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卷(辽宁专用)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城市空间加速扩张,远郊区得到快速发展,其功能的复合性、完善性使之具备城市特性,形成新城、新区等“类城市体”,学者将此现象称为后郊区化。上海正逐步进入后郊区化阶段,图为“1949年至今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模式围”。完成1-2小题。
1.关于上海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演变阶段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政策来引导生产要素郊区化 B.生活、消费要素开始在郊区集聚
C.多区多园强化郊区空间生活属性 D.产城融合使郊区空间更复合多元
2.与近郊区相比,上海市远郊区更易成为功能复合完善的“类城市体”,主要原因是( )
A.对周边城市辐射更强 B.生产成本低廉
C.受中心城区辐射较小 D.劳动力数量多
【答案】1.D 2.C
【解析】1.读图可知,工业搬迁至郊区,说明是通过政策来引导生产要素郊区化,发生在第一阶段,A不符合题意;工业生产等大量积聚在郊区,所以生活、消费要素开始在郊区集聚,发生在第二阶段,B不符合题意;多区多园强化郊区空间生产(而不是生活)属性,产城融合使郊区空间更复合多元,发生第三阶段,C错误,D正确。故选D。
2. 由已学可知,上海市远郊区由于受中心城区辐射较小,更多职能需要独立配套,形成功能更加完善的“类
城市体”,而近郊区更多依附于中心城区,功能受到限制,不易形成功能复合完善的“类城市体”,C正确;与中心城市和近郊区相比,远郊区对周边辐射能力较弱,A错误;生产成本、劳动力数量在近郊、远郊差异不大,BD错误。故选C。
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3-4小题。
3.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
A.与云量同步变化 B.春季全年最高
C.与风速同步变化 D.夏季全年最高
4.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 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 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3.B 4.D
【解析】3.由图可知,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春季全年最高,B正确;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与云量不同步变化,尤其在夏季表现最明显,A错误;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与风速差异明显,不同步变化,C错误;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夏季较低,D错误。故选B。
4.由图可知,洞里萨湖白天表层水温最高月份出现在5月,此时,该区域白昼时间未达到最长,夏至日时该区域昼最长,①错误;此时,该区域处于旱季,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表层水温高,②正确;由于处于旱季,气温高,降水少,湖泊水位低,水量少,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表层水温高,③正确;此时,夏季盛行风和台风未到,风力较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光伏装备制造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下图示意2000—2021年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与扩张模式。完成5-6小题。
5.发展初期,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制造业产业基础 B.土地投资成本
C.太阳能资源禀赋 D.本地市场规模
6.在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扩张的途径中( )
A.东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太阳能资源禀赋影响
B.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张考虑了市场距离影响
C.中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空间距离因素的影响
D.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扩张明显受原料因素的影响
【答案】5.A 6.B
【解析】5.根据材料所给图片,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发展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最初在东部地区时也是现在东部中心城市,然后转移到一般城市。因此在产业发展初期,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主要集聚于东部中心城市,而东部中心城市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经济发达,制造业产业基础强,A正确;东部城市地价高,降水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发展初期市场尚未培育成熟,规模有限,BCD错误。故选A。
6.由图可知,东部地区内部产业扩张主要从中心城市向一般城市,太阳能禀赋差距小,主要考虑的是降低生产成本,A错;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张主要目标是中西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市场距离较近,B对;中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从中心城市向太阳能资源型城市,说明考虑的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不是空间距离影响,C错;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扩张方向是从中心城市向太阳能资源型城市,说明考虑的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不是原材料,D错。故选B。
我国南方带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冬季作越冬洄游。它一般生活在20—40米水深的近海,有昼夜垂直迁移的习惯(夜间游至表层觅食,白天潜回下层)。鱼类的垂直迁移习惯对地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南方带鱼冬季洄游线路和越冬场示意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推测浙江省舟山渔场捕捞带鱼最佳时期为( )
A.3—5月 B.5—7月
C.8—10月 D.12月至翌年2月
8.通常捕捞上来的带鱼非常不易存活,原因主要是( )
A.海面气压变低 B.表层水温升高
C.海面光照增强 D.表层饵料短缺
