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28 19: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024·重庆高二调研]山东潍坊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进行了影子日变化观测活动。下图示意该小组测得的某日一天当中太阳和影子变化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该小组测量当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已知甲、乙两个时刻竿影等长,甲时刻为北京时间13:34,则乙时刻对应的地方时为(  )
A.10:26 B.10:30
C.10:34 D.10:38
海坛海峡位于福建大陆沿海与海坛岛之间,长约40千米,宽约5千米的南北向峡道。下图示意1964—2015年海坛海峡10米等深线以上及以下范围的冲淤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1975—1990年间,海坛海峡的水下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浅滩淤积,深槽冲刷 B.浅滩和深槽均淤积
C.浅滩冲刷,深槽淤积 D.浅滩和深槽均冲刷
4.相比1999—2007年间,2007—2015年间海坛海峡水下地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沉降 B.海浪顶托
C.人为采砂 D.填海造陆
[2024·河南郑州高二联考]下图是我国黔西北某地区沉积岩层构造剖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示意该地区的三个断层。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6.图中断层可能是同时期形成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和丙
[2024·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华北平原霾污染问题与图示锋面的形成密切相关。据此完成7~8题。
7.太行山前(  )
A.气团甲被迫抬升 B.气团乙寒冷干燥
C.形成冷锋 D.出现逆温现象
8.受该锋面影响,华北平原霾污染加剧的区域是(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全长2300多千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上游山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甲地冬雨率高于乙地的原因是(  )
A.地处山地迎风坡 B.西风控制时间短
C.沿岸寒流影响小 D.靠近河流入海口
10.科罗拉多河流域出现概率最低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荒漠
C.山地针叶林 D.温带草原
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流将赤道的暖海水带往北大西洋,在高纬度海域其密度大于一般海水,产生一股强大下沉力量使得海水下沉到海底,深层海水向南返程流动的一种现象。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温盐环流。据此完成11~12题。
11.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表层海水由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  )
A.温度降低、盐度降低 B.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C.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D.温度升高、盐度升高
12.该环流形成的根本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盛行风
C.地转偏向力 D.月球引力
[2024·北京海淀高三期中]下图为2023年8月某时段赤道附近海域海水温度距平的深度—经度剖面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海水温度变化可能的影响是(  )
A.澳大利亚下沉气流减弱
B.太平洋东西水温差异增大
C.印度尼西亚降水量减少
D.秘鲁渔场的鱼类产量增加
14.与甲处相比,乙处(  )
A.吸收太阳辐射少 B.受寒流影响大
C.温度变幅大 D.有结冰期
[2024·湖北宜昌高二检测]秦岭山脉东西绵延1600千米,南北跨度200千米。自T1(距今约240万年)至现代T5时期,秦岭山脉整体抬升至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下图示意秦岭山体剖面不同时期高度变化以及现代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T1阶段相比,T5阶段图示秦岭两坡(  )
A.降水量差异减小 B.自然带类型增加
C.年均温差异减小 D.植被覆盖率上升
16.只考虑地形变化影响,T1至T5时期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  )
A.北及较高海拔移动 B.北及较低海拔移动
C.南及较高海拔移动 D.南及较低海拔移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17.[2024·山东济宁高二期中](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图(a)、图(b)为我国某地河流发生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河流袭夺发生时代,地壳较为稳定。河流袭夺后,袭夺处地势发生变化,使A河段河水“倒淌”。河流B—B'处河谷形态受河流袭夺影响显著,形成了宽谷中发育窄谷的“谷中谷”现象。图(c)为河流B—B'处河谷剖面图。
(a)袭夺前水系
(b)袭夺后水系
(c)
(1)在图(a)框内用“→”标出河流的流向,并在图(b)中用曲线绘制出两河的流域分界线(分水岭)。(4分)
(2)分析袭夺后A河段“倒淌”的原因。(4分)
(3)说明B—B'处“谷中谷”的形成过程。(6分)
18.[2024·北京丰台高二期中](12分)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6分)
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流域(下图)冬季严寒,以盛行西风为主,年均降水量不超过579毫米,东多西少,年蒸发量为1300—2000毫米;河流径流量占入湖地表径流量的绝大部分,布哈河为流域最大的河流,河口淤积显著。
(1)说出布哈河的补给类型。(4分)
