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2.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立福州船政局
3.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4.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地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
A.主张与中国平等往来
B.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
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5.在下列各项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太平天国制定了烦琐的“礼乐制度”;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限也十分严格。这说明太平天国 ( )
A.追求合理社会秩序
B.崇尚绝对平均主义
C.认同封建等级观念
D.效法西方礼仪制度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灾难”解读正确的是 ( )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8.(2023·广东高考真题)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9.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10.19世纪60年代初,江浙官绅士庶丛集沪上,租界内所有房屋顿时人满为患,外商大肆兴建房屋,高价租给中国人居住,出现了“新建筑纵横十余里,地价至亩数千金……商家辐辏,厘税日旺”的局面。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农民战争的影响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政府的招商引资
11.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次战役“从全盘战局看,日本联合舰队虽没有达成‘聚歼’中国北洋舰队的目的,却为下一步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这次战役造成的危害是( )
A.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B.日本海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C.日军屠杀中国旅顺居民 D.日本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12.《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B.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13.海疆,即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 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摘编自《清史稿》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问题 请结合鸦片战争的有关史实说明,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2)分析材料二,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 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惨败于日本的根本原因。这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选择题
1.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解析: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使广东失业劳动力转入广西;《南京条约》签订后,抗英乡勇团解散后进入广西;英国海军控制广东海域使广东海盗转入广西;这些人加入拜上帝会,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故选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广西自然灾害严重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之一,但材料不涉及,排除C项;土地兼并加剧是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排除D项。
2.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思想的是( )
A.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立福州船政局
解析:据材料“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为了自强,开办了一批官办军事工业,为了求富,开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故选B项。
3.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列强在撕扯印有“China”单词的地图,体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对中国的瓜分狂潮,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体现在商品倾销,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主要体现在通商口岸逐渐向内陆延伸,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说明列强改变了侵华策略,从瓜分中国到以华治华,排除D项。
4.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地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
A.主张与中国平等往来
B.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
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解析:列强若瓜分了中国,就会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形成贸易保护主义,这明显于“世界工厂”英国不利,故而其提出了“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地贸易”,从本质上讲这是维护其在华利益的体现,故选择B项。
5.在下列各项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A、B两项与日本无关,D项虽然与日本有关,但没有割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给日本大片领土,所以选C项。
6.太平天国制定了烦琐的“礼乐制度”;对诸王及其妻子儿女、亲戚和各级官员的称呼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限也十分严格。这说明太平天国 ( )
A.追求合理社会秩序
B.崇尚绝对平均主义
C.认同封建等级观念
D.效法西方礼仪制度
解析:材料中“做了严格的规定”“各级官吏之间,上下的等级界限也十分严格”表明太平天国认同封建等级观念。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对中国是灾难性的战争。对“灾难”解读正确的是 ( )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人忧患意识开始增强
D.中国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再一次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答案为B项。清政府主权进一步丧失,而非完全丧失;国人忧患意识自古就有,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尤甚;中国社会性质并没有彻底改变。
8.(2023·广东高考真题)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目的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B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但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排除A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日本殖产兴业是建立官营工厂,扶植民营企业,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指导之下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D项。
9.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答案】B 【解析】相较《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马关条约》明确提出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宽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因此这里的“要求“应指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故B项正确。
10.19世纪60年代初,江浙官绅士庶丛集沪上,租界内所有房屋顿时人满为患,外商大肆兴建房屋,高价租给中国人居住,出现了“新建筑纵横十余里,地价至亩数千金……商家辐辏,厘税日旺”的局面。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农民战争的影响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政府的招商引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席卷整个南方地区,导致当时的江浙官绅士庶前往上海租界避难,故A项正确。
11.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次战役“从全盘战局看,日本联合舰队虽没有达成‘聚歼’中国北洋舰队的目的,却为下一步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这次战役造成的危害是( )
A.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B.日本海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C.日军屠杀中国旅顺居民 D.日本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答案】B 【解析】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得以掌握了黄海制海权,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后,屠杀中国旅顺居民,排除C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排除D项。
12.《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至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A.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B.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提到《马关条约》给予日本货物运至内地免收内地税的特权,打击和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外资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已经在中国兴起,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海疆,即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 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三 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
——摘编自《清史稿》
(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问题 请结合鸦片战争的有关史实说明,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2)分析材料二,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 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惨败于日本的根本原因。这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解析:本题以近代中国的海防建设为主题,考查依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揭示的问题”从材料一中概括得出,“后果”联系所学史实来回答。第(2)问,联系洋务运动的内容加以概括。第(3)问,从制度的差异来回答根本原因,联系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说明进一步的破坏。第(4)问,可综合三则材料,从海防的发展与清政府的关系方面谈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问题:①军队腐败,武器落后;②海防废弛。后果: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占香港岛,中国被迫将上海等五口开埠;②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
(2)正确。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
(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进一步的破坏:威海卫军港遭日毁,旅顺、大连被日本占领,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
(4)①清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
②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保卫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