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马说》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29 09: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马说
妙喻讽世鸣不平,
跨越时代共思索。
——韩愈
情境创设
贞元十六年,大唐长安繁盛之至。大文豪韩愈却郁郁不得志,想举办雅集纾解愁苦,特邀请柳宗元、张籍、孟郊、崔群等诸位好友列席。假如你是韩愈的好友,请应邀参加。
情境任务
任务一:
译读文本,明确论证思路
任务二:
深入解读,梳理马之不平
任务三:
追本溯源,探究深刻寓意
译读文本,明确论证思路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韩愈觥筹交错之中,一气呵成一篇文章,请诸位好友品鉴。
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诵读诗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划分节奏
名家范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合作翻译课文
转折语气,但是
同“衹(只)”,只、仅
虽然
奴仆
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和普通马)一同死
马槽
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吃一次
有时
容量单位
同“饲”,喂
才能,本领

同“现”,表现
犹,尚且
同样,相等
怎么,反问语气
策之不 以其 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
策而 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用马鞭赶
按照
方法
才能、才干
通晓
握,拿着
马鞭
面对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实
梳理论证结构
课文共三小节,每一小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
第一节: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第二节: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节:辛辣地批评、讽刺食马者的“不知马”。
明确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明确论证思路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马被埋没造成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作者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
其真不知马也!
深入解读,梳理马之不平



请诸位好友深入解读文章,梳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为马儿鸣不平。
梳理马之不平
古代千里马有怎样的特点?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西汉时,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就曾提到“千里马”,原文为“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兔马也是一匹千里马。
杜甫有诗云:“直堪托死生,万里可横行。”可见千里马因骁勇善跑,对主人生死忠诚,所以最适合沙场驰骋,建功立业,历代多少人朝思暮想,为拥有千里良驹而不惜一掷千金。
合作探究——梳理悲惨遭遇
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是什么样的呢?请各位好友结合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思路提示:
我从________(原文)读出,这是一匹________的马,因为________。
小组代表展示:
我从“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读出,这是一匹可怜悲惨的千里马,因为无千里之名,被低估,不受重视,最终屈辱而死。
我从“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读出,这是一匹瘦弱被虐待的千里马,因为无应有待遇,被虐待,才美难现被埋没,不如常马。
我从“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读出,这是一匹能力被埋没的千里马,因为无用武之地,被无视,无人理解,压抑摧残。
畅所欲言
人人争相求之的千里马本因在广阔的天地中驰骋纵横,现在只能呆在普通的马厩里干着普通的农活,被奴隶人鞭打,被喂养人嫌弃,甚至到死都没有人为他们可惜或痛心。那么到底谁应该对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负责呢?
伯乐——不常有,导致大量千里马没能及时被发掘;
食马者——不识马,才会按照普通马的方式喂养、鞭
打、摧残;
奴隶人——辱没马,才会让千里马受到屈辱,和普通
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追本溯源,探究深刻寓意



不平则鸣,鸣之以文。请诸位好友追本溯源,探究韩愈作文的深刻寓意,纾解愁苦。
本文首句直接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断,但从真实状况讲,应该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才有善于相马的伯乐。那么,韩愈这样的论断是否和实际相矛盾?
不矛盾。作者故意这样颠倒事实顺序,其目的在于突出伯乐之于千里马的重要性,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引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表达作者对识马的伯乐的深切期待和呼唤。
探究深刻寓意
探究深刻寓意
本文用“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就是在写“马”吗?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赏识重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
寓指不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托物寓意、譬喻说理
千里马不遇伯乐
贤才难遇明主
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 ”,有“
”的美誉,被尊为“ ”之首。
韩愈是千里马吗?
作者 生卒年 768-824 籍贯 河阳(今河南孟州)
朝代 世称 字
评价 作品风格 他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他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感情强烈。 代表作品 《 》《祭十二郎文》,有《 》。 韩愈

韩昌黎
退之
韩柳
文起八
唐宋八大家
师说
昌黎先生集
代之衰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虽然没能得到重用,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限怨愤离开了长安。
资料助读——写作背景
文体探究
韩愈决定将文章命名为《马说》,请诸位好友品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托物寓意: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对食马者的愚妄和浅薄进行讽刺、针砭和控诉,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希望封建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强烈愤慨。
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再读感悟——体会不平之慨
韩愈把这种强烈的情感还寄托在文中的一个副词上,大家发现了吗?是“不”字。请诸位好友再读诗文,体会韩愈情感。
(你)食马者不知千里而食也。
(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同其意……其真不知马也!
(我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不以千里称也。
(这一切都是因为)伯乐不常有!
拓展延伸,各抒己见
如果你是“千里马”,你认为怎样才能获得他人的赏识 请诸位好友议一议。
1、等待伯乐;(诸葛亮,本躬耕于南阳,得刘备赏识且“三顾茅庐”力邀相助,后来诸葛亮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
2、推销自己。(毛遂,在赵国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僵持之时,自赞自荐,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定下盟约)。
拓展延伸,各抒己见
“千里马的命运”在现实社会中是否存在呢?如果自认为是千里马,又没有伯乐,自己该怎么办?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2、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课堂小结
一字有灵,一词含情。千百年前的韩愈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为千里马鸣不平,为自己鸣不平,更为时代苍生中千万不得志者鸣不平。亲爱的同学们,愿生在21世纪的我们,在学习完本文后,也能重新出发,在当下,力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星千里马;行于道,如遇时运不济,无人赏识,也当审时度势、厚积薄发,成为逆风成长的黑马;而在未来,我们更要力求能成为求贤若渴、慧眼识珠的顶级伯乐,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1、梳理本课的文言知识;
2、根据你学完本课的启示,尝试将《马说》改写为一则现代文寓言故事。

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才美不外见
(“祗”同“衹(只)”,只、仅)
(“食”同“饲”,喂)
(“见”同“现”,显露、表现)
2、古今异义
是马也
(古义:这,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文言知识梳理
3、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名词,能力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动词,吃
动词,同“饲”,喂
动词,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名词,马鞭
动词,用马鞭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