9.鱼类的昼夜垂直迁移对地球碳循环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增加大气碳含量 B.加快海水碳分解
C.增加海底碳积累 D.加快碳循环速度
【答案】7.D 8.A 9.C
【解析】7.由材料可知,我国南方带鱼是洄游性鱼类,冬季作越冬洄游,舟山渔场位于南方带鱼的越冬场,冬季时带鱼数量多,捕获量大,D正确。3—10月份期间,带鱼位于北方海域,舟山渔场的带鱼数量较少,ABC错误,故选D。
8.由材料可知,带鱼一般生活在20—40米水深的近海,气压较高,捕捞上来后气压变低,强烈的气压变化导致带鱼死亡,A正确。舟山渔场带鱼捕捞主要是在冬季,海洋表层的水温并不高,B错误。海面光照强于海底,但是光照条件容易受人为调整,不会因为光照条件导致带鱼不易存活,C错误。由材料可知,带鱼夜间游至表层觅食,说明海洋表层的饵料较多,D错误,故选A。
9.鱼类游至表层觅食过程中,吸收海洋表层的有机碳,白天潜回下层,通过新陈代谢将碳留在下层,C正确。鱼类将海洋表层的有机碳吸收,减少大气碳含量,A错误。海水碳分解与鱼类无关,B错误。鱼类并不能将海底的碳带至海洋表层,不能加快碳循环速度,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某国2022年3月19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日前价格(电力市场运行前一日确定的电力价格),读图完成10-11小题。
10.该国最可能是( )
A.俄罗斯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1.该国日前电价制定的主要目的( )
A.降低居民用电成本 B.平衡各类能源均衡发展
C.促进火电快速发展 D.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答案】10.B 11.D
【解析】10.该国光伏发电量最大时是北京时间19:00左右,对应当地时间为12:00,根据时差计算,一小时15°,东加西减,该国经度约为15°E,应为德国。故选B。
11.该国可再生电力以风电和光伏为主,发电量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为减少碳排放,鼓励消费者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大致6时至午后,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增加,通过不断降低电力价格,鼓励居民使用可再生电力;大致午后至18时,化石能源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足时,进行快速补充,这时提高电力价格;深夜电力需求较少,可再生能源发电较少,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等。该国日前电价制定是政府通过调电价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均衡发展。故选D。
地质时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起,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起到一定高度后,湖水外泄,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推测湖相沉积时期湖盆的地势( )
A.东南高、西北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13.与乙地相比,甲地沉积物( )
A.颗粒大、分选性好 B.颗粒大、分选性差
C.颗粒小、分选性好 D.颗粒小、分选性差
【答案】12.B 13.B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与山体距离的增大,地势会越来越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搬运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淤泥质黏土层的颗粒越来越细,黏土层厚度越来越厚,故黏土层越厚,地势越低。读图上的淤泥层厚度等值线数值分布可知,数值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增大,故可推测湖盆淤泥层区域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淤泥质黏土层的分布特征可推测该地东北高、西南低,甲地位于东北部,且是河流出山口,河流流速快,搬运能力强,沉积物粒径较大,分选性差;乙地位于西南部,地势较低平,河流流速慢,搬运能力较弱,粒径较小,分选性较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的施工建设,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于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该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思克斯堡岛,主体建筑设计从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导航所使用的南十字星中得到启发,兼具中国文化意象和国际形象品质。下图示意恩科斯堡岛位置及秦岭站景观图。完成14-16小题。
14.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上五星红旗影子指向正南时( )
A.巴西利亚夜幕沉沉 B.北京夕阳西下
C.伦敦烈日当空 D.悉尼旭日东升
15.秦岭站建站期间( )
A.天津日出方位由东北变为东南 B.天津的昼夜长短比值大于1
C.正午天塔的影子长度小于其高度 D.恩科斯堡岛没有经历黑夜
16.相对于其它科学考察站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对全球变暖更敏感 B.生物类型多样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14.A 15.D 16.A
【解析】14.据材料可知,恩克斯堡岛为东十一区,当恩克斯堡岛上五星红旗影子指向正南时,东十一区为12点,巴西利亚为西三区,12-(11+3)+24=22时,A正确;北京为东八区,12-(11-8)=9时,B错误;伦敦为中时区,12-(11-0)=1时,C错误;悉尼为东十区,12-(11-10)=11时,D错误。故选A。
15.据材料可知,秦岭站建站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恩科斯堡岛纬度高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天津日出方位位于东南,昼短夜长,昼夜长短比值小于1,AB错误;天塔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正午天塔的影子长度大于其高度,C错误。故选D。
16.根据材料可知,恩克斯堡岛附近拥有大面积的冰盖雪被,冰界等,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A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B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错误。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塔吉克斯坦是首批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之间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也是中资企业开展矿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对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意义重大。塔吉克斯坦境内多山,约占国土面积的93%,有“高山之国”的美誉。该国各类资源成矿地质背景优越,但开发程度不高。下图示意塔吉克斯坦成矿带的分布。
