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 人教版(新疆专用) 1《望岳》课件(4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 人教版(新疆专用) 1《望岳》课件(4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06 16:2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望 岳 杜 甫你知道吗诗仙诗圣诗佛诗鬼李白杜甫李贺王维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称为“诗圣”。
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 ,世称"李杜"。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杜工部集》。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 《石壕吏》“三吏”“三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 》 《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 》
成都时期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的诗歌:青年时期 《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老年时期 《登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泰山日观峰云海壁立千仞日正出日已出碧霞元君祠道中石刻 飞来峰一线天泰山奇景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
  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县。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岳看成是神的象征。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
  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的说法。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南、河北省)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题为“望岳”。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文解释 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神奇和秀丽,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这首古体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描写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末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思考 首句:设问。极言诗人初见泰山时兴奋不已,竟不知如何描绘,令人顿生悬念。次句作答,总写泰山地域广阔,以上远望。
三四句:虚写,表现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以神秀之气,实际上抒发诗人内心感受,对泰山赏慕有加。四句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高峻。以上两句近望。
“钟”,拟人,写泰山独享“神秀”之天赋,也表现作者的爱慕之情,“割”,突现南阳北阴景色,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跃然纸上。
五六句: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诗人的胸怀随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极目仰望而为之开阔。以上两句细望。
七八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不止于望岳、登山而已,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以上两句是诗歌的象征意义。品味望岳(古体诗)远望近望细望愿望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感 叹 正面)(远衬高 侧面)(远 美 正面)(时衬高 侧面)(胸 云 正面)(归 鸟 正面)(会 凌 决心)(一 览 胸襟) 展高远胸襟
描泰山远景
实实虚虚——(虚实相生的写法)整体把握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赏析和积累诗歌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能作的赏析吗?请你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远望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总写泰山地域广阔,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
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上泰山的神奇秀丽
近望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下句写泰山的高峻。阴阳割昏晓。 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泰山的巍峨高大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近望之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细望胸怀随山间之云雾缭绕而激荡,眼界因
极目而开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愿望 抒发感受,深化主旨:不止于望,还要攀登,表达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朝气和志向。 望中所感《孟子》中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取用入诗,既写出了泰山的巍然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最后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句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品读体会首联——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 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遥望 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亮点探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通篇写望而不著一个望字,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主题分析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小结: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