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第二十二章)
(90分钟 90分)
一、单选题
1.成都正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实现这样的愿望,节能减排,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氢燃料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能源的大量消耗使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D.节能问题的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
2.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 B.太阳能 C.核能 D.石油
3.据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把福岛核电站废水倾倒进太平洋,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对和抗议。如图是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所囤积的百万吨核废水。关于核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废料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可任意处置
B.核电站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发电的
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因此根本不必担心能源危机
4.北京冬奥会颁奖礼仪服的内胆添加了“神秘材料”石墨烯,只要衣服某一处加热,石墨烯复合材料就能把热量均匀的传递到全身,薄薄一层,能抵御-30℃的低温。这体现了石墨烯具备下面哪种良好的物理属性( )
A.导热性好 B.导电性好 C.弹性好 D.密度小
二、多选题
5.关于图中四个事例的能量转化,以下说法正确的( )
A.甲图中古人类“钻木取火”,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乙图中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丙图中行驶的高速电动列车,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图中风机桨叶带动发电机发电,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6.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在空旷的地面上建立高大的中央吸热塔,塔顶上安装固定一个接收器,塔的周围安装一定数量的定日镜,通过定日镜将太阳光聚集到塔顶的接收器的腔体内产生高温,再将通过接收器的工作物质加热并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是:太阳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定日镜是凹面镜,将太阳光聚集到塔顶的接收器上
C.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D.太阳能和核能一样,都是一次能源,且都是可再生能源
三、填空题
7.(1)近日,中国科学院成功攻克了纳米级芯片所需的关键技术——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为我国纳米级半导体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预计在年可投入生产。= ;如果用工艺代替工艺来设计加工芯片,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芯片的存储能力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因外观像冰且遇火即燃,故被称作“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达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具有较大的 (填写物理量名称)。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可长期开采使用,可燃冰是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3)北京时间2020年2月24日晚9点,华为公司正式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华为Mate Xs折叠手机。华为Mate Xs手机折叠状态时就像直板手机、展开后变身英寸大屏,搭载了目前华为最强大的5G SoC——麒麟990 5G芯片,并采用了大电池,支持高达新一代华为超级快充。其中,“新一代华为超级快充”中的“”指的是手机快速充电时的 (填写物理量名称);手机的通讯功能是利用 实现信息传递的;
(4)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上标有刻度,通过橡皮塞把它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若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于玻璃瓶内的液面,则说明瓶外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的气压。当带着这个简易气压计登山时,从山脚下拿到山顶上的过程中,会发现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8.有一定值电阻,当其两端的电压为9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9A,它的电阻是 Ω;如果它两端的电压为15V,通过它的电流是 A;核电站是利用核 (选填“聚变”或“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的;在汽车制动过它的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但这些内能无法自动转化回去,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 的.
9.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如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这是用 方式增加水等物质的内能;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如太阳能电池。
10.2021年5月15日,“天向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祝融号”火星车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 (填“裂变”或“聚变”)。地面控制中心通过 波向它发出指令。
1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的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12.在国家“光伏扶贫”项目中,小明家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向电网提供电能,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 能;太阳能是 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
13.近日记者在吉州区长塘镇采访时,了解到许多村民家的屋顶都安装了光伏电板,一户每年可以发电4万度,既支持了国家发展新能源,也能够使村民自己获得收益,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光伏电板将 转化为电能,电能属于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14.如图所示,达·芬奇曾经思考的永动机不可能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违背了 ;生活中水总是自发地从高处往低处流,无法自发从低处往高处流,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
四、实验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月下棹神舟,星夜赴天河”,2021年10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三号再征太空,开启了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的时代。
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了首个太空科普教育节目“天宫课堂”。“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第二课中,王亚平老师和叶光富老师在太空中向同学们展示了“液体桥”。液体桥是将水挤到两块板上,将两块板靠近后两水球相连,形成了一座桥。在“太空抛物”实验中,请来顶流助教冰墩墩,当王亚平老师将冰墩墩抛出后,冰墩墩实现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变成“冰球”。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乙所示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正在发射的情景,它使用液态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 ;火箭也是一种热机,在火箭点火发射时将内能转化为 能;
(2)火箭发射塔修建在水池上,利用了水的 较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从而保护了发射塔不被高温烧毁;火箭发射时会看到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
(3)在太空中的水不会往下流,是因为水球不受 的作用。水能形成球状和液体桥实验都能说明 ;
(4)12月9日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进行了太空直播授课,实现了天地互动,所需的电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能帆板,太阳能帆板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它相当于电路中的 。
16.如图甲的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成.
