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历史中考冲刺之答题技巧
——选择题、材料题、论述题
读→明→审→划→联→辨
读:(读材料):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明:明考点(中心)
审:题型、范围、方向、重点、字词
“三划”:即:1.划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2.划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3.划关键词,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联:1.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2.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3.是否与题干有必然逻辑联系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三审”:即全面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一审:限制词,明确考查的范围,即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等)、人物限制等。
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容与主旨。
三审:求答项,明确题目考查的意图(方向)是否定还是肯定、考查内容是现象还是原因等。
"三辨":即辨别备选项,确定最后答案。
一辨: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观点是否正确)。
二辨:是否符合题干内容(将与材料无关或与材料主旨相左的选项排除)。
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比较选择与材料联系紧密、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选项)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史料主旨型选择题
【命题特点】史料主旨类选择题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的考题,具有史料来源广、原始性强、命题思路新、考查能力强、历史主旨鲜明的特点。
【解题方法】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
"读"就是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馈的主旨内涵;
"找"是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
"联"是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
"析"是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注意
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
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
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图表类选择题
【解题方法】
1.“三看”
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
【解题技巧】
1."四审":
①审时间和空间
②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
③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④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
2.对被选项要"三判"
①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
②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③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
①是要以图补文;②是要以文补图;
4.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概念型选择题
【命题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
【解题方法】
①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
②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
③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
④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
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比较类选择题
【命题特点】
比较就是将同类或者相近之间事物的对照,同类现象对照,也可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社会现象的比较,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差异,还可以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间相似事件之间的比较,找出它们各种的异同。
【解题方法】
简言之,就是找出最符合题目的选项。
一是注意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求同"还是"存异";
二是分清比较类型,明确是异同比较还是变化比较;
三是联系所学,结合材料信息,在全面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确立比较项,找到比较的着力点。
例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答案】 B
答题技能一 选择题答题技巧
【命题特点】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教材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与文字史料型选择题相似,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读:通过阅读题干,确定历史现象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联:根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阶段特征;
辨:辨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判断和选择。
例题: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任宰相,却竟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场屋,曾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科举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B .打破了士族门阀势力对官职的垄断
C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D .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平台
【答案】 C
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命题特点】中考是网上人工阅卷,在评卷时往往受到阅卷者的情绪、喜好、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考生在答题时要做到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层次清晰、卷面整洁,使阅卷者有认同感,力争得到更高的卷面分和感情分。
【解题方法】对于非选择题建议做到五个规范化:
(1)用笔规范化:非选择题部分要用符合要求的笔作答。
(2)区域规范化:要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规定的区域之内答题,不可超出边框,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答题内容与规定的答题区域不对应,答案无效。
(3)书写规范化:字迹要清楚,不写错别字。若要修改答案,一定要用修改符号将需要修改的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的答案也不得超出答题区的边框(注意:不得用橡皮、胶带纸、修改液及刀片等改错)。
(4)语言规范化: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尽量使用学科语言,即术语化(运用历史专业术语作答,科学准确,清晰深刻),不滥用文学语言。
(5)形式规范化:要做到答案要点化(整理出答案的关键内容;思路清晰,内容全面)、要点层次化、层次段落化(分段落用数字标识;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段落序号化。
【答题技巧】
一审:审问题
1、审问题指的就是在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应该去看的题目的问题,而不是材料。
2、即读懂问题,弄清题意,弄懂出题人的意思,看清楚每道题有几小问、问的是什么,是"根据材料"还是"结合材料"、分值怎样等等,
3、其次,就是看出问题有几点可能性回答,分解细化问题可能需要的知识点。审问题说到底是的就是将题目所提供的问题看清楚,看明白,不至于无从下手或盲目下手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二审:审材料
历史主观题往往呈现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等等类型的材料。
审材料指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提炼归纳信息。
【答题技巧】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第三步,回答设问内容
(1)注意答好第一问。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他便迎刃而解了。
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
综合题每问分值不同,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而分值大的则是要深入分析,回答问题应展开论述,详加说明。
(4)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紧扣题意,论从史出,答出重点。
综合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
(5)解答错误分析。
一种是死抠教材,有的学生做综合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教材,以为教材是万能的,从教材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
一种是野马脱缰,这样的学生做综合题根本不管教材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但往往不得要领。
【答题技巧】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问法 答法 注意事项
第一种 根据材料指出(找出、 写出、回答、作者认 为、据材料列举等) 摘抄材料 摘抄和问题对应的关键句、关键词
第二种 根据材料概括(归纳、提炼、总结等) 归纳材料 不可照抄材料,更不能全抄;提炼关键词(尝试去掉"的地得"前面的修饰词、适当加上有关“动词”或颠倒材料关键词位置、或用意思相近的词替换、翻译文言文)
第三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或概括 1、归纳材料 2、材料和教科书做个链接 1、材料做减法(一个得分点)
2、抄与材料相对应的教科书内容或笔记内容(第二个得分点)
第四种 认识、启示、感悟、关系等 言之有理 抓住本题的总主题和每个材料的小主题,找到依据,组织语言。针对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多写几条,答案要点化,标上序号
【答题技巧】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答题万能模板】
一、原因类
1.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1)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与促进。
2.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党的正确领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2)人民群众的努力。
(3)较为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
(4)苏联(主要指建国初期)等国家的援助。
3.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近各民族间经济交流。
