,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正式批准全国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其他地方也随之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些“开在家门口”的立法联系点让老百姓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立法。这一做法(  )
A.维护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威严  
B.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借鉴了西方基层民主自治的经验  
D.强化了对立法机关的群众监督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这一做法可以真实有效地方便民众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故选B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威严主要由宪法进行维护,排除A项;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基层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表现,与西方基层民主自治无关,排除C项;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基层立法体现的是民众对基层立法机关的民主参与,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2024河南信阳二模)1912年8月,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修改了同盟会纲领,把“平均地权”改为“注重于民生政策”,“力谋国际平等”改为“维持国际和平”。这反映(  )
A.革命派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
B.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革命派走向议会政治的道路
D.辛亥革命完成中国社会改造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把同盟会纲领修改为“注重于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这反映了革命派在政治上的进步,试图通过选举获得政权,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对形势变化的适应,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宋教仁修改同盟会纲领,与议会政治无关,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改造,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钱穆在评价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时说:当时的政党,似乎误认分党相争为政治上最高的景象。分党相争的胜负,不能取决于民众,转而各自乞援于军人。一般党员,则凭借党争的美名,公开地争权夺利。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是(  )
A.中国仁人志士效法西方建立政党政治
B.中国政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
C.中国政党的组建缺乏基本的历史条件
D.各派军阀纷纷建立政党借此割据一方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政党政治的主观理解不深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深蒂固,民众的民主意识薄弱、参政能力较低等,导致中国政党的组建缺乏基本的历史条件,C项正确;政党政治乱象并不是效法西方建立政党政治的结果,排除A项;同盟会是资产阶级政党,有政治纲领,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军阀建立政党的内容,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下列两则文件(节选),其变化主要反映了(  )
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B.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日益完善
C.革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 D.边区政府满足了各阶层诉求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据所学可知,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地主、资本家是革命打击对象,而抗日战争时期地主、资本家是团结对象,这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果,故选A项;“日益完善”不合逻辑,在国共十年对立时期,苏维埃政权打击地主、资本家等力量是合理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各阶层诉求”不合逻辑,汉奸、伪军等是抗日战争需要消灭的力量,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说明(  )
A.法治建设促进道德教化
B.以礼入法仍有现实意义
C.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
D.法律实践讲究刚柔相济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据材料可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以道德教化促进法治建设,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道德教化对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以礼入法的观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法律实践的内容,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 名称 核心内容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按照“三三制”原则组织政权
1946年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摘编自王先明《中国近代史:1840—1949》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和1941年政权模式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不同:1931年,工农民主专政;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或按“三三制”原则组织政权。
原因:1931年,团结工农群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以法律手段保障革命成果。1941年,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的需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意义。
意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权益;以法律手段保障了革命成果,对之后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全国抗战时期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动员和组织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组 必备基础巩固
题组1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战国时期,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B.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C.小农经济具有先进性 D.宗法分封的落后性
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兴地主阶级虽然经济实力有所发展,但没有掌握政治权力,因此需要通过变法的方式掌握政权,体现出改革变法的必然性,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与井田制之间的比较情况,无法体现其先进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战国时期新制度与宗法分封制之间的比较情况,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北魏初年规定,地方官不论其治绩如何,任期都是六年,期满离任。484年,孝文帝规定,地方官任期长短不做硬性规定,而是根据治绩而定,好则留,不好则去。这一转变旨在(  )
A.缓和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 B.建立北魏的官僚政治体制
C.改善吏治以维系国家安定 D.进一步完善中央行政制度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改革注重地方官治绩,以治绩来决定地方官的去留,这有助于提升地方官的管理水平,维系国家安定,故选C项;缓和国内复杂的民族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北魏的官僚政治体制在改革前已经建立,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而非中央行政制度,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
A.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
B.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
D.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这与王安石变法解决社会危机的初衷相违背,故选D项;司马光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司马光代表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司马光批评的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万历新政十年间,张居正主持国政,推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整顿和改革措施。《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张居正的这些举措(  )
A.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威胁
B.削弱中央和地方的守旧势力
C.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对制约相权起到一定的作用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使全国上下政令畅达,有利于行政办事效率的提高,故选C项;张居正改革“尊主权”,即尊崇皇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守旧势力,排除B项;明朝初年,明太祖便废除了宰相,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2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5.清末,沈家本等人对《大清律例》进行修订,保留了徙、流、死等刑罚,仿照西方增加了拘留、罚金,废除了辱人的笞、杖刑和凌迟、枭首等酷刑。这一做法(  )
A.削弱了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B.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崩溃
C.增强了百姓对清廷的认可
D.推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沈家本等人修订的《大清律例》废除了不合时宜的残酷刑律,较多借鉴了近代西方的法制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制的近代化,故选D项;沈家本等人只是修订了法律的惩罚方式,并未改变法律的地位,不会影响法律的权威性,排除A项;晚清时期中华法系的崩溃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排除B项;对《大清律例》进行修订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不会增强百姓对清廷的认可,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这表明维新变法(  )
A.动摇了孔子思想地位
B.使女子享有更多权利
C.使新式学堂广泛建立
D.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
D
