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29 10: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探春
史湘云
妙玉
贾迎春
贾惜春
王熙凤
贾巧姐
李纨
秦可卿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一)地位:
吾国之小说,莫奇于《红楼梦》。可谓之政治小说,可谓之伦理小说,可谓之社会小说,可谓之哲学小说、道德小说。
——侠人《小说丛话》
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
一、《红楼梦》
(二)作者:
曹雪芹
曹雪芹像
人物扫描
曹雪芹,名霑[zhān] ,出身于贵族世家,少年时曾享受过一段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时曹家被抄,彻底败落。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穷困潦倒,温饱无着。他回顾自己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对社会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石头记》。由于贫困交加,他不到50岁去世了。
一、《红楼梦》
(三)内容: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一、《红楼梦》
(四)特点:
1.思想性强
贾宝玉、林黛玉从长期相处中相互了解,形成了恋爱关系。贾宝玉的选择不是轻而易举的,他选择的标准是俩人思想一致,情意相投,带有一种叛逆思想,这对封建时代“门当户对”的择婚标准是一种挑战。
——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讲
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
一、《红楼梦》
(四)特点:
1.思想性强
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
批判了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宝玉病重,贾母决定让宝玉娶亲冲喜……凤姐道:“依我想, 这件事只有一个掉包儿的法子。”(也就是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宝玉听说娶的是黛玉,身子也健旺起来。黛玉听说宝玉结婚的消息后,病情日重……贾府上下忙于娶亲,无暇顾及黛玉……黛玉病体支离,悄然焚稿断情……咬牙切齿地悲呼:“宝玉! 宝玉!你好……”气绝身死……宝玉知道真相后病的更重了。 ——《红楼梦》第九十六至九十八回
“丫鬟们说宝二爷没上没下,高兴时与丫鬟、仆人们一起玩儿,有时还向我们赔不是。宝二爷不把丫鬟当奴婢看待,并说人都是平等的。”
——谈谈《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在文学馆的演讲
一、《红楼梦》
(四)特点:
2.艺术性高
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炼生动,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
一、《红楼梦》
(五)影响:
《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毛泽东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它的情节复杂而富有独创性。
——1910年版《大英百科全书》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
1.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被誉为我国
古典小说的高峰。
2.《红楼梦》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矣。
——程伟元《红楼梦》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一)背景: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发展:
1.昆曲
(1)含义: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成为全国性剧种
明万历末
发展到顶峰
清朝前期
清中后期
南宋
起源
(2)发展:
走向衰落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发展:
(3)特点:南曲清柔婉转、北曲慷慨激昂,糅合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并与
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1.昆曲
(4)代表作:
《牡丹亭》
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长生殿》
描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桃花扇》
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故事,表现亡国之痛。
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朝洪昇的《长生殿》
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发展:
从2001年列入非遗名录,到逐渐打开市场,昆曲正远离“博物馆艺术”阶段,逐步实现其活态传承。昆曲的老树与新芽,传统与时尚,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正焕发出的青春活力。
1.昆曲
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发展:
2.京剧
(1)形成:①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②道光年间逐渐成为新剧种“皮黄戏”,被称为“京戏”或
“京剧”
(2)流传原因:
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沈容圃绘《同光名伶十三绝》,描绘了清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京剧名家

指男子,又分老生,小生,武生。

指女子,又分正旦,老旦,花旦,花衫,武旦,刀马旦,彩旦。

指花脸,又分正净(铜锤花脸),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毛净。

丑角,俗称“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铁丑。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即龙套)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红:表示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
白:表示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
黑:表示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
黄:表示凶猛阴险,如典韦。
蓝和绿:表示中性,草莽英雄。
金和银:表示神秘,代表妖神一类。如美猴王和白骨精。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二)发展:
自1919年梅兰芳第一次出访日本算起,京剧走向世界迄今已70多年了。这70多年中,我国的京剧艺术团体先后出访百余次,到达亚、欧、美、非、澳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与崇敬。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艺术,京剧不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进行研究、效法。——王蕴明《从历史的视角看京剧走向世界》
2.京剧
(3)地位: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弘历(乾隆皇帝)观京剧图》
文学艺术代表
文学艺术特点
时代特征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反封建思想
通俗化
大众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壮大
呈现
呈现
催生
促进
呈现
体现
催生
认识: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
明清小说和戏剧有哪些共同点?
思想内容上反对封建的主题
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思考: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政治上
经济上
科技上
文化上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工商业市镇繁盛,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推动市民文化的繁荣
印刷业迅速发展
明清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政策,客观上加强小说创作力量
思考:怎样才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
传承、守护、创新、发展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小说
戏剧
——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
昆曲(成熟: )
京剧(形成: )
明朝
道光年间
——国粹、国剧
明:汤显祖《牡丹亭》
清: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