(1)风机叶片形状像飞机的机翼(如图乙所示),当叶片被风吹动时,由于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产生的压强差使图乙中的叶片受到向 (填“上”或“下”)的力使风叶旋转.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利用原理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某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得到的下列信息,正确的有 .
A.只要有风,机组就能产生电能 B.风速过大,机组不会产生电能
C.风速越大,机组发电的功率一定越大 D.风速在一定范围内,机组产生的电功率可能不变
(3)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某风机获得的能量:
平均风速v(m/s) 5 10 15 20
1s内获得的能量E(×104J) 1 8 27 64
①对表格进行分析,你发现该风机1s内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定量关系是: (用文字描述);
②当风速为5m/s时,这台风机获得的能量有20%转化为电能,则1s内所产生的电能可供1只“220V 100W”电灯正常工作时间为 .
17.如图甲是一种太阳能路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组、LED发光二极管、灯杆及灯具外壳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工作时的能量流程如图丙所示,其中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件是光电板,某兴趣小组想知道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 可能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猜想2: 可能与光电板的面积有关;
猜想3: 可能与光电板的颜色有关。
根据以上猜想, 他们设计好实验,然后用不同的光电板正对太阳光照射并对蓄电池充电,一段时间后用蓄电池给LED灯供电直到LED 灯熄灭,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序号 光电板的面积(m2) 光照时间(min) 光电板表面所涂颜色 LED灯的发光时间(min)
1 0.1 10 黑色 30
2 0.1 20 黑色 60
3 0.1 30 黑色 90
4 0.2 10 黑色 60
5。 0.3 10 黑色 90
6 0.1 10 绿色 20
7 0.1 10 白色 5
(1)如图乙所示,正常情况下在白天控制开关S应与 接通(选填“b”或“c”),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 反映的;
(2)由表中 (填表中的序号)三组数据对猜想1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电板面积和光电板颜色相同时,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有关;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 最好(选填“黑色”、“绿色”或“白色”);
(4)除了以上影响因素,你觉得影响光电板吸收太阳能多少还可能与 有关?(写出一种即可)
18.创新小组同学在调研“太阳能使用情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不同型号的太阳能热水器水温上升快慢情况不一样,由此对水温上升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三种猜想:
猜想1:水量的多少;
猜想2:太阳光照时间;
猜想3:水受到的光照面积(简称受光面积)。
(1)在研究猜想1时,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发现照射时间相同时,水质量越大,水温上升越慢,这样的操作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2)在研究猜想2时,小明同学认为借助 (选填“功率”或“效率”)的概念可以判断猜想2是错误的;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准备了三个受光面积相同而厚度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槽(有盖,忽略水微弱形变带来的受光面积变化),在水槽A中装满水使光垂直照射在透明水槽的正表面。同学们记录了A水槽中水温随照射时间的变化情况。
t/min 0 2 4 6 8
ΔT/℃ 0 3.0 4.8 5.6 5.9
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温升高的快慢特点 (选填“均匀升高”、“由快到慢”或“由慢到快”);
②为了进行对比,小明应该在水槽 (选填“B”或“C”)中装入水,再进行实验;
③小明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温趋于稳定,小明了解到,也在对周围环境放热。已知水的受光面积为S,此时太阳光单位面积辐射功率为P1,水单位面积(研究中忽略薄水槽较小的四侧面积)对周边的散热功率为P2,则利用给定的字母写出水温稳定时,水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为 。
(4)你对水吸收太阳能的升温快慢的影响因素还有什么猜想: 。
五、简答题
19.为什么要节约用电?
六、计算题
20.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地震和海啸灾难,致使福岛核电出现核泄漏.为减少放射性污染,电力公司利用“人工浮岛”(一个钢制的空心浮体)储存放射性污水,该浮体是用8×106 kg的钢板制成的一个外形长140 m,宽50 m、高3m的空心长方体.问:
(1)为了不使“人工浮岛”沉入海底,该浮体最多可以储存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放射性污水?(为了计算方便,海水的密度取1.0×10 3 kg/m 3 ,g=10N/kg)
(2)请你谈谈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1.有一个能装50kg水的太阳能晒水箱,其接收太阳能的面积为2m2,该晒水箱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为E=3.2×106J/(h· m2)求:
(1)如果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为8h,则该晒水箱每天可以接收多少焦的太阳能?