(2)推测布哈河的水文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3)分析青海湖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6分)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天山山脉西段由三列大体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天山、中天山、北天山所组成。托木尔峰(约80°07'E,42°52'N)位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附近,位于南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43米,南北坡水热差异十分明显。有研究显示,近40年整个天山B坡总体植被指数提高了5.76%。下图示意天山及托木尔峰的位置和托木尔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
(1)雪线是指山地终年积雪的下界。指出B坡的坡向,并分析B坡雪线较低的原因。(4分)
(2)推测近年来天山B坡植被覆盖率提高的自然原因。(4分)
(3)从生态功能和当地生产活动的角度,说明B坡山地针叶林带的作用。(4分)
模块综合测评
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可知,题图为山东潍坊某日一天当中太阳和影子变化示意图。图中显示日出和日落连接的太阳运动轨迹小于180°,应为昼短夜长。结合选项日期与潍坊昼夜长短的特点可知,该日最可能是12月22日。第2题,甲时刻为北京时间13:34,当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04,由此可计算得出甲时刻对应的地方时为13:30。题干指出甲、乙两个时刻竿影等长,则乙时刻(地方时)应与甲时刻(地方时)关于12:00(地方时)对称,由此得出乙时刻对应的地方时为10:30。
3.D 4.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1975—1990年间,浅滩区冲刷大于淤积,以冲刷为主;深槽区冲刷大于淤积,以冲刷为主,故海坛海峡的水下地貌可能发生的变化是浅滩和深槽均冲刷。故选D。第4题,相比1999—2007年间,2007—2015年间海坛海峡水下地貌,深槽区冲刷增强,浅滩区冲刷加强,且幅度更大,主要原因是在浅滩区人为采砂造成冲刷加剧;地面沉降是整体变化,一般幅度较大;海浪顶托、填海造陆会造成浅滩区淤积。
5.B 6.C 解析 第5题,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所以越往下的岩层年代越老,越往上的岩层年代越新,故②形成年代最早,①次之,③在①之后形成,最后形成的沉积岩层为④。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甲、乙、丙示意该地区的三个断层。乙和丙切穿了③地层,没有切穿④地层,故可能为同一时期形成,C正确;甲断层切穿④地层,故与乙和丙不是同一时期形成。
7.D 8.B 解析 第7题,锋面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交界面,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密度大,气压高;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密度小,气压低。冷、暖气团相遇后,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读图可知,太行山前形成锋面,气团乙在上方,是暖气团,性质是温暖湿润;气团甲位于下方,是冷气团,性质寒冷干燥,并不是被迫抬升;由于气团乙是暖气团,气团乙指向气团甲,说明是暖气团主动抬升,形成暖锋;由于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随着海拔上升,气温升高,出现逆温现象。第8题,结合上一题分析可知,太行山前(东侧)形成暖锋,受该锋面影响,出现逆温现象,抑制对流,出现大气污染加剧现象,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部。
9.B 10.A 解析 第9题,从纬度位置上看,图中乙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年降水量大,季节分配相对均匀,冬雨率较低;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降水集中在冬季,冬雨率高。第10题,科罗拉多河流域范围内气候差异明显,上游落基山脉主要为高原山地气候,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下游地区处于半干旱至干旱气候区。流域海拔高,发育了山地针叶林,且上游流经地区为荒漠高原,植被多为荒漠、草原,植被覆盖率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下的典型植被,耐旱性强,在科罗拉多河流域出现概率最低。
11.B 12.A 解析 第11题,①位于赤道,②位于30°N附近,①纬度低,海水温度高,表层海水由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表层海水盐度是副热带海区最高,②盐度高于①,故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表层海水由①向②运动的过程中盐度升高。第12题,温盐环流是一个大尺度的海洋环流,由温度及含盐度的差异所致,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13.C 14.A 解析 第1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图表示的是赤道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出现海水异常增温现象,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势力减弱,下沉气流增强;太平洋东西两侧水温差异有所减小;印度尼西亚地区降水量减少;秘鲁渔场附近秘鲁寒流势力减弱,鱼类产量降低。第1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位于海水表层,乙处位于海水250米深度处,接受太阳辐射较弱;乙处附近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较大;乙处所处深度较深,温度变幅较小;由于其深度较深,因此不易结冰。
15.B 16.C 解析 第15题,与T1阶段相比,T5阶段海拔高,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大,垂直分异明显,自然带类型增加;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变大,南北两坡受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差异变大,年均温差异变大;随海拔升高,水热条件会变差,植被覆盖率可能会有所下降。第16题,T1至T5时期该区域海拔升高,受山脉阻挡,夏季风向北深入受阻,使得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南移;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大致位于最冷月均温0℃所在地区,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向南深入,常绿阔叶林带会向高海拔移动。
17.答案 (1)参考下图。能标出河流向北流动;能够在两条河流源头之间绘制即可。
(a)袭夺前水系
