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太 空 一 日
杨利伟
素养目标
抓住文中关键环节,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
用浏览法阅读文章,借助小标题梳理文章写作脉络。
1
感受和学习航天精神,学习航天人的优秀品质。
3
新课导入
中国明朝的一个叫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在高空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万户飞天
作者简介
1965年6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
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其成功完成太空之旅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杨利伟
课文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
《天地九重》是杨利伟耗时两年写成的自传,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
作者以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小城少年如何成为军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创造奇迹的人生。
炽热
jǐn
严谨
zhuó
烧灼
kuò
轮廓
nǐ
模拟
chóu
稠密
概率
kàn
俯瞰
áo
遨游
fǔ
hú
弧
chì
炽热
gài
五脏六腑
zàng
耐人寻味
千钧重负
jūn
nài
屏息凝神
bǐng
标识注音
五脏六腑
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千钧重负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一目了然
一眼就能看清楚。
本末倒置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无虞
不用忧虑。虞,忧虑。
词语释义
初读感知
1.浏览课文,12分钟内读完。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你有什么感想
你认为作者用四个小标题来安排文章结构有什么好处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起飞时的生死考验
太空中的真实所见
飞船上的声音探究
归途中的惊险遭遇
时间为序,辅以小标题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航天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紧张而又险象环生的经历。
初读感知
作者用四个小标题来安排文章结构有什么好处?
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提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②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迅速了解全文内容;
③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让读者在阅读全文后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初读感知
跳读感知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请找一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意外情况
心理或举动
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
以为要牺牲了,但顽强忍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到紧张,但很重视这个过程
1.本文用词普通,语言平实,读起来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字里行间,显现了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试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
品读感知
第11段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第43段
——“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面100公里,逐渐进入稠密大气层。”
第47段
——“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面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第58段
——“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
第65段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准确的数字,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第18段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第25段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第26段
——“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体现了航天员们重视实践、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29段
——“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也许”“可能”表示猜测,体现了航天员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第38段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不是当时的声音,就不能签字,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普通人”的情感。请勾画能体现深厚感情的语句,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品读感知
第15段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可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第23段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这几句话描写“我”在太空所见到的我国首都北京白天和夜晚的景色,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家、爱国之情。
第67段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听觉、视觉以及心理描写,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写出作者回到地面时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3.自传主人公给同学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大家进行探讨和观点分享。
杨利伟首先是一个令人钦佩的航天员。他面对太空中种种未知的危险和困难时,沉着冷静,逐一克服。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人平凡的一面,如那种因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时表现出的喜悦之情。这种在自传中忠于呈现自己内心柔弱的一面是令人动容的,也使得作者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
知识链接
同学们知道载人航天精神吗?这一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呢?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特别能吃苦”诠释了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特别能战斗”诠释了航天人独立自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特别能攻关”诠释了航天人攻坚克难、勇于登攀的品格作风;“特别能奉献”诠释了航天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英雄并非一定要为国捐躯。凡是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不顾个人安危,并为此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是英雄。
为国献身的董存瑞是英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也是英雄。勇于飞向未知而危险太空的杨利伟是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位尽心尽责的平凡人也是英雄。
努力而平凡的你,也是英雄。
亲爱的同学们,你认为“怎样才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