(2)统治者个人的雄才大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有效的统治措施)。(适用于中国
古代史)
(3)各民族之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4)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4.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因。
(1)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2)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杰出物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补充:①统治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备注:特指古代社会)
②统治者重视教育,选用贤才。(备注:特指古代社会)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发展生产。(备注:特指改革开放后)
4.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1)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推动。
(2)民主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3)政治家的不懈努力,人民与新兴阶级的支持。
补充:①受外来文明(或原有民主习惯)的影响。(备注:只适用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古希腊民主政治、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②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备注:只适用于古希腊民主政治)
一、原因类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一、原因类
5.改革成败的原因。
(1)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②改革派力量强大,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③改革的措施得当。④出现有利于改革的国内与国际环境。
⑤国家最高领导者的支持。
(2)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顺应改革趋势,但是改革的措施不得当。②改革推行者个人的局限性。
③国际、国内环境对改革不利。④改革根基不强。
⑤改革的阻碍力十分强大
6.大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从大国兴衰过程中我国可以吸取哪些经验?
(1)因素:
①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②政治体制创新。③科技创新。
④外国的扶持或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总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抓住发展机遇,适时改革
创新,正确处理对外关系,重视经济、民主政治、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国家崛起。
(2)经验:
①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②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③要学习和借鉴外国优秀的文明成果。④要处理好对外关系,和平崛起。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二、影响类
1.中国近代化事件的共同影响。
(1)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2)促进思想解放。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4)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等。
2.改革的影响。
(1)成功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改革开放)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克服了社会危机。
②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社会稳定,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文化水平。④巩固了国家统治。
补充:①加重了广大底层劳动者的负担,使其生活更加贫困。(备注:只适用于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促进民族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备注:只适用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摧毁了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备注:只适用于大化改新、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2)失败的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①使社会矛盾或危机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②经济遭到更大破坏。
③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④国家国力衰弱。
补充:客观上有利于先进思想科技文化的传播。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二、影响类
3、制度、政策、法令等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④社会各方面发展有序进行。
(2)消极影响:阻碍社会进步,禁锢思想发展,导致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发展倒退或停滞,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4.战争的影响。
(1)给交战双方带来深重的灾难,双方实力遭到严重削弱。
(2)使人民流离失所,使人民的生命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
(3)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4)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
(5)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6)促进了文明交流。
5.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封建经济、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加速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5)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补充:(1)发展后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备注:只适用于古代封建经济)
(2)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和国家造成了消极影响。(备注:适用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三、认识类
1.对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认识。
(1)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3)我们应该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做一个有思想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2.制度创新的认识。
(1)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2)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3)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国家统一。
(4)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5)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3.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
(2)带来了危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破坏、高科技犯罪、核武器导致战争规模扩大,战争危害性加深等。(3)利用科技应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避免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三、认识类
4.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2)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3)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4)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5)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5.中外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能使中国革命得成功。
②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外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树立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创新,锐意改革,与时俱进。
6.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1发展才是硬道理。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政策。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三、认识类
7.新中国与近代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启示?
(1)区别:近代旧中国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启示:
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国家必须发展强大,才能在外交上取得丰硕成果。
②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③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坚持和平与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和谐世界。
8.如何认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
(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中国利用国际组织这一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利益。
9.对外关系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2)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
(3)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6)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三、认识类
10.日本发展史的启示。
(1)一个民族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用改革来完善自己,向先进文化学习。
(2)反对民族压迫,捍卫国家独立。
(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
(4)一个民族面对困境时要勇于创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走和平发展之路。
11.你能从英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中汲取什么智慧?