(1)指出塔吉克斯坦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4分)
(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塔吉克斯坦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原因。(6分)
(3)分析中塔合作对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意义。(6分)
【答案】(1)该国各类资源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储量丰富;能源、战略性矿产种类丰富,尤其稀有金属矿产种类多样。
(2)塔吉克斯坦多山地,勘探开采成本高;地势起伏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运费较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恢复生态环境的成本较高。
(3)优化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使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口渠道多元化;保障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持续稳定供应,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
【解析】(1)可从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特点展开叙述。据材料可知,该国各类资源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根据图例中的成矿带,可以说明该国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该国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丰富,尤其钨、锡等稀有金属矿产种类多样。
(2)据材料可知,塔吉克斯坦境内多山,约占国土面积的93%,地形条件不利于勘探,勘探开采成本高;该国有“高山之国”的美誉,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交通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运费较高;该国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开采资源会造成植被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恢复生态环境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和时间,恢复生态环境的成本较高。
(3)能源资源安全包括能源资源供给和消费,具体包括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利用率、加强区外调配与贸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我国和塔吉克斯坦合作开发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开发金银铜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利于增加我国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塔吉克斯坦是首批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之间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利于保障能源、战略性矿产资源持续稳定供应,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雾凇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植物时,不断冻结积聚在植物枝干表面的现象。沙雅县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2022年3月2日清晨,当地的胡杨和梭梭等草木上生成了雾凇景观,人们把这种出现在沙漠和戈壁滩上的雾凇称为“瀚海雾凇”。沙漠中雾凇一般在日出前两个小时左右形成,中午前即会全部融化,欣赏瀚海雾凇,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据观测显示,瀚海雾凇凝结水总量年均为5.8毫米,占当地冬季降水量的21.8%,这对干旱地区的生态价值不可忽视。
材料二:左图为沙雅县2022年2月14日至3月6日气象数据,右图为“瀚海雾凇”景观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当地“瀚海雾凇”景观形成的气象条件。(6分)
(2)结合材料,分析“瀚海雾凇”对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价值。(6分)
(3)试简述当地将利用“瀚海雾凇”景观发展旅游业的原因。(6分)
【答案】(1)持续低温;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天晴少云,静风或风速很小。
(2)“瀚海雾凇”聚集空中的水分,融化后则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可以提高植物的发芽率和成活率,进而提高植被覆盖率;雾凇形成过程中吸附微粒沉降到地面,净化空气;雾凇会增加地表的积雪覆盖量,减轻风沙灾害;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气温升高造成的雪面蒸发损失的水分,对于维持沙漠和戈壁等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3)随着技术进步,沙漠雾凇可以被预报;沙漠雾凇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和开发价值;发展旅游业可以带来人流物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雾凇”景观形成需要温度低于零度、水汽充足。根据材料二中的气象数据可知,当地“瀚海雾凇”景观形成是由于2月14日至3月6日的气温低于零度,形成了持续低温;相对湿度大于80%,空气中有充足的水汽;最大风速小于5米/秒,风速很小,天晴少云的静风天气也利于雾凇的形成。