(b)袭夺后水系
(2)溯源侵蚀导致袭夺处的地势低于A河段;A河段地势由袭夺前的西南高、东北低演变为东北高、西南低,河流流向发生“倒转”,形成倒淌河。
(3)河流袭夺发生前,流域内地壳长时间较稳定,河流落差变化不大;B—B'处河段落差较小、流速较慢;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较宽的河谷。河流袭夺发生后,流域内落差变大、流速变快,加之被夺河河水的汇入,B—B'处河段流量加大、下蚀作用增强,从而使河谷加深变窄,最终形成宽谷中发育窄谷的“谷中谷”地貌。
解析 第(1)题,图(a)中方框位于被袭夺河流域,根据支流分布,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图(b)中已经发生了河流袭夺,方框内A处河流“倒淌”,倒淌河的源头则为袭夺河和被袭夺河的分水岭的一部分。第(2)题,袭夺河的源头溯源侵蚀作用强,导致袭夺处的地势遭受侵蚀,低于A河段;A河段地势由袭夺前的西南高、东北低演变为东北高、西南低,故河流流向由西南流向东北变为由东北流向西南,发生“倒转”,形成倒淌河。第(3)题,根据材料“河流袭夺发生时代,地壳较为稳定”,在袭夺成功之前,由于地壳稳定,B—B'处河段落差较小、流速较慢,河流侧蚀作用强,地壳稳定,长期接受侧蚀,形成宽谷。河流溯源侵蚀袭夺其他河流之后,河流落差变大,流速加快,再加上被袭夺河的上源水量汇入,B—B'处河段径流量增大。流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使宽谷谷底深切变窄、变深,形成宽谷中发育窄谷的“谷中谷”现象。
18.答案 (1)秋季(9—11月)降水差异:上海约为260毫米,哈尔滨约为70毫米;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原因:秋季时,
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使北方降水较少;上海纬度较低,受锋面雨带影响时间长,秋季可能还受台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因此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
(2)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缺乏高大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9—11月)秋季降水差异:上海为260毫米左右,哈尔滨为70毫米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原因可从影响我国降水的锋面雨带角度进行分析:秋季时,北方纬度较高,降温较快,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导致锋面雨带南移,北方的雨水减少;而上海地处较低纬度的沿海,降温较慢,气温较高,水汽充足,而且距离夏季风源地较近,受锋面雨带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上海秋季有时还会受到台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第(2)题,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两地气温的差异与纬度无关,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主要是地形差异对温度造成的影响。由于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北部有东西走向的秦岭等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使成都气温较高;由于上海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北部缺乏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风,使其受冬季风影响较大,降温较明显,气温较低。
19.答案 (1)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
(2)布哈河比周围河流的流程远、流域面积大,径流量较大;以降水和冰雪融水,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严寒,有结冰期;河口淤积显著,河流含沙量大。
(3)青海湖东侧位于西风下风向,西风影响加强;西风经过湖区时,湖泊为西风提供热量和水汽;湖泊东侧区域地势较高,易产生地形雨。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河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阻挡了夏季风的到达,当地降水减少,河流水主要来自上游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温度高,冰雪融化量大,河流补给量最大。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哈河位于我国青藏地区,冬季严寒,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高原山地气候区,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读图可知,比周围河流的流程远、流域面积大,径流量较大;河口淤积显著,河流含沙量大。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海湖东侧位于西风下风向,西风影响加强,西风带来了青海湖的水汽,区域多降水;湖泊东侧区域地势较高,水汽被迫抬升,易产生地形雨。
20.答案 (1)B坡为北坡。原因:北坡处于大西洋、北冰洋带来水汽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北坡为阴坡,光照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条件较好;寒冷气流易侵入北坡,气温低。
(2)全球变暖导致北坡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降水增多;北坡整体变暖变湿,有利于植物生长。
(3)对附近地区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的功能;该地区地处两大干旱荒漠的中间地带,森林覆盖率低,针叶林能维护荒漠地区的生态平衡;保护山区农林生产和牧业基地的生产活动。
解析 第(1)题,B坡雪线低,有针叶林分布,为北坡。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降水量、气温和地形等。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多、气温低,则雪线低。第(2)题,近40年来,主要是全球变暖而导致的该地区气候暖湿,利于植物生长。第(3)题,山地针叶林的生态功能和其他森林一样,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的功能;从生产角度来分析,该地位于干旱荒漠的中间地带,森林覆盖率低;当地生产活动主要是以山区农林牧业生产为主,针叶林维持了地区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