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辽朝南北面官制度和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
A.借鉴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
B.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灵活性
D.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多民族政权并存局面的是( )
3.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促进政权稳定
C.与中原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4.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内迁使民族交融加强
B.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
C.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主要是靠宗教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元开始
5.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
A.新疆
B.台湾
C.吐蕃
D.东北
6.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种划分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抑制割据以加强集权
D.扩大元朝的统治区域
7.“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这说明猛安谋克制度在推动女真族社会转型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
A.保障了金政府的财源
B.保障了金军的战斗力
C.促进了女真族封建化的进程
D.促进了女真族势力的壮大
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9.元代在西藏确立统治之后,开始派官员清查户口,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小甲姆(驿站)。在第三次清查户口时,还增设一种马甲姆(兵站),负责吐蕃到内地道路的安全及秩序,并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对西藏的管理 B.保证了政令的顺畅通达
C.具有因俗而治的特征 D.加重了西藏人民的负担
10.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这表明辽朝( )
A.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B.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
C.注重对农耕经济的保护 D.认识到仁政思想的重要性
11.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1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以陕西行省为例,其辖区与中书省直辖区相连,其治所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地理位置、生活习俗与四川更接近的汉中、安康被划入陕西行省。可见行省制度设立的出发点是( )
A.依据山川走势及风俗习惯 B.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追求地方政府的高度自治 D.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二、综合题
13.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一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材料二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朝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材料一所涉及制度导致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北宋为防止此局面出现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辽朝南北面官制度和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共同特点是( )
A.借鉴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
B.带有民族歧视的色彩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灵活性
D.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
解析:根据所学,辽朝南北面官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适应了不同民族发展的需要,金朝猛安谋克制是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将女真族大批迁入中原地区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推进女真族的封建化和汉化,这反映了辽、金在民族治理上因俗而治的灵活性,故选C项;猛安谋克制是女真族自身的制度,并未借鉴汉族,排除A项;两个制度适应了不同民族的发展需要,并不带有民族歧视色彩,排除B项;根据所学,猛安谋克制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但南北面官制主要以地域为划分标准,排除D项。
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11世纪中期多民族政权并存局面的是( )
解析:11世纪中期是我国的北宋时期,当时与北宋政权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西北的西夏和东北的辽,故选D项;西夏和辽位于北宋政权的北面,而不是南面,排除A项;作为当时并立的政权,北宋面积要大于辽和西夏,而且辽和西夏分别位于北宋的东北和西北方向,排除B项;北宋政权的西北方向是西夏,而不是辽,东北方向是辽,而不是西夏,排除C项。
3.下表内容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促进政权稳定
C.与中原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史籍中记载了辽国的祖先出自炎帝,西夏的设官立制、朝贺之仪等与唐、宋相同,金朝效仿中原王朝的科举制,并以儒家典籍为考试内容,说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认同中原王朝的文化制度,意图通过强化文化认同实现政权的稳定,故选B项。
4.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和南下,产生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获得了可靠而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可知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是( )
A.少数民族内迁使民族交融加强
B.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交融
C.民族交融的程度加深主要是靠宗教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元开始
解析:“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可见这里的交融方式是中外交融,故选B项;“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是外来民族,不是国内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大批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因此来到中原定居,并与其他民族的人通婚繁衍,逐渐形成一些统称为‘回回’的穆斯林少数民族”可知这种方式只是元朝民族交融其中的一种,不能以偏概全,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从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就已经开始了,排除D项。
5.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 )
A.新疆
B.台湾
C.吐蕃
D.东北
解析:元朝时期,对于吐蕃(西藏)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6.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种划分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B.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C.抑制割据以加强集权
D.扩大元朝的统治区域
解析: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的主要目的是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不利于区域之间的联系,排除A项;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B项;根据材料“元代的行省划分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可知,这种划分是元朝统治区域扩大的结果,排除D项。
7.“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这说明猛安谋克制度在推动女真族社会转型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
A.保障了金政府的财源
B.保障了金军的战斗力
C.促进了女真族封建化的进程
D.促进了女真族势力的壮大
解析:从材料中关键信息“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可见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8.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A项正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地方有一定实权,并不是缺乏实权,故B项错误;据题干中“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而不是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行省制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非君主决策问题,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D项错误。
9.元代在西藏确立统治之后,开始派官员清查户口,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小甲姆(驿站)。在第三次清查户口时,还增设一种马甲姆(兵站),负责吐蕃到内地道路的安全及秩序,并为军事行动提供方便。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对西藏的管理 B.保证了政令的顺畅通达
C.具有因俗而治的特征 D.加重了西藏人民的负担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在西藏清查户口,同时设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目的是强化对西藏的管理,故选A项。
10.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这表明辽朝( )
A.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B.由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
C.注重对农耕经济的保护 D.认识到仁政思想的重要性
【答案】C
11.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解析】西域人士流连中原的很多,中原人士涉足边疆的也很多,说明民族之间的交流很频繁,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情况,故选A项。
1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以陕西行省为例,其辖区与中书省直辖区相连,其治所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地理位置、生活习俗与四川更接近的汉中、安康被划入陕西行省。可见行省制度设立的出发点是( )
A.依据山川走势及风俗习惯 B.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追求地方政府的高度自治 D.加强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目的是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
二、综合题
13.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根据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材料一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材料二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朝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材料一所涉及制度导致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什么局面 北宋为防止此局面出现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局面:“藩镇割据”。措施:①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监督;③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送至京师。
(2)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影响: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回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