(2)根据材料一可知,“瀚海雾凇”的形成聚集了空气中的水分,而且结水量占当地冬季降水量的21.8%,所以当其融化后可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使得当地植物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得以提高,进而使得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提高;雾凇形成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微粒,并随其融化沉降到地面,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雾凇在植物枝干表面形成会增加地表的积雪覆盖量,从而减少松散沙源,减轻风沙灾害;气温升高时雾凇融化,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气温升高造成的雪面蒸发损失的水分,对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一可知,“瀚海雾凇”一般在日出前两个小时左右形成,中午前即会全部融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雾凇的形成条件,沙漠雾凇的形成时间可以被预报;沙漠雾凇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美学价值和开发价值,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旅游业可以带来人流物流,推动当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给当地人们提供就业岗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可有效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发展。黄河流域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心。研究发现,较之于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图1示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阶段,图2示意2003~2019年我国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
平状况。
指出我国黄河流域生产性服务业所处发展阶段,并说明该阶段产业特点。(6分)
(2)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6分)
(3)推测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较关中城市群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6分)
【答案】(1)发展阶段:种子期。产业特点:结构单一;基础薄弱;附加值低;生产规模小等。
(2)创新绿色技术,推动制造业绿色升级;改善资源配置,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引导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减轻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绿色产业生产成本、提高附加值;制定较为严格的环保制度等。
(3)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相对较低,规模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辐射作用较弱,竞争力较弱,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发展壮大等。
【解析】(1)据材料“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结合所学知识,黄河流域生产性服务业处于种子期的发展阶段;读图1可知,该阶段外部化程度低,结构较为单一;基础薄弱;市场还未形成,附加值低;生产规模小。
(2)结合所学知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可以创新开发绿色技术,推动制造产业的绿色升级;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引导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给予一定的优惠,减轻中小企业资金压力;发挥规模效应,扩大生产的规模,降低绿色产业生产成本、延长绿色产业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制定较为严格的环保制度,切实保护好环境。
(3)结合所学知识,与关中城市群相比,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有效的发挥规模效应;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难以扩大。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仿真卷(辽宁专用)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城市空间加速扩张,远郊区得到快速发展,其功能的复合性、完善性使之具备城市特性,形成新城、新区等“类城市体”,学者将此现象称为后郊区化。上海正逐步进入后郊区化阶段,图为“1949年至今上海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模式围”。完成1-2小题。
1.关于上海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演变阶段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政策来引导生产要素郊区化 B.生活、消费要素开始在郊区集聚
C.多区多园强化郊区空间生活属性 D.产城融合使郊区空间更复合多元
2.与近郊区相比,上海市远郊区更易成为功能复合完善的“类城市体”,主要原因是( )
A.对周边城市辐射更强 B.生产成本低廉
C.受中心城区辐射较小 D.劳动力数量多
洞里萨湖(13°N,104°E)位于柬埔寨的西北部,湖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太阳辐射、云量、风速、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洞里萨湖表面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洞里萨湖白天的湖泊表面水温及区域气候因素的标准化值(若某因素的标准化值为正值,则表示该月份高于该年平均值;为负值,则表示低于年平均值)。完成3-4小题。
3.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 )
A.与云量同步变化 B.春季全年最高
C.与风速同步变化 D.夏季全年最高
4.洞里萨湖白天表面水温最高的月份( )
①太阳直射该区域,白昼时间最长 ②总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
③湖水浅,大气一水体相互作用强 ④风速小,蒸发弱,潜热损失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光伏装备制造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下图示意2000—2021年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与扩张模式。完成5-6小题。
5.发展初期,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制造业产业基础 B.土地投资成本
C.太阳能资源禀赋 D.本地市场规模
6.在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扩张的途径中( )
A.东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太阳能资源禀赋影响