(2)由于热量的散失等原因,水的吸热效率只有60%,那么,在1标准大气压下,该晒水箱一天吸收的太阳能可使这50kg、温度25℃的水升高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氢燃料发动机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一部分能量,故选项B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能源的大量消耗使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节能问题的核心是提高能量利用中的转化效率,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2.B
【详解】试题分析:核能、煤炭、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故选B.
考点:能源的分类.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理解,属于基础知识.
3.B
【详解】A.核废料处置不当,会造成核泄漏和核辐射污染,故A错误;
B.目前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裂变技术,所以核电站是利用裂变的链式反应发电的,故B正确;
C.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
D.人类已经完全掌握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但是能源危机依然存在,因为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根据题意“只要衣服某一处加热,石墨烯复合材料就能把热量均匀的传递到全身”说明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导热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CD
【详解】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根据能量转化特点可知,太阳能热水器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B 正确;
C.根据能量转化特点可知,高速电动列车的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风机桨叶带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通过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BCD。
6.AB
【详解】A.由题意可知,接收器通过收集太阳能,将塔内的工作物质加热为高温高压蒸汽,此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蒸汽推动汽轮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转动从而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定日镜是凹面镜,它可以跟随光的移动来进行转动,并把照到镜子上的光准确地反射到中间的集热塔上,故B正确;
C.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C错误;
D.核能的能量来源是核燃料,属于矿产资源,短时间内无法从自然界中获得补充,故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AB。
7. 2×10-9 变大 热值 一次 电功率 电磁波 小于 升高
【详解】(1)[1][2]因为
1m=10-9nm
所以
2nm=2×10-9m
如果用2nm工艺代替7nm工艺来设计加工芯片,因为该芯片的体积不变,相同体积下晶体管增多,所以它的储存能力变大。
(2)[3][4]单位质量(或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叫做热值,可燃冰是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燃料,属于一次能源,消耗完就没有了,不可再生。
(3)[5][6]“W”是电功率的单位,指该充电器每秒消耗电能55J,手机通讯主要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将信息搭载在电磁波上即可实现通讯功能。
(4)[7][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外界大气压小于瓶内气压,因此瓶内气压将液柱往上挤压。从山脚下拿到山顶上的过程中。海拔升高,外界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会上升。
8. 10 1.5 裂变 方向
【详解】定值电阻的阻值:R= =10Ω,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5V时,电阻的大小不变,仍然为10Ω,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 =1.5A;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这种裂变是可以控制的;
由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所以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它的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但这些内能也无法自动转化回去.
9. 内 热传递 电
【详解】[1][2][3]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 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此过程能量转移方式是热传递;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将电能储存起来,再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使用。
10. 可再生 聚变 电磁
【详解】[1]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是可再生能源。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向“天问一号”发出指令。
11. 转化 方向性 保持不变
【详解】[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在物理学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2. 电 一次
【详解】[1]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向电网提供电能,说明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因此太阳能是一次能源。
13. 光能 二次能源
【详解】[1][2]光伏电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属于二次能源。
14. 能量守恒定律 方向性
【详解】[1]机械能在转化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消耗的,所以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2]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从高处流向低处,由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和其它形式的能量,这说明了能量转化是有方向的。
15. 热值 机械 比热容 液化 重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电 电源
【详解】(1)[1]长征二号火箭使用液态氢做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和其它燃料相比,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充分燃烧能够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在火箭点火发射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上升的机械能。
(2)[3]火箭发射塔修建在水池上,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和相同质量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保护了发射塔不被高温烧毁。
[4]火箭发射时,会看到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高温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滴。
(3)[5]在外太空处于微重力状态,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太空中,水球不受重力的作用,所以在太空中的水不会往下流。
[6]在太空中水不受重力,由于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水能形成球状和液体桥。
(4)[7][8]太阳能帆板是太阳电池板,其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空间站使用,所以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
16. 上 BD 风机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 20s
【详解】(1)由乙图知,叶片的上面是突出的弧形,下面是平面,空气流过时,上面空气流速大于下面空气流速,上面压强小于下面压强,叶片受到向上的力.