解析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主张男女平等,冲击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思想,故选D项;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借助孔子来宣传维新变法的理论,所以不会动摇孔子思想的地位,排除A项;题干只提到了女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并不能说明女子有了更多的权利,排除B项;“广泛建立”说法夸大,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清末新政表明现代化潮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毁灭为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动顺应潮流进行了变革  
B.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
C.清末新政主张学习西方及兴民权  
D.清末新政因变革速度过快而失败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材料认为清末新政顺应了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革命浪潮的到来,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选B项;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之下被迫实行的自救运动,排除A项;清末新政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秩序,排除C项;清末新政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出发点,不符合时代潮流,注定会失败,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6头耕畜,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基于此,我国(  )
A.开展了土地革命 B.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C.成立了人民公社 D.采取包干到户形式
B
解析 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家庭独立经营农业的条件不成熟,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行农业合作化,故选B项;土地革命属于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开展,排除C项;采取包干到户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1978年底,广州市政府针对市民吃鱼难的问题,率先放开了部分水产品市场,实行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据此可知广州(  )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政府彻底打破了指令性定价格局
C.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从流通领域打开传统体制的缺口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广州市政府为了促进水产品的自由流通,放开了部分水产品的价格限制和实行自由购销,体现了市场机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部突破,故选D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推行,排除A项;1992年后,政府才逐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排除B项;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1992年中共十四大作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1994年“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
解析 实行“失业保险”制度,表明我国已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摆脱了旧有观念的束缚,说明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故选D项;材料中“待业保险”更名为“失业保险”是思想解放的表现,并非因为失业现象出现,排除A项;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整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组 关键能力提升
11.下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部分内容。这些变法措施(  )
变法 内容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吴起变法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A.旨在确立中央集权制 B.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都提出按照军功或者贡献大小来确定官职或奖赏,冲击了贵族的特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项;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而非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实质为人治,法律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统治需要的,排除C项;材料内容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维新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慈禧太后(  )
A.谋求富强同意有限变法
B.与光绪帝政治理念一致
C.阻挠变法图谋发动政变
D.与维新派变法思想相似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慈禧太后对有限的变法改革总体上持赞成态度,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故选A项;慈禧太后主张的变法依然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光绪帝主张通过制度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慈禧太后对有限度的改革是持支持态度的,排除C项;维新变法主张通过政治制度变革走资本主义道路,慈禧太后希望借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封建统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各阶级先进力量的主张经历了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追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再到提倡民主与科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
A.变化主要缘于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B.西学的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C.向西方学习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 
D.近代中国实现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不得不深化对西方的学习,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所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变化主要立足于社会变革的需要,故选A项;西学的传播使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得到改造、更新,排除B项;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要存在于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开明士大夫之间,排除C项;制度变革仅为材料的一部分,无法体现整体的演变过程,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单位:亿元)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进出口总值
1988 15 180.4 5 814.0 9 821.79
1998 85 195.5 34 133.9 26 849.68
2008 319 244.6 131 724.0 179 921.47
2018 919 281.1 301 089.3 305 008.13
A.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使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
C.政府宏观调控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障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知,1988—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值都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这说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促进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A项;2001年中国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B项;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通过,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组 学科素养创新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法领域 主要内容
政治 鼓励大小官员和普通民众上书言事
经济 中央设立铁路、矿物总局,设立农工商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鼓励和保护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开办工厂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军,改用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文教 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废除八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材料二 
1978—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项目 1978年 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0.37 82.7
货物进出口总额(万亿美元) 0.02 4.1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1 25 974
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 63.9 29.3
农村贫困人口(亿人) 7.7 0.3
——摘编自《经济日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根据材料一,分析维新变法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爱国思想体现”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代变法和改革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意义:政治上有利于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或冲击旧式官僚体制);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上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或有利于反击外来侵略);文化教育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和人才培养(人才或西学均可)。
依据:变法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背景下进行的,救亡图存是其目的之一。
特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关系:“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