B.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张考虑了市场距离影响
C.中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空间距离因素的影响
D.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扩张明显受原料因素的影响
我国南方带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冬季作越冬洄游。它一般生活在20—40米水深的近海,有昼夜垂直迁移的习惯(夜间游至表层觅食,白天潜回下层)。鱼类的垂直迁移习惯对地球碳循环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南方带鱼冬季洄游线路和越冬场示意图。据此完成7-9小题。
7.推测浙江省舟山渔场捕捞带鱼最佳时期为( )
A.3—5月 B.5—7月
C.8—10月 D.12月至翌年2月
8.通常捕捞上来的带鱼非常不易存活,原因主要是( )
A.海面气压变低 B.表层水温升高
C.海面光照增强 D.表层饵料短缺
9.鱼类的昼夜垂直迁移对地球碳循环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增加大气碳含量 B.加快海水碳分解
C.增加海底碳积累 D.加快碳循环速度
下图为某国2022年3月19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日前价格(电力市场运行前一日确定的电力价格),读图完成10-11小题。
10.该国最可能是( )
A.俄罗斯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1.该国日前电价制定的主要目的( )
A.降低居民用电成本 B.平衡各类能源均衡发展
C.促进火电快速发展 D.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地质时期,随着大青山、蛮汉山的隆起,呼和浩特断陷盆地广泛接受湖相淤泥质黏土沉积。当山脉隆起到一定高度后,湖水外泄,淤泥质黏土层停止发育,且基本不受破坏。下图示意现代呼和浩特盆地地形地貌及淤泥质黏土层厚度分布。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推测湖相沉积时期湖盆的地势( )
A.东南高、西北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西南高、东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13.与乙地相比,甲地沉积物( )
A.颗粒大、分选性好 B.颗粒大、分选性差
C.颗粒小、分选性好 D.颗粒小、分选性差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的施工建设,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于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该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思克斯堡岛,主体建筑设计从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导航所使用的南十字星中得到启发,兼具中国文化意象和国际形象品质。下图示意恩科斯堡岛位置及秦岭站景观图。完成14-16小题。
14.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上五星红旗影子指向正南时( )
A.巴西利亚夜幕沉沉 B.北京夕阳西下
C.伦敦烈日当空 D.悉尼旭日东升
15.秦岭站建站期间( )
A.天津日出方位由东北变为东南 B.天津的昼夜长短比值大于1
C.正午天塔的影子长度小于其高度 D.恩科斯堡岛没有经历黑夜
16.相对于其它科学考察站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对全球变暖更敏感 B.生物类型多样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塔吉克斯坦是首批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之间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也是中资企业开展矿业投资的热点地区,对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意义重大。塔吉克斯坦境内多山,约占国土面积的93%,有“高山之国”的美誉。该国各类资源成矿地质背景优越,但开发程度不高。下图示意塔吉克斯坦成矿带的分布。
(1)指出塔吉克斯坦在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4分)
(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塔吉克斯坦资源开发程度不高的原因。(6分)
(3)分析中塔合作对保障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意义。(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雾凇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植物时,不断冻结积聚在植物枝干表面的现象。沙雅县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2022年3月2日清晨,当地的胡杨和梭梭等草木上生成了雾凇景观,人们把这种出现在沙漠和戈壁滩上的雾凇称为“瀚海雾凇”。沙漠中雾凇一般在日出前两个小时左右形成,中午前即会全部融化,欣赏瀚海雾凇,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据观测显示,瀚海雾凇凝结水总量年均为5.8毫米,占当地冬季降水量的21.8%,这对干旱地区的生态价值不可忽视。
材料二:左图为沙雅县2022年2月14日至3月6日气象数据,右图为“瀚海雾凇”景观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当地“瀚海雾凇”景观形成的气象条件。(6分)
(2)结合材料,分析“瀚海雾凇”对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价值。(6分)
(3)试简述当地将利用“瀚海雾凇”景观发展旅游业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可有效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发展。黄河流域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心。研究发现,较之于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图1示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阶段,图2示意2003~2019年我国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状况。
指出我国黄河流域生产性服务业所处发展阶段,并说明该阶段产业特点。(6分)
(2)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6分)
(3)推测山东半岛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较关中城市群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