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南平市高中期中考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他又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他还亲自写定刑典《御制大诰》,规定每户一本。这说明朱元璋( )
A.利用法律强化专制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推行法治代替人治
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2.《明史》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其原因是( )
A.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
B.瓦剌首领接受明朝册封
C.长城修筑阻止了蒙古南下
D.明朝平定了蒙古贵族叛乱
3.[2023·辽宁大连高中检测]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
B.加强了对海南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4.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5.明朝时,为有效管辖黑龙江流域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置行都指挥使司
B.设置奴儿干都司
C.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法王称号
D.双方签订和议,恢复扩大贸易关系
6.郑和下西洋时,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八歇国西王误杀170人。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六万两黄金。郑和将实情上报禀明政府,最终放弃赔偿要求,这就是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的“麻喏八歇国六万两黄金”的故事。这反映了明朝 ( )
A.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贸易
B.奉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
C.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D.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7.“(明)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表明 ( )
A.内阁取代宰相
B.六部参与决策
C.君主专制加强
D.内阁独揽大权
8.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9.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七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10.明太祖时期,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下设行都司、卫所等机构,各级机构的官员均由中央直接敕封当地的僧俗首领担任。这些朝延命官的升迁、任免和更替均由中央政权直接决定。由此可知,明政府( )
A.直接派遣流官管理西藏 B.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C.注重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11.明太祖专门留下“祖训”,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宣德三年(1428年),明政府主动废交趾布政使司,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这表明明朝( )
A.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B.全面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
C.全力应对倭寇之患 D.实行“以德怀远”的对外政策
12.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二、非选择题
13.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懂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丞相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南平市高中期中考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他又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他还亲自写定刑典《御制大诰》,规定每户一本。这说明朱元璋( )
A.利用法律强化专制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推行法治代替人治
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解析:材料介绍了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的一系列立法工作,可以看出朱元璋重视用法律来规范行政、治理国家、巩固统治,因此本题选择A项;当时主导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治国思想应该是儒法并举,B项错误;材料中法治本质上是人治,体现的是皇帝的专制意志,C项错误;D项只是材料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排除。
2.《明史》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其原因是( )
A.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
B.瓦剌首领接受明朝册封
C.长城修筑阻止了蒙古南下
D.明朝平定了蒙古贵族叛乱
解析:根据材料“自是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故选A项;俺答汗是鞑靼首领不是瓦剌首领,排除B项;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排除C项;不是明朝平定蒙古贵族叛乱,排除D项。
3.[2023·辽宁大连高中检测]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
B.加强了对海南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解析: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澎湖地区的管理经历了沿袭元朝澎湖巡检司、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复设澎湖巡检司的演变过程,在明末内忧外患加剧之势下,明朝政府仍不忘维护东南海疆安全,这表明其领土主权意识有所增强,故选A项。
4.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解析:习近平赞誉郑和下西洋“是宝船和友谊”体现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故选C项;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负担,排除A项;“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没有强调造船航海技术的高超,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排除D项。
5.明朝时,为有效管辖黑龙江流域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置行都指挥使司
B.设置奴儿干都司
C.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法王称号
D.双方签订和议,恢复扩大贸易关系
解析:A、C两项是明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措施,可排除;B项是明朝所设的管理黑龙江流域的机构;D项反映的是明朝和鞑靼的关系。
6.郑和下西洋时,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八歇国西王误杀170人。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六万两黄金。郑和将实情上报禀明政府,最终放弃赔偿要求,这就是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的“麻喏八歇国六万两黄金”的故事。这反映了明朝 ( )
A.实行薄来厚往的贡赐贸易
B.奉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
C.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D.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解析:郑和将西王赔偿的请求上报明朝政府后,明朝政府最终放弃赔偿要求,这反映了明朝政府秉持着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所以至今流传着这个故事,故选C项;题干所述为西王误杀郑和下西洋的人员,属于政治事件,不属于贡赐贸易的范畴,排除A项;题干中是关于明朝对外开放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外国交往过程中的赔偿问题,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其前提条件,排除B项;题干中的事件反映的是明朝政府秉持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放弃了赔偿要求,这不属于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D项。
7.“(明)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表明 ( )
A.内阁取代宰相
B.六部参与决策
C.君主专制加强
D.内阁独揽大权
解析:题干中“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说明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亲掌六部,加强了皇权,故选C项;材料“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说明内阁是秘书机构没有取代宰相,排除A项;材料“朝廷之事皆分六部”说明六部具有执行权不是决策权,排除B项;材料“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表明内阁没有最终决策权,排除D项。
8.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材料“行使多以外国银钱”表明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正确。
9.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七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解析:明成祖统治时期,不断地南征北战,且派郑和七下西洋,造成国力耗费巨大,而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地停止北征、营建工程和西洋宝船,实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可见明朝统治政策的调整,旨在缓解财政压力,故选A项;B项只能体现手段而非目的,C、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10.明太祖时期,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下设行都司、卫所等机构,各级机构的官员均由中央直接敕封当地的僧俗首领担任。这些朝延命官的升迁、任免和更替均由中央政权直接决定。由此可知,明政府( )
A.直接派遣流官管理西藏 B.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C.注重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建立后,西藏地区各级机构的官员都由中央任命,而且升迁、任免和更替也由中央政府决定,说明中央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各级机构的官员均由中央直接敕封当地的僧俗首领担任”可知,明政府并不是直接派遣流官管理西藏,排除A项;材料无法表明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藏和内地的交流,排除D项。
11.明太祖专门留下“祖训”,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宣德三年(1428年),明政府主动废交趾布政使司,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这表明明朝( )
A.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B.全面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
C.全力应对倭寇之患 D.实行“以德怀远”的对外政策
【解析】“海禁”是明朝政府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主要涉及海外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明朝政府与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的关系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明朝应对倭寇的措施,故C项错误;材料“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体现了明朝对周边国家的怀柔政策,故D项正确。
12.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解析】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懂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初年丞相制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答案】(1)时期:战国时期。
职权:参议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
(2)变化: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