继承优秀传统,注重法律保障,激励创新精神。
12.近现代众多的发明出自欧美国家,对我们有何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的。
(2)青少年应学习发明家们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为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三、认识类
13.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14.对大国关系发展的认识。
合作共赢;和平发展是主流;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5.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认识。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2)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3)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4)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5)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提高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抵制少数大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和行为。
16.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2)思想解放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为社会改革和革命等活动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思想基础(3)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必定走向衰落,我们要勇于接受并认同新鲜事物,敢于创新,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
答题技能二 材料综合题答题技巧
答题技能三 论述题答题技巧
小论文的评分标准
评分等级 论题(2分) 论述(6分) 结论(2分)
一类 观点鲜明正确(2分) 紧扣题意要求,选取史实运用正确,史论结合(5-6分) 结论正确,有升华,有启发、意义(2分)
二类 观点较为明确,但格式不对(1分) 史实运用基本正确,有“史”无“论”,表述基本完整(2-4分) 结论较为正确,表述较为恰当,缺乏升华(1分)
三类 没有观点(0分) 史实不当,表述杂糅,主体欠妥(0-2分),空白0分 无结论(0分)
小论文三要素:1、观点:根据材料要求提炼观点,观点应该明确、清晰,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真实,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小论文答题技巧三步走:1.亮观点 是什么(观点要明确)观点:陈述句(观点=认识、见解、看法、感悟等)用专业语言写出从材料提炼出来的观点,比如我认为…正确、我同意…(指向简洁,最好15个字以内,不要带标点符号)2.重论证 为什么论证:①要求:史论结合,着重强调叙述史实要完整。中考中:史2分,论2分。完整并不是要全部叙述,而是叙述题干所要求的角度内的知识,一件历史事件有很多的作用、意义,一般只选定一种角度。(这是你们比较弱的地方,认真看下面示例是怎么写的,用书面语课本上的句子,别用大白话)审题时一定要先整理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②论述一般格式:史实+论述(史实的意义、评价、作用、地位等)切记:要按照史实的先后顺序展开论述。③要求段落化、要点化,但不要分点作答,是小论文,不是解析题。3.作总结 怎么样呼应观点,小结提升。用“综上所述···,因为···所以···,因此···”等。(认识、启示、体现家国情怀)(要写总结词,提示阅卷老师你在总结,如果不会总结,就重复一下观点)注意:①要求不超出答题区域,卷面要求是120-150字,但是实际改卷过程中最佳字数在110—160之间,只要不超出答题卡规定范围皆可。②行文要字体工整,潦草者,必失分!语句连贯,避免抒情。③隐藏得分要求:观点明确突出。观点是灵魂,史实是躯干,论述是血肉,史实和论述一定要紧扣观点!
【答题万能模板】
一、革命与改革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4.改革旧制才能顺应时代潮流。5.只有变革旧制才能长治久安。6.墨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7.革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8.适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9.符合国情的政策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10.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可用史实: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革命:辛亥革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
二、政治制度1.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2.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3.腐朽的社会制度必然走向衰亡。4.制度建设重于器物变革。5.新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曲折的历程可用史实:秦朝中央集权制,隋唐科举制,元朝行省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三、民族振兴
1.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前提)。
2.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用史实:美国独立,拉美独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思想解放1.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3.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用史实: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五、科技1.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可用史实:两次工业革命,四大发明,两弹一星
六、对外交往1.对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 2.对外开放促进文化的繁荣昌盛。3.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4.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5.和平使者推动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6.宗教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可用史实: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开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改革开放,明治维新,苏俄新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七、战争1.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2.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5.战争推动了历史发展进程。6.战争是把双刃剑,既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又在一定程度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可用史实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科技进步。
八、民主与法制1.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2.加强民主与法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3.法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4.法律为制度的确立提供保障。5.摆脱专制是走向近代化的必由之路。可用史实举例:《权利法案》----君主立宪,《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制度。
九、国家统一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3.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可用史实举例:春秋战国分裂----秦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隋统一----隋唐繁荣;五代十国分裂---北宋结束分裂,元大一统----宋元发展;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维护统一----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十、人物1.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军。人民群众十历史的创造者。3.得民心者得天下。可用史实:夏商周的更替,秦亡汉兴,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秦始皇,唐太宗,孙中山,毛泽东,华盛顿,拿破仑,列宁……
十一、中国古代史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3.民族交融(友好、团结)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4.中国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的过程。5.科举制度促进社会科学文化发展。6.伟大工程造福人类或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造福人类(伟大工程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可用史实:都江堰、大运河、长城、北京城。世界史可以加金字塔。
十二、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可用史实: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3.中国近代化探索在曲折中发展。可用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外来入侵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是促使国家寻求变革的重要因素。可用史实: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革命兴起。5.从实际出发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可用史实:大革命失败、毛泽东思想、农村包围城市道路。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可用史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十三、合作合作能实现共赢可用史实:两次国共合作,抗美援朝,二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欧洲的联合