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季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春季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13: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春季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及古诗文积累。
(1)诗词大会中有个环节叫“飞花令”,“飞花”来源于唐代韩翃的诗句: ,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中秋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唐代诗人王建这样写道:今夜月明人尽望, 。
(3)诗可抒情,亦可言志。《石灰吟》中的诗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了诗人 宁死也要保持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中的“ ,任尔东西南北风。”道出了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立场。
(4)《学弈》中两个小孩在学习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学习的态度不一样,结果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5)我们不能只喜欢听好话,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
(6)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谷爱凌曾经训练受伤,右手骨折,仍咬牙坚持,最终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冠军,正印证了郑燮的两句诗“ , 。”
2.积累与运用。
(1)中秋节那天,远在他乡的亲人望着天上的明月,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诗句:“ , 。”
(2)过去的日子如 ,被 了,如 ,被 了。我 呢?
一《匆匆》
(3)虽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学弈》一文,让我明白了 的道理。
(4)《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 ,课文采用了 的叙述方式,按照 的顺序写的。
(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一《淮南子》
(6) ,一字值千金。
(7)良药苦口利于病, 利于行。
(8)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 ,或 ,或 。”
(9)石灰吟中,“ , ”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0)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离别之际,请写一句关于友情的名言或诗句与同学共勉。
3.我会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
(2)迟日江山丽, 。泥融飞燕子, 。《绝句》
(3)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4)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 ,凑成了那样 的 的小燕子。《燕子》
(5)鲜花朵朵, ,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不同的花 是不同的。《花钟》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接着又来了一头 ,跟 一模一样, ,也那样蹲着, 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 。”这段话选自课文《 》,全文写了火烧云从 到 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 之情。
(2)我会灵活地运用八字词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 ,水来土掩”,绝不能临阵退缩当逃兵;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我们要牢记“ ,焉得虎子”,攻克一切困难,才能有收获。
(3)大自然如此神奇。《我们奇妙的世界》写了 和 的奇妙景象;《海底世界》描写了海底的 、 、 、矿藏等,说明了海底是个 、 的世界。
5.根据课文填一填。
(1)中国姓氏有很多,我知道的有: 、 、 、 等。
(2)《静夜思》是 写的。后两句是“举头望 , 低头思 。”
(3)夜来 声,花落知多少。
(4) 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5)桃花潭水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6)“脖、肚、腿、脚、臂”这几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有这个偏旁的字跟 有关。
6.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老人们常用“ , ”来告诉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说话艺术;“ , ”告诉我们遇到疑难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只凭自己主观判断,一定办不成大事。
(2)读古诗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读了苏轼《题西林壁》 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明白了 “ , 旁观者清” 的道理; 读了卢钺《雪梅》中的诗句“ ,雪却输梅一段香”我明白了“ ,寸有所长” 的意思。
(3) “但使龙城飞将在, 。” 这两句诗出自诗人王昌龄的 《 》,“飞将”指的是汉代将军 。
(4)王戎不取道边李是因为“ , 。” (用原文语句回答)。
(5)本学期我认识了许多人物:开天辟地的 ;善于思考、遇事能冷静推断的 “竹林七贤”之一的 ; 冒着生命危险“盗”火种的 ; 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 ; 破除“河神娶媳妇” 的骗局的 。
7.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
(1)我劝天公重抖擞, 。——《己亥杂诗》
(2)风一更, , , 。——《长相思》
(3)少年儿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我们要修品行,“居高声自远, ”;惜时间,“不饱食以终日, ”;勤读书,“吾尝终日不食, ,以思, , ”;知节约,“克勤于邦, ”;勇担当,“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 ,鳞爪飞扬……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
8.根据课文积累填空。
(1)艾青说过:“诗是人类 ,诗给人类 。”冰心用诗意的语言赞美伟大的母爱:“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
(2)童年的岁月是令人怀念的。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儿童急走追黄蝶, ”的乡村儿童;还有“最喜小儿亡赖, ”的小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代儿童的天真烂漫。
(3)《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 代词人 写的。题目中的 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是这首词的题目。
(4)诗句“ , ?”用来赞美辛勤耕作的劳动者。
9.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
(1)却看妻子愁何在,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 ,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月出惊山鸟, 。——[唐]王维《鸟鸣涧》
(4)故人西辞黄鹤楼,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在诗人眼中,童年是美好有趣的,正如宋朝诗人杨万里在《稚子弄冰》这首诗中所写:“ ,彩丝穿取当银证”;童年是快乐、无忧无虑的,正如诗人眼中的:“牧童归去横牛背, ”。
10.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虽听之, , 。
(2)提到坚贞不屈的李大钊,你会想到于谦的诗句: , ;当你读到苏轼的“ ,白雨跳珠乱入船”时,会想到 的画面,当看到春风吹拂下,百花盛开,色彩斑崩,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时,你会想到朱熹的诗句: , 。
(3)“我何曾留着 呢?我 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 啊?”朱自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 。
