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相对高差小的丹霞地貌区为何呈现特殊的植被垂直分异?
▲丹霞孤立山块植被垂直分异模式(东南)
▲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
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基本概念
1.概念: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森林
草原
荒漠
经济林
人工花卉
人工草场
2. 分类
天然植被
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
人工植被
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问题1:丹霞地貌三大分布区的自然植被带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略图
▲中国自然植被类型
东南和西南分区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森林特征: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细胞壁较厚)叶片,垂直结构较简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Q1革质叶片有什么作用?
Q2“常绿”是指叶子一直不会掉落吗?
保水、防高温、防灼伤
新叶取代老叶
西北分区(一)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森林特征: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也称为夏绿林,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温带落叶阔叶林
Q3冬半年“落叶”有什么作用?
减少水分和能量流失
西北分区(二)
气候特点: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全年少雨
植被特征:草原夏绿冬枯,存在旱生结构,叶片面积较小、叶片内卷。
温带草原
Q4“叶片小、内卷”有什么作用?
减少水分蒸腾
西北分区(三)
气候特点: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全年干旱
植被特征: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植物种类少,以旱生结构为主,群落结构简单
温带荒漠
Q5荒漠植被可能具备哪些生物学形态特征?
叶片稀疏,叶子演化为刺,根系发达
三大分区的基带植被景观
▲陕北沟谷型丹霞(温带草原)
▲陕北靖边波浪谷丹霞地貌(温带荒漠)
▲粤北丹霞地貌(常绿阔叶林)
大尺度下,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带状分布。
热量减少
水分减少
大 尺 度
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呈现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性差异
(南北更替)
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
(东西更替)
水 分
热 量
植被类型不同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问题2:东南分区的某丹霞山顶为何出现分层结构?
▲东南分区某丹霞局部山顶植被环状结构
山顶乔木层
外围灌木层
边缘草本层
山顶乔木层
外围灌木层
边缘草本层
光照影响下的植被垂直结构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规律:光照越充足、[水热组合越好],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问题3:东南分区的某丹霞山顶为何发育硬叶林?
▲东南分区某丹霞山顶和悬崖植被类型示意
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硬叶乔木林的植物耐旱性强,具有厚的蜡质硬叶,一般株高较矮,树干粗壮,树皮的木栓层特别发达。
Q6蜡质硬叶有什么作用?
保水/减少水分蒸腾
地形影响下的植被特征
▲太阳辐射示意图
丹霞山顶和悬崖
光照强
蒸发强烈
风力大
土壤水少
面积小
土壤保水差
土层薄/易下渗
耐旱矮小的硬叶林
补充:阴坡与阳坡
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据图说明其差别,并筒述理由。
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此植被较稀疏;
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阴坡植被较稠密,阳坡植被较稀疏。
▲赤水丹霞地貌区坡向与植被覆盖度变化关系
问题4:东南分区的某丹霞山谷坡麓为何发育雨林?
▲东南分区某丹霞山谷坡麓植被类型示意
丹霞山谷坡麓地带
山坡汇水
径流多
沟谷积水
土壤水多
海拔低
热量充足
地形封闭/流通差
暖湿的沟谷雨林
热带雨林的气候与植被特征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森林特征: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等,个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茎果、板根等现象
热带雨林
Q7“老茎生花/果”有生物学意义?
消耗过多能量/养分
雨林典型植物的生物学形态特征
气生根
①保持水分;
②吸收气体,促进植物向上生长。
大王椰子
茎果
藤本、附生
茎花
滴水叶尖
①雨水沿叶尖迅速凝聚滑落,同时带走叶面的菌类、虫卵、植物孢子等附着物;
②利于叶片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降低感染病虫害的几率。
菩提树
四数木
板状根
①保持水分;
②有效支撑地上的高大树干和树冠,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
总结1:环境塑造植被
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温差等
—海拔、坡度、坡向等
—来源、埋深、质、量、稳定性等
—水分、肥力、厚薄、酸碱性等
—竞争、共生、寄生、天敌等
人类活动
—灾害、封闭、分隔、火山、面积等
气候
地形
水文
土壤
生物
其它
—农牧、退耕、植树、污染、开发等
大尺度
中尺度
问题5:植被破坏对丹霞地貌区产生哪些影响?
▼丹霞地貌区赤水市2000年和2010年水土流失数据
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由于砍伐树木和陡坡开垦,使水源涵养区植被破坏,部分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严重退化。
总结2:植被适应并改造环境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蒸腾、增加空气湿度
涵养水源
保育土壤
防风固沙
减轻灾害
提供营养与栖息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练习
(202301)在南极的雪坡上经常出现一抹红晕或一片“绿菌”,这主要是由可适应低温、贫营养、高光辐射强度环境的微藻所致。微藻多爆发于动物栖息地附近的冰面,尤其是企鹅聚集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9. 微藻多爆发在企鹅聚集地附近,是因为该地( )
A. 气温较高 B. 光照较强 C. 降水较多 D. 养分较足
由材料“微藻多爆发于动物栖息地附近的冰面,尤其是企鹅聚集地”结合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可知,企鹅聚集地附近,企鹅的排泄物为微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养分,导致微藻爆发,D正确;材料没有企鹅聚集地附近冰面与其他冰面关于气温、光照、降水等信息的对比,ABC错误。故选D。
练习
城市绿地具有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但不同类型绿地降温增湿的效应大小各异,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程度有很大差异。下图为湖南长沙市不同绿地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程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8.长沙市绿地树木最适宜选择(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练习
(202007)循环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某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省份最适宜采用该循环农业模式的是( )
A.黑龙江省 B.青海省 C.广东省 D.陕西省
下节课再见!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