(2)由丙图知,
A.在风很小和很大时,即风速小于V1,大于V3时,不能产生电能.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风速过大,大于V3时,机组不会产生电能.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在一定范围内,即在V1和V2之间时,风速越大,机组产生的电功率越大;在一定范围内,V2和V3之间时,机组产生的电功率不变;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风速在一定范围内,即V2和V3之间时,机组产生的电功率可能不变.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D.
(3)①由表格数据知,风速增大为原来的2倍,风能增大为原来的23倍,风速增大为原来的3倍,风能增大为原来的33倍…,所以风机获得的能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
②据表格可知,若风速是5m/s时,所获得的能量是W总=10000J,
这台风机获得的能量有20%转化为电能,所以此时所获得的电能是:W电能=W总×20%=2000J;
由P=可得,t===20s;
17. b LED灯的发光时间 1、2、3 黑色 光照强度
【详解】(1)[1][2]太阳能路灯的原理:白天,太阳能电池板需对蓄电池充电,夜晚,蓄电池对LED灯供电,所以,由图可知,白天S应与b接通,夜晚S应与c接通;实验中,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是通过LED灯的发光时间反映的,这是转换法。
(2)[3]探究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与光电板的光照时间的关系,保持光电板面积和光电板颜色相同,光电板的光照时间不同,选择表中1、2、3三组数据。
(3)[4]由表中数据3、6、7分析可知在光照时间和光电板面积相同时,黑色光电板吸收太阳能最多,所以制作太阳能光电板用黑色最好。
(4)[5]光电板吸收太阳能的多少还可能与光照强度和光照角度有关。
18. 不合理 没有控制受光面积相等 功率 由快到慢 C 光照的角度
【详解】(1)[1][2]做实验时,要控制无关的变量一致,小明在实验中没有控制受光面积相等,所以他的操作是不合理的。
(2)[3]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太阳光照射时间越长,水温升高的不一定快,与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
(3)[4]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温升高的速率由快变慢。
[5]②为了对比明显,应选择侧面厚度相差较大的水槽进行实验。
[6]③在时间t内,水槽接收到的太阳能为P1St,水槽两面向周边的散失的热量为2P2St,则水对太阳能的吸收效率为
(4)[7]水吸收太阳能的升温快慢还可能与光照的角度、光照的强度等于因素有关。
19.见解析
【详解】目前电能主要是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转化而来,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采,带来的是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提倡节约用电,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20.(1)1.3×107 kg ;(2)核能发电的优点:省燃料,污染小、成本低可能带来的问题:核泄漏(或核辐射、核污染、核废料)
【详解】解:(1)“人工浮岛”恰好浸没时的排水体积
V排=140m×50m×3m=2.1×104m3
“人工浮岛”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104m3=2.1×108N
由题意可知,当G总=F浮时,“人工浮岛”储存的放射性污水最多,则“人工浮岛”的最大总质量
储存放射性污水的最大质量
m污水=m总﹣m浮体=2.1×107kg﹣8×106kg=1.3×107kg
(2)核能发电的优点:省燃料,污染小,成本低;可能带来的问题:核泄漏(或核辐射、核污染、核废料)。
答:(1)浮体最多可以储存质量为1.3×107 kg的放射性污水;
(2)核能发电的优点:省燃料,污染小、成本低可能带来的问题:核泄漏(或核辐射、核污染、核废料)。
21.(1)5.12×107J;(2)75℃
【详解】解:(1)晒水箱每天可以接收的太阳能
Q=3.2×106J/(h· m2)×2m2×8h=5.12×107J
(2)由题意可知
Q吸=Qη=5.12×107J×60%=3.072×107J
Q吸=c水m(t﹣t0)=4.2×103J/(kg·℃)×50kg×(t﹣25℃)= 3.072×107J
t=171.3℃
因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沸腾是吸热过程,温度不变,故水温度升高为
Δt=100℃-25℃=75℃
答:(1)该晒水箱每天可以接收5.12×107J的太阳能;
(2)在1标准大气压下,该晒水箱一天吸收的太阳能可使这50㎏、温度25℃的水升高多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