(4)习近平总书记普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 新, 新, 新”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用《游子吟》中的“ , ”来倡导孝道;用李纲的“祖国疆土, , ”来表达捍卫祖国疆土完整的决心。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 (文体),文章紧扣“ ”二字,首先提出问题 ,再细腻地刻画了 ,表达了作者 。
(2)在《迢迢牵牛星》中,多次运用叠词和拟声词、其中“ ”写出了距离之远,“ ”写出星光之亮,“ ”状素手之修美,“ ”状织女之繁忙,牛郎、织女两人之间只有“ ”一水相隔,却不得相见,展示相见之苦、别离之愁。
(3)《寒食》是 代诗人 描写古代宫廷寒食节的情况,其中诗人以汉比喻唐,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和宦官当道的腐败现象的诗句是“ , 。”
1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诗中有“ , ”的晚霞映江的绚丽之景,《雪梅》中的“ , ” 讲述了世间万物各有自己优缺点的道理;《题西林壁》中的“ , ”道明了“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的哲理。
(2)我们跟随课文欣赏了许多美景:有被称为天下奇观的 ,有巴金笔下夜空中的 ;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神话人物:有 的精卫,有 的盘古,还有 的普罗米修斯。
(3)即使是聪慧的人,也是要学习和向别人求教的,正如汉代王充所说:“智能之士, , 。”我还积累了鼓励提问的名言:“好问则裕,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杨万里用“ , ”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王昌龄笔下的将士“ , ”的豪情壮志,令人难以忘怀。
(2)《西游记》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中,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 、 。
(3)《摔跤》通过刻画小嘎子的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小嘎子的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 》,作者是 ,课文主要对祥子这个人物的 进行了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祥子是一个 的人;《两茎灯草》通过写严监生临死时仍惦记节省灯油这件事,表现了他 的特点。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是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2)《将相和》中,“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围绕题目,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依次是 、 、 。
(3)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这句话是告诫人们要 。
(4)“ ,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出自 ,作者是 代诗人 写的。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5)“九州生气恃风雷, 。” “恃”的意思是 。
15.根据课文,写出句子的前句或后句。
(1)我劝天公重抖擞, 。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叶绍翁是这样描绘的:“ 。”对于惜春的诗人来说,又略带离别伤感,宋代诗人王观“才始送春归, 。 ”,千万和春住。”
(4)两小儿笑曰:“ ?”(《两小儿辩日》)
16.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祖宗疆土, , 。
2.近水知 ,近山识 。
3.遥知不是雪, 。
4.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作者是 。
1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 ,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 , 。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的含义是 ,“!”的含义是 。“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
3.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作者主要采用了 、 、 、 等说明方法。
4.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 、西岳华山, 、 、 。
5.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白衣天使”们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要你采访这些医护人员,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再想象一下他们会如何回答。
问:
答:
18.根据课文内容和古诗文填空。
(1)穷则变, ,通则久。《周易》
(2) ,莫把无时当有时。
(3)莫道君行早, 。
(4)因为我们是 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 ,我们就照你的办。《为人民服务》
(5)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要有高尚的节操,正如于谦的《石灰吟》中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 ;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郑燮的《竹石》中写道:千磨万击还坚劲, ;还应该有积极乐观的精神,正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 。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 正月初一、 ,其余的日子则一笔带过。从中我明白了主要内容要 地写,次要内容则简略地写,这样写得好处是 。我知道家乡的习俗有 、 等。
2.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我阅读了许多外国文学名著。如英国作家笛福写的《 》,瑞典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 》,美国作家 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其中,我最喜欢 这个人物,因为 。老师还推荐我们阅读了《 》《 》等外国文学名著。
3.《两小儿辩日》选自《 》,从“孔子不能决也”--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 的态度。《学弈》则告诉我们 的道理。学习理应如此。华罗庚则告诉我们“聪明在于学习, ”,真是“听君一席话, ”。
20.积累运用。
(1)诗中有情:《十五夜望月》中“ ,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诗中有理:《游园不值》中“ , ”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诗中有景:《寒食》中“ , ”描写了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御花园里柳枝飘荡的景色;诗中有志:明朝诗人于谦的“ , ”告诉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2)习近平总书记善用典,常用典。他用《礼记》中的“ , , ”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树欲静而风不止, ”告诉我们要及时行孝,多陪伴父母;“ ,事非经过不知难”启发我们要多读书,多实践,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3)小明不听别人劝告,嫌别人的话太难听,我会对他说 , 。
(4)通过对全册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人民艺术家” ;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童话《 》讲述了一个顽童骑鹅旅行的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作家 的代表作品,我们也知道了:“时间”是有形的,古文中说:“日初出大如车盖, 。”朱自清说:“太阳他有脚啊,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21.课文拾贝。
(1)诗中有画: ,寒食东风御柳斜;大漠沙如雪, 。诗中有情: ,要留清白在人间;谁道人生无再少? ! 。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马司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
(3)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匆匆》中的这段话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 , !
