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华民族复兴的先声
——辛亥革命
核心概念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广义的是指从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的全过程。
民族革命:反侵略
民主革命:反专制
大时代环境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专制 VS 共和
必然与偶然
学习任务一
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任务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一、清政府视角:
历史纵横
清末新政内容
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时间:1901-1911年
1.清末新政:
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改革教育等。
任务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一、清政府视角:
1905年,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
1908年,
1911年,
宣布“预备立宪”。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组织“皇族内阁”。
首批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
外务部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部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
度支部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
学部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部陆军大臣:荫昌
海军部海军大臣:贝勒载洵
农工商部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
邮传部邮传大臣:盛宣怀
理藩部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2.预备立宪:
任务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一、清政府视角:
【史料研习】
编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清朝统治者想依靠这些新军来镇压革命、维护统治,然而多数地区的新军却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对象,是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的主要战斗力量,与清朝统治者原来所设想的完全相反。
1905年废除科举后,那时的知识分子已失去了旧日安身立命的途径,只有另谋出路,有的出洋留学,有的转入国内新式学堂,还有的投笔从戎成为新军。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清末新政: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改革教育等。
2.预备立宪:
①政治因素:
③阶级因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其合法性流失严重。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②经济因素:
立宪派的推动和合作。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发出振兴中华口号,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志
革命起义沉重打击清政府
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文学社等集聚革命力量
任务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思考:读图,归纳革命党人为革命所作的前期准备及其作用。
有力促进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视角
任务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视角:
④组织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⑤军事基础:
黄花岗起义等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⑥思想基础:
邹容: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军》
章炳麟: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学思之窗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民报》发刊词
思想 目标 局限 积极意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民生幸福
结合所学并阅读下列材料请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同盟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积极: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代表当时最进步的思想。
对民生主义的认识仍有局限
任务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
④组织因素: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⑤军事基础:
黄花岗起义等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⑥思想因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政治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阶级因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其合法性流失严重。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⑦时代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⑧导火线:
四川保路运动
(偶然性)
(必然性)
实践与精神
学习任务二
辛亥革命在当时有何成果?
我们该如何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任务二:辛亥革命在当时有何成果?我们该如何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武昌起义
一、革命成果
1911.05 1911.10.10 1912.1.1 1912.2.12 1912.2.15 1912.3.17
梳理辛亥革命过程
┃
┃
┃
┃
┃
保路运动
中华民国成立
清帝退位
清王朝结束
┃
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思考:
1.孙中山为什么在革命进程中选择妥协?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哪些原则、理念?有什么历史地位及局限性
1.孙中山为什么在革命进程中选择妥协?
收入 支出 相抵
借外债 850 政府各部及参议院行政经费 80
发行公债及私人借款 277 海陆军费 1400
发行军钞 100 外债佣金支付和私人借款偿还 65
淮盐税款 110 杂项开支 5
其他 50
总计 1387 1550 -163
革命的理想与窘迫的现实
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收入
单位:万两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哪些原则、理念?有什么历史地位及局限性
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
历史地位: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历史局限:因人立法
奠定五族共和的基础
二、革命评价
【史料研习】
经过庚子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产生了中华民国。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积极意义
帝国
民国
君主专制
民主共和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社会习俗
1.积极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除旧布新,移风易俗
1912.03 1913.11 1915.12 1916 1917
袁世凯就任
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讨袁护
国运动
袁称帝
失败
张勋复辟
帝制失败
2.历史局限
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和镇压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缺乏核心的领导力量;
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历史与现实
学习任务三
立足长时段视野,指出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之间的联系。
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任务三:立足现实,回望历史,指出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之间的联系。
思想资源上:
实践探索上:
精神传承上:
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命题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道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革命先驱爱国为民崇高精神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