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太阳系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7 太阳系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30 09:0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7 太阳系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03
04
活动准备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05
06
全课小结
课后拓展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正确描述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概念。
科学思维目标:能感受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遥远,进而感知太阳系的庞大。
探究实践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小组探究,阅读、整理资料初步了解八大行星的特征,制作太阳系模型。
态度责任目标: 能与同学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学习感受。
02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
03 情境导入
情景导入
地球是一颗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还有哪些呢?
04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活动一:
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
探究新知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它是一个巨大的恒星,占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其公转。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被称为类地行星,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被称为类木行星,主要由气体构成。
此外,太阳系中还有大量的小天体,如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它们位于行星之间或围绕行星运转。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是太阳系中两个重要的区域,分别位于小行星带外侧和太阳系边缘,其中柯伊伯带主要由未形成行星的较小天体组成,而奥尔特云则是冰微行星的天堂。
太阳系的形成始于约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而其他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八大行星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其中水星和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而其他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
探究新知
活动二:
了解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太 阳 系 中, 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活动三:
制作太阳系模型。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根据太阳系中 8 颗行星的直径和与太阳的距离,把它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就是在建立模型。
05 全课小结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吗
我会填
1.地球是一颗绕着太阳公转的( )。
2.太阳系中心是( ),一个巨大的( ),提供太阳系内所有天体的光和热。、
3.围绕太阳公转的是( )。
行星
八大行星
太阳
恒星
06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太阳系中还有哪些天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