(4)阅读,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增广贤文》,我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 ”的道理;读《周易》,“穷则变, , ”的思想教会我“穷则思变”的道理。真是“读书须用意, ”。
(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 的代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 的孩子。
(6)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
22.根据情境写诗句。
(1)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真是“ , 。
(2)望着一泻千里的黄河,我吟诵起了刘禹锡的诗句:“ , 。”
(3)我们可以借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 , ”这句话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4)唐代诗人孟郊则用“ ,报得三春晖”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专心致志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忠言逆耳利于行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轻烟 微风吹散 薄雾 初阳蒸融 留着些什么痕迹 与之俱学 非然也 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学会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李星华 倒叙 时间 周于事 不必循旧 读书须用意 忠言逆耳 固有一死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风花草香 沙暖睡鸳鸯 春来江水绿如蓝 乌黑 轻快有力 尾巴 可爱 活泼 争奇斗艳 一天之内 开放的时间
4. 大狮子 庙门前的石头狮子 也那么大 很威武很镇静 再也找不着了 火烧云 上来 下去 喜爱与赞美 兵来将挡 不入虎穴 天空 大地 声音 动物 植物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5. 赵 钱 孙 李 李白 明月 故乡 风雨 吃水 千尺 月 身体部位
6. 病从口人 祸从口出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 梅须逊雪三分白 尺有所短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李广 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盘古 王戎 普罗米修斯 周恩来 西门豹
7. 不拘一格降人材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非是藉秋风 不弃功于寸阴 终夜不寝 无益 不如学也 克俭于家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8. 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 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飞入菜花无处寻 溪头卧剥莲蓬 宋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9. 漫卷诗书喜欲狂 谁言寸草心 时鸣春涧中 烟花三月下扬州 稚子金盆脱晓冰 短笛无腔信口吹
10. 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黑云翻墨未遮山 山雨欲来和骤雨倾盆而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像游丝样的痕迹 赤裸裸 赤裸裸 白白走这一遭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苟日 日日 又日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11. 朱自清 散文 匆匆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时光流逝的踪迹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唐 韩栩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12.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钱塘江大潮 繁星 性情刚烈、坚韧执着 英勇顽强、开天辟地 不畏强权、勇于牺牲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自用则小
13.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战红孩儿 女儿国遇险 机灵 骆驼祥子 老舍 外貌 生命力旺盛 吝啬
14. 圆明园 绮春园 长春园 廉颇 蔺相如 完壁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珍惜时间,及时行动,努力奋斗。 山外青山楼外楼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万马齐喑究可哀 依靠
15. 不拘一格降人材 如今直上银河去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孰为汝多知乎
16.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鱼性 鸟音 为有暗香来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三国演义》 罗贯中
17.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 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东岳泰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是什么支持着你勇敢冲在第一线? 只有有人勇敢站出来,疫情才能得到控制,且这也是工作职责。
18. 变则通 常将有日思无日 东方欲晓 为人民服务 批评指出 人民有好处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 老舍 除夕 元宵节 详细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贴对联 包饺子 鲁滨逊漂流记 骑鹅旅行记 马克·吐温 汤姆 他聪明勇敢、足智多谋,对同伴不离不弃,有责任有担当 爱丽丝漫游奇境 格列佛游记 列子·汤问 实事求是 做任何事都应当令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天才在于积累 胜读十年书
20.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老舍 骑鹅旅行记 马克·吐温 及日中则如盘盂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21. 春城无处不飞花 燕山月似钩 粉骨碎身浑不怕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过去 跨过 飞走 溜走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忠言逆耳利于行 变则通 通则久 一字值千金 马克·吐温 敢于冒险、追求自由 惟弈秋之为听 思援弓缴而射之 非然也
22.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谁言寸草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