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1流水地貌
补充1:外力作用
1、定义: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
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内力作用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地表形态
固结成岩
风化作用
内力作用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作用
使得地表起伏状况趋向平缓
目前的地表形态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表形态
内、外力共同作用
流水地貌:流水是地表常见的外力作用形式。流水塑造的地貌,称为流水地貌。
类型: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三峡
崇明岛
一、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 V 字形。流水下切作用强烈的地区,往往形成深邃的峡谷。
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
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河谷的结构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方便修建活动及交通设施;
2、地层深厚,适合耕作;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补充2:河流的侵蚀作用,
主要包含3种类型:
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
下蚀(向下侵蚀)
侧蚀(向两侧侵蚀)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下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走
下蚀使河谷加深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展宽
侧蚀
河谷的演变
初期(上游)
______和____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_形
中期(中游)
_____侵蚀减弱,_____侵蚀加强
河谷展宽,且左右不对称
成熟期(下游)
___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_形
V
下蚀 溯源
下蚀 侧蚀
槽
侧蚀
河谷加深和延长
向两岸侵蚀拓宽
左岸堆积
北半球
港口
挖沙、淘金、住房。
1.平直河段---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
右岸侵蚀厉害
补充3:不同河道的侵蚀与堆积
2.弯曲河道---惯性
A B C D四个河岸中,侵蚀岸有?堆积岸有?
D
C
A
B
惯性
弯曲的河道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北半球
凹岸
凸岸
凹岸
凸岸
1、平直河道: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小结
凹岸侵蚀,水深岸陡,流速快,港口
凸岸堆积,水浅岸缓,流速慢,仓库
2、弯曲河道:
裁弯取直与牛轭湖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河流因为地转偏向力、地质结构、土壤岩石质地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难以保持一条直线流动,会产生弯曲。
二、流水堆积地貌
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冲积扇。暂时性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因水流分散而形成的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由于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而下游的地势一般都比较平坦。河流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尼罗河三角洲
江心洲
三、滑坡和泥石流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急流,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滑坡
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滑坡可以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的形成机制
1、物质条件:地表有大量的松散物质;
2、动力条件:重力;
3、地形地质条件:地表起伏较大;
4、重要诱发因素: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环境会产 生哪些重大危害?
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滑坡对乡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毁农田、房舍、伤害人畜、毁坏森林、道路以及农业机械设施和水利水电设施等,有时甚至给乡村造成毁灭性灾害。
位于城镇的滑坡常常砸埋房屋,伤亡人畜,毁坏田地,摧毁工厂、学校、机关单位等,并毁坏各种设施,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有时甚至毁灭整个城镇。
发生在工矿区的滑坡,可摧毁矿山设施,伤亡职工,毁坏厂房,使矿山停工停产,常常造成重大损失。
2015 年 11 月 13 日,浙江丽水发生特大型滑坡。经调查,此次滑坡是在地形陡 峻、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和降雨 长期作用下形成的,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2-15,完成相关任务。
2.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滑坡多发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滑坡多发地区具有地质结构不稳定,岩石易破碎,有软弱结构面,地形陡峻,降水多且强度大等自然环境特征。
在滑坡多发区人们应采取防范措施: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如建排水沟,保护坡地植被等;
(2)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如消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
(3)减少甚至消除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4)建立灾害预警机制,提升人们防灾抗灾的能力等。
泥石流
定义: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 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危害: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 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判断
地形——陡峭的山地,沟深坡陡
物质——松散:风化、侵蚀作用;地震造成的破碎;人类排放的废渣
大量的水流——短时间内
植被覆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